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意見
時間:2022-06-22 10:16:51
導語:廉政風險防控管理工作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目的意義
股級中層干部是干部隊伍的中堅力量,是執行決策部署、推動工作落實的業務骨干,也是企業、群眾辦事必須面對的“重要關卡”。股級干部職責重、風險也大,其廉潔與否、作風如何,直接影響著工作的推進、服務的質效、群眾的滿意度,關系到我縣司法行政事業的發展,關系到我局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否真正取得人民群眾滿意的實效。加強股級干部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是去年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深化舉措,對于預防股級干部職務犯罪,維護良好干群關系,促進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目標要求
按照“貫穿一條主線、強化兩個意識、立足三個建設、建立四個機制”的要求,即:堅持把深化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貫穿于業務工作和權力運行全過程,強化股級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和為民服務意識,立足作風建設、反腐倡廉建設和制度建設,建立清權查險、監督防范、預警控制、考核評責的廉政風險防控長效管理機制,從源頭上破解股級干部中存在的“吃、拿、卡、要”、“庸、懶、散、腐”等機關“中梗阻”頑疾,在全縣司法行政系統范圍內營造勤政廉政的工作氛圍。
三、實施范圍
股級干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由局紀檢組牽頭組織實施,各股室負責具體抓好落實。實施對象是機關股級中層干部、縣公證處股級干部,重點是擁有行政管理權、行政審批權、行政處罰權、執紀執法權、自由裁量權及人、財、物管理權的重點股室負責人,掌管政府采購、專項資金、人事管理等重點領域的關鍵崗位負責人,以及單位近年來發生過違紀違法案件的重要股室負責人。
四、工作內容
(一)清權查險。在去年開展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清權查險工作,力求達到權力更加明晰,流程更加優化,風險更加精準,監督更加到位,管理更加規范。
1.清權明責。根據機構職能“三定方案”,將崗位職責分解,對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監管、非行政許可審批等對外行政管理權和人、財、物管理等內部事務管理權進行梳理,列出“權力清單”,編制“職權目錄”,將權力和責任落實到崗到人,使股級干部增強“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的意識。
2.繪權曬權。根據“職權目錄”,逐項繪制權力運行流程圖,注明行使職權的條件、承辦崗位、辦理時限、監督制約環節以及相對人的權利、投訴舉報途徑和方式,標明關鍵環節可能出現的廉政風險點,向社會或對內公布,接受群眾或單位干部職工的監督,確保以公開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潔。
3.查險評級。著重從思想道德、崗位職責、制度機制等方面重新梳理股級干部崗位廉政風險點,做到風險點不排查不放過,排查不準不放過,排查不全不放過。對查找出的風險點,根據風險發生幾率、危害程度,按照“高、中、低”三檔評定風險等級,并相應制定防控措施,逐步建立單位股級干部廉政風險信息庫,為廉政風險的分析、預測、防控提供參考依據。
(二)監督防范。注重建立廉政風險防控網絡,堅持自律與他律相結合,全面監督與重點監控相結合,內部防范與外部防控相結合,構建“自我預防、單位聯防、社會群防”三道防線。
1.自我預防。股級干部要對照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通過加強自我學習教育和自我行為約束,提高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按照《廉政準則》、八項規定等黨風廉政建設有關規定及崗位職責要求作出履職廉政承諾,接受社會和群眾監督,以自律促自我預防。
2.單位聯防。根據內設崗位職責和業務工作流程,健全完善針對具體崗位和崗位人員的防控措施,鎖定履職權限、規范工作流程、固化自由裁量權,實行權力的相互制衡;重點要將股級干部崗位劃分為行政管理、技術服務、內部事務管理等類型進行歸類防控,分門別類制定相應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控措施,建立符合單位實際的廉政風險預警防控實施細則。根據權力運行的風險內容和不同等級,實行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對廉政風險等級較高的股級干部權力,在單位分管領導直接管理的基礎上,由單位主要領導負責;對廉政風險等級一般的股級干部權力,在股室負責人直接管理的基礎上,由單位分管領導負責;對廉政風險較低的股級干部權力,由股室負責人直接負責,切實做到風險定到崗、制度建到崗、責任落到人,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防止廉政風險演變為腐敗行為。
3.社會群防。充分發揮社會各界監督力量,整合監督資源,把黨內監督與人大監督、政協民主監督、政府專門機關監督、司法監督、群眾監督、輿論監督結合起來,把政風行風民評代表等調動起來,利用專項檢查、明察暗訪、民意調查、信訪舉報、黨務公開、政務公開、述責述廉、民主評議、政風行風熱線等監督渠道和手段,強化監督檢查,形成對股級干部廉政風險有效監控的合力。
(三)預警控制。預警控制主要由局紀檢組負責組織實施,對象為黨員干部及工作人員,重點是股級以上干部,通過建立一套完善的廉政風險預警機制,將廉政風險消滅在萌芽狀態。
1.建立預警信息收集網絡。指定專人負責廉政風險信息收集,針對腐敗現象易發多發的重點部位和關鍵環節,通過網絡輿情、審計、干部考察、述職述廉、輿論監督、電子監察、執法監察、糾風治理、效能投訴、信訪舉報和案件分析等,全面收集廉政風險信息,定期進行分析、研判和評估,對可能引發腐敗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進行風險預警。
2.建立預警信息反饋制度。(1)談話提醒。對預警信息涉及的議論性、現象性、一般性問題的單位和個人,及時予以談話提醒。(2)預警通知。對存在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群眾議論、反映較多但未經查實的單位和個人,發放預警通知書,予以警示提醒。(3)整改通知。對發現存在輕微違風廉政建設規定及防范措施行為的單位和個人,發放整改通知書,限期改正。(4)內部通報。對一段時間內帶有集中性、普遍性的違風廉政建設要求的問題,以內部通報形式在全縣范圍內進行警示。
3.建立預警信息處置機制。根據風險“高、中、低”等級實行分級預警管理。單位、個人違風廉政建設規定,情節嚴重但不構成違紀立案的,進行專項調查、督導整改、集體談話、組織處理等預警處置;單位、個人違風廉政建設規定,有傾向性問題且情節較重的,進行誡勉談話、專項調查、函詢整改等預警處置;單位、個人違風廉政建設規定,情節輕微或存在群眾議論較多的苗頭性問題的,進行談話提醒、責令說明、糾正偏差的預警處置。
(四)考核評責。采取自查、日常督查和年終檢查三種方式進行考核,確保股級干部廉政防控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常抓不懈、抓出成效。
1.建立自查自糾機制。定期對股級干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開展自查自糾,把股級干部落實廉政風險防控工作的情況作為年度考核、評先評優和縣管后備干部推薦的重要依據;建立動態管理機制,根據單位廉政風險預警防控運行評審、評估等情況,對股級干部風險防控機制作進一步優化,對新出現的風險點,制定新的防控措施,形成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良性循環。
2.建立考核評估機制。紀檢組定期組織對各股室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機制建設及運行的質量、效果進行專項抽查評估,重點對清權查險、監督防范、預警控制三項機制建立健全和落實情況進行考核,結果納入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績效考評中。
3.建立責任倒查機制。制定股級干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考核追究責任辦法,對廉政風險防控措施落實不力或者拒不執行的,按照廉政風險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依據相關規定,追究相關單位及責任人的責任;對構成違紀違法行為的,除嚴懲違紀違法股級干部外,要倒查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是否落實,廉政風險點排查是否到位,防控制度是否健全,否則上級部門按“一崗雙責”要求問責相關領導,發揮“查處一案教育一片”的震懾作用,達到教育預防的目的。
五、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領導。把股級干部廉政風險防控工作作為踐行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邊學邊改的一項重要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周密部署實施。單位“一把手”負總責,親自抓、主動抓,安排專人負責此項工作,明確責任,落實任務,確保向群眾交上滿意的答卷。
(二)穩步協調推進。結合自身工作特點,堅持防控工作與業務工作一起部署、一起實施、一起考評,增強防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三)注重工作實效。緊緊圍繞股級干部重要權力運行的關鍵點開展廉政風險排查,針對權力運行薄弱環節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建立健全廉政風險防控的相關制度機制,確保管理有方、監督有力、制約有效,切實從源頭上掃除“事難辦”的障礙。
- 上一篇:司法局隊伍建設工作要點
- 下一篇:結核病防治服務模式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