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新局文化發展半年總結

時間:2022-02-17 05:39:00

導語:文體新局文化發展半年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文體新局文化發展半年總結

年上半年,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高位求進,加快發展,繼續掀起“六大建設高潮”和推進“四大目標”的決策部署,堅持一手抓事業、一手抓產業,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榮的工作思路,扎實推進各項工作有效開展,實現了時間過半、目標任務過半。

一、上半年的主要工作

(一)抓項目,文體惠民工程扎實推進

截止6月底,10項省定民生工程全部任務過半。其中:鄉鎮文化站配送設備完成驗收59個;城市社區文化活動室場地建設已通過驗收;建設陽光兒童體育樂園7個;農村公益電影放映7087場,實現每村每月一場的放映任務。此外市定目標“新建鄉鎮文化站29個”,已完成22個,占75.8%。

(二)抓活動,紀念建黨90周年掀起熱潮

一是文化活動。先后舉辦了全市城區“元旦三天樂”、“春節七天樂”、春節團拜會、“送文化下鄉”、農民讀書活動、“東坡老家、快樂”首屆戲劇小品大賽、市首屆硬筆書法藝術大展、首屆社區廣場舞蹈調演暨建黨90周年文藝雜技演出等大型活動10余次。選送優秀節目參評省級政府獎,獲優秀獎2件、提名獎10件。舉辦了慶“七一”電影放映周展映活動,放映紅色電影200場。6月30日4000名干部群眾參與的“頌歌獻給黨”歌詠大會,主題鮮明、創意新穎、反響熱烈,把紀念建黨90周年活動推向高潮。

二是體育活動。先后舉辦了全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省國家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大眾健美操比賽,以及羽毛球、體育舞蹈、足球、山地自行車、象棋、籃球等大型體育活動43次;我市組隊參加全省老年人運動會、全國橋牌協會錦標賽等省以上比賽17次,承辦全省單項比賽3次。全市共有11名運動員和5名教練員獲得年度市體育突出成就獎,其中張益萌獲優秀運動員特等獎。

(三)抓保護,文物、“非遺”工作亮點紛呈

一是文物工作。完成了第八批60處“省保”單位的申報工作。配合省考古研究所在輕軌段發現東漢墓葬群2處、唐宋遺址2處。上半年,三蘇祠博物館先后接待本地游客46萬人次、外地游客2.8萬人次,三蘇祠博物館還被省紀委(監察廳)命名為“省廉政教育基地”。

二是“非遺”工作。我市“蘇東坡酒傳統釀造技藝”和“竹琴”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組團參加了中國(成都)第三屆國際“非遺”節,其中丹棱嗩吶參加了天府大巡游表演,獲得“太陽神鳥”最佳表現獎。

(四)抓市場,大力推進文化產業發展

重點圍繞“兩會”、中高考、寒暑假等時期,強化文化市場執法監管。共出動執法人員9000余人次,責令整改420家次、行政警告290家次、停業整頓6家次、吊銷“色彩繽紛”電玩城等許可證2家。深入持久開展“掃黃打非”工作,集中銷毀盜版及非法光盤、書刊1.8萬余盤(冊)。同時在力發展文化產業,與工行分行簽訂了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戰略合作協議,爭取融資額度10億元。初步完成了省級“東坡文化產業園”的規劃項目書,受到省文化廳好評。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對文化發展的認識還不夠。二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總體欠賬太多。三是文化產業基礎差、底子薄、起步晚。

三、下半年主要工作舉措

(一)落實民生工程

全面完成11項民生工程目標任務。啟動地面數字電視工程和“村村響、戶戶通”工程。抓好“五館一站”免費開放工作。

(二)大力開展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

結合國慶、紀念辛亥革命周年等節慶日,舉辦“全民健身日”等一系列文化體育活動,繼續打造廣場和社區文體活動品牌。

(三)推動產業發展

組織對“文化產業園”14個重點項目實地考察,進一步做好項目規劃。繼續抓好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園區)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申報。

(四)抓好市場監管

抓好電子游藝娛樂場所治理行動和網吧連鎖工作,堅持“掃黃打非”,規范文化、新聞出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