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資助學管理制度
時間:2022-03-02 05:49:00
導語:捐資助學管理制度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加強捐資助學資金管理,確保資金安全使用,提高資金使用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管理辦法。
第二條捐資助學資金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以及個人自愿為教育事業發展捐贈、籌集的資金。
第三條市人民政府成立市捐資助學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在市教育局,成員由市財政、教育、審計、監察等部門相關人員組成,具體負責組織實施資金籌集、管理、使用、監督捐資助學工作。
第四條捐資助學資金實行“收支兩條線”,專戶管理,資金封閉運行,實行“誰簽字誰負責”的分級管理責任制。
第五條捐資助學資金的使用
(一)使用原則:專款專用,公開透明。
(二)使用范圍:主要用于改善全市中小學辦學條件,包括:一是新建、改(擴)建校舍,維修改造校舍等;二是教育教學設備、儀器、圖書購置;三是資助貧困學生。重點用于農村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
第二章資金籌集
第六條市捐資助學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在市財政局特設捐資助學資金專戶,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企業、社會團體以及個人自愿為教育事業發展籌集捐贈資金可直接到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捐資或認捐,捐贈資金方式可采取現金、轉賬或實物等形式。
第三章資金申報
第七條全市中小學根據市教育發展規劃,并結合學校實際,每年將學校新建、改造校舍及購置項目資金計劃報市教育局。市教育局根據當年捐資助學資金金額,初步審核學校上報項目資金計劃確定用捐資助學資金實施的具體項目,報市捐資助學管理委員會審批立項,項目支出列入學校年度財務收支預算。
第八條所有捐資助學資金安排項目必須按照相關規定程序:校舍建設改造項目必須按照基本建設程序進行公開招投標,并嚴格執行項目建設“四制”,即: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設備購置等項目必須按照政府采購程序及批準的采購方式進行采購。切實保證捐資助學資金管理使用的規范、公開、公平、公正、透明。
第四章資金管理
第九條市財政局及市教育局負責捐資助學資金的安全、完整、規范、合法使用,市財政局是資金管理單位,市教育局是使用單位。捐資助學資金做到資金安排到項目,支出核算到項目。當年結余的捐資助學資金,可結轉下年繼續使用。專戶存儲所得利息,全額轉為捐資助學資金。
第十條捐資助學資金不得用于非教育機構經費支出,不得用于教職工工資、獎金、福利、辦公等非教育事業發展支出,不得抵減財政預算撥款和彌補預算支出缺口,不得白條抵庫,不得列支與項目無關的費用,不得出借資金,也不得用于償還債務及購置交通工具、通訊設備、辦公設備等。
第五章資金使用
第十一條市財政局根據市捐資助學管理委員會審定的項目計劃和確定的資金數額預撥項目啟動資金,預撥項目資金不得超過項目預算資金的30%;并根據市教育局提供的項目實施進度,分次分批預撥捐資助學資金,實行報賬制管理;撥付項目資金不得超過該項目預算資金的85%,建設項目預算剩余資金待市財政局投資評審中心評審后,并扣除審定價5%的質量保證金后予以撥付資金。
第十二條施工單位項目負責人根據項目計劃和工程進度經項目負責人及監理單位共同審核工程量,提出用款申請報市教育局審核審批支付資金,單筆付款資金超過50萬元,須同時報分管教育副市長簽字支付。
第六章會計核算與報表
第十三條捐資助學資金的核算必須依據資金的性質和用途按照會計規范設置總賬和明細賬分項進行核算。
第十四條所有報賬的原始憑證必須真實合法,支出有正規發票。
第十五條市教育局應按季向市捐資助學委員會上報捐資助學資金實施項目情況表,項目情況表內容包括:項目名稱、預算資金額、本期撥付資金、累計撥付資金,分明細反映具體使用情況,在說明欄反映項目進度情況。并將實施項目情況表在市電子政務網中公布。
第十六條項目完成后,市教育局編制項目執行情況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實施項目情況明細表,項目建設情況說明,竣工驗收相關資料等。
第七章監督檢查
第十七條市財政局要定期對捐款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檢查。
第十八條市審計局應及時對捐贈項目資金使用情況進行專項審計調查,項目完成后,根據市教育局編制項目執行情況報告負責對項目進行審計(可聘請社會中介機構完成),提交審計報告,并將審計結果在網上予以公布。項目學校必須詳細建立資產管理檔案,竣工驗收項目報市財政、教育主管部門備案。
第十九條市監察局應對各單位依法履行職責的情況進行全程監督,有權對捐資助學資金管理的每一環節進行檢查。
- 上一篇:高校生心理健康問卷調查報告
- 下一篇:推進綜治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