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半年工作總結會議上的講話
時間:2022-05-19 06:24:00
導語:國土局半年工作總結會議上的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經局黨組研究,今天我們在這里召開2006年上半年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總結會議。會議的中心議題是總結2006年上半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查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安排部署下半年工作。剛才,各股室、各鄉所負責同志分別對本股室、本鄉所前半年的工作進行了總結發言,講的都很好,有許多感人的事跡和成功的經驗值得學習和借鑒,所取得的成績讓人歡欣鼓舞。在此,我代表局黨組向大家說一聲:“辛苦了!謝謝你們!”下面,我講三點意見。
一、上半年工作總結回顧
2006年,是新的國土資源管理體制運行的起步之年,是繼續深入貫徹國家嚴格土地、礦產資源管理決策,全面推進國土資源工作改革與發展的關鍵之年。半年來,在縣委、縣政府和市國土資源局的正確領導下,我們堅持以“三個代表”思想為指針,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契機,以“保護資源、保障發展”為重心,依法行政,開拓創新,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各項目標任務,達到了時間和任務雙過半的總體要求,取得了明顯成績。回顧半年來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耕地保護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
一是進一步加大基本農田保護力度。今年年初,我們與13個鄉鎮、264個行政村簽訂基本農田保護責任狀264份。完善了基本農田的保護臺帳,實現了基本農田保護區“面積準確,位置明確,標志鮮明,檔案翔實,責任具體”等五到位。基本農田保護呈現出“工作專人抓、責任連萬家”的良好格局,使全縣基本農田面積繼續保護在37528.24公頃,保護率達到100%。
二是大力開展土地開發復墾整理。年初,我們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陜縣2006年度土地開發復墾整理項目預算書》,對全年“三項整治”工作進行了規劃安排。共規劃21個項目區,分布在全縣10個鄉鎮21個行政村,主要為空心村、廢棄磚瓦窯和荒草地。項目區總規模140.378公頃,其中居民點77.573公頃,磚瓦窯場21.3公頃,未利用地41.505公頃,預算投資681.12萬元。項目實施后通過土地整理預計新增耕地135.31公頃,新增耕地率96.4%。目前西張村鎮凡村、丁管營村、菜園鄉杠廟村、宮前鄉金豐村3個鄉鎮4個行政村的項目工程已經開工建設,累計投入資金105萬元,其中金豐村空心村整治和開發整理項目已經完工,實現凈增耕地295畝;西張村鎮凡村和丁管營村的整治項目也分別于4月3日和4月16日相繼動工,目前已整理出土地32畝;菜園鄉杠廟村灘涂治理項目河堤工程已經完工,預計可整理出耕地120余畝。同時我們還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鼓勵社會投資對“空心村”進行整治。例如大營鎮共規劃150畝,目前已完成南曲村空心村整治53畝,黃村27畝;張汴鄉曲村規劃開發荒草地120畝,現已開工整治并完成80畝。這些不僅增加了耕地面積,促進農村城鎮化建設,也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積累了寶貴經驗。截止前半年,“三項整治”工作開展比較突出的鄉所,如大營、張汴、張茅已超額完成局年初下達的“三項整治”任務,以實際行動做到了單項工作上水平,為全系統干部職工樹立了表率作用。
三是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建設用地管理。開辟了市、縣重點工程項目用地審批的“綠色通道”,積極主動為重點項目搞好服務。上半年我們積極主動為重點項目搞好服務共核查審批集體建設用地2宗面積211.436畝,臨時用地3宗面積9.13畝。尤其在鄭西客運專線用地項目上,我們已經以單獨選址項目上報省廳,面積98.618公頃,工程建設臨時用地950畝。組織2006年城市一批征地報件9宗,面積31.5733公頃,資料準備齊全已上報省廳,現待批復。全縣沒有一個項目因供地不及時而影響建設進度,保證了國家、省、市、縣重點項目依法、及時用地。
四是大力開展粘土磚瓦窯場治理整頓工作。按照三門峽市人民政府關于粘土磚瓦窯場復墾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們首先成立了由縣財政局、環保局等11個單位為成員單位的陜縣治理整頓粘土磚瓦窯場工作聯席辦公室,制定了《關于治理整頓粘土磚瓦窯場加快發展新型墻體材料的工作方案》,明確了治理整頓粘土磚瓦窯場工作的總體要求、整治范圍和責任目標。其次是對轄區內的14家粘土磚瓦窯場逐一進行摸底登記并建立臺帳,其中有采礦證的6家,無采礦證的8家,做到了點面結合,排查到位。第三是對無證或占用耕地及污染破壞環境的粘土磚瓦窯場進行先期取締。按照市政府下達的責任目標,要求我縣前半年取締6個粘土磚瓦窯場,目前原店鎮原店村南片磚場、張灣新興磚場已經關閉取締恢復地貌,并通過市局驗收,占市政府目標的33.3%;張灣鄉關溝村二、四兩個磚場現已關閉并恢復地貌,待市局檢查驗收;大營鎮呂家崖磚場、原店鎮岔里磚場計劃7月底前取締。大營第二磚場計劃2006年11月底徹底取締,其余7家粘土磚瓦窯場按照市政府要求于2007年6月底前關閉取締結束。
五是全力做好鄭西高速鐵路勘界、征地拆遷工作。鄭西高鐵客運專線三門峽段建設動員大會后,我們從3月24日開始,到4月16日結束,共涉及8個鄉鎮26個行政村,1535戶群眾實際勘界達39.2公里。在時間緊、任務重、困難大的情況下我們一是明確了該項工作由局長負總責、主管副職具體抓,相關業務股室具體組織實施的責任體系。二是從局機關抽調26名工作人員,分附屬物清點組、勘界測量組、后勤保障組,明確了各組的工作任務和紀律要求,堅持分組作業,白天勘測、登記,中午由后勤人員送盒飯到工地,晚上回來計算、匯總,確保了工作進度。三是切實保護被征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對沿線8個鄉鎮,26個行政村的土地和1535農戶的地上附著物進行現場清點登記,經農戶、村組、鄉鎮、縣局和高鐵代表五方確認無誤,現場簽字,確保清點登記工作公開、透明。用24天,全面完成了鄭西高鐵客運專線陜縣段勘界及附屬物清點工作,同時贏得了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并實現了與省社科院gps全球定位系統放線同步。在整個勘界和清點附屬物過程中,期間未發生一起糾紛,沒有一起群眾上訪事件,沒有一人阻擋清點工作。目前地上附著物補償款已經全部足額兌付到戶,地面附著物拆遷工作已全面完成。中鐵十二局、三局已全線進駐各路段開始施工。
六是充分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龍頭作用。在2005年完成“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等六個專題研究的基礎上,對全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進行了調查摸底,理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同時,根據市局要求對陜縣城區和鄉鎮周邊影響城鎮化進程的基本農田進行調整。我們在充分征求發改委、城建、水利、交通、旅游等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參照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內容,初步確定了擬調整的基本農田分布區域。目前已上報擬調整企業用地9900畝,其中陜縣東部工業園區1000畝、陜縣西部工業園區1000畝、三門峽工業園區4400畝、農村宅基地3500畝。
(二)、國有土地資本運營進一步規范
一是實施堅持土地集中供應制度。對建設用地實行五統一管理,即“一個渠道進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土地供應權集中在政府手中,統一實行經營性用地招、拍、掛出讓制度,加強土地使用權交易管理,完善土地交易手續,杜絕了過去多頭供地和私自協議買賣土地的混亂狀況。
二是嚴把土地一級市場關。元至六月份共受理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17宗,目前已辦理了14宗,出讓土地面積44.3公頃,土地出讓價款5100.99萬元,實現政府財政收益2264萬元。其中:協議出讓2宗,屬于原劃撥用地補辦手續,面積為0.08公頃,出讓價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