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縣職業衛生工作要點
時間:2022-04-07 11:11:11
導語:全縣職業衛生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6年,全縣職業衛生工作的總體目標是:全面構建“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的職業病防治新機制,緊密圍繞國家、省職業衛生重點工作,健全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深化重點行業專項治理,突出機械制造、危化品生產使用等粉塵、高毒物品職業病危害嚴重的行業領域的職業病危害治理;強化基礎建設,督促用人單位落實職業病危害告知、日常檢測、定期檢測評價、職業健康監護等措施,全面提升職業病防治工作水平。
一、健全完善職業病防治體系
一是健全責任體系。各鄉鎮(園區)和有關部門要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體系,要將職業病防治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范圍,并與總體工作同時部署、同時推進、統籌考核。用人單位要落實職業病防治工作責任人,建立健全包含第一責任人、分管責任人、管理人員、勞動者,涉及公司、車間、班組、崗位的職業病防治責任體系,健全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管理人員,保證資金投入,確保企業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落實到位。
二是完善誠信體系。要將職業衛生內容納入用人單位安全生產誠信體系管理,在審查中要嚴格審查用人單位是否履行職業丑生“三同時”,防護設施、個體防護和職業健康監護、現狀評價、日常檢測是否落實到位。要將職業衛生承諾事項落實情況,列入督導檢查、治理驗收、防治評估、行政執法的必查內容,把用人單位兌現承諾情況作為誠信動態管理的重要依據。
三是抓好隱患排查體系建設。督促、指導用人單位開展職業衛生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建設,利用隱患排查治理動態監管平臺,開展隱患自查自改自報。要結合治理驗收、危害防治評估和專項治理等行動,對企業職業衛生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進行督察,督促企業盡快實現隱患排查治理網上填報,實現信息的互聯互通,并通過監管平臺對企業隱患數據進行監督、統計和分析,實施差別化監管。
四是積極運行聯席會議制度。要建立并運行職業病防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明確主要任務、成員職責、工作機制和有關要求。要充分運用聯席會議制度,以部門間協作配合、齊抓共管、信息共享為前提,統籌協調并提出加強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有關對策和措施,組織開展多行業、多部門的職業衛生聯合執法、專項治理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信息通報、違法、行為舉報受理、重大事件處置以及危害監測預警等工作機制。要按照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十部門《關于印發加強農民工塵肺病防治工作的意見》的要求,嚴格落實粉塵防治工作主體責任,。做好農民工塵肺病防治工作,切實保護農民工職業健康和相關權益。
二、深入開展專項治理
一是督促水泥、橡塑企業建立責任制、配備機構人員、健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開展定期檢測、加強教育培訓、完善健康監護,嚴格落實職業病防治各項管理措施,夯實基礎管理。在兩個行業企業進行覆蓋式執法監察,對拒不落實整改,無防塵設施或達不到防塵要求、不為勞動者配備符合國家要求的防塵用品,以及工作場所粉塵濃度超標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依法予以處罰;對粉塵濃度仍嚴重超標且整改無望的企業,要提請地方政府依法予以關閉。
二是繼續深入開展職業病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專項治理。繼續深入開展危害告知和警示標識專項治理,結合執法監察、督導檢查、申報復核等行動,采取統一合同告知模板、規范公告欄格式、發放《危害告知與警示標識管理規范》等措施,著力解決企業危害告知不規范、不全面、應告不告,以及警示標識數量不足、設置不醒目、規格不達標等問題。
三是重點行業治理。在完成國家和省市局確定的專項治理基礎上,縣局決定進一步在機械行業的開展專項治理。治理行動要摸清底數、制定方案、明確標準、嚴格驗收、嚴肅執法,確保危害因素得到有效遏制,勞動者健康得到有效保障。
三、加強職業病危害申報核查
從2016年起,做好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復核及對應報未報用人單位的檢查行動。用人單位要按照新的《職業病危害分類目錄》完成自查自改,新建企業要在竣工驗收后30日內進行申報,發生變化的要在15日內完成變更申請。各地要對轄區內已經完成申報的用人單位及應報未報用人單位,要采取網上信息核對、現場檢查核實、對照檢測評價報告等方法,對已經申報的用人單位基本信息、機構人員、危害種類、危害分布、危害濃度、接害人數等信息內容進行重新審核,要求企業對發生變更或不實信息限期整改,對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嚴格執法,對未及時、如實申報或未按規定申報變更的,要責令限期改造,并分別處以5至10萬元或5000元至3萬元的罰款。
四、做好職業病危害防治評估工作
根據國家總局和省局要求,為科學評判各地職業衛生工作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下一步工作,從2016年起,每年10-11月份,全省將開展職業危害防治評估工作,重點評估地方政府及有關部門,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責任體系,明確并落實職責,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生產目標考核范圍,并與總體工作同部署、同推進、統籌考核。我縣抽選5家企業,檢查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評估時聘請技術支撐單位和行業專家,對企業的資料審查和現場抽查,并對各項工作推進效果進行評估打分。檢查內容包括:危害申報、接觸危害作業、培訓教育、“三同時”履行、健康檢查、檢測評價以及合同告知等。評估結果將按比例納入年終目標考核。各地要認真按照評估內容做好相應工作。
五、夯實基礎建設
一是抓好職業衛生“三同時”監管工作。要督促用人單位嚴格執行建設項目職業衛生“三同時”制度,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對未按照規定履行“三同時”手續的依法予以嚴厲處罰。重點行業“三同時”履行率要達到100%。
二是做好職業衛生統計工作。按照國家總局的要求,各地嚴格落實工礦商貿企業職業衛生統計制度,明確職業衛生統計工作專職人員,認奠做好數據審核和匯總分析。2016年11月10日前,完成年度統計任務,并上報(具體統計任務見《2016年工礦商貿職業衛生統計任務分配表》)。縣局將定期調度并通報。
三是加強職業病危害檢測評價工作。督促存在危害因素的用人單位,按《工作場所職業衛生監督管理規定》的要求,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病危害因素檢測,職業病危害嚴重的用人單位每3年進行一次現狀評價。督促企業將檢測、評價結果向安監部門報告和向勞動者公布。對檢測結果超標超限的,要督促用人單位整改,并及時開展復檢。
四是抓好檔案標準化工作。一方面要督促已完成檔案建設的用人單位及時進行修訂完善。另一方面,督促指導職業病危害一般的用人單位開展檔案標準化建設,年內要完成全部工作量的75%以上。
五是強化執法監察。要實行“二合一”執法模式,在開展安全生產執法的同時,加大對存在高危粉塵、高毒物品和放射性危害企業,以及職業病危害嚴重的“中小微”企業的監督檢查力度,明確職業衛生執法工作量。
六是加強勞務外包和勞務派遣管理。規范勞務外包行為,督促用人單位在向外承包存在職業病危害的作業時,對承包單位的職業病危害防護條件和能力進行調查核實。發現用人單位存在將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外包給不具備防治條件的單位或個人行為的,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同時強化派遣用工管理,監督用人單位嚴格落實勞務派遣員工的職業病防治待遇,大力推動《職業病防治告知附加條款》的簽訂工作,加大對勞務派遣用工未按規定簽訂勞動合同或未在合同中告知職業病防治相關內容的監督檢查力度。
- 上一篇:初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分析
- 下一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