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局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時間:2022-06-08 02:16:00

導語:衛生局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生局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制度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提高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水平,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促進乳業健康發展,按照**省人民政府《關于貫徹落實〈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的實施意見》(**政發〔20**〕65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各級政府和各有關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對公共食品安全和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認識貫徹落實《條例》的重要意義。按照《條例》要求,明確責任,制定措施,全方位、全過程加強乳品質量安全監管,推動我市乳品行業又好又快發展。

二、組織領導

市政府成立貫徹實施《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領導小組。市委常委、副市長、市食品安全委員會主任**。

各級政府對本地乳品質量安全負總責,統一領導組織本行政區域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要迅速成立相應的領導小組,并將領導小組名單及聯系方式報市貫徹實施《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三、工作目標

(一)加強生鮮乳質量安全監管

1.加大生鮮乳生產質量管理。各級農業(畜牧獸醫)部門要對奶畜養殖場、養殖小區逐個登記備案并加強管理,指導奶畜養殖場按照《條例》的規定,切實做好飼料、獸藥等養殖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建立規范的養殖檔案。加強奶畜飼養管理和養殖技術培訓、良種推廣、疫病防治等服務,引導奶農參照有關規程進行奶畜的科學飼養,生產符合質量要求的生鮮乳。嚴格按照免疫程序對奶畜實施強制免疫,不符合健康標準的奶畜所生產的生鮮乳禁止出售。

2.規范奶站建設和管理。各級農業(畜牧獸醫)部門要在地方政府的領導下,根據當地的奶源分布情況,遵循方便奶畜養殖者、促進規模化養殖的原則,科學合理地規劃設置生鮮乳收購站,依據《條例》要求,對現有生鮮乳收購站逐個進行登記、清理,符合《條例》要求的及時發放許可證,保證生鮮乳的正常收購,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堅決予以關閉。

3.對奶牛飼料、飼料添加劑和獸藥使用嚴格把關。農業(畜牧獸醫)部門要把奶牛飼料、蛋白飼料、奶牛場的自配料全部納入監管范圍。發現有問題的奶牛飼料及蛋白飼料,產自本市的,責令生產企業立即停產整頓,對不合格的產品封存銷毀,已售出的堅決召回銷毀;產自外地的,立即下架封存,并向產地農業(畜牧獸醫)部門通報。

推廣規?;B殖場(區)飼料統一采購、統一檢測模式,健全飼料來源記錄,實現飼料質量的可追溯,減少奶農分散采購風險。奶牛養殖場(區)不得使用國家禁用的飼料、飼料添加劑和其他化合物,嚴禁使用《獸藥管理條例》規定的違禁藥品,嚴格執行國家有關休藥期規定,建立完善投入品使用記錄,確保使用安全。

4.規范生鮮乳貯存運輸。農業(畜牧獸醫)部門要將生鮮乳貯存運輸環節納入監管范圍,對生鮮乳貯存容器、運輸車輛以及從事運輸人員,按照《條例》有關規定進行規范管理。對生鮮乳貯存、運輸環節發生問題的,立即停止營運,對受污染的生鮮乳封存銷毀,嚴禁流入生產、消費領域。

(二)加強乳制品生產質量安全監管

1.嚴格乳制品行業準入制度。各級質監部門要嚴格按照《條例》要求,加強對乳制品生產企業的審查,新建企業不符合具有穩定奶源基地等行業準入條件的,不得進入乳制品加工行業,不具備乳制品質量安全保障條件和相應檢測設備的,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不得從事乳制品生產活動。

2.落實乳制品企業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乳品生產企業要建立健全從原材料入廠到產品出廠全過程的質量安全保障體系,嚴格執行乳制品生產規范,按照質量安全要求組織生產。實行原材料購進查驗制度,對收購的生鮮乳逐批進行檢驗,檢驗不合格的,一律不得收購入廠。嚴格控制食品添加劑的使用,不得添加標準外的任何危害人體健康的物質。嚴格出廠檢驗制度,做到批批檢驗,檢驗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出廠。建立銷售臺賬,并留樣備查,確保產品質量可追溯。

3.加強對乳制品質量的檢驗監測。質監部門要定期對乳制品質量進行檢驗監測,對檢驗出不符合質量安全標準的產品,責令企業立即停產整頓,封存銷毀庫存產品;對已售出的不合格產品,要求企業立即召回并銷毀。企業經過整頓,仍達不到要求的,依法吊銷生產許可證。

(三)加強對乳制品流通環節的監管

1.嚴把乳制品銷售市場準入關。工商部門要對乳制品銷售者的經營資格進行嚴格審查,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未取得衛生許可證的一律不辦理營業執照。嚴厲打擊超范圍經營乳制品的違法行為。

2.落實乳制品銷售者自律制度。工商部門要監督乳制品銷售者建立進貨檢查驗收、索證索票、進貨登記、乳制品安全信息公示等自律制度,如實記錄乳制品進貨品種、數量、流向等內容,有關證票和進貨臺賬應保存兩年以上,實現乳制品進貨可追溯。

3.建立銷售環節乳制品退市制度。乳制品銷售者要按照政府、監管部門、乳制品生產企業公布的乳制品安全信息,對不合格乳制品及時采取下架、封存等措施,停止銷售,為消費者辦理退貨,對退市乳制品進行跟蹤登記,監督銷毀,防止再次流入市場。

4.加強市場監測和消費者舉報信息分析。工商部門要做好銷售領域乳制品抽樣監測工作,及時監測信息。充分發揮消費者申訴舉報網絡作用,對消費者反映的不合格乳制品申訴舉報信息,快速反應,立即核查,并向有關部門和企業通報。

(四)加強餐飲服務環節乳制品的監管

餐飲單位要實行采購乳制品索證索票、進貨驗收和臺賬記錄制度。如實記錄進貨時間、食品名稱、規格、數量、供貨商等相關內容。批量采購的,還應索取食品生產許可證、營業執照、檢驗合格證明。衛生部門要對餐飲業經營者食品索證索票等情況加強監督檢查,對違反者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五)組織開展乳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

市政府決定,從即日起至2009年6月底在全市開展乳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活動。專項整治由各縣、區人民政府負責統一組織,農業、質監、出入境檢驗檢疫、工商、衛生、食品藥品監管、**等部門負責實施。農業(畜牧獸醫主管)部門負責奶畜飼養以及生鮮乳生產、收購環節的整頓;質監部門負責乳制品生產環節整頓;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負責乳制品進出口環節的整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乳制品流通環節的整頓;衛生部門負責乳制品餐飲服務環節的整頓;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負責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相關工作。

各級人民政府及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制訂具體的實施工作方案,明確目標,突出重點,落實責任,密切合作,協同聯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在整頓中規范,在規范中提高,確保專項整頓取得實效。各地要結合專項整頓,積極探索并建立適合當地實際的、切實可行的長效機制,使全省乳品生產經營秩序有一個根本性的改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各級政府要把貫徹落實《條例》列入重要議事日程,集中精力抓好組織落實。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貫徹《條例》的具體措施,確保認識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各級各部門要建立信息互通和聯合執法制度,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全面提高乳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水平。

(二)嚴格實行食品安全責任追究

各級人民政府和各監管部門要堅持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完善地方政府對乳品質量安全負總責、各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要支持監管部門履行職責,建立健全乳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確保乳品質量安全。對乳品市場存在突出問題的縣、區,要追究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的責任。對在此次專項整頓中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活動的政府、部門領導和有關責任人,要嚴肅依法依紀追究責任。

(三)加強宣傳引導

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宣傳和監督作用,廣泛宣傳貫徹《條例》的重要意義,教育引導乳品生產經營者進一步增強法律意識和質量安全意識,恪守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誠實守信,合法經營。大力宣傳乳品消費知識,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食品安全意識和維權意識,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全民參與監督的食品安全良好氛圍。

(四)嚴厲打擊制售有毒有害乳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部門負責對涉嫌刑事犯罪的乳品質量安全案件進行查處。對危害較大、后果嚴重的及時立案,快偵快破,依法從重查處,真正起到震懾乳品質量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