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要點

時間:2022-08-12 05:00:38

導語:交通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交通局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工作要點

2014年我縣交通運輸系統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主要任務是: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省委九屆十次和市委三屆十一次全會部署要求,以深化“平安”建設為載體,堅持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著力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突出問題,堅決防止發生重大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穩定的案(事)件、恐怖案(事)件、重大群體性事件、重大惡性刑事案件和個人極端暴力案(事)件、重大公共安全事故、重大不良影響的信息網絡安全事件,不斷提升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為全面深化改革、推進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升平安創建水平,強化責任落實

全縣交通系統要按照省、市、縣的部署要求,加強綜治專門力量建設,配齊配強人員,強化綜治工作經費保障,建立健全單位、系統綜治工作例會制度。把創新社會管理、深化“平安交通”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列入交通運輸部門為民辦實事項目。加強分析研判、統籌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做到與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各單位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每季度聽取綜治維穩情況匯報,研究對策措施,部署工作任務;分管領導作為直接責任人,要具體協調推動,解決實際問題;其他領導承擔分管工作范圍內的綜治責任。主要領導要與直屬單位、職能股室負責人層層簽訂綜治責任書,下達部門目標管理責任書,切實推動綜治責任落實到底到邊。建立健全綜治工作目標管理責任制和“一崗雙責”制,切實把工作責任目標管理落實到崗、責任到人。

二、推動交通運輸和諧發展,妥善排調矛盾糾紛

(一)加強社會矛盾問題的源頭防范。突出交通運輸發展進程中的機構改革調整、交通工程建設、公路征地拆遷、運輸行業管理、行業安全生產等容易引發社會矛盾的重點領域,著力推行交通運輸重大決策、重大項目、重大事項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確保在重大決策出臺前或重大項目審批前充分考慮群眾的合法權益、合理訴求,防止因決策不當引發社會矛盾。堅持嚴格執法、公正執法、規范執法、文明執法,不斷增強交通執法透明度和公信力,及時發現并解決執法中的傾向性、苗頭性、普遍性問題,從根本上預防和減少因執法隨意性引發的社會矛盾。健全交通運輸系統突發群體性事件預防處置工作機制,完善預案,加強演練,全方位提升應對突發事件的預測預判、現場指揮、依法處置、輿論引導能力,做到發現早、控制得住、化解得了、處置得好。

(二)強化矛盾調解組織力量。積極調動交通運輸系統內部工、青、婦等各方面力量,進一步充實基層調解隊伍,切實形成依靠黨組織、行業管理和群眾自治機構,共同及時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的機制。堅持信訪疏導,嚴格落實領導干部定期接待群眾來訪和機關干部下訪制度,尤其涉及出租車、運輸市場等敏感行業和交通運輸機構改制人員等重點群體的主管部門要切實負起責任,加大排查化解力度,維護職工群眾的合法權益。

(三)深入推進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根據“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認真做好矛盾糾紛調處工作,努力做到第一時間、第一地點、高效率地化解交通運輸行業矛盾糾紛。要突出節慶假日、重要會議、重大活動及敏感時段,深入開展矛盾糾紛集中排查調處活動,及時對交通運輸領域已經發生和正在醞釀的矛盾和問題進行全面排查、掌握底數、準確分析、綜合研判。按照“及時就地解決實際問題”的總要求,認真貫徹《信訪條例》,依法實施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和聯席會議頒發的七項工作機制,完善信訪事項“三級終結”制度,對信訪事項要明確管轄到位、跟蹤督辦到位、調解處理到位。

三、維護交通運輸行業穩定,強化治安防控措施

(一)持續提升治安動態控制能力。進一步加強對系統內部治安和交通運輸穩定形勢的分析研判,強化重要敏感時段的管控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交通運輸穩定預警機制。嚴密防控境內外敵對勢力、民族分裂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和“”、“全能神”等邪教組織對我省交通運輸發展進行滲透和分裂破壞,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和政治安全的事件發生。同時嚴格落實《省公交、長途客運行業反恐怖防范暫行標準》,配齊配強“人防、物防、技防、協防”并高效運行;根據《省民用爆炸物品行業反恐怖防范暫行標準》、《省化學行業反恐怖防范暫行標準》規定的任務,積極協助做好我縣交通運輸安全保障工作,特別是加大對危險品運輸和易燃易爆品的監督管理力度。

(二)有效推進內部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嚴格貫徹落實國務院《企業事業單位內部安全保衛條例》、省公安廳、省綜治辦《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治安防控網建設的意見》、省政府辦公廳《省火災高危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省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小組《關于印發(全省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安全技術防控網技術規范指導意見書)》等文件要求,以防火、防盜、防爆、防破壞、防食物中毒、防恐怖襲擊等為基本內容,持續深化交通運輸系統“平安樓院”建設工作,積極構建人防、物防、技防、協防結合,打防管控結合的內部治安防控網絡。一要完善工作責任體系,突出“全面覆蓋、保障重點”,建立單位內部治安防控網建設聯席會議制度,每季度至少召開一次,研究措施、通報進展、總結經驗。二要健全治安保衛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車輛管理制度。健全保衛機構,配備專職保安員隊伍,嚴密巡防守護,強化值班、信息報送和車輛管理。三要深入推進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建設和繼續打好清剿火患戰役的要求,強化對重點部位、重點場所的各項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確保整改資金、整改期限、整改責任人落實到位。四要考核監管。加強對人防“在巡率”、物防“完備率”、技防“在用率”等指標考核結果的運用,強化掛牌整治、“一票否決”等措施。

(三)繼續強化安全服務保障。深化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道路客運安全年、消防安全“四個能力”建設、危爆物品安全大檢查大整治、危險化學品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專項治理,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和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安全目標考核與責任追究,提升交通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運輸服務能力和行業管理水平,全力維護交通運輸體系、行業和諧穩定。推進道路運輸、水路運輸、城市客運、交通工程建設安全標準化管理,強化重點時段、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環節安全監管,強化安檢措施,提升安檢等級,完善安檢手段,加大交通運輸行業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嚴防各類恐怖破壞活動。堅決遏制重大事故發生,確保本系統、本單位安全生產各項指標控制在縣政府下達的考核指標范圍內。

(四)切實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健全防范恐怖、突發性、群體性事件等應急處置機制和應急隊伍建設。強化應急演練,尤其要加強重要敏感時段的治安防范工作,認真排查各類安全隱患,有效化解各類不穩定因素,積極配合有關部門科學處置突發事件、群體性事件等。加快推進信息化和應急體系建設,強化路網綜合管理能力,完善管理與應急指揮平臺功能。

四、創新交通運輸服務管理,大力加強專項工作

(一)強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基礎工作。持續做好流動人口集中外出、返鄉期間運輸工作,立足車站、碼頭等一線窗口,加強安全管理,提高服務質量,積極配合公安等部門預防和打擊流動人口在旅客運輸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強化以出租房屋為重點的流動人口落腳點的管理,嚴格落實出租單位、承租人的安全責任。

(二)繼續配合開展“掃黃打黑”工作。按照省掃黃打黑辦《2014年“掃黃打黑”行動要點》,開展“清源2014”行動、“凈網2014”行動、“秋風2014”行動、“固邊2014”行動,堅持內緊外松的原則,積極配合有關部門開展交通運輸環節查堵工作。著重排查客貨車輛、船舶等交通工具及客運車站、貨物站點、儲運場所、物流中心等區域,嚴格核查出版物發貨、承運手續,有效切斷非法出版物及盜版制品的流通渠道。扎實做好“掃黃打非”宣傳教育工作,提高交通系統干部職工參與“掃黃打非”的積極性。

(三)扎實推進學校及周邊綜合治理工作有效落實。進一步加強對承接運送學生業務的客運企業、客運車輛、駕乘人員的監督管理,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學生運輸安全保障工作。同時,要進一步深化“平安校園”創建活動,健全校園安全網絡管理機制,完善學校治安保衛和學生群防群治組織建設,有效防止和杜絕各類事(案)件的發生。

(四)繼續開展綜治掛鉤聯系工作。認真履行綜治委成員單位掛點職責,積極開展綜治掛點聯系工作,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總結經驗,發現問題,協助解決綜治工作難題,有效指導推動掛鉤聯系點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

五、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強化宣傳教育工作

(一)要堅持把黨的群眾路線貫穿綜治維穩工作全過程。認真總結和鞏固教育實踐活動的成果,貫徹的要求,改革和創新工作,改進作風,多為基層和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綜治維穩要堅持群眾路線,借鑒“楓橋經驗”依靠群眾就地化解矛盾。

(二)繼續強化宣傳教育工作。堅持把宣傳發動職工、群眾貫穿于平安建設始終。主動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新要求,加強網絡平臺和微博、微信等新興傳播工具建設,弘揚主旋律、傳遞正能量。充分運用交通運輸的便利條件和新聞媒體,采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手段,在交通運輸行業系統營造“平安建設人人有責、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良好氛圍。推進“六五”普法,深入“法律六進”活動。加強綜治宣傳工作的組織領導和隊伍建設,完善集中宣傳與經常性宣傳相結合的工作機制。同時要堅持不斷發現新亮點,挖掘培育新典型,總結推廣新經驗,持續提升我縣交通運輸行業系統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層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