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規劃建設半年工作總結3篇
時間:2022-09-15 05:04:14
導語:城鄉規劃建設半年工作總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2014年上半年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推進城鎮體系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
一、2014年上半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做法和經驗
(一)規劃工作得到全面加強。一是規劃編制工作成效明顯。本著“先策劃、再規劃、后評價”的規劃念,加快各類規劃編制工作。目前,《縣城住房規劃》、《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和《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等專項編制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規劃對城鄉建設的指導和調控能力得到有效鞏固。二是規劃管工作不斷加強。嚴格按照規劃實施和管項目,上半年共審批和發放“一書兩證”項目57個,其中:核發選址意見書11份,選址面積67365.00平方米;核發用地規劃許可證17份,用地面積14244.25平方米;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20份,建筑面積17417.40平方米;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9份,建筑面積5100平方米。下達行政處罰2戶,罰款1戶,糾正違法行為4起。
(二)城鎮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截止目前,縣城垃圾處設施項目已完工。大橋項目完成兩跨主體建設。在抓好在建城鎮體系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項目申報,抓好項目儲備,努力向省、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三)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有力。按照中央、省州的安排部署,全力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農村危房改造以及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有效解決了城鎮低收入家庭和部分農村貧困群眾的住房難問題。2014上半年,我縣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標任務為棚戶區改造30套,屬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目前已開工。繼續推進農村d級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設、廉租住房分配與管工作。截至目前,全縣d級危房改造工程開工115戶、開工率100%,完工115戶、完工率100%;公租房建設21套,項目概算投資19.5萬元(中央、省公租房專項補助資金19.5萬元),其中:雜谷腦政府公房改建公租房21套房屋。截止目前,改建21套房屋已開工。扎實開展小區78套廉租房裝修工作,項目概算投資129萬元(中央、省廉租房專項補助資金129萬元)。截至目前已開工。扎實開展農房確權摸底,截止目前,已完成9950戶摸底調查,完成率100%,為下一步農村房屋登記確權發證工作提供依據。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目前符合條件已有137戶入住,簽訂合同,繳納租金;公租房、廉租住房審計工作,基本完成審計要求完善資料。
(四)工程質量安監不斷強化。一是加大項目報監力度,上半年報監項目8個,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總造價2075萬元。二是繼續實行對施工和監企業的動態監管,將質量安全監管與施工、監企業不良行為記錄緊密掛鉤,確保施工質量安全監管不走過場,落到實處。三是定期開展建筑起重機械等進行專項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鞏固全縣施工安全生產的良好態勢。半年來,全縣未發生一起建筑生產安全和質量事故。四是發出《整改通知書》5份,質量問題處合格率100%,有效杜絕各類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五是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百日督查專項行動和老樓危樓工程勘察設計質量檢查,建筑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的信息統計和報送工作。六是6月開展建筑施工安全生產大檢查,全面啟動“安全月”活動。
(五)建筑市場秩序有效規范。一是創新招標投標監管方式,提高監管效能。進一步完善招標投標重要環節的制度建設,完善資格審查制度,科學合確定投標入圍企業,抑制圍標串標現象,以預防哄抬價的行為,制定有形建筑市場。半年來,全縣公招項目5個,投資約968萬元;比選4個,投資約377.3萬元;詢價18個,投資約307.25萬元;設計詢價3個。二是抓好長效機制建設,遏制新欠發生。加強工程投資與建設全過程的監管,在立項、規劃、施工許可、合同備案、民工工資保證金的繳納等主要環節嚴格把關。半年來,續建的項目15個,其中1個由于業主原因未開工。新建項目9個(公招項目5個其中1個由于業主原因未開工、比選項目4個)。30萬元以下詢價項目18個;設計詢價3個。合同備案30個,(其中施工合同備案13個,監合同備案11個,設計合同備案6個)。為確保農民工工資發放,工程在辦施工許可證時必須按規定繳納民工工資保證金,嚴格勞動用工制度,督促建筑企業與農民工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規范工資支付制度,避免產生新的拖欠。三是加大州內從事建筑業的企業對州內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的使用量,實現建筑業助農增收年初目標任務。截止6月10號,全縣建筑業農民工實現收入194.489萬元,通過d級危房和棚改改造實現農民工收入86.88萬元,人均純收入80.39元。
(六)風景名勝區管不斷加強。嚴格按照《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保護規劃》,加大對縣境內自然遺產和景區規劃編制和管力度。目前,《大熊貓棲息地縣片區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規劃》及《米亞羅風景區總體規劃》已編制結束,待審批。今年5月1日《風景名勝區條例》開始實施,我局大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共發放宣傳資料200份、宣傳手冊20本。積極聯系省、州遺產辦合劃分縣遺產地的保護區和外圍保護區,給今后縣旅游項目的合開發創造良好的條件。不定期巡查景區和遺產地,加強對自然資源的保護。
(七)依法行政力度不斷加大。一是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執法責任。明確了執法主體、規范了行政行為,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執法工作程序,確保每項行政處罰決定的準確性。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樹立良好形象。堅持持證上崗和亮證執法,按照規定程序立案、辦案和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并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制度,實行收支兩條線管,規范執法行為,確保執法質量。
(八)城鄉環境綜治整治成效明顯。
1.著力改善設施條件。把加強市政設施建設作為城鄉環境綜合治重要的基礎性工作,規劃建設了一批重點市政工程。一是加強污水處設施建設。截止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5688.13萬元(其中:縣城污水處廠工程2258萬元,米亞羅、古爾溝、薛城生活污水配套管網工程3430.13萬元),新建城鄉生活污水配套管網30公里,建成了縣污水處廠工程和米亞羅、古爾溝、薛城生活污水配套管網。二是加強環衛設施建設。加大環衛設施資金投入,截至目前新建垃圾中轉站、收集池(房)162個。
2.著力推進專項治。堅持把專項治作為改善城鄉環境的重要抓手,縣、鄉、村三級聯動,集中力量狠抓重點區域、重點部位和突出問題的專項治工作。在突出問題治方面:一是扎實開展“五亂”治。重點針對攤點亂擺、車輛亂停、亂搭亂建等問題,采取“先示范、后推廣,先城區、后城鄉結合部、再鄉村”的方式,在城區所有街道開展了專項治行動,共取締占道經營攤點12個,拆除亂搭亂建20處、不規范雨(陽光)棚27余個、不規范廣告和店招35余幅,清除“牛皮癬”廣告80余處,清衛生死角垃圾2余噸。二是扎實開展宣傳動員。廣泛發動群眾力量,統籌采取宣傳、教育、勸導等方式,對亂吐、亂扔、亂倒、亂貼、亂劃等不文明行為進行了專項治,糾正各種不文明行為100余人次。三是扎實開展河道環境治。全面治了縣域范圍內所有河道,共清垃圾近2噸,并將河道環境治工作納入常態化管,全縣河道面貌進一步好轉。在重點區域和部位治方面:一是狠抓城鄉結合部治。重點針對城鄉結合部管責任落實不到位、環境衛生問題相對突出等實際,制定了城鄉結合部環境治專項行動方案,明確了管主體責任,落實了限期治措施,保潔不到位、亂堆亂放、廢舊品回收站點布局不合等問題得到有效治。二是大力推進城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共整治背街小巷3條,實現了全縣所有背街小巷“路平、溝通、燈亮”。三是加強農貿市場整治。按照“三化”市場標準投入資金772萬元,完成了營盤街農貿市場的建設工作,新建市場共設計攤位111個,其中臨時攤位87個(包括蔬菜交易攤點62個、肉類交易攤點25個),永久攤位24個(包括水產品交易攤點、活禽交易攤點、干雜交易攤點)。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是鄉鎮規劃管工作亟待加強。鄉鎮政府雖然設立了兼職規劃管人員,但在規劃管職能的履行上急待加強,否則無法確保對村鎮規劃和建設的有效實施和管,導致違規違建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市政設施維修維護資金“瓶頸”突出。由于地方財力有限,中央及省級配套資金不足,缺乏對道路、給排水、垃圾處、城市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維修維護資金的投入。雖然我縣城鎮體系較震前大為完善,但和內地城鎮相比城鄉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依然較為落后,社會服務體系水平不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尚需進一步增強。
三是建筑市場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部分建設項目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能嚴格按要求辦質量監督、施工許可證等手續,有滯后辦、邊建設邊辦、根本不辦任何手續就施工等不規范現象存在。參建各方主體行為有待規范。建設方因建筑節能做法的成本過高擅自要求施工方更改建筑節能的做法和工藝,造成建筑節能在實施中執行不得力。
第二篇
2014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深入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重要之年,是加快推進全縣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攻堅之年。一年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推進城鎮體系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
一、2014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做法和經驗
(一)加強規劃編制實施和管。一是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本著“先策劃、再規劃、后評價”的規劃念,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加快各類規劃編制工作。目前,《縣城住房規劃》、《傳統村落保護規劃》和《城市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等專項編制工作正在有序進行,規劃對城鄉建設的指導和調控能力得到有效鞏固。二是嚴格規劃實施和管。嚴把“一書兩證”發放關,進一步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等辦事制度,完善項目跟蹤服務制度,不斷提高機關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2014年,全縣共審批和發放“一書兩證”項目24個,其中:核發選址意見書32份,選址面積77700平方米;核發用地規劃許可證19份,用地面積2014平方米;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17份,建筑面積7495平方米;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8份,建筑面積5100平方米。拆除違規違建630平方米。
(二)全力推進城鎮體系建設。截止目前,縣城垃圾處設施項目(耳浦點)已完成90%重力壩,土方開挖6.8萬方,余土外運5600方,預計12月底完成主體工程建設。大橋項目完成2號、3號橋墩建設。在抓好在建城鎮體系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開展項目申報,抓好項目儲備,積極向省、州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
(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按照中央、省州的安排部署,全力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農村危房改造以及城市棚戶區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有效解決了城鎮低收入家庭和部分農村貧困群眾的住房難問題。2014年,我縣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標任務為棚戶區改造30套,屬國有林區棚戶區改造,到目前已完成招投標工作。繼續推進農村d級危房改造、公租房建設、廉租住房分配與管工作。截至目前,全縣d級危房改造工程開工158戶、開工率100%,完工116戶、完工率73.42%;公租房建設50套,項目概算投資594萬元(國家投資175萬元,地方財政配套419萬元),其中:集中新建24套房屋及附屬;改、擴建26套房屋。截止目前,新建24套房屋主體建設全面完工,累計撥付工程資金191.85萬元。扎實開展農房確權摸底,截止目前,已完成5860戶摸底調查,完成率58.89%,為下一步農村房屋登記確權發證工作提供依據。全面完成縣干部周轉房建設。
(四)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招投標制、工程建設合同管制、工程質量監制和終身負責制,層層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強化工程進度和質量的監督管。一是嚴格工程報監制度,2014年全縣開工工程報監19個,報監率100%,工程監管率100%,有效杜絕各類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二是繼續實行對施工和監企業的動態監管,將質量安全監管與施工、監企業不良行為記錄緊密掛鉤,確保施工質量安全監管不走過場,落到實處。三是定期開展建筑起重機械等進行專項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鞏固全縣施工安全生產的良好態勢。截止2014年11月11日,我縣未發生一起建筑生產安全和質量事故,全縣竣工驗收項目14個,均達到質量合格工程標準。
(五)有效規范建筑市場秩序。進一步加強建筑市場秩序監管,嚴格執行市場“準入”、“清出”制度,加強對招標投標、合同履行的監督和備案管,嚴格執行工程建設程序,使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管得到強化,有效推進了我縣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全年共核發施工許可18個,其中:續建項目11個,新建項目19個(公招項目:13個,比選項目:6個,詢價項目:26個(施工詢價10個;監詢價6個;設計詢價10個)。施工合同備案16個;監合同備案21個,設計合同備案9個。繼續實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進行日常監督管和執法檢查,確保農民工利益,實現建筑業助農增收年初相關目標任務。截止2014年9月底,全縣建筑業農民工實現收入322.84萬元,較2012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加37.73萬元;實現農牧民建筑業人均純收入92.24元,較2012年同期建筑業人均純收入84.46元增加10.78元,已完成2014年全年目標任務的72%。
(六)嚴格風景名勝區管。依照《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保護規劃》,認真履行對單元的規劃和管。加強對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管,監督相關單位對建設后景區環境的恢復。目前,《大熊貓棲息地縣片區世界自然遺產保護規劃》及《米亞羅風景區總體規劃》已編制結束,待審批。10月底,根據省建設廳的工作部署,收集相關圖片及數據結束了景區的資源普查工作。配合州局完成對景區的保護管執法檢查,相關情況良好。
(七)積極開展依法行政。一是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執法責任。建立健全領導機構,完善執法工作機制,明確了執法主體、規范了行政行為,確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執法工作程序,確保每項行政處罰決定的準確性。二是加強隊伍建設,樹立良好形象。堅持持證上崗和亮證執法,按照規定程序立案、辦案和作出行政處罰決定,并嚴格執行罰繳分離制度,實行收支兩條線管,規范執法行為,確保執法質量。三是加大宣傳教育,夯實普法基礎。堅持學法普法,采取集中培訓與自學相結合的學法制度,加大對建筑業企業的法制宣傳力度,從各個層面確保普法教育宣傳工作的有效開展。自覺增強依法行政意識,努力實現領導干部和職工從“學法知責”到“知法履責”的轉變,不斷提高自身法律素質。
(八)強化城鄉環境綜治整治。扎實有效推進全縣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治,全縣人居環境和容貌秩序得到明顯改善。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強化領導責任制,把治工作納入年度目標考核。建立完善城鄉環境綜合治巡查制度,把行政監督與群眾監督、新聞媒體監督有機結合。二是加強宣傳,切實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參與環境綜合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宣傳欄、標語等形式進行多層次、立體式宣傳。通過組織宣講會、討論會、學習會等形式,努力營造人人講衛生、個個護環境的良好氛圍。三是落實保障措施,確保資金投入。全縣累計投入環境整治資金80余萬元,累計清衛生死角垃圾150余噸,清建筑廢墟26余噸,城鄉面貌持續有效改善。四是開展鄉鎮市政基礎設施維護維修。先后投入100余萬元對等重點鄉鎮市政基礎設施進行維護維修。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鄉鎮規劃管職能履行有待加強。鄉鎮政府雖然設立了兼職規劃管人員,但在規劃管職能的履行上急待加強,否則無法確保對村鎮規劃和建設的有效實施和管,導致違規違建現象時有發生。
(二)市政設施維修維護資金“瓶頸”現象突出。由于地方財力有限,中央及省級配套資金不足,缺乏對道路、給排水、垃圾處、城市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公用設施維修維護資金的投入,雖然我縣城鎮體系較震前大為完善,但和內地城鎮相比城鄉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依然較為落后,社會服務體系水平不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尚需進一步增強。
(三)建筑市場秩序有待進一步規范。部分建設項目在工程建設過程中不能嚴格按要求辦質量監督、施工許可證等手續,有滯后辦、邊建設邊辦、根本不辦任何手續就施工等不規范現象存在。參建各方主體行為有待規范。建設方因建筑節能做法的成本過高擅自要求施工方更改建筑節能的做法和工藝,造成建筑節能在實施中執行不得力。
第三篇
2014年,是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之年,是實施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是加快推進跨越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關鍵時期。一年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推進城鎮體系建設和民生工程建設,基本完成了既定目標任務。
一、2014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績、做法和經驗
(一)加強規劃編制實施和管。一是加大規劃編制力度。本著“先策劃、再規劃、后評價”的規劃念,按照“三打破、三提高”和“四注重、四提升”的要求,編制完成《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米亞羅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大熊貓棲息地米亞羅片區世界自然遺產保護》和《縣城區供排水規劃》等專項規劃編制工作,規劃對城鄉建設的指導和調控能力大幅增強。二是嚴格規劃實施和管。嚴把“一書兩證”發放關,進一步落實一次性告知制、首問責任制等辦事制度,完善項目跟蹤服務制度,不斷提高機關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2014年,全縣共審批和發放“一書兩證”項目62個,其中:核發選址意見書44份,選址面積32682平方米;核發用地規劃許可證44份,用地面積32682平方米;核發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32份,建筑面積10790平方米;核發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18份,建筑面積33210平方米。
(二)全力推進城鎮體系續建項目。截止目前,縣城供水設施附屬工程項目主體建設已全面完成,累計完成投資101.6653萬元;縣城城鎮橋梁項目正在進行橋面施工和引道建設,累計完成投資460.4363萬元;縣城垃圾處設施項目(耳浦點)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圖審和控價編制,預計12月上旬即可進入招投標;米亞羅城鎮垃圾填埋場項目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和圖審,正在進行控價編制;畢棚溝和通化垃圾處設施項目設備采購已進入政府采購階段。
(三)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按照“同安排、同部署、同建設”的原則,全力推進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農村危房改造工程等項目建設,有效解決了城鎮低收入家庭和部分農村貧困群眾的住房難問題。2014年,我縣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標任務為208套,其中:農村d級危房改造158戶、公租房建設50套。截至目前,全縣d級危房改造工程開工158戶、開工率100%,完工113戶、完工率71.52%;公租房建設項目概算投資594萬元(國家投資175萬元,地方財政配套419萬元),項目分為一期和二期實施。其中:一期為新建24套房屋及附屬,二期為改、擴建26套房屋。截止目前,一期新建24套房屋主體建設全面完工,累計撥付工程資金91.85萬元。
(四)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管。嚴格執行項目法人責任制、項目招投標制、工程建設合同管制、工程質量監制和終身負責制,認真優化實施方案和管辦法,層層落實項目建設責任,強化工程進度和質量的監督管,督促施工單位嚴格按照規劃設計要求和工期倒排時間進行建設,保證了項目建設安全、優質、高效。一是嚴格工程報監制度,2014年全縣開工工程報監25個,報監率100%,工程監管率100%,有效杜絕各類施工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二是繼續實行對施工和監企業的動態監管,將質量安全監管與施工、監企業不良行為記錄緊密掛鉤,確保施工質量安全監管不走過場,落到實處。三是定期開展建筑起重機械等進行專項檢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鞏固全縣施工安全生產的良好態勢。截止2014年11月20日,我縣未發生一起建筑生產安全和質量事故,全縣竣工驗收項目20個,均達到質量合格工程標準。
(五)有效規范建筑市場秩序。進一步加強建筑市場秩序監管,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請出”制度,加強對招標投標、合同履行的監督管,嚴格建設程序,建筑市場和施工現場管得到強化,有效推進了我縣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建設。全年共核發施工許可22個,其中:續建項目14個,新建項目8個;施工合同備案12個;監合同備案3個。繼續實施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制度,要求各建筑施工企業在項目開工前必須嚴格按照《建設領域農民工資支付保障暫行辦法》辦支付民工工資保證金手續,督促建筑企業與農民工簽訂規范的勞動合同,規范工資支付制度。加強對企業勞動用工和工資發放進行日常監督管和執法檢查,確保農民工利益,實現建筑業助農增收年初相關目標任務。截止2014年11月,全縣建筑業農民工實現收入341.97萬元,2014年實現農牧民建筑業人均純收入112.12元,較2011年增加37.12元,完成2014年全年目標任務的140.15%。
(六)嚴格風景名勝區管。依照《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遺產保護規劃》,認真履行對單元的規劃和管。加強對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的監管,監督相關單位對建設后景區環境的恢復。
二、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
(一)城鎮化率明顯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我縣城鎮化率僅為32%,遠低于全省41.83%的平均水平。
(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財力有限,中央及省級配套資金不足,缺乏對道路、給排水、垃圾處、城市道路、綠化等基礎設施、公用設施配套建設資金的投入,雖然我縣城鎮體系較震前大為完善,但和內地城鎮相比城鄉基礎設施和公用設施依然較為落后,社會服務體系水平不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尚需進一步增強。
(三)各項規劃修編工作亟待展開。通過三年災后恢復重建工作,縣城總規等規劃的近期目標已基本完成,但中長期規劃制定工作亟待展開,修編工作迫在眉睫。
- 上一篇:深化大調解體系分工工作方案
- 下一篇:交通局幫扶半年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