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稻收購價政策釋疑

時間:2022-06-23 04:13:00

導語:中晚稻收購價政策釋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晚稻收購價政策釋疑

一、實施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政策的意義

國務院對短缺的重點糧食品種,在糧食主產區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目的是穩定市場糧價、促進農民增收、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農民利益。根據國家發改委等6部門制定的20*年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要求,當中晚秈稻市場收購價低于國家規定的最低收購價每百斤72元時,啟動預案,由國家指定的企業按最低收購價掛牌收購。收購一定數量后,市場價格回升并穩定在最低收購價以上時停止執行。非國家指定企業可隨行就市收購。最低收購價政策不同于過去的保護價收購政策。保護價收購是指所有國有糧食企業按保護價敞開收購農民余糧,而最低收購價主要起托市作用。

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的主要內容

預案主要涉及收購價格、質量標準、執行主體等內容。首先是收購價格。預案明確規定,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是指直接承擔向農民收購的庫點到庫收購價,每市斤0.72元。其次是收購質量標準,指當年生產的、符合國標三等質量標準的中晚秈稻。再次是執行主體,指中儲糧總公司所屬分公司以及受其委托的指定庫點。

三、我省為什么要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

我省是稻谷的主產省,稻谷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今年我省中晚稻種植面積、產量和上市商品量均比去年有所增加。中稻于9月中旬上市后,由于儲備糧輪換補庫,相當一部分地區的收購價維持在每百斤72元以上。目前,儲備糧輪換補庫減少,晚稻大量上市,導致市場收購價普遍低于國家公布的最低收購價。為切實保護廣大農民的利益,省政府組織省糧食局、省物價局、省農發行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進行了聯合調查,并召開了聯席會議進行了專題研究,經報請國家糧食局批準,我省于11月8日正式啟動中晚稻最低收購價執行預案。這是省委、省政府落實中央政策,穩定糧食生產,保護農民利益,取信于民的重大舉措。

四、合理確定承擔最低價收購的指定企業

預案規定,執行最低收購價格的企業為中央儲備糧總公司及其有關分公司和地方儲備糧公司,中央和地方儲備糧公司要按照合理布點、方便農民售糧、便于監管的原則,委托當地具有農發行貸款資格的糧食企業作為執行中晚稻最低收購價的指定庫點。指定庫點的糧食企業應當具備良好的倉儲設施、較高的管理水平和良好的信譽。我省按照預案的要求,由各市州摸底上報,經省糧食局、省農發行和中儲糧湖南分公司聯合審核,然后報國家糧食局批準,最后向社會公布。目前,國家糧食局已批準我省中晚稻最低收購價的指定企業329家。根據預案和省政府的要求,為進一步方便農民售糧,各指定企業要適當增加延伸收購網點,擴大收購覆蓋面。

五、準確把握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格和質量標準

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每百斤72元,是指直接承擔向農民收購庫點的到庫收購價。質量要求為20*年生產的國標三等質量標準,具體指標為:出糙率75%以上,雜質1%以內,水分13.5%以內,整精米率不低于44%。非標準品的中晚稻,根據等級、水分、雜質等情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扣價扣量收購。相鄰等級之間的等級差價按每百斤2元掌握。

近幾年一些地方的農民習慣不整曬,水分和雜質普遍超標,給收購帶來了一定困難。對于不符合質量標準的糧食,指定企業可采取兩種辦法處理:一是要求售糧農民整曬達標后再收購;二是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扣量扣價收購,由指定企業整曬達標后再入庫。

六、啟動預案過程中將面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為搞好今年的中晚稻收購,預案啟動前,我省相關的職能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各項準備工作就緒。但在執行預案過程中仍有可能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中央對指定庫點的要求嚴格,雖力爭了329個指定企業,但在一定程度上仍然難以滿足農民的售糧要求,請廣大農民朋友予以理解。二是指定企業有效倉容不足。我省早稻共收購60億斤,其中按最低價收購了37.8億斤,指定企業和延伸庫點剩余的有效倉容有限。中晚稻預計收購60億斤。據統計,全省中晚稻倉容缺口2億斤左右,需要維修的倉容40億斤。三是由于農民習慣不整曬,糧食質量不達標,在指定企業執行政策過程中可能出現農民不理解的情況,并引發矛盾。

七、落實中晚稻最低收購價政策需采取的措施

第一、強化對中晚秈稻收購工作的領導。各級黨委政府要高度重視,按照行政首長負責制的要求,加強領導,搞好協調,督促有關部門堅決落實政策。第二、加強相關職能部門的配合。各級相關職能部門要建立收購聯系制度,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各級糧食局和中儲糧公司要加強收購工作的指導和監督。各級農發行要按照規定及時向指定企業足額發放收購貸款。相關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協作、互通情況,做到指令暢通。確保中晚秈稻收購工作的有序開展。第三、嚴肅收購紀律,切實搞好服務。指定企業要嚴肅工作紀律,明確工作責任,在收購工作中,不準壓級壓價、短斤少兩,不準收等外糧、“人情糧”,以次充好;不準虛報瞞報;不準無故拒收、限收;不準擠占挪用收購資金;不準打白條等。各地執行中晚秈稻最低收購價指定企業(庫點)要在顯著位置張貼公示預案中規定的價格政策及質量標準。同時,要搞好優質服務,方便農民售糧。第四、指定企業要合理調劑倉容,及時集并。今年早稻收購量較大,中晚稻收購部分地方將出現倉容缺口,地方政府要適當安排資金,支持指定企業維修改善倉容。

八、積極鼓勵和支持多元主體入市收購

各地要鼓勵和支持具有糧食收購資格的各類糧食收購企業,本著“收得進、銷得出、有利潤”的原則積極入市,隨行就市收購。糧食加工龍頭企業要積極兌現訂單、履行合同,取信于民,優質優價開展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