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局執法監察工作要點

時間:2022-09-30 03:36:00

導語:國土局執法監察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國土局執法監察工作要點

2014年縣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以“切實保護土地和礦產資源,保障我縣社會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出發點,以“創新執法監管的長效機制,確保衛片檢查零約談,零問責”為落腳點,全面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調,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執法監察新格局,切實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隊伍建設,努力提高執法監察隊伍總體素質,著力提升監察隊伍的執法能力。

一、多措并舉,加強隊伍建設,努力提升執法監察隊伍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一)加強學習培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等方法到兄弟縣市學習先進的執法監察工作方法、經驗,選派人員參加省、市舉辦的執法監察和行政執法培訓班,縣局開展全體執法監察人員實際操作培訓,組織各管理所分片區召開執法工作經驗交流等多種方式,努力提升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法能力。

(二)強化硬件建設。逐步解決執法監察工作裝備和物質條件保障問題,如gps定位系統、電腦、通訊、攝影器材等辦公設備。

(三)嚴格獎懲逗硬。開展國土資源執法監察目標管理考核及案件質量評比活動,表彰先進,懲處落后,在全縣樹立正反典型,揚正氣、鞭后進。

二、規范管理,加強制度建設,努力構建執法監管的長效機制

(一)加強與紀委、監察、檢察院、法院、公安、城市執法、供水、供電等部門協作配合,構建執法監管共同責任機制,有效制止和查處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推進執法關口前移、重心下移,以縣人民政府名義出臺相關文件,充分授權基層管理所獨立開展執法監察工作,并切實爭取和依靠鄉鎮政府支持,實行聯合執法,形成以鄉鎮政府為主導,國土、城建齊抓共管農民建房和農村宅基地的新格局。

(二)加強內部管理機構的聯絡、聯系、聯管制度建設,理順執法部門與各業務部門之間的關系,加強內部協調配合,提高工作效率。嚴格遵守建設用地及探礦、采礦權審批程序,嚴格日常監管,做到批前監察大隊早介入、批中各相關股室及國土資源所嚴把關、批后齊抓共管。

(三)繼續嚴格執行《縣國土資源局關于進一步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縣國土資源局關于加強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查處工作的通知》,再次明確各管理所是本轄區動態巡查的主體,主要負責日常巡回檢查,健全巡查臺賬,按時上報報表,并結合本所實際,建立動態巡查的各項制度,完善動態巡查網絡。監察大隊要適時對各管理所的巡查工作進行指導、監督和檢查,要將動態巡查責任制的落實情況列入目標考核內容。進一步加大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工作力度,落實各項工作制度。充分發揮農村黨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的作用,讓村(居)委會書記、主任切實擔負起本村(居)委會土地管理的監管職責,真正建立健全縣、鄉、村三級執法監察網絡,將土地執法的關口前移,及時發現、制止、報告各類土地違法行為,真正從源頭預防土地違法行為的發生和蔓延。

三、重拳出擊,加大打擊力度,嚴肅查處各類國土資源違法案件

(一)積極協助、配合各鄉鎮政府組織開展農民違法建房依法強拆行動。各管理所選擇一批頂風作案、影響較大的違法占地建房,組織力量強制拆除,起到教育、震懾作用,有效遏制農民搶占、亂占土地行為,特別是破壞耕地的違法行為繼續發生和蔓延。

(二)各管理所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依法對發生的國土資源違法行為進行立案調查取證,調查終結后,報局監察大隊會審,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監察大隊要對各管理所辦理的案件進行督辦審查,及時作出處理決定;要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抽樣或實地檢查,確保辦案質量;要對重大典型案件、督辦案件、領導交辦案件、基層政府違法案件以及監察大隊認為應當由其直接查處的案件進行立案查處。

(三)鞏固礦業市場整治的成果,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加強與公安、林業、供電、安監等部門合作,堅決嚴厲打擊各類礦產資源違法行為。

(四)摸清全縣地質災害違法的現狀,重點查處地質災害治理轉包工程案或違法進行地質災害評估案。

(五)全力以赴參與縣城規劃區內“雙違”整治,按照縣委、政府的安排,抽調人員積極參與“雙違”清理整治工作。

四、主動作為,精心安排部署,積極做好2014年度土地礦產衛片執法監督檢查各項工作

(一)成立局土地礦產衛片執法檢查工作組,從相關股室抽調人員,全力以赴開展衛片執法檢查各項工作。

(二)進一步梳理、研究和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摸透、吃透衛片檢查的各項政策規定,做到早安排,早布置,早整改。

(三)認真執行部、省出臺的半月報制度,及時上報工作進展情況,要嚴格審核“衛片檢查”各類數據成果,確保上報的數據嚴謹、真實、準確。

(四)依法立案查處和全面整改,確保依法履責率達100%,積極采取恢復土地原狀、“三不留一毀閉”等措施消除違法狀態,確保順利通過部、省組織的督查驗收。

五、信息共享,依法督辦、不斷推進土地供后監管和內部追責力度

(一)切實加強國土資源審批備案和公示制度。行政審批股要將行政審批的基本信息在批準許可之日起7日內,以電子文檔或其他形式在轄區管理所或監察大隊進行備案,轄區管理所應當督促各建設單位和采礦業主將除保密事項外的行政審批情況,在建設工地或采礦現場豎立或懸掛,接受監督;地質環境監測站應當將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機構備案的資料報監察大隊備份,各管理所應當按照備案的情況對評估人員的證件等身份進行核實,發現違反地質災害法律法規的應當依法予以查處。

(二)資產股、各管理所要利用網上監管平臺,加強對國有土地供后行為進行監管,防止發生新的違法行為,對拒不接受監督監察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要移交執法監察大隊或管理所依法進行處罰,并將其納入守信程度的重要條件予以登記管理,情節嚴重的納入用地警示信息黑名單予以上報。

(三)凡建設用地行為未經管理所執法人員或監察大隊出具檢查核驗意見,或檢查核驗不合格的,不得通過驗收,不得為其辦理確權登記手續。被局監察大隊納入警示信息黑名單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以后公開拍賣土地、礦產資源時,將取消其競買資格。

(四)切實加強國土資源執法監管責任追究。局將定期組織監察大隊對行政審批情況進行抽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對拒絕接受監察大隊監督監察的,對發現違法行為制止不力的,對非法批地、批礦的,對未通過檢查驗收或違法行為未處理結案,為其辦理審批和登記的國土資源系統人員,由監察大隊按照《省土地監察條例》的規定,提出處分建議報局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涉及違紀的由局紀檢室追究紀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