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就業專項資金管理制度
時間:2022-04-15 08:26:00
導語:再就業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編者按:再就業專項資金管理制度主要是再就業資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按照規定,通過預算內外各種渠道籌集的,用于支持和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專項資金。進一步規范我市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再就業資金”)管理。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做好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以及省財政廳、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轉發財政部、勞動保障部關于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專項資金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等文件規定,進一步規范我市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專項資金(以下簡稱“再就業資金”)管理,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再就業資金是指各級人民政府按照規定,通過預算內外各種渠道籌集的,用于支持和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的專項資金。
第二章資金籌集
第三條再就業資金的來源:
(一)各級財政預算內安排的專項資金;
(二)失業保險基金中調劑的資金;
(三)上級財政補助的資金;
(四)再就業專項資金的利息收入;
(五)其他渠道籌集的資金。
第四條各級政府要將促進再就業資金列入財政預算,確保原安排用于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的資金規模不減,并納入再就業資金統一管理。要按照再就業工作任務和財政承受能力,合理增加再就業資金。
第三章資金使用和管理
第五條再就業資金扶持的對象:
(一)國有、城鎮集體企業的下崗失業人員(包括改制前為國有、城鎮集體企業職工的失業人員);
(二)國有、城鎮集體企業關閉破產需要安置的人員;
(三)持有《再就業優惠證》的城鎮其他失業人員。
第六條再就業資金用于下列支出:
(一)社會保險補貼;
(二)公益性崗位補貼;
(三)再就業培訓和職業介紹補貼(以下簡稱“就業服務補貼”);
(四)對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微利項目的小額貸款擔保和貼息;
(五)對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的一次性再就業補助;
(六)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和監督體系建設經費;
(七)財政、勞動保障部門共同批準的促進再就業工作的其
他支出。
第七條再就業資金實行??顚S玫脑瓌t,嚴格按照規定范圍、標準使用,嚴格按程序操作,嚴禁用于與再就業無關的其他方面支出。
第八條各級財政預算內外籌措的再就業資金須及時、足額納入社會保障基金財政專戶管理,??顚S?。
第九條各級財政、勞動保障部門要按照專項資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切實加強再就業資金預、決算管理。
(一)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根據財政部門制定的預算編制要求,申報再就業資金年度預算,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核后列入年度財政預算,再就業資金要嚴格按照批準的年度預算執行。
(二)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根據批準的年度預算,及時編制年度分項用款計劃報送財政部門,財政部門對用款申請審核無誤后及時撥付資金。
(三)各級勞動保障部門經辦機構在每年年度終了時,要認真做好再就業資金的核算、清理和對賬工作,并根據要求向同級財政部門報送再就業資金年度決算和說明,再就業資金決算材料要做到格式統一、內容完整、數據真實、報送及時。各級財政部門要將審核匯總后的再就業資金年度決算及時報送上級財政部門。
再就業資金年度終了如有結余,按規定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
第四章資金補貼范圍、標準和申請撥付程序
第十條社會保險補貼范圍、標準和申請撥付程序
(一)對各類服務型企業(包括商貿、餐飲、服務業企業,國家限止的行業除外)新增崗位新招用國有、城鎮集體企業下崗失業人員,并與其簽訂3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財政部門審核,按招用人數提供為期不超過3年的社會保險補貼,補貼標準按單位應為所招人員繳納的養老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之和計算,不包括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以及接收單位應繳納的其他社會保險費。
(二)對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社區公益性崗位上安排的就業困難人員,接收單位與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的,且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20%的,經勞動保障部門認定,財政部門審核,按其為符合規定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和失業保險費給予社會保險補貼,不包括個人應繳納的各項社會保險費以及接收單位應繳納的其他社會保險費。
(三)經職工個人申訴和勞動保障部門查實,接收單位非因生產經營困難和職工個人過錯等原因,不再使用上述人員,且屬于提前終止勞動合同關系的,接收單位應為其一次性補繳至滿3年的社會保險費,政府對此不給予財政補貼。
(四)社會保險補貼實行先繳后補的辦法。企業(單位)必須按規定及時足額繳納各項社會保險費,在申報繳費時應將招收失業人員的繳費情況單獨列出,季度終了后,按規定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對上季度已繳納的社會保險費給予補貼,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匯總后轉同級財政部門核定撥付。
(五)企業(單位)提交的社會保險補貼資金申請報告應附列以下材料:
1、符合享受社會保險補貼條件的失業人員名單及《再就業優惠證》復印件;
2、經勞動保障部門鑒證的勞動合同副本;
3、企業(單位)填報的《社會保險補貼、崗位補貼審核表》;
4、社會保險征繳經辦機構出具的上季度企業(單位)為招用的失業人員繳費的明細賬(單);
5.企業(單位)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
(六)對未參加社會保險以及未按規定履行社會保險繳費義務的企業(單位),不給予社會保險補貼。
第十一條對政府投資開發的公益性崗位、社區公益性崗位上安排的就業困難人員,用人單位與其簽訂3年以上勞動合同,且月工資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120%的,除按規定享受有關社會保險補貼外,還可按規定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崗位補貼,崗位補貼標準為150元/月。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匯總后轉同級財政部門審定,30日內直接劃入企業(單位)在銀行開設的基本賬戶。申請崗位補貼需提交的材料同第十條第(五)款。
第十二條就業困難人員從事個體經營(包括到農村承包荒山、荒灘、土地從事農業開發的,國家限制的行業除外),并已領取工商營業執照的,可按規定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一次性補助,補助標準為2000元/人(已享受再就業補貼的,應予扣除)。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匯總后轉同級財政部門審定撥付。
就業困難人員提交的再就業補助資金申請報告應附列以下材料:
1、符合享受再就業補助條件的就業困難人員身份證及《再就業優惠證》復印件;
2、就業困難人員填報的《一次性再就業補助審核表》;
3、個體工商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
第十三條再就業培訓、職業介紹補貼標準及申請撥付程序
(一)具備資質條件的各類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機構,可按經其就業服務后的實際就業人數(是指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的就業人數),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職業介紹費和再教育就業培訓補貼(包括培訓報名費、教師課時費、教材費、場地費、實習費等)。再就業培訓和職業技能(考證)培訓補貼標準一般應控制在每人300元和500元以內。社會力量辦學的培訓機構經其再就業培訓合格后未能就業的,培訓費補助最多不超過每人次100元。職業介紹補貼標準每人次20元左右。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匯總后轉同級財政部門核定撥付。
(二)再就業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機構提交的就業服務補貼資金申請報告應附列以下材料:
1、經其再就業培訓的失業人員名單及《再就業優惠證》復印件;
2、失業人員接受再就業培訓及培訓合格的證件;
3、簽訂一年以上(含一年)勞動合同復印件等相關
就業證明;
4、上月工資發放及社會保險費繳費單據;
5、職業培訓和職業介紹機構在銀行開設的基本帳戶。
(三)社會力量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機構在申請就業服務補貼時,只能按每位失業人員享受一次就業補貼服務計算,不得重復申請。各級勞動保障部門應加強對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機構業務指導,并認真審核職業培訓、職業介紹機構提交的就業補貼資金申請報告材料。
第十四條建立小額貸款(貼息)擔?;鸷托☆~擔保貸款
貼息范圍、標準和程序
(一)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貸款實行個人有效擔保和擔保基金擔保相結合的辦法。財政會同有關部門設立下崗失業人員小額擔保貸款基金。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貸款一般由借款人提供銀行認可的擔保措施,確無貸款擔保的困難人員,可申請小額貸款擔?;疬M行擔保。
(二)各級財政部門應對微利項目小額擔保貸款業務給予貼息。
微利項目指失業人員在社區、街道、廠礦從事的商業、飲服和修理等個體經營項目,具體包括:家庭手工業、修理修配、圖書借閱、旅店服務、餐飲服務、小商品零售、搬家服務、家庭清潔衛生服務、初級衛生保健服務、嬰幼兒看護和教育服務、殘疾兒童教育訓練和寄托服務、養老服務、病人看護、幼兒和學生接送服務、洗染縫補、復印打字和理發。
(三)擔保利息按同期商業貸款利率計算,由再就業資金據實全額貼息,貸款期限一般不超過2年,展期不貼息。貼息貸款額度為每人2萬元。合伙經營的按人計算,最多不得超過8萬元。
(四)貼息實行“先付后補”的辦法。符合條件的貸款人按照與銀行商定的結息方式,按規定付息后,向當地勞動保障部門申請貼息。經勞動保障部門按季審核匯總后,轉同級財政部門核定撥付。
(五)貸款人提交小額擔保貸款貼息補助資金申請報告應附列以下材料:
1、《再就業優惠證》;
2、小額貸款擔保合同;
3、當地勞動保障部門根據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所核準的
貸款人經營范圍進行認定的從事微利項目的證明;
4、還款付息證明。
(六)勞動保障部門匯總后轉同級財政部門核定時需提供的材料:
1、勞動保障部門審核意見;
2、享受小額擔保貸款的失業人員名單及《再就業優惠證》復印件;
3、小額擔保貸款合同復印件;
4、與貼息資金撥付有關的其他憑證材料。
第十五條建立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專項資金并實行目標管理,力爭到2004年實現市、縣(區)、街道、社區四級就業服務平臺和就業信息網絡。勞動力市場要集職業介紹、職業指導、職業培訓、政策咨詢、失業保險、勞動保障事務等功能于一體。勞動力市場信息網絡建設專項資金的下撥,由各級財政與勞動保障部門聯合下文,專項資金實行跟蹤問效管理制度。
第五章監督與檢查
第十六條各級財政、勞動保障部門要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加強內部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嚴肅財經紀律。要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審核再就業資金,不得擅自擴大支出范圍和提高支出標準,嚴禁截留、擠占、挪用、騙取再就業資金,并自覺接受監察、審計部門和社會的檢查監督。對違規使用再就業資金的要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第十七條各級財政和勞動保障部門要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及時掌握溝通再就業人數、再就業資金使用等情況。建立財政、勞動保障部門聯合辦公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對再就業資金使用管理情況進行全面或專項檢查,共同研究解決再就業工作存在的實際問題。
第十八條社會保險補助和小額擔保貸款貼息政策暫定執行至200*年底。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200*年1月1日起實施。
- 上一篇:副縣長在國防教育日工作會上的講話
- 下一篇:成交量變動率非線性預測日內波動性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