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辦企業轉型發展若干規定

時間:2022-05-24 06:08:00

導語:市政辦企業轉型發展若干規定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政辦企業轉型發展若干規定

各鎮人民政府,經濟開發區、石島管理區管委會,各街道辦事處,市政府各部門、單位,市重點企業:

為進一步激勵企業擴大有效投入,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產品、技術和管理創新,推動企業擴張、產業聚集和經濟轉型,掀起“兩個先行區”建設的新熱潮,現就鼓勵企業轉型發展作如下規定:

一、鼓勵高端制造

對企業新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含5000萬元,外資項目美元兌換人民幣按國家外匯管理局結匯當日公布的匯率折算)以上、投資強度達200萬元/畝以上的高端制造業項目,給予以下政策扶持:

(一)新征土地優先安排用地指標。

(二)因征地形成的政府純收益,市財政按照本級政府收益額,從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等額資金,用于支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

(三)免收項目投產前我市權限內地方留成部分的水土保持設施補償費、城市綠化補償費、散裝水泥專項資金、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水資源費、建筑施工噪聲排污費、人才交流服務費、人才信息查詢費、戶外廣告場地費、建筑垃圾處理費、地籍檔案資料信息咨詢費。各類中介機構有償服務費按最低標準收取。

(四)免收城市基礎設施大配套費。

(五)免收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設費。

(六)填海后形成的土地,需辦理土地使用證的,屬于非公益性的可協議出讓,企業在繳納土地出讓金后,市財政按照本級政府收益額,從企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等額資金,用于支持企業基礎設施建設;屬經營性項目的,按“招拍掛”方式辦理。

(七)對享受市政府優惠政策的工業出讓土地,凡按專題會議紀要或合同約定條款按期推進的,繼續享受其優惠政策;未按專題會議紀要或合同約定條款推進的,取消其享受的優惠政策,處置土地時,應按處置時用地價格補繳土地出讓金及相關費用。

二、鼓勵產業升級

(八)對遠洋捕撈企業將水產品運回加工的,優先給予漁業資源捕撈配額等政策支持。

(九)對個體漁船組建聯合體或注冊成立股份銷售公司的,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十)對主動退出近海養殖、參與深海規模化養殖的企業,在資源配置、海域使用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十一)傳統水產養殖和捕撈企業,增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具有一定規模的高附加值精深加工項目,投資強度達200萬元/畝以上的,享受鼓勵高端制造業發展的有關政策。

(十二)傳統漁業企業向二三產業轉移,增上裝備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項目(房地產項目除外),固定資產投資5000萬元(含5000萬元,外資項目美元兌換人民幣按國家外匯管理局結匯當日公布的匯率折算)以上、投資強度達200萬元/畝以上的,除享受鼓勵高端制造業發展政策外,自項目投產之日起兩年內新增上繳稅金地方留成部分給予等額扶持。

(十三)對消耗高、污染重、技術水平落后的企業主動實施關停并轉,新上國家政策鼓勵且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項目,除享受鼓勵高端制造業發展有關政策外,自投產之日起三年內新增上繳稅金地方留成部分給予等額扶持。

三、鼓勵配套協作

(十四)對企業因參與行業(整建制規模以上企業)整合而進行的資產重組、置換、剝離、收購、轉讓、登記,其過程中涉及的稅費地方留成部分給予等額扶持;地方留成以外的稅費部分,可視情況從企業每年新增稅收地方留成中安排等額資金扶持;中介機構有償服務收費按最低標準收取。上述涉及的稅費收入不計算稅務部門年度征收計劃。

(十五)企業在參與行業整合過程中,屬享受市政府優惠政策的工業出讓用地,其土地處置時補繳的土地差價款,形成的政府純收益部分給予等額扶持,并取消享受優惠政策的相關標記。

(十六)對龍頭企業引進外來企業或吸納本地企業為其配套的,或帶動市內企業進行貼牌生產的,其單個協作企業因配套或貼牌而形成的地方級稅收年達到200萬元以上的,可從其協作企業所形成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中,按50%的比例安排等額資金支持龍頭企業發展。

四、鼓勵產業聚集

(十七)對企業自辦園區并負責招商引資的,給予基礎設施配套、土地收益返還、財政收入分成等優惠政策。

(十八)對城區及沿海企業搬遷入駐市政府規劃園區的,除享受鼓勵高端制造業發展有關政策外,可從企業老廠區土地或海域出讓所形成的本級政府收益中安排一定比例的資金予以返還。

(十九)各鎮引進并落戶在經濟開發區工業園、石島工業園的項目,其投產后形成的稅收由項目所在園區和項目引進鎮各分成50%。

五、鼓勵創新創業

(二十)對企業實施的重大創新項目,優先予以推薦申報,積極爭取上級政策和資金支持。對項目實施有資金困難的,可考慮為其提供融資擔保,或采取參股形式給予先期啟動資金。其新增貸款不在上級貼息政策范圍內的,可根據其繳納的稅收地方留成額,參照上級貼息政策和標準給予扶持。

(二十一)對被新認定為國家級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的企業,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被新認定為省級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重點實驗室的企業,一次性獎勵10萬元;對新獲得其他省級以上創新類、品牌類榮譽的企業,年終視情況給予一次性獎勵。

(二十二)對新認定為中國名牌產品或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一次性獎勵其法定代表人30萬元;對新認定為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省服務名牌的企業,一次性獎勵其法定代表人5萬元。

(二十三)對船舶配套企業獲得國內外船級社資質認證的,每一項認證獎勵5萬元。

(二十四)對主持制訂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并實施的單位,給予一次性獎勵,分別獎勵50萬元、30萬元、20萬元、10萬元。

(二十五)對獲得省以上科技進步獎的企業,給予主要課題完成人員一次性獎勵,國家級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50萬元、10萬元、5萬元,省級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5萬元、2萬元、1萬元。

(二十六)對加入省以上行業協會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企業,當選為副會長或副理事長以上的,給予法定代表人一次性獎勵,國家級獎勵5萬元,省級3萬元。

(二十七)對建成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院士工作站的企業,一次性補助經費10萬元。

(二十八)對獲得國內授權的發明專利每件獎勵5000元,對獲得國外授權的發明專利每件獎勵1萬元;對每年申請專利超過30件且發明專利達到專利申請總量40%以上的單位,給予5萬元獎勵。

(二十九)對列入全市科技創新型企業引領工程的企業,其新開發的主導產品形成批量生產,年上繳地方級稅金達到100萬元以上且連續三年增幅超過全市平均增幅的,一次性給予10—30萬元的獎勵資金。

六、其他鼓勵政策

(三十)在境內外成功首發上市的,通過“買殼上市”或將原上市公司注冊地遷至我市并在我市納稅的,首發融資額5億元以下的,獎勵企業高管人員100萬元;融資額5億元(含5億元)以上10億元以下的,獎勵企業高管人員200萬元;融資額10億元(含10億元)以上的,獎勵企業高管人員300萬元。

(三十一)市政府設立2億元臨時還貸周轉資金,用于保障企業金融信用,幫助企業還舊貸新,防范企業信貸風險。(具體細則由市財政局制訂)。

(三十二)市外企業來我市設立獨立核算的總部、營銷中心、結算中心,當年繳納地方級稅收達到100萬元以上的,經市財政局認定后,形成的稅收我市地方留成部分,10%用于支持市內引薦單位事業發展,40%用于扶持來我市設立總部、營銷中心、結算中心的市外企業。

(三十三)對來我市設立獨立核算總部、營銷中心、結算中心的企業,以及來我市設立的法人類金融機構,其自建辦公用房涉及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享受鼓勵高端制造業的相關政策。

(三十四)對重大投資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給予更加優惠的政策。

七、約束條件

(三十五)對水產品未進行精深加工或加工比例低于80%的水產養殖捕撈企業,不予辦理臨時還貸周轉資金、國有資產抵押擔保、新增海域和土地使用等支持事項。

(三十六)對小型魚粉廠、冷藏廠等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后的企業不予政策支持,不予辦理臨時還貸周轉資金、國有資產抵押擔保、新增海域和土地使用等支持事項。

(三十七)對新增漁船沒有加工能力的,原則上不予審批或不予遠洋捕撈配額支持。

(三十八)出現下列問題之一的,取消當年獎勵資格:

(1)較大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2)重大環保事故;

(3)重大刑事案件;

(4)惡意拖欠職工工資;

(5)未辦理職工保險金投保手續或拖欠職工保險金超過三個月;

(6)偷逃稅款,惡意逃廢債務。

(三十九)凡擬享受本規定有關優惠政策的投資者,在項目開工前需向市政府提出書面申請,項目投產時由財政、審計、經信、商務、科技等部門聯合對項目進行審計核實,凡達不到投資規模、投資強度和建設時限要求的,取消其享受優惠政策的資格。對已經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的,由投資者全額補交各種稅費。

(四十)投資者以優惠價格取得土地使用權后,必須按協議或紀要約定進行投資開發,嚴禁私下轉讓土地使用權。

八、附則

本規定自之日起30日后施行,執行期限至年12月31日,解釋權屬市人民政府。涉及土地和稅收優惠政策兌現的事項,由財政部門制訂具體的實施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