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監局半年度小結參考
時間:2022-07-07 04:38:00
導語:質監局半年度小結參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以開展企業服務年、素質提升年活動為載體,加大依法行政工作力度,努力建設法治、誠信、服務型質監部門。
一、加強領導,健全制度。市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依法行政工作,堅持把推進依法行政作為質監事業的立足之本,切實提高對依法行政工作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將依法行政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精心組織,積極實施,把依法行政融入到質監系統各項業務工作之中。建立健全了《行政案件審理工作規定》、《規范性文件備案制度》、《行政案件辦理質量評價標準(試行)》,《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辦法》、《進一步規范行政行為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意見》、《公務員學法用法工作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有力保證了依法行政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強化培訓,搞好宣傳。為落實省質監局“素質提升年”活動的有關要求,以《全省質監系統“五五”普法考試題集》、新頒布的《食品安全法》、新修訂的《特種設備安全條例》及相關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對全市質監系統公務員和行政執法人員開展集中培訓,提高行政執法水平。截至目前,已組織開展了集中教育培訓5次,組織階段性考試3次,全市系統參訓人員達到600多人次。利用3·15”、“3·22”《綱要》頒布五周年紀念日、“計量日”、知識產權宣傳日等開展法律法規集中宣傳活動,開展“送法下鄉”和“送法到企業”活動,有效提高了質監法律法規的普及率,增強了企業和社會各界的法律意識,提升了質監部門的整體形象。
三、落實責任,強化監督。一是實行目標責任制,建立長效機制。根據市政府法制工作要點,結合質監部門實際,制定下發了我局系統年度依法行政責任目標及考核細則,將依法行政工作納入全局總體責任目標進行考核,做到了有布置、有檢查、有落實、有獎懲,初步形成了推進依法行政工作的長效機制。二是依法界定執法權限,科學分解執法職責。在全面梳理執法依據的基礎上,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明確各科室職能和崗位職責的通知》、《行政執法責任確定和職權分解辦法》,對各單位的執法責任作了進一步明確和細化,對各科室和每個人員的職能和崗位職責進行了分解,進一步明確了每一項執法行為的主管責任人、分管責任人、崗位責任人、執法程序和執法標準。三是強化執法監督,確保依法行政。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嚴格實行責任追究制。進一步完善了《錯案追究制度》、《稽查機構行政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和《打假責任巡查制度》等系列責任追究制度,對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實行過錯責任追究制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開展了行政執法專項監督檢查。對全市系統行政處罰的實施情況,行政訴訟、行政賠償、行政申訴的情況,行政執法責任制的落實情況,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情況開展專項監督檢查,指出存在問題,要求限期整改。在全省率先出臺了《市質量技術監督行政案件辦理質量評價標準(試行)》,為有效評價案件質量提供了依據,并在全市系統開展行政案件評價1次。加強執法人員和執法證件的管理,強化培訓,嚴格考試考核,做到持證上崗、亮證執法,杜絕了無證人員上崗執法現象。四是加強備案工作,規范性文件質量進一步提高。依據《規范性文件備案制度》,嚴把規范性文件審核關,確保制定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和適當性,并按時向市政府法制辦報送備案。五是全面加強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訴工作。認真貫徹《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和《行政復議法實施條例》,在日常工作和檢查案卷過程中,要求各基層單位暢通行政復議渠道,凡作出可能影響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時,必須書面告知當事人依法提起行政復議和訴訟的救濟途徑及期限,切實維護行政相對人的合法權益。上半年,全市質監系統沒有出現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案件,無違法行使職權而導致國家賠償的案件。六是扎實推進依法行政示范單位創建工作。為確保創建工作順利開展,市質監局深入各縣(區)局、稽查大隊和市纖檢所,對各單位創建工作進行指導,幫助各單位進一步明確創建目標,理清創建思路,提升創建水平。對各單位創建工作進行定期督查,指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督促各單位進行整改,確保示范單位創建活動健康發展。定期召開創建工作交流會,組織各單位創建工作人員相互學習借鑒,提高創建活動的效果。充分發揮已創建示范單位的典型引路作用,做到以“點”帶“面”,實現全市質監系統創建活動點、線、面的有機結合,促使全市質監系統的創建活動有序開展。將創建工作納入各單位年度考核目標體系,同業務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截至目前,已對各單位創建工作進行指導6次、開展專項督查1次,召開專題交流會議1次,并開展了半年工作考核。
四、加大執法力度,優化市場經濟秩序。圍繞政府關注、百姓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危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食品、農資、建材、特種設備、絮棉制品等重點產品,組織開展專項執法打假行動,共出動執法人員500多人次,查處各類違法案件30余起,查獲假冒偽劣產(商)品總值300余萬元,制假售假、短秤少量、計量作弊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整治,品牌企業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市場經營秩序有了明顯好轉,為消費者營造了放心滿意的購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