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報表領用與上報管理制度
時間:2022-12-14 11:43:00
導語:統計報表領用與上報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條為推進依法行政和依法統計,規范政府調查行為,加強對統計調查對象的監督管理,根據統計法律、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結合我省統計工作具體情況,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所稱的統計報表,是指縣級以上統計行政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發的,由調查對象作為法定義務填報的統計報表。包括以表格、問卷、電訊、磁盤、網絡通訊等為介質上報的統計報表和調查提綱,以及其他應當依法報送的統計資料。
第三條政府統計部門制發的下列報表不屬于本辦法的管理范圍:
1、系統內機構、人員的統計報表;
2、以自愿為原則、相互間提供交流資料的統計報表;
3、按照平等、自愿原則填報的社會調查統計報表。
第四條統計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和直屬的調查隊(局)等事業單位,除貫徹上級統計行政機關部署的統計制度外,不得直接以該機構或調查隊(局)等事業單位的名義制發由統計調查對象作為法定義務填報的統計報表,確因工作需要必須制發的,應當按照法定程序,報經統計行政機關審批。
第五條未按法定程序審批或超越法定權限范圍制發的統計報表,一律作為非法報表,調查對象有權拒報,統計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查處,追究有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第六條統計報表原則上由統計行政機關通知調查對象領取,調查對象因客觀原因或不可抗力的影響而確實不能領取統計報表的,經說明原因,可以由統計行政機關送達。統計報表不允許由與統計調查對象無直接關系的第三人代領。
調查對象領取統計報表有直接領取和催領兩種方式。直接領取是指調查對象通過參加統計行政機關部署統計報表的會議,或者直接到統計行政機關領取統計報表。催領是指調查對象無故不參加部署統計報表的會議,又不主動到統計行政機關領取統計報表,而由統計行政機關發出《統計報表催領通知書》后,在規定期限內領取報表的。
第七條調查對象直接領取統計報表,應當填寫包括以下內容的《統計報表簽領冊》:
1、統計報表名稱、表號;
2、統計調查對象法定名稱,簽領人的姓名、職務、電話;
3、簽領的時間、地點;
4、其它事項。
第八條統計行政機關需要催領的,應當在部署統計報表工作結束之日起三日內,制發載明以下內容的《統計報表催領通知書》:
1、統計報表名稱、表號;
2、被催領單位的法定名稱;
3、催領事由、限定領取的期限和地點;
4、不在規定期限領取統計報表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
第九條調查對象在催領限定期限之內領取統計報表的,按照本辦法第七條規定辦理有關手續。超過限定期限仍沒有領取統計報表的,統計行政機關應當依法按照拒報查處。
第十條統計行政機關送達統計報表,采取以下形式:
(一)直接送達。直接交給調查對象,由法定代表人,或統計負責人,或負責收件的人在送達回證上簽收。
(二)郵寄送達。通過郵局特快專遞或掛號信將統計報表寄送給調查對象,保留特快專遞、掛號憑證,以送達回證上注明的收件日期為送達日期。
調查對象拒絕接收送達的,應當邀請見證人到場說明情況,在送達回證上注明事由、日期,由送達人和見證人簽名或蓋章后,依法按照拒報查處。
第十一條統計行政機關以任何形式接受統計報表,都應當對填報內容的完整性、真實性進行初審,并應依法要求調查對象及其法定代表人、會計或統計人員簽署和蓋章,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簽收;符合要求的,應當填寫包括以下內容的《統計報表簽收冊》:
1、統計報表名稱、表號、上報的形式;
2、統計調查對象法定名稱,送表人的姓名、職務、電話;
3、簽收人的姓名、職務,上報的時間、簽收的地點;
4、其它事項。
第十二條政府統計部門按照以下方式接受調查對象報表的,應當分別情況進行簽收:
(一)以電訊方式上報的,上報時間以電報、電話、傳真等接收時間為準,填寫《統計報表簽收冊》,事后必須補報統計報表;
(二)以郵寄方式上報的,上報時間以投遞郵戳為準填寫《統計報表簽收冊》,保留信封等相關材料;
(三)以磁盤、網絡通訊等為載體上報統計報表的,以接收時間為上報時間,填寫《統計報表簽收冊》。是否需要附報或事后補報統計報表,由接受報表的統計行政機關決定。
第十三條調查對象超過規定期限沒有報送報表的,統計行政機關應當在期限屆滿之日起三日內,制發《統計報表催報通知書》并載明以下內容:
1、統計報表名稱、表號;
2、被催報單位的法定名稱;
3、法定期限內沒有上報的事實;
4、補報的期限、方式和地點;
5、其它事項。
第十四條統計行政機關催報后,調查對象在規定期限之內上報統計報表的,應當填寫《統計報表簽收冊》并注明“遲報”,進行批評教育;構成屢次遲報的,應當依法查處。
超過催報期限仍未上報統計報表的,統計行政機關應當再次制發《統計報表催報通知書》進行催報,仍然不報的,依法按照拒報查處。
第十五條各級統計行政機關要加強對統計報表領用和上報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統計行政機關各專業在報表領取和上報期間,應當確保有人在崗具體負責簽領和簽收工作,及時整理統計報表領用和上報期間的有關資料,工作結束后作為檔案移交給檔案保管機構。
統計報表領取和上報期間形成的有關資料,應當作為檔案保管,保存期限為3年,統計法律、法規、規章和統計制度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十六條本辦法中應當送達調查對象的統計報表和法律文書,一律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送達。
第十七條市、縣(市、區)統計行政機關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或工作制度。
第十八條各級政府主管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可以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九條本辦法由江蘇省統計局負責解釋。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