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加強利用外資工作意見
時間:2022-11-28 09:57:39
導語:關于加強利用外資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為進一步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提高外資質量和水平,更好地發揮外資在推動我市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地域經濟協調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特制定本意見。
一、工作總體要求和任務目標
(一)總體要求。嚴格落實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突出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的要求,充分發揮利用外資在我市經濟發展、城市升級中的重要作用。一是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加大對重點在談、在建項目推進力度,確保全市利用外資總量穩步增長;二是進一步拓展引資領域,進一步優化利用外資產業結構;三是以推進境外簽約項目落地及現有項目增資擴股為手段,做好外資項目注冊工作,擴充合同外資儲備;四是利用好境外資本市場,鼓勵有條件的企業根據自身發展需要到境外上市,推動我市境外上市取得實質性突破。
(二)任務目標。不斷加大對現有利用外資資源的發掘和整合,力爭每年新批外資項目30個,確保其中合同利用外資過1000萬美元項目3個以上;加大對擬境外上市企業的幫扶力度,力爭2013年境外上市實現新突破,十二五期間全市境外上市企業初具規模;抓好在建、增資、并購等外資項目的資金到位,確保利用外資年增長10%以上。
二、完善機制,強化措施,實現利用外資新突破
(一)完善境外招商機制,在引進外資大項目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明確引資重點,按照“提升港臺,深化日韓,突破歐美”的戰略布局要求,以世界500強、大型跨國公司為目標大力開展產業招商、定向定點招商、小分隊招商,確保招商目的明確,突出實效性。進一步提升招商層次,結合我市優勢產業,對我市煤化工、機械制造、商貿物流、文化旅游、城市建設等領域項目進行篩選和包裝,確保以上行業每年至少進行1次專門定點招商,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主要領導帶隊推進,切實發揮外資在我市培植機械機床、煤化工兩個千億元產業集群,打造工業企業的“百億航母”、“十億板塊”、“億元群體”中的重要作用。發揮企業在招商引資中的主體作用,鼓勵企業拿出優勢項目吸引境外資金,對于有意向的項目由責任單位進行跟進,項目成熟后由市政府進行幫扶,明確責任,層層推進。各鎮街、市直有關部門及經濟開發區要充分做好外資項目的承接工作,制定切實可行的引進外資優惠政策,在外資項目稅收、收費等方面給予傾斜,對用地集約的國家鼓勵類外商投資項目優先供應土地。著重做好境外簽約項目的推進工作,前期項目篩選要以成熟在談項目為主,避免意向型項目簽約,項目在簽約后4個月內必須注冊外資公司,6個月內到位資金,開工建設。
(二)建立重大項目幫促機制,在培育重點外資項目上取得新突破。堅持高層促進機制,各鎮街、市直有關部門及經濟開發區的主要領導要親力親為,形成鮮明工作導向;實行重大項目聯席會議制度,對利用外資額1000萬美元以上或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項目,在幫包領導和責任單位大力推進的基礎上,相關職能部門提前介入,召開聯席會議,在項目用地、立項、環評、能評、審批、經營等方面協調一致,確保項目進展順利。在大力實施以上機制的基礎上,實現以下幾個方面的突破:一是在發掘現有外資潛力上取得新突破。
(三)充分發揮各類園區招商載體作用,在園區利用外資上取得新突破。經濟園區作為我市外資項目的主要載體,在全市利用外資工作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經濟開發區要緊緊圍繞拓展空間、提升產業等方面加快自主建設步伐,推動優質外資要素和重要外資資源的集中,增強開發區在打造外資支柱企業,拉動整體外資提升方面的能力,發揮開發區在利用外資工作方面的輻射作用。鼓勵引導經濟開發區按照產業發展要求,結合國際產業轉移,按照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品質管理的要求,建設各類國別(地區)園區,發揮以外引外的集聚效應。進一步明確木石煤化工、西崗苯制品、鮑溝現代玻璃、級索太陽能、大塢生物醫藥、張汪煤電、龍泉中小機床、荊河機械零部件、東沙河童車童床、濱湖蛋制品等十大特色產業園的功能定位,充分發揮自身產業集群優勢,加強對國際相對應產業發展狀況的研究,形成自主引資規劃,開展靈活多樣的招商方式,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吸引外資進入到我市優勢產業,切實發揮外資在推進我市產業升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四)建立境外人才引進機制,在招商引智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加大對擁有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且市場開發前景廣闊的科技成果人才的引進,鼓勵人才帶技術、帶項目、帶資金來我市創辦科技型企業或與我市企業合作創新,實現以人才引進帶動項目引進,以優質項目打造集群優勢。按照引進人才項目評審情況,在項目的啟動資金、銀行貸款擔保、建設用地上給予一定幫助,鼓勵引進人才以技術成果入股投資。幫助解決引進人才的子女、配偶就學、就業及家庭居住等相關問題,解決引進人才的后顧之憂。加強同外國駐華領事館、跨國公司駐華總部、華僑組織、知名國際商協會等機構的聯系,建立定期聯絡機制,加大對我市經濟環境,產業優勢,規劃方向、優惠政策等方面的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好以上機構和人員廣泛的信息和影響力,幫助我市引進新的項目和客商,做好“借腦生財,外資內引”。
(五)完善外資服務機制,在營造利用外資環境上取得新突破。充分利用好我市外資審批權限,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大力實行“一條龍”服務,加大跟蹤服務力度,提高引進外資工作效率,建立高效的外商服務機制。建立政務環境評議評價制度,認真聽取外商的意見和建議,嚴格執行服務承諾制、公示制,營造公開、公正、高效、廉潔的政務環境。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服務,努力從主要依靠優惠政策吸引外資向以綜合環境優勢吸引外資轉變。加強隊伍建設,定期開展利用外資法規、政策培訓,不斷提高外經貿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打造一支肯干事、會干事的專業外資隊伍。
(六)完善利用外資考核促進機制,在提高利用外資認識上取得新突破。實行外資定期會議制度,每季度初由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利用外資工作會議,分析和解決外資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下一步工作開展意見。繼續推行外資完成情況通報制度,對各單位實際利用外資完成情況“周調度,月通報”,明確外資進展進度,增強全市上下利用外資緊迫感,推進利用外資工作平穩較快的開展。嚴肅外資考核制度,年底對未完成實際到位外資任務的單位堅決執行“一票否決”,對于超額完成年度實際利用外資任務的單位,其超額部分可以抵雙倍境內資金任務,并由市級財政獎勵責任單位超額部分的0.5%。加大對合同利用外資工作完成情況的考核力度,對當年注冊世界500強企業(含其全資子公司)投資項目、合同外資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及總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含新設、增資、股權轉讓、并購等方式)的責任單位由市財政部門給予一定獎勵;對于年內無新上外資項目,未能完成全年合同利用外資任務的相關鎮街及部門年末進行通報批評。確保通過落實考核獎懲機制,明確外資工作在各單位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督促各單位在狠抓實際到位外資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外資項目的引進,注重合同外資的儲備,注重外資在優化經濟機構中的重要作用,確保我市利用外資工作在更廣泛領域、更高的層次取得更大的成果,實現我市對外開放的新突破。
- 上一篇:工會在國企勞動關系形成中作用
- 下一篇:全縣產業招商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