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環境問題聯防聯控意見
時間:2022-01-21 10:18:06
導語:重點環境問題聯防聯控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隨著我縣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產業結構矛盾日益顯現。為共同推進重點區域環境問題的解決,加強部門協作,不斷改善環境質量,保障群眾身體健康,促進全縣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現結合我縣實際,制定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推進環境突出問題解決為主線,按照“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原則,加快建立統一規劃、統一監測、統一監管、統一評估、統一協調的重點環境問題防治工作機制,逐步形成區域聯防、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環境污染防控體系。
二、基本原則和目標
堅持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調的原則,促進縣域經濟與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堅持屬地管理與區域聯動并重的原則,不斷提升區域環境污染防治水平;堅持源頭預防與過程控制統一的原則,積極推進環境突出問題的解決。
三、重點工作任務
(一)實施重點區域和重點污染源綜合防治工程
以整治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和褒城工業園區等重點區域環境突出問題為重點,加快調整產業結構,改善區域環境質量為目標,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落后產能淘汰,推進企業清潔生產。認真落實優先扶持、重點支持、改造升級、限制發展、強制關停等措施。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積極培育新型產業,推進縣域經濟轉型。進一步加強和規范建設項目管理,嚴格項目準入,加強冶煉、化工、建材、食品等重點行業的監管,從源頭上杜絕“兩高一資”(高污染、高能耗、資源型)性項目。健全和完善重點污染源環境監管制度,強化環境執法。以整治重點區域特征污染物為重點,積極開展重點區域環境突出問題綜合整治,不斷改善區域環境質量。嚴格落實節能減排措施,有效節約和利用能源資源。
(二)實施城區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持續開展縣城區“潔凈工程”,建立和完善大氣環境污染治理聯動機制。一是加強城區周邊工業企業大氣污染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二是加強城區交通運輸管理和整治,依法查處違法渣土運輸車輛,減少運輸車輛拋撒、揚塵,以及交通噪聲污染;三是加強和規范建筑施工工地管理,嚴格落實工地揚塵防治措施,嚴防施工揚塵污染;四是加快劃定城區煙塵控制區,進一步加強縣城區鍋爐、茶浴爐管理,減少煙塵排放量。五是加強和規范縣城區小餐飲企業環境管理,積極開展城區規模以上餐飲企業油煙治理,減輕餐飲油煙污染,積極推廣無煙燒烤,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六是認真實施縣城區“安靜工程”,及時處理群眾反映強烈的噪聲污染問題,從源頭上控制噪聲污染,積極為群眾創造安靜舒適的生活環境。
(三)實施重金屬污染防治工程
認真貫徹中省市關于對涉重金屬行業污染防控工作部署,嚴格落實縣政府《關于加強涉重金屬行業環境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把涉重金屬行業準入關。大力扶持和鼓勵涉重金屬污染防治和綜合利用項目建設,積極推廣污染治理新技術、新工藝,有效控制和減輕重金屬污染。組織實施《重金屬污染綜合防治規劃》,按照分區控制、分類監管的要求,認真抓好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化工、礦產等重點區域的整治,積極落實污染防治措施,有效控制重金屬污染物排放總量,消除環境安全隱患。
(四)實施農村環境污染防治工程
1、扎實開展生態鎮村創建。以省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重點縣為抓手,大力實施農村清潔工程,開展村莊環境綜合整治,不斷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實施城區周邊農家樂餐廚垃圾、油煙和廢水污染治理試點,促進農家樂的健康發展。
2、切實抓好畜禽養殖污染治理。科學劃定規模化畜禽養殖禁養區、限養區和適養區,嚴格畜禽養殖項目準入,減少畜禽養殖污染。大力推行“一沼一果(水稻、蔬菜、苗木、花卉、藥材、魚)”生態養殖模式,不斷提高畜禽養殖廢物的綜合利用率。
3、深入開展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加大農村畜禽養殖、過量使用化肥農藥和農膜等農村面源污染防治,切實抓好政策引導,加快建立農村面源污染趨勢預測預警機制、農業環境安全評估體系、農村污染防控等體系建設,大力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生產模式。積極推廣新型農業新技術,切實減輕農業面源污染。
4、下力氣抓好夏秋秸稈禁燒工作。加大夏秋兩季秸稈禁燒執法力度,嚴查隨意焚燒秸稈行為。大力扶持秸稈綜合利用龍頭企業發展,積極推廣秸稈還田、青貯漚肥等綜合利用新技術,并積極做好秸稈禁燒宣傳工作,不斷增強群眾環境保護意識。
(五)實施城鄉飲用水源保護工程
加強縣城區飲用水源保護。結合縣域經濟發展和城市化進程,加快劃定縣城中遠期水源地保護區,編制水源地保護方案。認真抓好縣城區水資源利用情況調查,合理配置和優化水資源,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水源地保護執法檢查,嚴查影響水質安全的違法行為,確保縣城區水質安全。
重視解決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問題。積極開展農村飲用水源調查工作,編制并實施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規劃。以“人飲工程”為抓手,加快劃定農村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開展水源保護區環境專項整治,確保群眾飲水安全。
(六)實施環境安全防控工程
認真落實中省市環境安全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進一步完善環境安全防控體系。經常性的開展環境安全大檢查和應急演練,不斷提高環境安全防范水平。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核與輻射、危險廢物、危險化學品和尾礦庫監管制度,嚴查違法行為。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環境突發事件應急機制,及時妥善地處置環境突發事件,確保環境安全。
四、加強組織協調
1、建立重點環境問題聯防聯控協調制度。在重點環境問題聯席會議制度下,不定期召開由有關部門和相關鎮參加的專題會議,協調解決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環境污染聯防聯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
2、嚴格落實環境問題管理責任。各相關部門、相關鎮政府是重點環境問題整治的責任主體,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制定工作方案,層層分解任務,強化監督考核。各配合部門應加強協調配合,制定并落實相關配套措施。
3、加強環境保護宣傳教育工作。各相關部門和鎮政府要通過利用多種形式,廣泛開展環境宣傳教育活動,動員和引導公眾參與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同時,通過電視、網絡等多種媒體定期公布縣域環境質量狀況和污染聯防聯控工作進展情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和監督作用。
- 上一篇:小析公共政策教學的利弊
- 下一篇:規范性文件三統一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