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檢查工作要點

時間:2022-12-05 09:42:08

導語:司法行政檢查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司法行政檢查工作要點

一、以“五五”普法檢查驗收為契機,進一步深化城鄉一體的普法依法治理體系建設

(一)抓好“五五”普法檢查驗收,加快法治區創建工作。全面總結全市“五五”普法規劃實施情況和每類重點對象、“法律六進”活動的典型經驗,進一步查漏補缺,做好臺帳和資料收集歸檔工作,確定一批不同類型的驗收試點單位,高標準、高質量迎接好省及國家的考核驗收,推動“五五”普法目標任務的全面落實,爭創全省、全國“五五”普法先進城市。以迎檢工作為契機,加快推進法治城市、法治區創建工作,緊密聯系實際,認真開展好“六五”普法規劃調研活動,全面推進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新發展。

(二)進一步加強基層普法依法治理,深化“法律六進”工作。全面深化“法律六進”工作,健全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實現“法律六進”活動制度化、常態化。大力加強以憲法和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核心內容的法制宣傳教育,組織開展“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促進社會矛盾化解”等主題宣傳活動,抓好領導干部、公務員、青少年、企業經營管理人員、農村兩委成員和農民工等重點對象學法用法,弘揚法治精神,培育社會主義法律文化。繼續深化“民主法治村(居)”和“法德結合、文明理家”創建活動,提高創建標準,培養一批過硬的示范村。切實抓好農村干部法律中專班培訓工作,將農村干部參加法制培訓情況列入法治區創建考核內容,年內,新開班4期。抓好法律人才教育培訓工作,加強與高等院校及有關部門的協調合作,努力提高辦學層次,拓寬辦學渠道,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水平。

(三)創新方式方法,建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全方位的普法網絡。堅持把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與法律服務、法律援助、人民調解等工作有機結合,加強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實努力實現宣傳手段的多樣化。以普法考試、法制講座、黨校法制課等為載體,進一步深化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加強農村、社區、學校、企業等基層單位和城鄉公共場所的法制宣傳陣地建設,健全完善基層普法網絡。充分發揮青少年法制宣講團職能作用,建設一支法制宣傳志愿者隊伍,進一步增強青少年的法律意識。組織開展好紀念“12·4”全國法制宣傳日十周年系列宣傳和各類主題法制宣傳日、宣傳周、宣傳月活動,加大重點法律法規的宣傳普及力度。積極加強與新聞媒體的合作,通過開辦法制專欄或開播法制類專題節目等方式,推進全民法制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

二、面向基層,突出重點,進一步深化城鄉一體的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體系建設

(四)圍繞中心規范和拓展法律服務。引導法律服務人員圍繞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新型城鎮化工作、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招商引資、經濟結構調整、工業園區建設等全市重點領域、重點工程、重點項目提供專項法律服務。繼續落實服務全民創業的各項政策措施,主動圍繞涉及群眾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提供優質法律服務,努力實現城鄉法律服務均等化。積極組織骨干律師參與政法機關聯合接訪和信訪值班,推動律師參與涉法信訪工作向區、鎮、村延伸。落實好重大法律服務案件上報制度,加強對辦理刑事辯護、群體性案件及其他重大法律事務的監督指導,確保承辦案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加強公證執業監督,堅持和完善公證質量檢查制度,進一步規范協辦公證、軟件辦證、立卷歸檔等工作,拓展公證服務層次和領域,重點圍繞“城中村”改造提供法律服務,不斷提高辦證質量和社會公信力。積極探索司法所與基層法律服務所職能、資源、力量整合和功能配套工作,進一步提高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能力和水平。以“認證認可”為抓手,全面推進司法鑒定業務拓展、質量提升、服務規范,力爭年底前3家法醫類鑒定機構全部通過司法部能力驗證。加強各級仲裁調解中心建設,建立完善規章制度和運作規程,受案數和受案標的力爭同比增長30%以上。按照司法部“四嚴”標準和“四最”目標要求,精心組織實施好國家司法考試工作,確保公平公正。年內,力爭全市法律服務主要業務指標同比增長10%以上。

(五)實施法律顧問全覆蓋工程。著力推進市、區、鄉鎮(辦事處)政府法律顧問工作,充分發揮法律咨詢、決策建議和論證等作用,為各級政府運用法律手段實施“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等決策及時提供法律意見和建議。深化城鄉法律服務機構“所所結對”和“村村聘請法律顧問”工作,實現活動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將“村村聘請法律顧問”工作向鄉鎮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等經濟組織延伸,實現法律顧問工作基層全覆蓋。擴大基層公益法律服務范圍,總結鋼城區顏莊鎮公益法律服務試點經驗,適時在全市推開。

(六)進一步抓好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建立法律援助信息化管理系統,實現全市法律援助機構的信息資源共享。完善法律援助質量管理、監督和評估體系建設,不斷提升法律援助質量。加快村(居)司法行政惠民室和法律援助聯絡點建設,進一步加大對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低收入家庭、下崗失業人員、農民工等社會弱勢群體的援助力度,落實十項便民措施,促進便民服務常態化。繼續加大法律援助宣傳力度,不斷提高法律援助社會知曉率和社會影響力。力爭全年辦理法律援助案件同比增長20%以上。以法律援助納入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考核內容為契機,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納入黨委政府主導的維護群眾權益機制。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增加法律援助工作經費,促進法律援助事業健康發展。

三、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深化城鄉一體的法律保障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體系建設

(七)進一步理順司法所管理體制,夯實基層基礎。加快建立以區司法局管理為主的司法所管理體制,切實解決司法所有人干事的問題,夯實基層工作陣地。認真研究理順管理體制后人員管理、業務指導、運行機制等環節的問題。深入開展“基層基礎規范化建設年”活動,進一步加大基層軟硬件建設投入力度,推進司法所規范化建設進程。

(八)加強人民調解組織和機制建設。加大城鄉調解組織和調解隊伍建設力度,大力發展新行業、新領域的人民調解組織,重點抓好“市調解處置醫患糾紛協會”和“市醫患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組建工作,研究制定出臺《市醫療糾紛防范處置辦法》。抓好人民調解與司法調解、人民調解與公安110接處警銜接配合工作,強化人民調解在多元化糾紛調處中的基礎性作用。組織開展好“保穩定、促和諧、惠民生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年”活動,積極參與城中村改造、村務管理、土地承包、征地拆遷、環境保護、集體資產處置等重點工作、重點領域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及時掌握矛盾糾紛動態,力求早發現、早調處、早化解,努力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消除在萌芽狀態,力爭矛盾糾紛調解率達100%,調解成功率達95%以上。完善人民調解員培訓機制,加大人民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力度,進一步提高人民調解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水平。

(九)創新幫教安置和社區矯正試點工作方式方法。認真貫徹中辦、國辦轉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刑滿釋放解除勞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的意見》,積極探索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新途徑,協調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落實相關優惠政策,幫助刑釋解教人員解決就業、就學、生活等實際困難,促進他們順利融入社會,刑釋解教人員銜接率、幫教率、安置率均達95%以上。進一步完善社區矯正銜接機制,加強部門間協作,落實工作職責,將社區矯正各個環節納入制度化、規范化軌道,防止發生脫管失控現象。全面落實“教育矯正、監督管理、幫困扶助”三項任務,不斷創新監管教育手段和方式方法,確保教育矯正質量和效果。

四、扎實開展“隊伍建設年”活動,進一步加強司法行政系統隊伍建設

(十)大力加強學習教育培訓工作。把2010年作為“隊伍建設年”,以爭創“學習型領導班子”、“學習型機關”、“學習型黨組織”、“學習型黨員”等活動為載體,強化措施,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提高司法行政隊伍的整體素質,鞏固深化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成果。以機關工作規范化建設為重點,大力推進執法規范、服務規范、管理規范、組織規范,提高決策執行力,保障各項工作落實到位。堅持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和每月一講法活動,通過舉辦業務技能培訓班、組織開展理論研討、業務知識考試、爭創“人民滿意的司法所長”、舉辦律師沙龍、律師辯論大賽、公證辦證技能比賽、人民調解員輪訓、司法鑒定人員繼續教育培訓等形式,進一步提高司法行政整體隊伍的理論素養、政治素質和工作能力。

(十一)大力加強全系統黨風廉政建設。把反腐倡廉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扎實推進司法行政懲防體系建設。認真貫徹實施《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實施領導干部“一崗雙責”,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更加注重從“抓教育、抓制度、抓監督”三個方面入手,增強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廉政勤政意識。加強廉政文化建設,繼續開展反面典型警示教育,不斷提高廣大黨員干部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的能力。加強律師事務所、公證處、法律服務所等法律服務機構黨的組織建設,確保法律服務事業正確的發展方向。

(十二)大力加強政風行風建設。高度重視政風行風民主評議工作,積極參加電臺“政風行風熱線”值班,及時辦理和回復“政府在線”群眾來信,組織召開行風建設會議,切實提高全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水平。繼續加大法律服務市場監管力度,加強法律服務投訴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建設,強化執法服務責任追究,進一步提高執法檢查效果。加強信訪工作,扎實開展“四無”(無重大群體性事件、無重大涉法涉訴非正常訪案件、無重大民轉刑案件、無重大干警違法違紀案件)創建活動,推行基層信訪工作輪流值班,推進信訪工作重心下移、關口前移,努力將矛盾化解在基層,預防上訪事件發生。

五、突出抓好招商引資工作

(十三)積極開展“招商突破年”活動。進一步增強做好招商引資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發揮為企業和公民提供法律服務的便利和優勢,了解掌握有關信息,積極引進外來項目和資金,著力在招大引強上下工夫,力爭實現新的突破。

六、以深入開展“三創”活動和目標績效管理工作為抓手,促進司法行政工作創一流,出精品

(十四)認真組織開展目標績效考核工作。認真學習市公安局全員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工作經驗,切實增強責任意識、機遇意識和創新意識,把推行全員目標管理績效考核作為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推動工作落實的重要抓手,作為提升單位工作水平、開創工作新局面的重要機遇,抓好推進。探索建立以網上“日清”、“月評”、“年考”為主要內容的司法行政機關全員目標管理績效考核系統,強化責任分解落實,把目標任務層層分解到單位、到科室、到崗、到人,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建立干警電子檔案,規范考核內容和考核程序,科學公正的評判單位、干警的工作實績,實事求是地運用考核結果,進一步調動廣大干警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推動司法行政工作上水平。

(十五)牢固樹立創新創優意識,努力創一流業績,打造工作精品。繼續堅持“工作領先、同行認可、社會滿意、媒體關注”的標準,繼續保持和發揚勇爭一流的精神,牢固樹立“干不出亮點就是失職、干不出一流就是落后”的觀念,積極研究探索新形勢下司法行政工作的新模式和新方法,努力在全系統形成勇闖敢試的思想解放氛圍,實現工作有新舉措、素質有新提高、工作有新亮點,創造更多、更精、更強的司法行政全省、全國品牌,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又好又快發展。繼續開展“工作創新獎”活動,營造全系統創業創新創優的濃厚氛圍。積極與新聞媒體聯系溝通,采取多種形式對司法行政系統爭先創優工作中的成功經驗、好的做法和先進事例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宣傳報道,進一步擴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會影響,樹立司法行政機關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