黨政后備干部工作管理制度
時間:2022-03-29 02:16:00
導語:黨政后備干部工作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執行干部隊伍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方針,建立科學規范的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制度,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門類齊全、結構合理,能夠擔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重任的、年輕優秀的后備干部隊伍,根據《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規定》以及市委、市委組織部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后備干部工作的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后備干部工作必須堅持《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有關原則,還應當堅持:
(一)注重發展潛力,重視培養提高;
(二)堅持備用結合,實行動態管理;
(三)服從工作大局,統一調配使用。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全區處級黨政領導班子的后備干部(以下簡稱后備干部)。
第二章后備干部的條件和資格
第四條后備干部應當具備《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規定的黨政領導干部的基本條件。
第五條后備干部按照成熟程度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后備干部。
第六條近期的正職后備干部一般應當是同級副職,特別優秀、發展潛力大的下一級正職,也可列為上一級正職的后備干部;近期的副職后備干部,一般應當是下一級的正職,特別優秀、發展潛力大的下一級副職,也可列為上一級副職的后備干部。
第七條后備干部應當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基層領導工作經歷,身體健康。
第三章后備干部的數量和結構
第八條后備干部的數量一般按領導班子職數正職1:2和副職1:1的比例確定。近期后備干部總數一般掌握在150名左右,其中正職后備干部為50名左右,副職后備干部為100名左右。
第九條后備干部隊伍應當形成合理結構:
(一)正職后備干部一般應當以35歲至45歲的干部為主體,其中35歲左右的干部要有一定數量;副職后備干部一般應當以30歲至40歲的干部為主體,其中30歲左右的干部要有一定數量。
(二)后備干部隊伍中女干部的比例應當占25%左右,非中共黨員干部要保持適當數量。
(三)黨政后備干部隊伍中應當有一定數量的企事業單位、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干部。
第四章后備干部的選拔
第十條全區每三年組織一次后備干部集中公開選拔。后備干部集中公開選拔按照以下程序進行:
(一)充分走群眾路線,采取多種形式,組織民主推薦;
(二)各單位組織人事部門對推薦對象進行考察;
(三)各單位按照規定進行公示;
(四)各單位黨委(黨組)集體研究決定后,將推薦對象報區委組織部;
(五)區委通過考試、考察等方式,按照專業分類公開選拔后備干部。
公開選拔采取自愿報名的方式進行,組織推薦的后備干部都可參加公開選拔,未經組織推薦,但符合一定條件的干部也可報名參加公開選拔。
第十一條選拔后備干部必須按照規定的條件和資格嚴格把關,特別要把好政治關。要全面考察建議人選的德、能、勤、績、廉,注重考察工作實績、發展潛力,注意了解其熟悉領域和主要專長。
第十二條選拔后備干部應當充分發揚民主,廣開推薦渠道,擴大選人視野,不僅要從黨政機關選拔,還應當從黨政機關以外選拔。
第十三條除集中公開選拔后備干部以外,根據工作需要,可適時定向選拔后備干部。定向選拔后備干部應嚴格按照《黨政領導班子后備干部工作規定》所規定的程序進行。
第十四條在處級領導干部公開選拔和競爭上崗中暫時不能提拔使用的優秀年輕干部,如符合后備干部條件的,可以按照規定程序列入相應的后備干部名單。
第十五條要重視在女干部和非中共黨員干部中選拔后備干部。
第五章后備干部的培養
第十六條培養后備干部,應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和“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確定培養方向,制定培養計劃,落實培養措施。
第十七條后備干部培養主要是提高其政治理論素養、業務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達到擬任職務應具備的素質能力和要求。要重點做好黨政正職和條件比較成熟、近期可提拔使用的后備干部的培養工作。
第十八條要通過舉辦青年干部理論學習班、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領導干部高級進修班等方式加強對后備干部的培訓。后備干部培訓要不斷拓寬培訓途徑,創新培訓方法,提高培訓效果。
第十九條掛職鍛煉是豐富后備干部工作經驗、提高后備干部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徑。后備干部掛職鍛煉必須明確掛職崗位、掛職任務和掛職要求。各單位黨委(黨組)要積極創造條件,支持本單位后備干部參加掛職鍛煉。
第六章后備干部的管理
第二十條建立后備干部定期考察制度。后備干部定期考察原則上結合年度考核進行,由各單位黨委負責實施,必要時區委組織部參與。重點考察后備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工作實績、精神狀態和廉潔自律等情況,同時注意在考察中發現后備干部存在的不足和傾向性問題,為后備干部的培養、使用提供依據。
第二十一條建立后備干部談心制度。各單位黨政主要領導要經常同后備干部談話,后備干部也要主動向黨組織匯報思想。要注意了解后備干部的工作圈、生活圈、社交圈,加強對后備干部的監督和政治思想教育。談話時既要肯定后備干部的成績,又要及時指出存在的不足和不良傾向,并提出要求。
第二十二條建立后備干部動態管理制度。在考察的基礎上,對后備干部及時進行調整,使其保持一定的常數和合理的結構,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再列為后備干部:
(一)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廉潔自律等方面發現問題,不宜提拔使用;
(二)工作失職,造成較大損失或者不良影響;
(三)工作實績不突出,發展潛力不大;
(四)年度考核不稱職;
(五)作風不實,威信不高,群眾意見較大;
(六)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擔負繁重工作任務;
(七)因其他原因,不適宜繼續作為后備干部。
第二十三條建立后備干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后備干部參照處級干部要求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除規定的重大事項報告以外,各單位在后備干部發生下列情況之一的應及時報告區委組織部:
(一)工作單位、崗位或職務變動;
(二)參加學歷教育或市級以上的培訓和學習;
(三)獲得區級以上獎勵或表彰;
(四)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五)群眾來信反映等情況。
第二十四條建立后備干部檔案管理制度。后備干部檔案的主要內容包括:后備干部基本情況登記表、考察材料及培養方案、民主推薦情況、民主評議情況、年度考核情況、培養和獎懲情況等。各單位黨委(黨組)每年年初對后備干部的有關材料按要求集中上報;對于第二十二條規定的情況應及時上報。后備干部檔案由區委組織部統一管理。
第二十五條后備干部因組織需要調動工作時,如管理關系發生變化,原單位黨委(黨組)應當及時將后備干部情況轉交新的單位,由區委組織部和新調入單位重新研究是否繼續列為后備干部。
第七章后備干部的使用
第二十六條對德才兼備、實績突出、群眾公認、各方面條件比較成熟的后備干部,根據工作需要,適時予以任用。
第二十七條提拔干部一般應從后備干部中挑選。后備干部的使用由區委根據領導班子建設的需要,統一調配。
第二十八條鼓勵和支持后備干部參加公開選拔領導干部和競爭上崗。
第八章后備干部工作的組織領導
第二十九條后備干部工作由區委統一領導。區委組織部作為區委職能部門負責全區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管理、任用、綜合協調和督促檢查等工作,各單位黨委(黨組)應配合做好具體工作。同時要充分發揮區委各部門和群眾團體、社會團體在后備干部工作中的作用。
第三十條建立后備干部工作責任制。各單位黨委(黨組)要按照干部管理權限,認真履行后備干部管理職責。黨委(黨組)領導班子成員特別是主要領導成員對后備干部工作負有重要責任。要把后備干部工作作為考核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一項重要內容。
第九章后備干部工作的紀律與監督
第三十一條要加強對后備干部工作的監督管理,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
第三十二條區委組織部和區紀委等有關單位要經常溝通信息、交流情況,就加強全區后備干部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
第三十三條各單位黨委(黨組)要嚴格執行本規定,對違反本規定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制止和糾正。
第十章附則
第三十四條本規定由區委組織部負責解釋。
第三十五條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 上一篇:淺論公司治理與會計質量信息
- 下一篇:干部考察工作相關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