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稅稽查工作要點

時間:2022-06-29 05:46:18

導語:地稅稽查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地稅稽查工作要點

2014年全市地稅稽查工作的總體思路是:緊緊圍繞“強基固本促規范,改革創新促發展”的工作主題,以稅務稽查現代化建設總體目標為統領,深化稽查改革,健全制度、規范執法、創新手段,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稽查效能,促進全市地稅稽查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深化稽查管理改革

1.完善配套制度。總局、省局相關制度下發后,根據實際情況盡早出臺本地化的制度;根據一級稽查的需要、制定稽查四個環節和檢舉工作的相關工作制度。

2.優化資源配置。通過在全系統統一調配人員,統一管理案源,統一實施檢查,統一開展審理,統一組織執行,統一成果利用,統一評價績效的工作機制,通過優化稽查人力資源,有效整合稽查力量,形成整體合力和規模效應,確保實現防范重大稅收流失風險、加強重點稅源監控、提高稽查質量和效率等目標。

3.合理劃分市縣稽查機構的檢查范圍。(1)總局、省局專項檢查涉及的所有納稅人,以及其他行業的A、B類納稅人,全部由市稽查局提交市局數據處進行風險識別和推送,形成的高風險應對任務全部推送市局稽查局,由市局稽查局立案后,推送至其內設檢查執行科或下屬檢查分局實施檢查。(2)其他行業的C類納稅人,由各轄市(區)稽查局自行向同級數據科提出風險識別需求并應對。

4.繼續為省局區域檢查分局的工作提供服務和保障。在省局稽查局一分局運作期間,積極做好上傳下達、支持保障等各項工作。

二、充分發揮稽查職能作用

5.全面做好高風險應對工作。根據數據部門推送的風險疑點,依托風險管理平臺,綜合應用納稅人的各類信息,對納稅人的納稅情況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檢查;將稽查資源優先用于重大稅收違法案件及重點稅源企業稅收流失的查處上。

6.認真做好稅收專項檢查和區域專項整治工作。根據總局、省局的統一部署,認真研究制定專項檢查方案,統籌安排總局和省局專項檢查指令性項目及指導性項目。稅收專項檢查的指令性檢查項目為:房地產及建筑安裝業、辦理出口退(免)稅企業、股權轉讓交易的企業及個人。稅收專項檢查的指導性檢查項目為:地方商業銀行、高污染、高能耗及產能過剩企業、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區域專項整治行業為:勞務中介、保險業、餐飲業、娛樂業、營利性教育機構、礦產品購銷企業,以及“營改增”試點行業,如郵政業、快遞公司、提供廣播影視服務的企業等。重點稅源企業檢查的重點是連續三年以上列為A、B類,但近年未檢查的重點稅源企業。

7.深入開展打擊發票違法工作。重點對建筑安裝、石油石化、商業批發與零售、餐飲娛樂、營利性教育培訓、中介機構等社會關注、違法問題高發的行業開展重點檢查。同時,根據日常管理實際情況,選取發票違法犯罪問題較為嚴重的其他行業開展重點檢查。

8.加強涉稅舉報管理工作。加強舉報中心機構和制度建設,完善日常工作流程,提高舉報崗位人員綜合素質。注重對舉報線索的收集、篩選、分析和利用,及時發現涉稅違法行為的苗頭和趨勢,積極引導檢舉人準確檢舉稅收違法行為,化解社會矛盾,減少行政爭議。

三、規范稽查執法,完善稽查內控機制

9.依法行政。嚴格執行稅收法律法規和《稅務稽查工作規程》的規定,進一步明確稽查四環節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要求。對案件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等作進一步完善和細化,通過跟蹤管理、內部監督、外部監督、案件復查等手段,不斷提高稽查四環節工作的統一性和規范性。

10.進一步提高稽查辦案效率和質量。選案環節在探索計算機選案的基礎上,積極介入人工識別,利用有效信息挖掘潛在案源;檢查環節努力實施專業化、精細化稽查,將案件查深查透;審理環節要研究制定稅務稽查取證標準及審理要求,實現全市地稅稽查系統執法過程及標準的統一。執行環節嚴肅執行紀律、確保查補稅款及時足額入庫。

11.促進案卷規范化建設。進一步提高案卷管理質量,爭取執法案卷進入市級機關執法部門第一方陣。一是與市局法規處聯合聘請市法制辦專家開展執法案卷培訓,提高稅務稽查案卷管理整體水平。二是每年進行一次以上案卷評查。并對評查發現的問題及時通報、督促整改。

12.繼續實施行政指導工作,在稽查實務中,優化執法理念,繼續采取輔導、勸告、建議、鼓勵、警示等非強制性方法,謀求納稅人配合,引導其作出或不作出某種行為,最終提高納稅人的稅法遵從度。

13.引進外部智力資源。積極有序推進稽查會計服務外包工作。彌補稽查人力資源和專業能力的不足。

四、提升稅務稽查的整體效能

14.繼續推進國地稅聯合稽查力度。對重點稅源企業、重大涉稅檢舉案件,實行聯合辦案,聯合下達檢查通知書,同時進點,各稅統查,共同取證,直接實現雙方信息共享,有效整合了雙方稽查資源,提高稅務稽查效率,提升稅收服務質量,

15.推進辦案中心建設。按照省局要求,建立專業化的辦案中心,提供功能齊全、空間獨立的集中辦案區域,提升案件查辦質效。制定辦案中心配套制度和管理辦法,提高辦案中心規范化程度。

16.建立健全稅務稽查建議制度。對稽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改進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好稅務稽查促收促管促廉促改的作用。

17.加大稽查工作宣傳力度。要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和途徑,多平臺展示稽查成果。繼續做好違法案件公告工作,每季度末在稅收網站和稽查局一樓大廳進行公告,公告數量不低于當季結案戶數的10%。

18.建設稽查案例庫。要求檢查人員每年撰寫一定數量的稽查案例,百萬元以上大案必須形成稽查案例。定期進行稽查案例評比活動,并對優勝者適當激勵;定期組織干部對省、市級的優秀稽查案例的檢查思路、檢查方法和查賬心得等內容進行講解評析。對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進行匯編,為今后類似案件的處理、處罰提供指南。

五、提升稅務稽查的信息化建設水平

19.加強風險應對基礎信息核實確認工作。組織檢查人員認真做好納稅人的基礎信息的核實,對有變動情況的在3.0大集中系統里做好維護和修改。

20.提高電子查賬的應用水平。力爭對所有電子記賬的企業使用查賬軟件進行稅務檢查,并加大證據中電子證據的比例。

21.積極推進“稽查智能審理軟件”上線推廣。年內要完成“稽查智能審理軟件”的開發、試運行以及本地上線運行,爭取該軟件在全省、全國稅務稽查系統推廣運用。

六、積極打造現代化的稽查人才隊伍

22.進一步完善績效考核機制。按照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建立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指標體系,調整和優化崗責體系,優化業務流程和人員配置,配合目標責任分解,制定詳細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考核指標,重點是圍繞績效目標考核工作業績。

23.強化業務培訓力度。每季度組織一次以上業務培訓,培訓內容主要有:建筑安裝業稅務稽查工作要點,2013-2014年度營業稅、房產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相關稅收政策更新,如何防范稅務稽查執法風險,“稽查智能審理軟件”的實務操作等。

七、轉變工作作風,強化廉潔治稅

24.深入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加強對稽查干部的廉政、勤政教育,促進干部公正執法、優化服務、廉潔從稅。

25.繼續推進一案雙查工作。與監察部門通力合作,按照《稅收違法案件一案雙查辦法(施行)》有關規定,結合工作實際,在稅收檢查工作中選取一定比例的案件展開“一案雙查”工作,及時發現征收管理和行政執法中的違法違紀行為。

26.促進安全履職。針對稅務稽查工作中容易出現的執法風險問題,進一步強化稽查干部的安全履職教育,提高防范執法風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