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實施要點

時間:2022-07-05 10:11:17

導語: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實施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實施要點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全縣民政領域脫貧攻堅工作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關于扶貧工作重要論述、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縣委、縣政府和上級民政部門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認真抓好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問題整改,堅持不懈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確保高質量完成民政領域脫貧攻堅任務。

一、繼續強化脫貧攻堅學習培訓

1.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入學習貫徹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關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跟進學習中央、省、市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用以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切實踐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初心和使命,以實際行動踐行“兩個維護”。

2.加強業務培訓。對全縣8個鎮及所有村(居)從事社會救助的工作人員,2020年繼續開展民政兜底脫貧培訓,通過培訓切實提升基層民政脫貧攻堅工作能力。

二、工作重點

(一)實施社會救助兜底保障行動

3.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的政策有效銜接。加強與扶貧部門的動態協調,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因病因殘因災等新增貧困人口納入救助范圍。配合扶貧等相關部門,全面比對、摸排收入不穩定、持續增收能力較弱、返貧風險較高的已脫貧人口以及建檔立卡邊緣人口,掌握未納入救助范圍的人員情況,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予救助。鞏固兜底保障脫貧成果,在核算低保家庭收入時按規定扣減必要的就業成本,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后給予12個月的漸退期。

4.深化開展農村低保專項治理。聚焦標本兼治,進一步優化政策、完善制度機制,不斷鞏固深化專項治理成果。持續推進低保專項治理,重點聚焦“脫保”“漏保”“落實政策一刀切”等問題,深入開展清理排查,實現應保盡保。嚴肅查處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臨時救助政策落實不到位等為題,堅決糾正工作中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和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問題。聚焦侵害困難群眾切身利益的突出問題,暢通和拓寬群眾信訪舉報渠道,嚴肅查處違紀違法案件。

5.加強供養特困人員照料服務。落實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全面推行特困人員住院護理保險。優先為有集中供養意愿的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提供集中供養服務,確保到2020年底,全縣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50%。加強對分散供養特困人員的照料服務,落實照料護理人并簽署“1+1+1+1”的服務協議。

6.充分發揮臨時救助制度作用。全面落實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進一步優化審核審批程序,提升臨時救助時效性。積極運用“先行救助”方式緩解急難型救助對象生活困難。加強臨時救助和低保政策銜接,對返貧人口和新增貧困人口,可視情先行給予臨時救助;一段時間后基本生活仍然有困難的,按規定納入低保范圍。

7.做好與肺炎疫情相關的社會救助工作。深入了解掌握肺炎患者家庭以及因疫情導致難以就業、收入減少等生活困難家庭情況,優化簡化審核審批程序,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家庭或人員納入臨時救助等社會救助覆蓋范圍,切實保障其基本生活。

(二)加大特殊群體關愛幫扶力度

8.做好農村兒童、留守婦女關愛保護工作。加強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實現“動態監管、應保盡保”。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和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建立縣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聯席會議機制,強化困境兒童分類保障,完善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夯實強制報告、應急處置、評估幫扶、監護干預“四位一體”救助保護機制,堅決杜絕無人監護現象。優化兒童福利機構“養治教康安”功能建設。加強貧困地區農村留守婦女關愛服務工作,摸底排查農村留守婦女情況。

9.推動養老服務資源聚焦脫貧攻堅。完善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年人補貼制度。推進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敬老院)和村級養老服務站相銜接的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完善農村留守老年人關愛服務工作機制,推進農村老年人聯系人登記、贍養協議簽訂、探視走訪三項工作,加快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加強資源統籌,對農村困難家庭的高齡、失能、留守老人,督促各方履行關愛職責,增強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安全監護、權益保障等基本服務。

10.做好貧困殘疾人困難救助工作。持續做好殘疾人“兩項補貼”的審核、審批和資金發放工作,加快建立“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三)動員、引導社會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11.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加強工作宣傳,營造社會組織參與扶貧開發的良好氛圍,著力發揮社會組織在產業幫扶、教育幫扶、醫療幫扶、智力幫扶和對口援助中的作用。通過示范引領,推動全縣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工作規范化、常態化,帶動更多社會組織投入脫貧攻堅事業。

12.積極引導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推廣使用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不斷壯大志愿者隊伍,引領志愿服務記錄證明工作規范開展。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組織身份標識工作,加強志愿服務組織培育發展和監督管理。引導縣內慈善組織規范發展,動員慈善組織參與脫貧攻堅。進一步發揮慈善組織、專業社工和志愿服務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

(四)加強城鄉社區治理和基層政權建設

13.加強農村基層政權建設。加強對脫貧攻堅對象較多的村(居)開展基層政權和社區治理的政策指導,構建和完善惠及貧困人口等群體的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加強貧困村(居)基層干部能力建設,指導貧困村(居)完善村黨組織領導鄉村治理的體制機制。

14.推進移風易俗改革。開展優秀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評選活動。加大對貧困村(居)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制定的指導力度,選擇部分優秀的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進行宣傳推廣。加強農村紅白理事會建設,推進婚喪領域移風易俗,助力鄉村振興。

(五)加強區劃地名管理

15.加強區劃地名管理。對符合行政區劃調整條件的貧困村(居)進行統計梳理,對有意愿開展撤并、變更的行政村(居)主動服務、對標推進,在符合標準的前提下,優先指導,加快審批。對符合申報千年古鎮、千年古村落的貧困鎮村,主動幫助指導申報材料整理,加強與上級民政部門的溝通協調,優先推薦上報。

(六)扎實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16.加強雙聯系村幫扶工作。局領導班子成員要帶隊經常深入雙聯系村開展結對幫扶工作,發揮民政部門的職能優勢,指導幫助聯系村制定鄉村振興和村級發展規劃、年度扶貧開發工作計劃和貧困戶年度幫扶計劃,要深入到貧困戶家中了解情況,宣傳扶貧政策、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局幫扶責任人,要落實幫扶責任,深入到幫扶的貧困戶家中聯系幫扶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嚴格落實脫貧攻堅政策。

17.做好縣域幫扶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統一安排,縣民政局安排1名工作人員赴靈璧縣開展為期3個月的結對幫扶活動,利用縣域扶貧資金,指導幫助靈璧縣民政部門實施社會工作、兒童關愛等服務項目,解決、緩解脫貧對象家庭后顧之憂,助力脫貧攻堅。

三、保障措施

18.落實職責分工。縣民政局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在局黨委統一領導下,統籌研究、協調推進和督促落實民政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確保按時保質完成各項脫貧攻堅任務。

19.加強部門聯動。指導各鎮做好2020年民政脫貧攻堅工作。與扶貧部門加強工作配合,定期開展農村低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信息比對;在農村低保專項治理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脫貧攻堅中社會救助需求情況,提高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

20.深化作風建設。切實加強作風建設,落實落細各項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政策,確保救助對象精準、因戶施策精準、資金補助精準;扎實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深入查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在民政工作中的典型表現,做到立行立改、全面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