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助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03 11:04:15

導語:民政局救助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局救助工作要點

2013年,全區民政工作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的宗旨,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重點工作和上級民政業務,不斷創新社區管理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民生水平,切實提升廣大群眾幸福指數和滿意度。今年1月5日,全國城市街道社區創先爭優活動辦公室第一期工作簡報,刊發了我區“面對面聽民意,心連心解民憂,傾力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車品牌”的做法;民政部初步確定,年內在我區召開全國社會救助現場會,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實現了“開門紅”。

一、總體思路

按照區委“科學發展求突破”的工作總基調,以前所未有的高度、速度、力度抓好民生創新工作。要始終貫穿創新民生服務一條主線,規范建設區民生服務中心和區社情民意直通車指揮中心兩個民生服務平臺,傾力打造區“社情民意直通車”和“薪火行動”兩個民生服務品牌,積極探索全國城市社區社會化服務和全國農村社區創新性建設兩個模式,爭做全國民政工作排頭兵。

二、工作重點

(一)突出城市社區精細化服務管理創新重點,著力創建全國城市社區社會化服務新模式

一是在打造“社情民意直通車”品牌上狠下功夫。依托“社情民意直通車指揮中心”,打造好“9600919”區民生熱線,在深化服務層次、拓寬服務領域、提高服務質量、創新服務形式上下功夫,暢通民生訴求渠道,傾聽群眾呼聲,關注民生,服務民生,由專人對服務熱線反映的問題進行梳理、歸類、分解并協調解決落實,實現“電子幫扶”便捷服務。深化“面對面、心連心——社情民意直通車”活動,年內開展“走基層解民憂,服務零距離”活動,在全國更具影響力的媒體上推廣“社情民意直通車”典型經驗。

二是在打造“薪火行動”品牌上狠下功夫。不斷豐富“薪火行動”內容,拓寬覆蓋面,讓更多困難群眾受益。上半年聯合市自來水公司開展“甘霖助困”活動,為1000戶城鄉低保家庭每月免費提供生活用水補貼,下半年啟動與電力公司聯合幫扶活動,通過多種方式激發社會各界關注、幫扶弱勢群體的熱情和積極性,讓更多的企業參與到社區服務中來。

三是在社區社會化服務上狠下功夫。大力發展培育愛心人慈善協會等社會組織,對社會組織服務社區工作進行積極培育、監督管理和規范引導,引領社會組織開展特色品牌活動,年內組織每個街道開展5項以上特色活動。在全國推廣社區社會化服務典型經驗,爭取年內召開全省社區社會化服務工作座談會。

四是在社區專業化服務上狠下功夫。繼續培育“振軍工作室”,在每個街道至少建立一處專業化服務基地。有條件的社區都要設立各具特色的專業工作室。邀請人民大學、大學等高等院校專家來區建立基地,為居民開展專業化服務。建立“機構+基地+項目”的運作模式,積極與相關專業性社會組織聯系溝通,共同確定專業化服務項目,由政府出資購買社會組織的服務項目,委托符合條件的社區開展服務活動。

(二)突出農村社區標準化建設重點,著力創建全國農村社區創新性新模式

按照“以園區為載體、以產業為依托”的原則,結合區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和布局,農村社區建設重點打造五種模式,即:園區開發型、片區規劃型、產業發展型、舊村改造型、社企聯建型。從現在開始到2014年,將規劃建設34個農村社區首先要規范建設標準化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其次要積極創新工作機制,在每個社區建立社區黨組織和發展協調委員會;第三要創新服務內容,借鑒城市社區服務做法,將城市社區服務經驗向農村社區延伸,根據農村群眾需要提供更可能多的服務,開展民政、社保、農資等部門“十進農村社區”活動,細化服務項目,簡化辦事程序,實現工作人員、工作任務、服務承諾、考評監督和工作經費“五到社區”,更好地為農村居民服務。

(三)突出民生工作重點,爭當全國民政工作排頭兵

按照民生優先的原則,突出“真情暖人心、滿意在民政”,努力使區民政工作走在全省乃至全國的前列,促進民政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加強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年內承辦好國家民政部“全國救助社會化現場會”。認真做好2013年民政局承擔的政府為民所辦實事中的“扶貧救助”活動,使困難群眾得到及時救助幫扶;探索建立低保監管新模式,切實提高低保工作監管的規范性和可操作性;抓好醫療救助一站式結算,利用新農合和城鎮醫療保險平臺,納入醫療救助的內容進行同步結算;繼續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加強社區(村)減災救災志愿者隊伍建設,2013年全區所有社區(村)都成立減災救災志愿者隊伍、全部建立救災應急倉庫;按照“全民動員、人人參與、月有捐助、周行一善”的工作目標,繼續探索慈善捐助救助常態化機制建設,打造“慈善愛心日”慈善品牌,定期組織慈善一日捐、義演、義賣等各類形式多樣、具有區特色的募捐活動;加大對孤兒關愛,建立健全孤兒檔案;健全完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建立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制度,大力推進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建設。

二是創新雙擁共建工作。強化宣傳教育,營造雙擁工作的良好社會氛圍。開展書畫進軍營活動,邀請市區書法家協會進軍營現場筆會;依托社區雙擁藝術團開展軍地演出,做到“定期有演出,活動不斷檔”;聯系有關企業、用人單位進軍營,對復退軍人進行業務培訓;與文化部門協調建立流動圖書室,將最新的文化信息帶到軍營;廣泛開展行業擁軍、社區擁軍、“兩新”組織擁軍等活動,建立社區雙擁工作站、擁軍志愿者隊伍和雙擁培訓基地,不斷擴大雙擁工作的群眾基礎,鞏固發展人民群眾和人民軍隊血肉相連的親密關系。

三是妥善做好優撫安置工作。完善優撫醫療保障制度,加強督導,確保醫療保障制度落到實處。圍繞建立規范高效的管理體制,完善優撫數據庫建設工作,加強對優撫資金的管理使用,堅決杜絕違規挪用資金的現象。圍繞維護社會穩定,堅持落實政策與個別幫扶相結合,解決實際問題與解決思想問題相結合,建立健全民政部門維護穩定的長效工作機制。

四是強化社會事務管理。繼續加大對公益性社會組織的扶持力度,探索城鄉基層社會組織孵化方式,建立獨具特色的區、街道(鎮)、社區三級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加強對社會組織的監督、檢查和清理、整頓工作。抓好創建國家級婚姻登記機關等級評定工作,打造“國家3A級婚姻登記機關”品牌。開展收養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打造“愛心收養”品牌。

五是狠抓民政干部隊伍建設。深化作風建設,深入開展“作風整改年”活動,著力解決“空”、“虛”、“散”、“慢”、“低”的問題,強化6種意識,即:強化大局意識、學習意識、創新意識、服務意識、效率意識、奉獻意識;繼續抓好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完善激勵政策,建立并逐步完善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進一步提升社會工作的服務水平;繼續推進黨務公開工作,做好與政務公開結合文章,充分利用網站、黨務政務電子觸摸屏、電子顯示屏、公開欄等媒介,增強黨群互動,切實增強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三、工作措施

一是明確目標,提高認識。緊緊圍繞“創全國城市社區社會化服務新模式,創全國農村社區創新性建設新模式,爭做全國民政工作排頭兵”的工作目標,進一步增強緊迫感、責任感、壓力感,加大工作力度,開拓創新,扎實工作,努力實現工作新突破。

二是加強領導,形成合力。對照任務目標進行分層級管理,區局將全力以赴為街道(鎮)、社區(村)服務好。要鋪下身子,深入現場,采取有力措施,及時解決全區民政事業發展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切實加強對全區基層民政系統工作的指導力度,統籌發展規劃;加大對上爭取力度,加大對下幫扶力度,對重點社區(村)、重點項目全力支持幫扶;加強機關建設,激發調動各科室積極性、創造性,使其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推動各項工作創新發展。

三是健全機制,狠抓落實。按照局《工作制度匯編》,進一步健全獎懲考核機制,將工作完成情況納入目標考核管理,定期對工作進度進行督查,實行月檢查季通報工作機制,嚴格按照工作進度進行考核,并與年終評先樹優相結合。同時,健全問責制度,在全區民政系統努力形成責任明確、分工具體、措施有力、齊心協力抓落實的工作新格局,確保任務目標如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