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集中供熱管理規定
時間:2022-11-05 03:23:00
導語:城鎮集中供熱管理規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城鎮供熱管理,節約能源,保護環境,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根據國家法律和省、市有關規定,結合本縣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本縣的城鎮區域型集中供熱和分散供熱管理。
第三條城鎮供熱實行統一政策、區域管理的原則。
第四條縣城鄉建設管理局是本縣城鎮供熱的行政主管部門,負責城鎮供熱政策的調研制定、信息采集、協調服務、監督檢查工作。
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負責城鎮集中供熱日常管理工作,協調解決集中供熱工作存在的問題,并負責落實城鎮供熱規劃。
縣政府各部門應當根據各自職責配合縣城鄉建設管理局共同做好供熱管理工作。
第二章規劃和建設管理
第五條城鎮供熱規劃由供熱行政主管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編制,由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組織實施。
第六條供熱工程建設必須符合城鎮供熱規劃。凡新建、改建、擴建供熱工程以及涉及受熱用戶摘網、聯網的,需由用熱或開發建設單位報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初審,再報縣城鄉建設管理局審查批準后方可實施。
第七條區域鍋爐房供熱和新建住宅區、公用建筑等應采用集中供熱的原則,不得再建分散鍋爐房。對現有采用分散供熱的,要有計劃、有步驟地限期聯網改造。
對于新申請聯網的用戶沒有實行分戶改造的,一定要先分戶改造,后聯網供熱。對現有集中供熱的住宅樓,一定要逐步實行分戶改造。對于新建住宅必須實行分戶供熱,逐步實行按熱計量供熱。
第八條不具備集中供熱條件的單位及民宅,確需分散供熱的,須經縣城鄉建設管理局審查批準建臨時熱源,并報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備案。
第九條供熱設施投入使用前應由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組織驗收。
第三章供熱企業和設施管理
第十條新組建的供熱企業必須經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進行資質初審,報供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確定資質等級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注冊登記手續方可從事城鎮供熱經營管理。
第十一條供熱企業資質分為甲級、乙級、丙級和普通資質四個等級,供熱企業必須按核定的資質等級承接供熱任務。
第十二條對供熱企業的資質等級實行動態管理,由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每年對供熱企業的資質等級進行年審。對于不符合規定條件的供熱企業,給予限期整改、降低資質等級或取消經營資格的處理。
第十三條為了維護供熱企業和受熱用戶的合法權益,供熱企業應與熱用戶簽訂《供熱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并自簽訂之日起10日內將《供熱合同》交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備案。《供熱合同》由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統一版本、一式三份。
第十四條供熱企業應強化企業內部管理,提高員工素質,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逐步成為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供熱產品生產和經營的企業。
第十五條供熱設施包括供熱熱源、室內外管網及散熱器,供熱設施由供熱企業維修養護和更新改造。
因維修、更新、改造供熱設施需要,臨時挖掘道路、場地、占用、損壞綠地(樹木)的,施工單位應與有關部門簽訂合同,并按合同約定將挖掘的道路、場地以及被占用和損壞的綠地(樹木)恢復原狀。
第十六條禁止下列影響供熱設施安全、運行或維修的行為。
(一)在埋設或架空的供熱管道及附屬設施周圍1.5米范圍內取土,堆放(排放)雜物,搭設建筑物。
(二)擅自拆除、移動、改造供熱設施。
(三)竊用供熱用水。
(四)損毀供熱設施。
(五)用供熱設施架設線網或懸掛物體。
(六)擅自增加散熱片。
第十七條房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裝飾、裝修房屋不得影響供熱效果,不得妨礙供熱設施的正常維修和養護。
第四章供熱收費管理
第十八條交納采暖費是房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的義務。供熱企業必須按規定的標準收取采暖費,房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必須按規定按期足額交納采暖費。
第十九條經民政部門批準,享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戶,由財政予以補貼。
第二十條受熱用戶轉讓房屋或更換房屋使用權的,必須與供熱企業結清所欠采暖費,并辦理供熱合同變更手續,不辦變更手續的,房產行政管理部門不予辦理房屋所有權或使用權變更手續。對于增加、減少、遷移供暖設施的,暫停或停止供暖的,應事先向供熱方申請辦理手續,并將熱費結清。
第二十一條已經供熱的商品房屋售出未進住的,其采暖費由房屋所有權人或者使用人承擔;尚未售出的空置商品房,其取暖費由開發建設單位承擔。
第二十二條供熱企業收取的取暖費必須專款專用,嚴禁挪作他用。供熱企業每年應當向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交納應收取采暖費的3%,作為供熱企業保證金,供熱期結束后,如果供熱企業履行《供熱合同》,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應當將供熱企業保證金全額及銀行利息返還給供熱企業;如果供熱企業未履行《供熱合同》,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應當將供熱企業保證金(扣除違約部分)余額及銀行利息余額返還給供熱企業。
第二十三條根據本縣的實際情況,供熱企業應足額一次性收取本年的取暖費。在受熱用戶交納采暖費的情況下,供熱企業沒有達到政府所規定的供熱標準,受熱用戶可根據《供熱合同》對供熱企業進行投訴或直接到人民法院起訴;如達到供熱標準,受熱用戶仍不交納取暖費的,供熱企業有權停止供熱,所產生的一切后果用熱方自負。因供熱方責任未按合同或《供熱規定》向用熱方供熱的,應按實際情況,折算每日熱費,并退還用熱方。
第五章供熱運行管理
第二十四條供熱企業應按國家、省、市規定的技術規范和標準,對供熱設備進行養護、維修、更新改造。
第二十五條供熱企業應按規定使用符合環保標準的潔凈燃料,并按照當地的氣溫變化進行供熱,確保室內溫度達到縣政府規定的標準。(居室中央溫度18攝氏度以上)
第二十六條供熱企業供熱溫度達不到規定標準或縮短供熱期限的,已按規定交納采取費的受熱用戶有權按照供熱合同追究供熱企業的違約責任,但由于擅自拆除、移動、改造,遮蔽、損毀供熱設施的受熱用戶,造成供熱溫度達不到規定標準的除外。
第二十七條縣集中供熱管理辦公室有權不定期檢查受熱用戶的室溫,并記錄在案,作為供熱企業的考評依據。
第二十八條因擅自拆改供熱設施或者對供熱設施保溫不當,造成相鄰用戶經濟損失的,由行為人負責賠償。
第二十九條供熱企業對供熱設施進行維修、更新、改造時,房屋所有權人或使用人必須給予配合,不得阻撓,并自行或由維修人員將妨礙物拆除。
第六章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供熱企業有下列行為的,由縣城鄉建設管理局依據《沈陽市城市供暖管理辦法》予以處罰。
(一)擅自新建、改建、擴建供熱工程或擅自摘網、聯網、建臨時熱源的,處以10000元至30000元罰款。
(二)未經驗收交付使用供熱設施的,處以5000元至10000元罰款。
(三)未經資質審查擅自從事供熱經營管理活動的,責令其補辦資質手續,并處以10000元至30000元罰款。
(四)不按期供熱或中斷供熱的,責令供熱企業按合同對用戶進行補償,并處以10000至30000元罰款。
第三十一條對違反本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由縣城鄉建設管理局予以處罰:
(一)違反本細則第十六條第(一)、(五)、(六)項的,處以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罰款,并責令其恢復原狀,已造成供熱設施損壞的按價賠償。
(二)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第(二)、(四)項的,處以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罰款,并責令其恢復原狀,已造成供熱設施損壞的按價賠償。
(三)違反本規定第十六條第(三)項的,從供熱之日起,按放水裝置流量每噸補交水費5元,并處以1000元以下罰款。
(四)阻礙維修供熱設施的,要采取強制措施,并處以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
第三十二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決定不服的,可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直接向法院起訴,逾期不申請復議或不向法院起訴,又不履行行政處罰決定的,由做出行政處罰決定的機關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第七章解釋部門
第三十三條本規定由縣城鄉建設管理局負責解釋。
- 上一篇:林木采伐改造實施制度
- 下一篇:城區管線規劃建設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