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商貿流通工作要點
時間:2022-11-12 09:39:50
導語:全縣商貿流通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3年全縣商貿流通工作總體要求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全市商貿工作會議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強工興城”為總綱,以便民利民為宗旨,以建設提升專業市場和發展完善商業配套為重點,布項目、建市場、旺商貿、提效益,進一步完善商貿流通體系,改善商貿發展環境,打造湘鄂贛三省九縣商貿中心,推動全縣商貿流通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2013年全縣商貿流通業工作主要目標任務是: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6億元,增長20%以上。加強市場監管,推進劃行歸市,促進市場繁榮,保障生活必需品供求穩定,進一步提高商貿流通產業對財政增長和社會就業的貢獻。
一、完善市場體系建設
1、加快發展現代商貿流通業。以“萬村千鄉”市場工程為切入點,通過政策引導,支持瑞雪、聯盛、萬福等商貿企業發展連鎖超市,開拓農村市場,進一步提升五大專業市場功能和檔次,發展新型
商貿服務業。整合物流資源,發展大型物流配送企業,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設。
2、加強商業網點規劃管理。根據我縣商業網點規劃的要求,設立審批大型商業網點應事先征求商貿主管部的意見,凡是在規劃范圍內建設商業網點,從設計到施工建設、投入使用、辦證開業均應納入規劃監管。
3、大力開展農超對接。完善和發展以縣城超市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農副產品直銷流通網絡,搭建農副產品直銷平臺,解決農副產品直銷難問題,暢通農副產品營銷渠道,平抑農副產品市場價格。
4、加快城區商貿市場集群建設。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加大市場招商推介力度,促進五大專業市場繁榮發展。與相關職能部門加強協作,加快農貿市場、南圳生鮮果蔬保鮮批發市場、大型建材批發市場、二手車、農機及工程機械交易市場項目評審、審批進程,全力以赴保障項目的順利實施。
5、建立市場管理長效機制。健全工作機構,加強市場管理,督促市場業主提高服務質量,改善市場設施和市場環境,杜絕以街為市,占道經營的現象,保障市場的良好秩序。
二、加強監測調控工作
6、健全監測調控體系。進一步加強對肉類、糧油、蔬菜、酒類、成品油等重要商品的監測,提高市場分析和預測水平。制定重要商品應急預案,加強儲備物資管理,組織協調好重大突發事件以及市場異常波動情況下生活物資和救災物資的保障供應。
7、建立內貿統計與評價體系。積極推進商貿流通統計工作,健全內貿行業統計報表制度,及時完成各類報表填報和行業發展報告編制工作,加強限額以上商貿企業的統計工作,新增一批限額以上商貿流通企業,準確反映商貿流通產業的發展態勢,充分體現內貿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地位和作用,爭取縣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內貿工作的重視和支持。
三、擴大消費需求
8、加快特色街區建設改造步伐。依托商業網點規劃,推進劃行歸市,培育打造商業網點特色街區,重點培育購物商業綜合步行街、西擺仿古旅游購物街、山谷公園文化產品一條街等3個街區,大力提升衙前大道服裝百貨一條街、沿江大道旅游休閑一條街、鸚鵡精品服裝步行街、寧紅大道購物商業綜合街、秀水大道餐飲食宿一條街等5個街區。
9、大力發展會展業。加強會展業管理,積極推行會展登記備案制度,規范會展業秩序。策劃、組織、協調一些大型專業會展,培育有地方特色的各類趕集、集會等農副產品直銷活動。大力推介地方名優產品,引導綠冬絲科、逸家蠶絲被、裕發河粉、寧紅茶、大椿綠茶、金錢柳等地方名優產品參加部、省、市舉辦的展會,力爭全年參與展會10次以上,舉辦縣外展會5次以上。完善會展中心功能,著力打造商貿會展中心。
10、推進城市商業綜合體建設。圍繞城市綜合體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商業核心區規劃,推進信華修江新天地、城南沃爾碼、溫泉度假村、商業綜合體項目建設,提升我縣商貿流通的規模和檔次。
11、推動多元化新型業態發展。大力發展連鎖經營、電子商務、拍賣、直銷等新型營銷方式,開展網上購物、自動售貨等無店鋪新型業態,構建新型批發網絡,促進購物消費中心、采購與批發中心建設。
12、拓展消費空間。貫徹落實國家擴大消費的政策措施,研究不同消費群體的需求,建立不同層次的供給體系,探索不同季節的延時服務。培育高檔家電、信息產品、健身器材等熱點消費,滿足個性化
、時尚化、品牌化消費,促進大宗商品消費,穩步提高居民消費水平。
四、規范市場秩序監管
13、加強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加強生豬屠宰市場監管,嚴厲打擊私屠濫宰,整頓生豬定點屠宰秩序,淘汰落后產能,開展屠宰企業標準化改造。
14、加強酒類行業管理。規范經營秩序,進一步推進酒類經營備案登記制度、酒類流通溯源制度。強化市場監管,開展經常性執法檢查和對假冒偽劣案件的查處工作。
15、加強成品油市場管理。以加強市場監測、信息報送、完善制度為重點,扎實抓好加油站“四項規范”管理,提高預警和調控能力,保障市場供應。開展安全宣傳教育、監督檢查工作,預防和遏制重
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嚴格市場準入,對成品油等經營許可事項嚴格審查把關,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16、推進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協調加強再生資源回收管理,規范再生資源回收行為,抓好再生資源回收經營備案工作。
17、加強民用爆炸物品管理。強化民爆物品、庫存、銷售、日常管理,加強爆破現場安全監管,扎實開展民爆物品專項整治和安全大檢查,健全重大危險源監控和事故應急救援機制。
18、規范商貿流通行業管理。加強典當、拍賣、繭絲綢行業管理。規范品牌、二手、報廢汽車、融資租賃、商業物許經營、直銷舊貨流通市場秩序,抓好商業預付卡管理,不斷強化基礎管理和各項專業管理工作。
19、推進市場監管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探索商務綜合行政執法新思路,破解執法難題,拓展執法空間,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強商務執法隊伍建設,強化業務培訓,提高執法水平。加強商務執法“12312”服務熱線的宣傳,建立健全商務舉報制度,提升商務綜合行政執法的知名度。
20、做好打擊侵權假冒和規范零供關系的工作。突出重點商品、重點領域、重點環節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整治,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加強宣傳引導和輿論監督,項固和深化清理整頓大型零售企業向供應商違規收費的成果,健全監管長效機制。
五、推進民生工程
21、完善“菜藍子”市場流通體系。協調農貿市場與農產品生產基地“場地掛鉤”,支持大中型超市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農超對接”。培育流通組織、經紀人,實現農產品生產與市場流通的“產銷結合”,鼓勵企業、合作社興建冷藏物流市場、大力支持冷鏈系統建設,推進冷藏保鮮,努力建設一個運作規范,流通有序的“菜藍子”流通市場。
22、規范農貿市場建設。完善調整農貿市場布局規劃,扎實開展市場經營秩序整頓,積極推進城北中心農貿市場、農貿市場、等零售農貿市場的升級改造,全面提升農貿市場建設、經營和管理水平。
23、完善家政服務網絡體系建設。以滿足居民生活服務需求為出發點,堅持以企業為主體,政府引導支持,開展家政服務企業調查摸底,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加強業務培訓,完善家政服務網絡,打造一批骨干企業。
六、夯實商貿基礎工作
24、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強化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實干興邦意識,加強商貿流通知識學習和業務培訓,提高駕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能力,提升商貿隊伍形象,建設一支高效率、高素質的商貿流通工作隊伍。
25、倡導誠信經營行為。堅持以人為本,規范商業企業行為和人文建設,培育企業精神,營造商業文化氛圍,提升企業形象。建立完善商貿企業信用評價系統,督促商貿企業加強管理,誠信經營,規范運行。
- 上一篇: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方案
- 下一篇:物價局價格監管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