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統計目標考核制度

時間:2022-02-25 11:48:00

導語:工業統計目標考核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業統計目標考核制度

根據各縣統計局工作目標責任考核的要求,參照云南省統計局《工業統計工作評比表彰辦法》及《工業增加值及其增長速度協調性評估辦法》,結合工業統計工作的實際特點,制定本考核評比辦法。

一、考核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全州4縣統計局工業統計工作。

二、考核內容

(一)工業統計基礎工作(10分)

1、加強業務培訓工作,不斷提高工業統計業務能力。按要求參加省、州級組織的業務培訓,不無故缺席。不定期組織所轄縣級企業基層統計人員進行培訓,適應經濟發展對工業統計提出的新要求。

2、基礎資料管理規范。第一,各縣工業的工業統計文件規定、報表制度、統計報表、分析資料分門別類,妥善保管;第二,督促企業建立規范的統計臺帳,提倡建立電子臺帳。

3、積極推進聯網直報工作,加快企業報表報送方式的轉變。各縣統計局工業統計要督促、指導所轄企業加快聯網直報的步伐,以推進統計報送方式的轉變。

(二)工業統計報表數據質量(80分)

根據工業報表工作量大小、難易程度、工作目標要求,及其在整個工業統計工作中的比重,給予各報表分值。州統計局工貿科將按以下辦法對各報表按月進行評分,全年加總、折算后確定本項得分。

1、各工業報表全年分值(70分)

(1)工業企業產值、產量月(年)報(B201表)及工業增加值速度計算表(B401表)20分;

(2)工業企業經濟效益月報(B202表)15分;

(3)工業企業產、銷、存季報(B203表)5分;

(4)工業企業經濟效益年報(B103表)10分;

(5)工業企業成本費用調查表年報(B103-1表)15分;

(6)工業企業生產能力年報(B106表)5分。

2、各報表評分標準

(1)未按制度規定上報報表的,扣該報表全部月度分值;

(2)遲報制度規定的報表(在制度規定的上報時間以后重報,視同遲報),遲報2小時內扣20%當期分值;遲報2小時以上扣該表50%當期分值;

(3)上報數據存在問題(包括漏報企業的),根據上報數據差錯率按公式扣分:當月該報表扣分值=差錯率×當月該報表分值。(差錯率=當月該報表差錯企業數/上報企業個數)

(4)在本期發現以往上報的“月報”或“年報”數據有錯誤,參照第⑶條標準,對本年度該報表酌情扣分。本條款包括以各種理由要求調整上年基期數的情況(但可根據調整的原因,酌情不扣分或從輕扣分);

(5)未按查詢要求及時回復的(包括未按要求報送上報說明文件),將按查詢數據筆數計算差錯率并扣分。

(6)國家、省、州統計執法發現某一報表有重大失誤且與當地統計局有直接相關責任,扣該報表所有分值。

3、工業增加值數據匹配性(10分)

(1)工業增加值增速與工業用電量增速的協調性

工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與工業用電量增長速度之比,工業用電量增長速度數據取自電力部門(中電聯)。

(2)現價工業總產值速度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的協調性

用現價工業總產值的發展速度與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對比,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取自各調查總隊的統計數據。

(3)支柱行業的產品產量增速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協調性

各縣選擇若干支柱行業的產品,計算這些產品產量的平均增速與該地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之差,將各縣的增速差值排序來判斷產品產量增速與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的協調性。

(4)工業總產值增速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速的協調性

現價工業總產值增長速度與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之比,主營業務收入增長速度取自工業財務季度統計報表。

(5)同期數小于上年實際數的企業對工業總產值增速的影響

對報告期與基期均存在的企業上報的同期數評估,計算同期數小于上年實際數的企業的工業總產值增速對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的拉動百分點,與全省標準對比量化打分。

(6)新建投產企業對工業總產值增速拉動幅度的評估

新建投產企業對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增速拉動力很強,按照常規,一定時期新建投產企業是有限度的。因此,對拉動百分點超過7個點的地區直接扣分。

(7)可比價工業總產值速度與工業能源消費量的協調性

用可比價工業總產值的發展速度與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對比,規模以上工業能源消費量取自各地P201能源購進、消費、庫存表統計數據。

根據評估結果,將在各個指標得分的基礎上,得出各縣專業數據的綜合得分并進行基本評價。評價的等次分為好(9-10分)、較好(8-9分)、一般(6-8分)、較差(4-6分)、差(4分以下),以上分值均含下限。

對于評價等次為“較好”以上的數據,說明數據協調性和數據質量較好,可以正常使用;對于評價等次為“一般”的數據,說明該數據基本能夠反映正確趨勢,但要注意修正存在的問題,修改后數據可以使用;對于評價等次為“較差”的數據,說明數據質量存在較大問題,部分指標存在明顯不協調現象,必須對數據進行核實、修訂后才可使用;對于評價結果為“差”的數據,表明該數據存在嚴重不協調現象,數據質量存在嚴重問題,不能直接采用,必須認真核實修改。否則,全州的該地區當期數據用上期或用評估后的數據替代。

(三)工業統計分析及服務(10分)

1、分析研究報告(包括綜合報告、專題報告、月度簡明、課題研究報告等全部分析研究成果,下同),少于3篇的,少一篇扣2分;

2、對本年度分析研究工作開展得比較好的地區,即分析研究報告數量相對較多、質量較高,又得到縣級及以上領導批示(需提交批示復印件)的研究成果,酌情加1-5分。

3、及時認真完成州級布置的各項臨時性工作。

三、組織實施

(一)工作職責

州統計局工貿科負責制定全州規范、統一的各縣工業統計工作考核辦法和標準,對各州(市)工業統計工作進行督導,不定期進行實地檢查,并根據報表報送、查詢情況對各縣報表數據質量進行評定。

(二)評定方法

本考核辦法采用量化的方法確定:

優等級,綜合得分90以上(含90)

良等級,綜合得分80—90分(含80分)

中等級,綜合得分60—80分(含60分)

差等級,綜合得分60分以下

本辦法考核周期為上年11月1日至當年10月31日,考核時間為當年11月份。

四、考核工作要求

考核工作堅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堅持全州統一標準,嚴格按《工業統計工作考核辦法》規定的考核辦法及標準開展工作,考核人員認真履行職責,按工作分工實事求是地做好每期各項報表情況記錄和及時收集掌握工作進展情況,開展好考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