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直選調查的一點思考

時間:2022-05-26 05:29:00

導語:村民直選調查的一點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村民直選調查的一點思考

前言

在2007年11月份的時候,筆者和另兩位同學兩赴郫縣安靖鎮雍渡村考察該村的村民直選情況,所得頗豐?!凹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際調查后,我改變了以前對于村民直選的盲目悲觀論,也給我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來反對“盲目樂觀論”。農村直選在現階段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改進,但是,我們欣喜地看到了民主已經在基層生根發芽,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強大的,是任何組織和個人撲滅不了的,這個星星之火絕對可以燎原。

在這次調研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諸多挫折,例如,正式候選人的推選村委不讓我們旁觀,也不準我們進行調查。我們沒有任何辦法對付這種明顯違法卻又被說得理直氣壯的行為。不過,正是這種不透明,這種心虛,促使我去思考村民選舉到底得了什么病,病在何處。這種疑問伴隨著我做完了整個調研。伴隨著這個學期的結束,這個疑問也被我解開了:原來,村民直選中的運作邏輯是如此之簡單,中間不透明的操作其實人們早就心知肚明了。

下面,我從我的調研的過程說起,剖析整個村民選舉的邏輯。

調研過程

我們從《郫縣2007年村(居)委會換屆選舉日程安排表》以及《安靖鎮關于2007年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意見》(安府發[2007]112號)兩個文件可以看到整個雍渡村村民直選的法律依據。

根據規定,郫縣全境內的村(居)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分五個環節:宣傳培訓階段、依法選舉階段、選舉日、手續完善和工作總結階段以及建章立制階段。整個流程持續了整整七十天,從2007年的10月22日到2007年的12月31日,整個工作要有條不紊地進行。整個選舉活動的組織者從縣村(居)兩委換屆選舉領導小組,到鎮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指導小組,從村(居)民選舉委員會到新一屆村(居)民委員會。

在整個選舉過程中,雍渡村共公告十一個,也就是說,選舉中需要和選民說明了關鍵環節有著十一個。這十一個公告分別是:村(居)民選舉委員會成立名單,選民登記公告,選民名單公告,候選人條件公告,干部職位、職數規定的公告,初步候選人名單公告,正式候選人公告,正式選舉的選舉方式、時間和地點的公告,當選名單公告,村(居)民小組長選舉結果公告和村(居)民代表會議代表公告。

我們是在雍渡村第六號公告后介入考察的,也就是大約在11月7號左右。從上面的綜述我們可以看出,整個選舉的過程是相當繁瑣和復雜的。下面我以時間為順序,對雍渡村的村民直選做一個縱向的回顧。

一、宣傳發動階段

(一)成立雍渡村村民選舉委員會。

根據安靖鎮的規定,選舉委員會一般有5至9人組成,委員會設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一名,委員若干。組成人員由村民代表大會推選確定。一般選舉委員會主任一職由村黨支部書記擔任,副主任由該村的現任村主任擔任,但是,擬參選村委會的成員不得進入選舉委員會。這就避免了一個困境的出現:現任村主任正在爭取連選連任,同時又是選舉委員會主任的情況。那么,到了這里,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要讓黨支部書記和現任村主任擔任選舉委員會的主任、副主任呢?我以前和同學們討論的時候,悲觀論者曾經這樣對我解釋:為了黨對基層的絕對控制。答案是否定的,擬參選該村的一位候選人(易先剛先生,現任村委會書記,本屆角逐村主任的實力派,后來果然是他當選)這樣對我解釋:一般情況下,黨支部書記和村委主任對于村里的情況比較書記,素有威望,有一定的地位,工作經驗豐富,只有他們才能夠勝任這樣嚴肅而又煩雜的工作。我想,這也許可以是一部分原因吧,不應該是悲觀論所預想的那樣。

根據10月25日的《雍渡村村民委員會第1號公告》,本村選舉委員會成員名單如下:

主任,鄭章澄(現任村黨支部書記);

副主任,楊明華(現任村主任);

委員,徐文喜、葉克銀、李麗、徐從全、楊懷、葉顯才、黃立金。

選舉委員會人數合法,且成員身份符合慣例和選舉規定。

雍渡村今年的選舉顯得與眾不同。按照慣例,一般是村里的黨委換屆選舉要先于村(居)委換屆選舉進行。但是,該村的黨支部選舉遲遲不能完成,形成了黨支部滯后于村委會選舉的獨特景觀。

村委會的職責主要有這么幾點:開展選舉的宣傳、動員工作,解答選民提出的有關選舉方面的問題;制定選舉工作的實施方案;組織選民登記,審查選民資格,公布選民名單;組織選民依法產生候選人、公布候選人名單;推選計票人、監票人和唱票人,組織投票選舉,公布選舉結果,并報鎮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指導小組備案;處理其他有關選舉的事項等等。

村(居)民選舉委員會是非常設選舉工作機構,其履行職責,從推選組成之日起,至新一屆村(居)民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為止。

(二)雍渡村前期宣傳動員工作

村選舉委員會成立之后,它在前期主要的工作就是對選舉進行宣傳和準備工作。宣傳工作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通過深入宣傳《村委會組織法》、《四川省村民委員會選舉條例》等相關文件精神,可以讓選民充分理解換屆選舉的目的和意義,提高廣大村民的民主意識和參政議政意識,激發廣大村民當家作主的政治熱情,充分行使自己的民主權力,積極踴躍參加選舉。

不過,我在與一位比較熟悉村里事務的候選人交談中了解到,選舉委員會的宣傳工作是針對一條規定而不得不做的一條對策。這條規定就是有效選舉“雙過半”政策:享受選舉權的選民過半參加投票的選舉有效,候選人獲得參加選舉的村民的過半數選票方能當選。否則,選舉無效,組織重新選舉。

該村的宣傳手段以傳統手段為主:板報、橫幅、標語和會議等。宣傳內容也大多是一些嚴肅性的話語,效果一般。

(三)推選和培訓選舉工作人員

選舉工作人員由村民選舉委員會提名,名額根據村人口規模的多少、轄區范圍的大小而定,由村民代表會議推選產生。雍渡村由于村人口比較多,轄區范圍比較大,所以工作人員除選舉委員會人員外大約有三十人。

工作人員大都是雍渡村各社社長擔任,有些需要比較公正的職位,例如唱票人、監票人等大都由村里年長威重的長者擔任。由村選舉委員會組織培訓,培訓內容主要為選舉程序、選舉辦法和具體方法等。

二、登記推薦階段

(一)選民登記

在這個階段,選民登記任務是相當煩雜的,程序卻是很簡單。程序統一按照《四川省村民委員會選舉條例》的有關規定執行。主要任務就是對具有選民資格的村民進行統一編號和核實。只要是年滿18周歲,沒有被剝奪政治權利的本地人口都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參與選民登記。雍渡村的做法是以當地的戶口為依據,逐一排查沒有選民資格和已死亡的人口。在本村工作的外地人口沒有參與本次選舉的選舉權。

根據雍渡村11月2日的《雍渡村村民委員會第2號公告》和《雍渡村村民委員會第3號公告》,我們分別可以看出選民資格登記的通知和各社選民名單的公示。我把各社選民的人口制表如下:

單位

1社

2社

3社

4社

5社

6社

7社

8社

9社

10社

11社

選民人數

284

219

152

173

261

294

239

251

187

202

105

(二)產生候選人

候選人的提出要遵循直接、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把候選人的提名權完全交給村民,由全體享有選舉權的村民根據自己的意愿提名候選人。

候選人的產生有三種:組織推薦,本村選民以單位或者十名以上的選民聯名的方式直接提名,自薦。

確定候選人要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和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有全部村民代表組成。黨員代表大會則負責提名和政治資格的審查。

根據大會的規定,村主任候選人可提名3人,委員可提名4個候選人。這次會議的討論結果由該村選舉委員會在11月7日以《雍渡村村民委員會第六號公告》的形式張榜公布。根據公告,初步提名的村主任候選人有葉尚林、楊彬和易先剛3人,委員候選人有干小紅、朱彬、李莉、姜波、殷剛等4人,選民可以在11月14日前對上述候選人提出意見。公告中的排名按姓氏筆畫順序排序。

根據《安靖鎮關于2007年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意見》(安府發[2007]112號),候選人的提名有著限制條件,例如,“被依法立案偵查暫未定論的”等等。值得特別指出的是,在這些“不宜”作為候選人的限制條件中有這么兩條的規定:“近年來侵占國家集體資產受到處理的;違反計劃生育法律規定,計劃外生育未滿二年或者處理未完結的”。這說明,國家對于村干部關于計劃生育和政治操守的規定是比較明確的。

(三)確定正式候選人

按照差額選舉的原則,雍渡村的村主任正式候選人提名兩名,比應選人數多一名;委員候選人3名,比應選名額多出1名。正式候選人是組織“反復醞釀”的基礎上,由村選舉委員會廣泛征求民意后,召開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在初步候選人中進行無記名投票,按得票的多少確定。

根據《雍渡村村民委員會第七號公告》,村主任的正式候選人為易先剛和楊彬,委員的正式候選人為李莉、朱彬和姜波。這個排名和先前的排名就有所不同了。它的排名是有講究的,不是按照姓氏筆畫順序而是按照票數的多少排名的。這基本上揭開了選舉結果的面紗。

三、投票選舉階段

投票選舉的原則和方式國家在《村委會組織法》里面做了規定,選舉必須堅持直接、差額、無記名投票的原則。村委會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采取一次性投票選舉主任和委員。

選民由于特殊原因不能到場投票的,可以委托其他人代為投票,并辦理委托手續,但每個選民接受的委托票不得超過三張。不能填寫選票的選民可以委托其他具有選民資格人的選民代為填寫。投票選舉必須在一天之內完成投票。

我們在11月22日即郫縣全縣的選舉日七點半來到了雍渡村,觀看了投票選舉的部分過程。

根據《雍渡村村民委員會第八號公告》,本村選舉委員會決定采用選舉大會投票方式,投票時間定于6點到11點,召開選舉大會的地點設定在雍渡村村委會大院內。雖然是天剛亮不久,但是大院門口已經擁擠不堪。這和我的預期完全不一致,我原來設想,大家應該不會去投票的,因為很多學者都對農村中的政治冷漠作出了嚴厲的批判,會場根本不可能熱火朝天。

我從門口進去目睹了一位選民從領取選票到投票的全過程。投票會場的設置如下:

該村民在領票處,委托人登記處A處用自己的選民證換取了一張選票,用自己的選民證和另外兩張選民證填寫了委托書,領取了另外兩張選票。在“眾目睽睽”之下,填寫好選票,快步走到投票處,揚起手中的三張選票,投入選票箱。最后,令我目瞪口呆的事情發生了,他從工作人員手中領到了六十元錢。

后來,我和選民的交談中了解到,每投一張票,村里就會發放20元錢。我還從其他渠道了解到,這是個慣例,安靖鎮處處如此。這部分錢是公共財產即由村委會和各社共同承擔。有人這樣解釋到:此舉錯旨在激發廣大村民的投票積極性,我看是“填票”積極性吧。

我們在九點的時候,因為課程安排不得不提前回來,未能等到唱票階段,是個遺憾,也是這次調查的不足之處。

按照規定,本村選舉委員會會將此次村委會選舉的選民花名冊、選票和各正式候選人得票結果上報給安靖鎮選舉指導小組存檔,并報縣民政局備案。

選舉結果應該在當天(2007年11月22日)公布。但有人說選舉結果的公布是在得到該辦公室的確認和批示后,才向選民公布選舉結果的。這個說法無從考證,個人認為不排除其可能性。

四、完善健全階段

據說,在投票選舉結束后,村里也將進行社長選舉,村代表選舉等政治活動。我沒有機會再次參與了,就是連這次選舉的結果也是從別的途徑得知的,計劃中的第三次調查也未能成行。

新一屆村委會按照規定會建立健全組織,按照生產建設、科教文衛、人民調節與治安保衛、社會福利與計劃生育等方面進行分工,明確職責并上墻。

思考

讓我們用挑刺的眼光審視一下這個雍渡村的“村民直選”吧,看看它哪些地方還有病,哪些地方做的還不夠。

被“悲觀論”者所詬病的地方有兩點,這兩天我都贊同,這是今天村民直選的一個常態,也是一個病態:

第一,候選人的確定。我先看一下《安靖鎮關于2007年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意見》(安府發[2007]112號)上關于確定候選人的規定,這部分內容我在前面已經有所論述,為了更清楚地表現出村民直選中的運作邏輯,在此,我還是重復一下吧。

候選人的提名:“村(居)委員會候選人由本村(社區)選民以單位或者聯名的方式直

接提名。每一選民提出的候選人人數不得超出應選人數。一人同時被提名為兩項以上職務的候選人時,按提名人數最多的一項進行確定。”

實際操作中的還有一個特殊的提名方式:組織推薦。悲觀論者認為這是違反法律的,我認為雖然這個行為有值得進一步商榷的必要,但它并不違法。組織已經超過了10人,完全可以聯名提出候選人。這個合法的前提是組織中要走法律的程序,要程序合法。

但是這個不是悲觀論批判的焦點,而是在正式候選人確定上的不透明。這點村選舉委員會保密工作做得相當好。但是,正是這種心虛,這種不透明,使得我們反而更清楚其中的真像:組織在正式候選人上卡的很死。而且,兩名正式候選人并不是勢均力敵的,而是一個很強大,另一個相對弱小、一個陪襯而已。

這是第一個運作邏輯。

第二點:選舉結果的公布。

從到其他村考察同學的情況得知,唱票或者統計的時候雖然有著唱票人和監票人等,但是村民很少,基本上沒有公開。這點確實是實際操作中的難處,因為村民投票之后就全散了。但是最起碼整個統計結果是可以當天公布的,沒有理由上報鎮上批示之后才能公開選舉結果。這就給黑箱操作留下了太多的操作空間了。

我再加上第三點,填票過程的秘密性。在那樣一個環境中,根本沒有一個可以躲開公共視線的地方,這完全違背了“無記名投票”設計的初衷。

不過相比之下,成都地區的村民選舉也不乏亮點可陳。例如,協商民主在確定正式候選人時的應用,較好地解決了民意與政治要求的矛盾。協商民主就是一個組織和候選人之間協商妥協的過程。這個妥協就是雙方利益的爭取和讓步了。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村民直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資料來源:

1、《安靖鎮關于2007年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的實施意見》

2、《郫縣2007年村(居)委會換屆選舉日程安排表》

3、對雍渡村前任會計、此次選舉村主任候選人之一、新當選的村主任易先剛先生進行采訪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