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衛生健康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27 09:27:25
導語:上半年衛生健康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20年上半年,我委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市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全區衛健系統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任務,切實履行衛健部門職能,立足實際,突出重點,強化措施,狠抓落實,各項工作穩步推進,成效明顯。現將主要工作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開展情況
(一)凝心聚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是迅速流調,精準管控。加強流行病學調查,形成兩個工作閉環,即加強流調信息溝通與共享,形成信息運用閉環;對流調過程中判定的密切接觸者,迅速啟動“報告、轉運、隔離”等工作,形成完整處置閉環。截至5月底,共現場調查120人次,現場調查病例數57例(我區8例,外縣區49例),追蹤密切接觸者791人,其中區外協查密切接觸者152人。
二是監測分析,及時篩查。建立24小時疫情實時監測與分析機制,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及其密切接觸者、中高風險地區、重點地區和境外返(來)人員、全區發熱人員等各類數據進行匯總統計,定期召開評估分析會議,提出預測判斷、對策建議等指導意見。同時,從全區醫療機構抽調人員,組成20人的核酸檢測采樣小組,嚴格按照要求規范開展重點人群的標本采集實行“應檢盡檢”。
三是科學設置,規范救治。堅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在區級醫院、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預檢分診點,臨時租用、改造一家民營醫院作為全區唯一一個集中發熱門診和臨時醫療留觀點,并安排專門救護車轉運病人,形成“屬地報告、預檢分診、規范轉診、定點救治”的工作流程,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當前,全區醫療衛生機構累計預檢分診306050人次,累計發熱癥狀患者4812人次,區發熱門診累計接診4086人次,累計留觀166人次。
四是健康監測,強化指導。由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醫務人員組成健康監測團隊,對轄區內確診病例治愈患者、疑似排除患者、發熱門診留觀出院患者及重點地區返鄉人員等重點人群嚴格落實每日2次的健康隨訪和體溫監測,確保不放過任何一個疑點。同時,及時成立了173人的復工復產疫防指導員隊伍和361名的學校疫防指導員隊伍,持續加大對企業復工復產、學校返校開學的疫情防控督促指導,扎牢全區疫情防控網絡。
(二)破解難題,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1、全面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健全完善公立醫院管理模式和運行方式,全面落實醫院人事管理、內部分配、運營管理自主權。指導醫院結合自身特點,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內部績效激勵機制。加強醫院運行監管,全面提升服務質量,規范診療服務行為,努力降低成本,嚴格控制藥品、耗材占比,讓群眾得實惠,醫務人員收入得提高,實現以改革促發展的目標。嚴格執行藥品耗材采購“兩票制”,優化提升公立醫院費用指標,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上半年,市四院門急診24萬人次,住院0.91萬人次,區婦幼保健院門人診17.3萬人次,住院10304人次,分娩4286例。
2、加快推進醫共體建設。整合區、鄉、村三級醫療資源,對醫療服務體系進行優化重組,以提高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重點,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切入點,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突破口,以區域醫共體為載體,不斷完善服務網絡、運行機制和激勵機制,引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形成科學合理就醫秩序。5月份,區醫共體住院占比達45.07%,較上年同期增加了5個百分點,醫保住院基金支出同比下降,效果初顯。
3、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進一步推廣“兩卡制”、“智醫助理”系統及健康一體機在基層醫療機構日常工作中的應用,充分發揮信息化系統功能作用。2020年1-5月份,全區基層醫療門診電子病歷錄入20余萬份,規范率達95.56%;利用系統IA輔助診斷功能診斷疾病32.3萬人次,利用系統智能外呼功能對慢病患者進行預約、隨訪等服務180.5萬人次。全區公共衛生服務“兩卡制”系統中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累計1530萬分,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項目累計685萬分。全區村衛生室使用健康一體機為轄區居民提供體檢服務29萬余人次。
(三)多點發力,全面增強醫療衛生服務能力
4、積極爭取建設項目。緊緊抓住國家政策機遇,科學謀劃衛生健康項目,補短板、強弱項,努力向上爭取資金,不斷提升全區醫療服務水平和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能力。截至目前,我區中醫院新建項目、區人民醫院新院區建設項目、區醫共體分院服務能力提升建設項目已納入省2020年第2批非標專項債項目庫,總債券額度達7億余元。
5、持續改善醫療服務。利用智醫助理系統,建立鄉村兩級醫務人員輔助診斷子系統、慢病智能管理子系統,協助基層醫生對病情進行準確判斷,降低漏診誤診率;輔助基層醫生進行疾病分類、分級管理,對居民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分級,形成個性化健康指導方案。同時,組織區病歷質控中心對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進行門診病歷書寫培訓,對門診病歷規范率、書寫數量實行月通報制。
6、傳承中醫中藥發展。上半年共爭取上級資金在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成中醫館,同時自籌資金在1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中醫館,實現了我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中醫館全覆蓋。積極開展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提升工程,目前全區10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87%的村衛生室能夠提供中醫藥服務。
(四)精細管理,努力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
7、扎實開展婦幼健康服務。繼續開展免費婚前醫學檢查項目,截至5月底,全區完成婚檢2515對,婚檢率95.1%,完成全年任務49.3%,疾病檢出519人,疾病檢出率10.3%。規范開展產前篩查工作,截止5月底共篩查2561人。持續實施母嬰阻斷項目和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項目,截止4月底,共為3062名孕婦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免費咨詢、檢測服務,截至5月底,我區共為3230名待孕婦女免費發放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共發放葉酸9460瓶。孕產婦健康管理率、系統管理率、產后訪視率、高危管理率均達90%以上。
8、及時規范疾病防控工作。一是及時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上半年共處置2起為疑似流感樣病例暴發疫情,1起疫情為在早期較易識別為食物中毒類的諾如病毒感染性腹瀉疫情。二是加強預防接種規范。積極運用兒童預防接種信息管理系統,適時對各接種單位客戶端上傳的接種數據進行監測。1-5月份接種累計完成65003劑次,完成全年任務的49.66%。三是扎實做好艾滋病、結核病防治工作。上半年累計發放艾滋病人醫療救助資金11.36萬元,完成3批病人個案隨訪、治療隨訪以及發藥。共上發現學校學生教師肺結核23例,及時篩查肺結核密切接觸者1261人,有效地控制了學校結核病疫情。
9、依法履職衛生監督工作。一是規范開展公共場所衛生監督。目前已對292家公共場所經營單位進行了亮證經營、持證上崗、消毒設施運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等日常監督工作。同時,對6家集中式供水單位現場檢測了水質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和消毒劑余量,檢測結果均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要求。二是扎實開展醫療衛生監督。上半年共出動執法人員405人次,開展日常監督56家,完成國家“雙隨機”任務21家,共下達衛生監督意見書80份,查處非法行醫案件4起,向公安部門移交非法行醫涉刑案件線索1起。
10、著力做好職業健康工作。開展重點行業專項整治,對全區用人單位進行全面梳理,共摸底排查出我區涉及礦山、建材、冶金、化工等重點行業用人單位60余家,截至5月底共收集審核重點職業病監測在崗期間個案體檢卡數530例。
(五)抓實重點,對標推進健康脫貧各項任務
11、做細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按照貧困人口“個人自愿、應簽盡簽”原則,扎實做好貧困人口家庭醫生履約服務,實行區鄉村醫療機構“1+1+1”團隊服務模式,為貧困群眾提供健康指導、疾病咨詢、預約轉診、定期隨訪等服務。截止目前全區總簽約248120人,其中貧困人口簽約48775人,重點人群簽約145548人。
12、加強“三類人群”監管工作。自“三類人群”監管工作開展以來,已對轄區內未脫貧戶537戶1037人、邊緣戶1127戶3305人、脫貧監測戶160戶402人,共計1824戶4744人進行全面摸排,并登記造冊。深入了解掌握其健康狀況,截止目前“三類人群”家庭醫生簽約除長期外出443戶1752人外,其余1381戶2992人均已簽約,并落實包保責任人數1392人。同時做好跟蹤隨訪和健康管理,對罹患大病、重病導致醫療費用負擔較重,組織簽約服務團隊及時指導落實好健康脫貧政策措施,做好用藥指導和康復管理,引導科學合理就醫,切實防止因病致貧返貧。
13、扎實開展貧困地區公共衛生服務。開展貧困家庭6-24個月兒童營養改善項目,1-5月共為421名兒童發放營養包1149盒。同時,實行貧困家庭新生兒疾病篩查全免費,截止3月底共篩查69名貧困家庭的新生兒。積極開展農村飲用水監測,將我區原68個貧困村中接入農村飲水安全工程供水管網的全部納入末梢水監測點,全面完成枯水期水質采集工作,共采集水樣148份,并完成農村飲用水安全評價。
(六)優化服務,貫徹落實計劃生育惠民政策
14、強化計劃生育服務。2020年全區獎扶對象6937人,特扶對象1240人,獎扶擴面對象15224人,共發放扶助資金2755.94萬元。為1732戶計生家庭購置意外傷害保險。規范避孕藥具發放管理,截止5月底,共發放價值5萬余元避孕藥具。
(七)圍繞大局,認真統籌做好各項中心工作
15、推進黨的建設和黨風廉政工作。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實行領導分工責任制,完善落實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強化源頭監管,進一步加強效能建設。全面落實“”制度和“黨員活動日”,嚴格按照區委組織部組安排的學習內容與衛健行業相關政策法規相結合,組織學習,做到學習與討論相結合、集中學習與個人學習相結合,每月按時按質完成學習。
16、開展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對照國家暗訪問題清單,逐條認領,舉一反三,全面排查,確保問題整改到位。積極動員、鼓勵單位和社區開展創建省、市級衛生單位、衛生社區工作,指導鎮(村)開展“衛生鎮(村)”創建工作,加強日常動態監管,建立和完善農村衛生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提高創建工作質量。
17、落實安全生產、信訪維穩等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信訪維穩“一崗雙責”和信訪包案制。全面開展春季安全生產大檢查及安全生產月活動,截止目前,共排查發現隱患29處,其中23處當即整改,6處限期整改,現已全部整改到位。截至目前,共處理信訪件157件,均做到了事事有著落,件件有落實。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全力以赴,筑牢疫情防控堅強堡壘
繼續將疫情防控作為頭等大事來抓,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強化監測評估,充分發揮醫療機構、疾控機構的“哨點”作用,進一步完善及時發現、快速處置、精準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態化防控機制;強化摸排管控,時刻關注疫情發展態勢,按照分區分級、精準管控的原則,適時調整防控策略,加強對重點人員的摸排與管控;強化“四早”落實,建立常態化疫情防控隊伍,進一步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確保閉環運行。
(二)搶抓機遇,開創衛健事業發展新局面
1、加快醫療服務網絡建設。強化區級醫院龍頭引領,重點加強區級醫院發展規劃,啟動區中醫院新建建項目,加快推進市兒童醫院建成使用和區婦幼保健院三期病房樓建設;優化鄉鎮衛生院布局,完善鄉級衛生院服務設施,加快啟動鄉鎮衛生院能力提升建設項目,提高基層醫療機構標準化率;完善疾控體系建設,著重推進區疾控中心遷址新建項目。
2、全面實施緊密型區域醫共體和城市醫聯體建設。按照省、市有關文件要求,全面實施緊密型區域醫共體,構建“大病區內治、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的分級診療機制,推動區強、鄉活、村穩,逐步實現醫療質量同質化管理,加快推進醫防融合,方便群眾就近就醫,減輕群眾負擔。同時,探索推行城市醫聯體建設,以市人民醫院為龍頭,以“職責明晰、分工協作、切塊包干、結余留用”為原則,分級收治、上下聯動,建立利益共享責任共擔機制,促進醫療衛生服務公平可及。
3、深入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一是扎實開展“雙包”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區政府關于脫貧攻堅工作安排和部署,進一步做好結對幫扶工作,積極發展產業,帶動居民增收,鞏固脫貧成果,提升脫貧質量。二是持續鞏固健康脫貧成效。對標整改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反饋意見,加大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力度,完善貧困人口制度化的分類救治機制,持續做好大病專項救治工作,落實落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實施貧困人口健康促進。
4、提升婦幼計生服務能力。加強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強化考核機制,扎實落實婦幼衛生項目,提升全區婦幼工作整體水平。推進標準化母嬰設施建設,開展幸福家庭創建活動,創新完善生育全程管理和隨訪制度,提升管理服務能力。創新婦幼計生宣教形式,將健康教育融入到日常服務過程中,營造全區重視和關注婦幼計生事業的良好社會氛圍。
5、強化公共衛生與疾病防控提質增效。嚴格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第三版)要求,認真落實國家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一步提高項目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益。切實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長效應急機制,逐步建立健全與當前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疾病預防控制體系。
(三)黨建引領,加強黨風廉政各項工作
認真貫徹落實《區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2019年工作要點》文件精神,規范全區衛生健康系統黨組織設置,按照管業務與管黨建相結合的原則,對全區醫療衛生系統黨組織隸屬關系進行調整。摸清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及區直衛生健康單位黨組織情況,實行集中劃轉,同時按照相關條例規定和要求,結合各衛生健康單位黨員人數和日常工作需要,科學合理設置衛生健康單位基層黨組織,確保黨員信息完整、組織設置清晰、工作正常開展。繼續強化黨風行風廉政建設,把講政治、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嚴肅查處違反醫療衛生行風建設“十嚴禁”“、九不準”行為,塑造行業清風正氣。
(四)聚焦中心,持續助力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全面落實無償獻血、安全生產、信訪綜治、重大會議活動醫療保障、重大項目推進和征遷等工作。繼續深入開展群眾國衛生運動,不斷強化愛國衛生督查制度,促進愛國衛生運動長效管理機制的落實。按照區委、區政府統一部署,重點開展老舊小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及城中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堅決打好創建國家衛生城市攻堅戰,確保順利完成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目標任務。
- 上一篇:交通運輸法治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 下一篇:衛健委下半年重點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