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經營場所審核制度
時間:2022-04-01 05:27:00
導語:文化經營場所審核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條為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推進政務公開,嚴格公眾聚集文化經營場所申辦程序,提高審核工作的透明度,規范場所經營行為,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發揮社會監督的作用,根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所稱公眾聚集文化經營場所(以下簡稱經營場所)是指營業性歌舞娛樂場所、營業性游藝場所和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的審核公示,是指縣級以上文化行政部門對申請開辦的經營場所的有關情況在一定范圍和時限內向社會公開,根據社會公眾的反映,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審核的工作制度。
第四條受理開辦經營場所申請的文化行政部門,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申請進行初審。初審合格的,應當立即將申請開辦的經營場所的有關情況公示。初審不合格的,退回申請人并說明理由。
第五條文化行政部門的公示,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依據《娛樂場所管理條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相關條款所確定的公示范圍;
(二)公示對象的名稱、營業地址、經濟性質、經營范圍和經營項目;
(三)公示對象法定代表人的姓名、性別、年齡、籍貫等自然情況;
(四)受理反饋意見的部門、監督電話、通迅地址、公示時限和其他要求。
第六條公示的文化行政部門應當將公示張貼在其辦公場所及擬設立的經營場所營業地址的醒目位置,也可以通過電視、報紙、互聯網等媒介向社會公示。
第七條文化行政部門自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受理社會反饋意見。
公示期間任何單位和個人均可以口頭或者書面形式向文化行政部門反映對公示對象的意見和看法。文化行政部門對反映意見的單位和個人的情況應當保密。對匿名以及超出公示范圍的舉報或意見,文化行政部門可以視情況按有關規定處理。
第八條文化行政部門應當對社會的反饋意見進行調查核實,并將有關情況和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登記建檔。調查核實應當以事實為依據,符合法律規定的程序。調查核實情況應當形成文字報告,其中應當包括調查核實的內容、方式及結果。參與調查核實的人員應當在報告上簽字,對報告負責。調查報告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
第九條經調查核實,公示中所反映問題不存在的,文化行政部門應當立即作出審核合格的決定,并及時通知申請人;公示中所反映情況屬于經過改正可以消除影響并且公示對象主觀上愿意消除影響的,文化行政部門應當責成公示對象盡快提出和落實修改方案;影響確已消除的,文化行政部門應當作出審核合格的決定;對經調查核實,公示對象確實存在嚴重問題和不良影響、不符合法定條件的,文化行政部門應當立即作出審核不合格的決定,并及時通知申請人。
第十條已開辦經營場所變更營業地址、經營范圍、經營項目或者變更法定代表人等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一條本辦法由文化部負責解釋。
第十二條本辦法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附件:《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相關條款
第九條娛樂場所不得在可能干擾學校、醫院、機關正常學習、工作秩序的地點設立。娛樂場所的邊界噪聲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
第十條下列人員不得擔任娛樂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和主管人員,并不得參與娛樂場所的經營管理活動:
(一)因犯有強奸罪,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罪,賭博罪,制作、販賣、傳播淫穢物品罪,或者走私、販賣、運輸、制造罪,曾被判處有期徒刑以上刑罰的;
(二)因犯罪曾被剝奪政治權利的。
《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相關條款
第九條中學、小學校園周圍200米范圍內和居民住宅樓(院)內不得設立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
第三十五條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違反本條例的規定,被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的,自被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之日起5年內,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不得擔任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擅自設立的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被依法取締的,自被取締之日起5年內,其主要負責人不得擔任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經營單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 上一篇:互聯網文化管理制度
- 下一篇:文化局團體登記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