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和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26 10:51:29

導語:煤礦和宣傳教育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煤礦和宣傳教育工作要點

一、煤礦安全生產工作重點

經過2015年煤礦整頓關閉和轉型升級工作開展以后,全市目前共有煤礦企業3戶,礦井(坑)12對,其中縣煤礦、縣煤礦、縣農場煤礦已列為今年關閉礦井,實際生產礦井和改造提升建設礦井有9對(坑)。2014年,全市煤礦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1起,導致1人死亡,關閉煤礦礦井3對,全市煤礦除縣煤礦外,所有礦井從2014年4月15日一直停產到年底。2014年12月15日,市安全監管局和市工信委根據《中共市委辦公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市市級有關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規定的通知》文件要求,市級煤礦安全監管職能交由市工信委負責,各產煤縣區也相繼進行了交接。2015年,安全監管部門對煤礦的安全工作要從直接監管調整到綜合指導、監督和協調上來,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協助工信部門開展幾項暨待完成的工作。一是配合支持煤礦企業辦理復工復產手續;二是配合支持開展煤礦特員培訓;三是配合支持開展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四是配合支持好縣崩龍田煤礦省級重大隱患的治理摘牌工作。

(二)認真組織開展煤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按照市安委會和各縣區安委會制定的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方案,開展好到今年4月底結束的煤礦隱患排查治理。開展的過程中要求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對發現的問題盯住不放,嚴格進行簽字背書,按時上報報表總結。

(三)開展煤礦安全督查。產煤縣區年內組織對煤礦開展2次安全督查,主要任務是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和工作開展情況,督查煤礦“安全三同時”執行、安全質量標準化建設、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機械化改造、重大隱患治理等重點工作開展情況,以及煤礦執行安全生產法規情況。

二、非煤礦山安全工作重點

根據2014年的反復核實,全市取得采礦許可證的金屬非金屬礦山共有535座,尾礦庫46座。截止2014年底,安全生產許可證在有效期內的正常生產金屬非金屬礦山175座。(按照規定,從事粘土、地熱礦泉等開采的不必申領安全生產許可證)。2014年,全市非煤礦山共發生安全生產事故2起,導致2人死亡。礦山安全監管存在的重點問題和困難:一是礦山前期地質工作不到位帶來的問題突出;二是不按設計建設和開采、露天礦山不分臺階開采、地下礦山通風排水運輸采掘等主要生產系統不完善、企業技術力量缺乏、安全管理水平低等問題仍然突出;三是礦山之間、礦山與重要設施之間安全距離不足的問題解決困難,而且還有新的產生;四是安全標準化在多數礦山還沒有真正發揮作用;五是金屬礦山停產面較大(據初步統計目前處于正常生產的金屬礦山不足20座),而礦山整合關閉、轉型升級任務繁重,工作壓力非常大。面對這些問題和困難,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以敢于擔當的決心來面對這次轉型升級工作,以務實奉獻的作風來推動全市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今年我們的重點工作是:

(一)細化措施,貫徹落實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重點是:一是安排非煤礦山企業深入組織學習《安全生產法》;二是根據新修訂的安全生產法完善企業相關規章制度(主要是修訂完善企業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和下屬機構的安全生產職責、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和考核辦法、安全生產費用的提取使用辦法、人事管理制度、教育培訓制度、隱患排查治理制度等);三是組織非煤礦山企業制定落實年度教育和培訓計劃;四是落實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的規定(《安全生產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危險物品的生產、儲存單位以及礦山應當有注冊安全工程師從事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五是落實事故隱患要如實記錄并向職工通報安全生產隱患的規定;六是落實危險作業應安排專人進行現場管理的規定;七是落實使用派遣勞務工安全管理規定。

(二)克服畏難情緒,全力開展金屬非金屬礦山轉型升級和整頓關閉攻堅克難。市人民政府將根據省人民政府的總體部署,安排金屬非金屬礦山轉型升級工作,全面推進礦山轉型升級和整頓關閉攻堅克難,對現有礦山實施“保持生產一批、改造升級一批、整合重組一批、淘汰關閉一批”,通過對標檢查對每一戶礦山按照“四個一批”進行分類,全面開展轉型升級和整頓關閉工作。2013年部署的金屬非金屬礦山整頓關閉進入最后一年,雖然很多任務在前兩年已經完成,但關閉整合的任務難度進一步增大。轉型升級是推動整個礦業秩序好轉、推動規模化規范化、提高礦山行業安全生產水平整體提高的有效措施,是推動我市礦山行業進入新常態的有力手段,也將是今后3年非煤礦山的第一重點工作,請各縣區一定要高度重視,提前做好研究安排和計劃,制定符合本縣區的工作方案,加強組織領導,認真扎實開展,確保2016年通過驗收。

(三)全面加強監管,推動采掘施工企業、地質勘探單位和開采工程安全監管工作進入新常態。將采掘施工企業、地質勘探單位和地質勘探項目全面納入安全監管,是國家總局、省局的統一安排,是全面提高非煤礦山安全生產水平的基本要求,我們要認識清楚,主動作為,開展好各項工作。一是要繼續開展三類單位的清理,做到底數清;二是要督促三類企業按規定實施備案或登記,督促從事鉆探、坑探的地質勘探單位按規定履行安全“三同時”手續,安全專篇經審查批準后方可組織施工;三是對未按規定進行登記備案和履行安全“三同時”手續的,要嚴格依法進行處理;四是將三類企業納入日常安全監管。

(四)加強選礦企業安全管理,推動選礦企業安全工作進入新常態。2014年,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下發了《關于切實加強金屬非金屬礦山選礦廠安全生產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要求開展選廠基本情況調查和選廠安全生產大檢查,強化選礦廠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推進選礦廠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等,各縣(區)都按要求開展了相關工作。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選礦企業包括我們的一部分安全監管干部,對選廠的安全工作要求還不理解,對需要開展的各項工作還不熟悉,工作的進度也還不理想。今年,要認真組織學習關于選廠的安全政策要求和安全標準,熟悉。

(五)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尾礦庫安全監管,遏制建設和管理標準降低的勢頭。在今年年初開展的尾礦庫隱患排查工作中發現,部分尾礦庫企業放散了對建設和管理的要求,有的未經批準擅自回采,有的庫容已滿未實施閉庫,個別地方還存在未經批準擅自設立尾礦庫的現象,今年我們要以強硬的措施壓住這個不良勢頭。要持續實施尾礦庫安全標牌管理制度,在尾礦庫區架設標明尾礦庫基本參數的標牌;對達到堆積標高的尾礦庫依法實施閉庫;對違規排尾、擅自改變堆積坡比、違規擴容、許可證未按時延期等違法行為,一律依法實施處罰。

(五)做好非煤礦山常規監管工作。一是進一步規范安全標準化建設,正常生產的礦井必須達到安全標準化三級及以上水平,新建礦山要在運行6個月即開展安全標準化建設工作;要推動企業將安全標準化運用于安全管理中,讓安全標準化逐步融入企業安全管理。二是地下礦山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建設,所有正常生產礦山必須按規定建成安全避險“六大系統”,停產后恢復生產礦山必須完成“六大系統”建設方準投入生產;同時,要督促教育企業管理使用好“六大系統”,使之在企業生產管理中逐漸發揮作用,推動進入新常態。三是要認真做好“安全三同時”,嚴格按照規定開展評價、設計、驗收等工作;對于驗收,在國家總局出臺具體的新規定前,仍然按照原辦法進行。四是進一步嚴格安全生產許可證管理,對于未取證擅自投入生產的、許可證過期后繼續進行生產的、采礦許可證到期后未規定交回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發現一起,處理一起,決不姑息。

(六)思想不麻痹工作不松懈,抓好停工停產企業的安全監管。目前,非煤礦山企業特別是金屬礦山企業,停工停產面大,但是,停工停產不等于就沒有安全風險,反而有些設備設施由于長期停用會形成隱患,增加事故發生機率,比如井下巷道、尾礦庫、壓力設備等,企業管理也會放松。請大家千萬不能麻痹,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監管檢查要開展,頻次由縣區局根據實際確定,尾礦庫在雨季來臨前一定要檢查;二是要督促企業做好值班值守和安全檢查;三是復工復產前要進行檢查驗收,復工復產條件必須達到相關規定,具體驗收辦法由各縣區自行制定。

三、宣傳教育工作重點

(一)把握住教育培訓重點。一是深入學習和宣傳關于安全生產的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省委李紀恒書記關于安全生產的重要講話精神;二是認真抓好新修訂安全生產法的培訓和宣傳,同時開展好相關配套修改法規的學習;三是以安全主要負責人、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的崗位安全技能為重點,認真組織培訓。

(二)精心組建安全生產考試中心,做好培訓中心的過渡轉換。根據省安全監管局的統一部署,在今年內要完成教考分離,州市要成立安全生產考試分中心。根據去年規劃并經省局認定,我市將成立一個考試分中心(考試分中心必須是事業單位),設立和2個考試點。要做好幾項工作:一是申請將培訓中心調整為考試分中心,機構類型不變,人員編制不變,原培訓中心的全體人員全部調整為考試分中心工作人員;二是做好考試場地的建設,按省局要求的標準建設1個考試點,能滿足50人以上同時考試,同時按省局規定標準做好配套設施建設。三是做好培訓機構的過渡轉換。按局黨組研究決定,考試中心正常運轉以前,培訓工作繼續由原培訓中心負責組織;考試中心實現正常運轉以后,原培訓中心工作逐步交由安全協會進行組織。

(三)強化“三項崗位”人員的持證培訓。繼續貫徹落實《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進一步加強安全培訓工作的決定》,認真抓好非煤礦山、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生產經營單位“三項崗位”人員(安全負責人、安全管理人員、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資格培訓。請各縣區安全監管局在檢查中,將對三項崗位人員的持證情況列為必檢內容。

(四)組織安全監管干部執法取證培訓。積極向省局匯報爭取,在5月下旬組織全市執法證件到期的安全監管干部進行培訓,換發安全監管執法證,保障全市安全監管工作的順利進行。

(五)加強檔案建設和管理的相關工作。以新的一年展開安全培訓工作為契機,不斷完善歷年來的證件和人員的檔案資料管理,爭取做到按單位類型一人一檔,讓發放的證件都有相關的檔案可供查詢,并由此來加強檔案的建設和管理,逐步實現三項崗位人員管理的信息化。

(六)認真做好第十三個安全生產月的各項工作。2015年全國安全生產月主題為“加強安全法治保障安全生產”。今年的安全生產月活動,要緊扣《安全生產法》貫徹落實、依法治安,以及各項重點工作,并充分總結以住的成功做法,拿出新舉措新辦法,認真扎實謀劃好。請各縣區從現在開始,認真考慮如何開展好第十三個安全生產月的宣傳活動,提前做好計劃。大家有什么好的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向市局提出。

四、抓好高危行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

總結幾年來的高危行業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工作,總體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安全生產的總體保障水平,加強了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意識,對事故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妥善處理善后發揮了積極作用。2014年,有322戶企業為7541人投保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其中隆陽109戶1909人,施甸45戶448人,91戶2383人,27戶2312人,50戶489人。全年共累計理賠27人,理賠金額135.5萬元,賠付率35.8%。今年,要重點強調幾個方面的事:

一是實施安保互動,要求企業為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繳納工傷保險的同時,還要繳納人身意外傷害保險,是《省安全生產條例》的明確規定,也是省安監局、省保監局的統一部署,目前未接到任何變動的通知,請各縣區各單位繼續按原規定執行。

二是從去年投保的企業數來看,投保企業數與實際高危行業企業數還有很大差距,扣除停產企業數,仍然有一部分企業沒有按規定參保,請各縣區回去以后進行梳理,督促未參保企業依法投保。

三是請各單位做好宣傳工作,加強政策宣傳、業務宣傳,增強企業負責人開展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積極性,推動工作的常態化。

四是請主承保單位認真做好宣傳工作,講清法規和政策規定,主動做好對接;同時不斷提高服務水平,加強對個體工商戶、人員較少企業業務辦理的研究,總結出一條符合實際的工作措施,推動工作的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