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體局工作要點5篇

時間:2022-08-06 09:14:32

導語:文體局工作要點5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文體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要點

2014年,縣文化體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指導思想是:認真學習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以中紀委十八屆三次全會精神為指導,以加強文體系統作風建設為契機,扎實開展第十五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條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和縣委關于落實八條規定的具體實施意見,加強源頭治理工作,努力建設遵紀守法、廉潔奉公、務實高效、業務優秀的文體干部隊伍。

一、深入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

1、組織縣文體局中心組集中學習上級規定的學習內容,完成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文章的撰寫任務。

2、開展警示教育活動,組織中心組成員集中觀看警示教育片,到看守所及其他廉政教育基地參觀,讓黨員干部接受心靈的洗禮。

3、加強干部職工節日期間廉政提醒工作,在國家法定節假日前,通過文體局QQ群、移動飛信群等平臺,向文體系統干部職工發送廉政提醒短信,讓干部職工思想上時刻繃緊廉政弦。

二、認真落實中央“八項規定”,著力整治“四風”問題

1、嚴格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堅持文體系統干部職工操辦婚喪嫁娶事宜,實行事前事后報告制度。

2、加強對全體干部職工的法紀意識教育,嚴格遵守黨紀法規和上級有關文件規定,在本系統內切實落實黨員干部不舉辦、不參與除婚喪嫁娶以外宴請活動的規定。

3、加強對干部職工公款大吃大喝、同城吃請問題的監督檢查。

4、加強對公車私用問題的監管。

5、加強對政務公開、黨務公開、財務公開工作的管理,切實落實以公開為原則、以不公開為特例的政務公開制度。

三、強化工作紀律,加強機關作風建設

1、在文體系統開展“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四難”問題集中整治行動,重點對象是窗口值班人員和免費開放服務人員,為人民群眾營造良好的辦事環境。

2、加強廉潔行政監督,嚴肅查處行政審批、行政執法人員利用職權“吃、拿、卡、要”,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違法行為。

3、強化紀律教育和檢查,加強對上班遲到、早退行為的監管,對上班時間用電腦或手機進行網上炒股、玩游戲、購物的行為進行查處。

4、加強政令暢通的監管工作,對因工作不負責任、辦事拖拉導致工作上失誤的工作人員,實行公開問責制度;造成一定經濟損失或較大負面影響的,要依紀依規追究黨紀、政紀責任;觸犯法律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

四、實行“一崗雙責”,強化領導責任

1、認真落實局領導班子成員對分管業務單位的“一崗雙責”責任制,強化分管領導對所管單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的管理責任。

2、加強對二級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實情況的檢查,切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一票否決”制度。

第二篇:文體局黨建工作要點

2014年縣文體局黨建工作總的要求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系列講話精神,認真落實縣委十三屆五次全會部署,堅持以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實踐教育活動為統領,以“四個領先”教育活動為主線,以思想建設、作風建設和能力建設為重點,扎實開展“三萬”、“三聯一轉”等活動,促進全縣文化體育各項事業科學發展,以全局黨建工作的新成效,為自治縣成立30周年縣慶、建設“武陵山科學發展示范區”和“全省低碳發展示范區”,實現“都市后花園•夢”爭光添彩。

一、扎實開展學習,使群眾觀念入腦入心

1、以學習貫徹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統領各項工作。采取專家講座、領導講課、觀看專題片等多種形式,統籌安排“夜學”和集中學習,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系列講話、十八屆三中全會和縣委十三屆五次全會精神。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好黨性教育、黨的優良傳統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改革開放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切實把思想統一到中央、省委、市委、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爭當踐行群眾路線、推進科學發展的排頭兵。

2、深入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堅持黨委中心組學習制度,不斷創新方法、改進學風、拓展內容、健全機制;開展“全民閱讀進機關”活動,堅持讀好書、薦好書、常讀書,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堅持分類指導,開展學習交流,加強督促檢查,組織理論測試,不斷增強學習實效;創新學習教育載體、拓展學習教育內容、創新學習教育品牌,提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水平;組織黨員干部通過書記上黨課、自學、集中學習等方式,加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履職所需各方面知識的學習,在文體系統形成重視學習、崇尚學習,全員學習、主動學習的濃厚氛圍。

3、切實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時了解黨員干部職工的思想動態,及時反映其訴求,做好釋疑解惑、理順情緒、化解矛盾的工作。加強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關心生活困難職工。

4、深化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深入開展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不斷提升機關“道德講堂”的影響力。深化“三進五訪”、“三聯一轉”等活動,組織黨員干部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密切黨群干群關系。

二、踐行群眾路線,弘揚優良作風

5、扎實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的基礎保障作用,扎實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把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得扎實、深入、有成效、有特色。

6、深入開展結對共建活動。鞏固和拓展“三萬”活動成果,以“六送”(送政策、送項目、送科技、送溫暖、送衛生、送文化)、“六建”(建網絡、建基礎、建制度、建陣地、建設施、建家園)、“六講”(講政治、講紀律、講情懷、講新風、講服務、講實績)為主要內容,完成宣傳政策、增進感情、興辦實事、服務群眾四個方面的工作任務,推動結對共建工作再上新臺階。

7、廣泛開展“三聯一轉”活動。以“四個領先”為統領,以“推動改革發展、促進和諧穩定、密切血肉聯系、轉變工作作風”為目標,圍繞“三進五訪”、“結親拜年”、“春風行動”以及“雙提雙抓”等活動部署,抓好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黨員領導干部聯系服務項目、黨代表聯系服務“雙困戶”、機關轉作風等活動內容。

8、抓好群眾意見整改工作。廣開言路求民意,認真抓好群眾意見建議的整改,厲行“三短一簡一儉”,不斷改進機關文風、會風、話風和事風,以扎實的整改成果取信于民、惠及于民。

三、貫徹落實條例,拓展服務功能

9、深化“五星級”服務型黨組織創建活動。堅持抓基層、打基礎,推動基層黨組織工作重心轉移、工作方式轉變,實現基層黨組織服務體系、服務功能、骨干隊伍、制度規范、激勵保障和責任機制“六個優化”。

10、大力選樹、宣傳先進典型。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七一”紀念活動,選樹、表彰、宣傳一批先進典型。

11、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抓黨建工作的責任意識。加強支部書記的培訓工作,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書記的服務意識和擔當意識。

12、加強基礎性工作。認真落實“”制度,堅持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公推直選制度,重視和改進發展黨員工作。建立健全黨內激勵、關懷、幫扶機制。加強對基層黨組織按期換屆的督促指導,及時整頓軟弱渙散、作用發揮不力的黨組織。抓好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教育培訓工作。

13、加強群團組織建設。加強對工青婦等群團組織的領導,支持群團組織在擴大組織覆蓋、深化陣地共建、強化作用發揮、推進重點工作上取得新進展。加強基層團組織建設,發揮文體系統團員青年作用,推進文明創建活動,繼續開展關愛行動等志愿活動。發揮婦女組織的作用,做好服務婦女工作。

14、大力推進黨務公開。準確把握黨務公開的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按照規定的內容、程序和方式,健全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及時公布黨內信息,暢通信息上下互通渠道。

四、嚴格正風肅紀,創建務實清廉機關

15、加強反腐倡廉教育。深化廉政文化進機關活動,扎實開展第十五個黨風廉政宣教月活動,切實加強黨的政治紀律教育、組織紀律教育、崗位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正確對待權力,筑牢思想防線,堅定政治立場,確保政令暢通。

16、嚴格黨內監督。認真貫徹黨內監督條例,深化黨務公開、政務公開、事務公開,落實黨員領導干部參加雙重組織生活制度、重大事項報告制度,不斷強化機關黨組織監督職能。

17、改進工作作風。緊緊抓住反對“四風”這個重點,著力解決“庸、浮、奢”等突出問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市委、縣委的相關實施意見,扎實開展專項整治工作,進一步強化制度建設,嚴厲制止各種不良風氣,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五、發揮示范作用,強化落實保障

18、加強黨務干部隊伍建設。選好配強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優化結構,加強管理。加強黨務干部培訓,重點加大對基層黨務干部的培訓力度,豐富培訓內容,增強培訓實效。

19、積極推進黨建工作責任制落實。加強對文體系統黨建工作的領導,發揮好規劃指導、協調服務的職能。加強與各支部溝通協調,及時交流工作情況。

第三篇:文化體育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及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創建“國家、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和打造“中國文化強縣”總體目標,以慶祝自治縣成立三十周年為契機,全面推進文化體育工作。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加大文藝精品創作力度,努力繁榮群眾文化,廣泛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切實抓好文體市場管理,為“推進一體化,建設科學發展新”提供強大的精神力量和和諧的文化氛圍。

二、主要工作

(一)進一步打造特色文化體育品牌。

繼續打造巴山舞品牌,加大第二套巴山舞推廣力度,爭取省體育局的支持將第二套巴山舞同第一套一樣納入省第十四屆運動會比賽項目。

(二)積極備戰省運會和省民運會。

1、精心組織參賽全省第十四屆運動會、全省第八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

2、承辦省2014年青少年舉重錦標賽。

(三)積極組織參加首屆市藝術節。

1、創作排練大型民族歌舞《清江清•長》競爭首屆市藝術節文華獎。

2、創排小型民族歌舞、曲藝節目,并組織書法、美術、攝影作品競爭首屆市藝術節群星獎。

3、組織群眾文化隊伍排練1—2個廣場舞蹈參加“舞動”廣場舞展演;組織全縣優秀歌手、歌曲參加“愛上”歌詠會。

(四)以迎接縣慶三十周年為契機,廣泛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

1、舉辦全縣首屆“土家擺手舞”比賽。

2、舉辦“風流土家魅力”第三屆全縣職工文藝匯演。

3、舉辦縣慶大型廣場文藝演出。

4、舉辦“迎縣慶、慶五一”2014年全縣職工籃球賽。

5、舉辦紀念縣慶三十周年大型攝影藝術展覽。

6、組織開展“文化·全民閱讀”活動。

7、繼續開展音樂、美術類社會藝術考級工作。

(五)認真搞好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1、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推進省級傳統文化生態保護示范區建設。

2、做好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申報工作;做好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和傳承基地申報工作。

3、按照全國統一部署,繼續開展國有可移動文物普查工作。

4、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完善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四有”工作,積極配合公安機關開展嚴厲打擊盜竊文物犯罪活動。實現文物安全年。

5、舉辦考古出土文物展。

6、繼續推進民間文化進課堂、民間藝人上講臺工作,和縣電視臺一道辦好土家文化品牌電視欄目《土家講壇》、《故事》、《清江美文》等。

(六)加強文藝創作,積極打造文化藝術精品。

1、創作排練舞臺文藝節目10個以上。積極準備縣慶系列活動。

2、打造文藝精品,出版第三套《巴土文化叢書》(上)和《民俗志》。

3、組織輔導創作文學、美術、書法作品80件以上,在市以上獲獎不少于20件。

(七)繼續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1、認真組織開展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工作。

2、積極做好迎接全國文化先進縣復評工作和國家、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建工作。

3、開展送文化下鄉活動,全年送書下鄉2萬冊、送戲下鄉120場以上。

4、繼續抓好農家書屋工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推進“農家書屋”的管用規范化建設。推進數字圖書館、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

5、加強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做好社區(村)廣場活動音響設備的完善工作。著力推進文化館建設項目。

6、繼續推進文化館、圖書館、博物館和鄉鎮綜合文化站免費開放工作,并繼續實施免費開放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制度。

7、繼續搞好農民健身工程,援建20個村級活動室、2條室外健身路徑,完成2個鄉鎮的“三個一”基礎設施建設等任務。

(八)加強業余體育訓練,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

1、切實做好輸送到國家和省、市運動隊籍運動員的跟蹤服務工作,培養優秀運動員團隊。

2、充分發揮全民健身中心陣地作用,組織開展全民健身活動。體育館全年對外開放300天以上。

3、以舉重、羽毛球為重點,做好青少年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人才輸送工作。組織參加市青少年體育競賽活動。

4、健全社會體育組織,加強各類體育協會管理。指導各單項體育協會開展活動,全年組織有規模的單項競賽5次以上。加強體育對外交流。

5、開展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各類裁判員培訓工作,全年新增三級社會體育指導員資格人數達到50人。

6、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完成200人的國民體質測試任務。

(九)加強文化市場監管,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

1、開展以網吧、歌舞娛樂和游藝等市場為重點的文化市場整治工作,努力為青少年成長營造良好的社會文化環境。

2、加強對出版物市場的監管,全年開展“掃黃打非”集中行動4次以上。

3、加大對廣播影視市場的監管力度,進一步規范演出市場管理。

(十)大力推進文化體育產業建設。

1、按照縣委、縣人民政府統一部署,積極支持清江古城巴土文化產業園建設,做好創世史詩歌舞劇《江山美人》演出工作,做好巴人博物館、彭秋潭紀念館的對外開放工作。

2、積極培育文化市場主體,協調組織文化產業統計工作。

3、加強軟件正版化的清理整改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版權局等單位的檢查驗收。

4、加強對體育彩票的銷售管理工作。

(十一)抓好黨的建設和機關建設,切實轉變工作作風。

1、切實加強黨的建設。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建設。繼續深化創先爭優活動。

2、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六五”普法、干部繼續教育等學習活動,完善各項內部管理制度,提高干部職工遵紀守法意識和依法行政水平。

3、繼續抓好文體系統政風行風建設,深入開展文明單位、優質文化服務品牌等創建活動,努力提升文體隊伍水平。認真做好人大政協建議提案辦理、計劃生育、統一戰線、工會、共青團、婦聯、老干部、殘疾人管理與服務、科技進步、雙擁、招商引資、厲行節約、信息調研、政務公開、電子政務、保密、統計、便民服務窗口建設、檔案、綜治維穩、安全生產、應急管理、反邪教及民族宗教等各項工作,強化日常管理,提供服務保障。

第四篇:文體系統消防安全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緊緊圍繞保護職工人身、單位財產安全,維護系統穩定的總要求,督促局機關及二級單位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省消防條例》等法規文件,進一步規范本系統消防安全管理機制和消防安全管理體系,明確消防安全管理重點,統一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夯實火災防控基礎,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火災事故發生。

二、組織機構

縣文體局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黨委書記任副組長,局機關股室和二級單位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指導協調具體工作。

三、工作部署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認真落實消防安全工作責任制,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單位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主管領導牽頭抓落實,責任股室具體落實各項工作,要把消防責任落實到每一位相關股室人員。各二級單位也要相應成立消防安全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強化消防安全責任,全面落實本單位的消防安全工作。

(二)健全制度,狠抓管理,落實消防安全管理措施。局機關和二級單位應對消防安全設施進行定期檢查,建立健全日常規范和定期檢查相結合的管理制度,對涉及消防安全和內部管理的各項工作,都要有章可循,不留盲點、不出漏洞,要把強化管理、狠抓落實作為搞好消防安全工作的一項重要措施。

(三)加強消防法制教育,提高消防法制觀念和安全防范能力。將《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省消防條例》列為普法學習的重點內容,使消防安全意識滲透到每一個職工,不斷提高干部職工防范自救能力,增強安全生產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開展創建“平安單位”和消防安全先進單位工作的基礎上,加強重點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

(四)加大經費投入,提供充足財力保障。要樹立花錢買平安的理念,在消防重點部位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積極參加消防部門組織的學習培訓和集中演練活動,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嚴防火災事故的發生,著力構建平安和諧的文體工作環境。

(五)嚴把行政審批關,加強消防安全隱患排查。對網吧、歌舞廳等公共娛樂場所嚴把行政許可關,經常與縣消防大隊展開聯合檢查,做好對轄區內的文化市場經營單位的消防隱患排查,對未經消防安全檢查合格的公共娛樂場所,不實施文化行政許可。

第五篇:文化體育事業十二五工作要點

(一)指導思想:

今后五年,我縣文化體育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打造文化強縣為動力,大力推進“一縣一品”文化精品工程建設,以繁榮文化體育事業為重點,加強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廣泛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全面保護民族民間傳統文化,著力打造文化體育精品名牌,服務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促進我縣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再作新貢獻。

(二)工作任務目標:

1、加強文體隊伍建設,解決文化體育專業人才青黃不接的問題。“十二五”期間選送5名以上音樂創作、舞蹈編導、舞臺美術及其他相關專業有發展潛力的人員到上級院校培訓學習,培養一批高素質的專業技術人才,促進文化體育隊伍整體業務素質的提高。

2、搞好專業文藝創作。進一步完善大型民族歌舞《夢幻土家》,使之成為民族文化精品項目。創排5臺(每年至少創排一臺)以上的歌舞節目,力爭5首歌曲在市以上獲獎,3個文藝節目在省以上獲獎,編印群眾文化資料書籍3本以上,有50件以上的文學、美術、書法作品在省以上獲獎,創作舞臺藝術節目120個以上。專業文藝演出700場以上,其中送戲下鄉到農村演出不少于500場。

3、認真搞好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作。加強傳統文化保護的法制建設。進一步貫徹實施《土家族自治縣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條例》,把傳統文化保護納入規范化、科學化、法制化軌道;完成對傳統民間藝術和民間藝人的調查摸底,建立覆蓋全縣各個民間藝術門類的傳統文化資源數據信息庫。加強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實現民族民間文化資源的數字化處理和資源共享;不斷完善和充實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名錄,積極申報市、省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按照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規劃建立保護區,健全傳統文化生態保護工作的組織體系,做好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的傳承工作;整理編印出版第三套《巴土文化叢書》和一批民間文化藝術作品和資料,建立健全民族民間文化優秀傳承人藝術檔案,對他們的代表性作品錄制成音像視頻資料進行推廣;建成和完善一批傳統文化保護基礎設施。

4、加強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水平。按照國家一級館要求新建縣文化館;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設施設備建設;加強公共圖書館建設。加強圖書館硬件設施建設,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收集土家族文獻、資料及文化藝術作品,建設有一定藏書量的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書庫,力爭把縣圖書館建設成國家一級圖書館。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在2011年前完成全縣157個村(社區)的農家書屋建設任務,規范完善全縣154個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服務點建設。繼續實施農民健身工程,在全縣援建30個室外籃球場。

5、依法管理文化市場,大力發展文化產業。不斷完善縣民俗文化村演出設施,大力開展旅游接待演出,每年演出場次在300場以上。整合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播電視市場執法職能,組建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積極培育和發展鄉鎮及農村文化市場,實現農村文化市場繁榮有序。

6、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活動:不間斷舉辦文學、音樂、舞蹈、美術等藝術培訓班,每年文藝培訓人數達2000人次以上。組織舉辦第五屆全縣農村文藝匯演,第二屆全縣職工運動會,第二屆和第三屆全縣職工文藝匯演,堅持舉辦一年一屆全縣職工籃球、乒乓球、羽毛球、門球等單項賽事,繼續舉辦中小學生文藝匯演。

7、全面實施《全民健身條例》,建立健全國民體質測試站3至5個,培訓各類等級裁判和社會體育指導員100人以上。在中小學全面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學生體質健康合格率達到95%以上。

8、加強體育人才選拔、培養和輸送工作。以舉重項目為重點,認真搞好籃球、乒乓球、羽毛球等少兒業余體育訓練及體育人才培養工作,向省市體校、專業運動隊、大專院校等輸送體育人才15人以上。

9、加強文物保護工作。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進一步加強文物保護單位申報管理工作,核定公布一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力爭推薦申報1至2處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至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繼續實施博物館免費開放。完成“土家民俗展”、“人、巴人、土家人――文物精品展”的展覽工作。

(三)項目建設目標:

1、土家民俗文化村建設項目。建設內容為生態文化、旅游、演藝綜合開發項目,項目總投資5000萬元,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進行開發,建設期限2011年至2015年完成。

2、土家文化生態保護區項目。建設內容為按規劃設立的文化生態保護區基礎設施完善、功能展示及配套建設項目,項目總投資1億元,通過合資合作的方式進行開發,建設期限2011年至2015年完成。

3、文化館建設項目。建設項目為新建3000平方米群文綜合大樓,項目總投資1200萬元。由政府投資建設,建設期限2011年至2015年完成。

4、民族劇院項目。建設內容為集演出、排練、會議、培訓及文化交流于一體、建筑面積達5000平方米的劇院,項目總投資2500萬元,由政府投資建設,建設期限2011年至2015年完成。

5、博物館擴建項目。建設內容為對現有博物館進行改擴建,使文物陳列大樓新增1000平方米的展廳。項目總投資1000萬元,由政府投資建設,建設期限2011年至2015年完成。

6、非物質文化遺產館項目。建設內容為新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傳承等綜合館和鄉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總投資3000萬元,由政府投資興建,建設期限2011年至2015年完成。

7、廩君與鹽水女神歌舞劇項目。內容為打造一臺反映廩君與鹽水女神愛情故事的歌舞劇,項目總投資600萬元,由政府投資和市場運作合資合作相結合,完成期限為2011至2012年。

8、游泳池(館)建設項目。內容為建設長50米、寬20米(8個賽道)的標準游泳池館,除進行游泳訓練外,還可以舉辦游泳項目比賽。項目總投資800萬元,由政府投資,完成期限為2012年至2015年。

9、中國土家族特色書庫項目。建設內容為在縣圖書館內建設土家族特色書庫,包括全國各地土家族方面的文獻資料、研究書籍、歷年期刊、土家族作者的文藝作品等,收藏土家族特色圖書2萬冊以上。項目總投資500萬元,由政府投資建設。完成期限為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