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意見

時間:2022-07-03 10:34:22

導語: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意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衛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意見

為進一步提升環衛管理城鎮一體化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生活質量,根據《市區人民政府關于區城鎮長效綜合管理考核工作的實施意見》文件有關規定,現就加強全區環衛基礎設施管理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全區“加力城鄉一體,加速生態文明”發展主題,打好“產業培育、城鄉一體、生態文明、改革創新”四大戰役,扎實推進城鎮環衛基礎設施和生活垃圾運輸車輛更新換代工作,不斷提升環衛管理城鎮一體化水平,促進全區環衛管理工作整體躍升。

二、工作目標

加強城鎮環衛基礎設施配置和日常管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置的能力,力爭實現各站壓縮設備完好率達到95%以上;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干凈整潔、箱體功能完好,密閉運輸率100%;生活垃圾處置終端全年無安全事故。

三、主要工作任務

(一)加強城鎮環衛基礎設施建設管理

1.規范果殼箱、垃圾桶設置管理。城區范圍內要加強果殼箱、機械化收集桶等生活垃圾收集設施的設置,更新一批破損、陳舊的果殼箱和垃圾桶,逐步淘汰主次干道旁設置的垃圾收集房等落后的基礎設施;對主次干道兩側的果殼箱、垃圾桶實行定點設置,通過設置機械化收集桶的方式替代收集房,提高生活垃圾收集的效率。各鎮(開發區、街道)要按照“布局合理、整潔衛生、方便適用、有利于環衛作業”的要求,在現有環衛設施的基礎上,新設一批標準化垃圾收集房、收集桶、果殼箱,設置的收集房、收集桶、果殼箱應當美觀、衛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阻燃,充分滿足群眾的生活需要(設置標準可參照《城鎮環境衛生設施設置標準》CJJ27-2005),嘗試實行生活垃圾的分類投放和收集;對現有環衛設施存在破損、缺失、功能不全的要進行全面的整治改造提升,確保滿足功能需求;有條件的鎮可以嘗試通過設置機械化收集桶的方式逐步實行生活垃圾直收直運。

2.規范中轉站的建設和管理。城區要修訂完善《城區環境衛生管理專項規劃》,力爭在年內完成城東、城南2座日處理200噸生活垃圾的轉運站建設任務,逐步關停城區范圍內對居民影響大、對環境影響大、故障多、效率低的小型轉運站,有條件的更改為環衛工人休息點或公共廁所;加強對現有運營中生活垃圾轉運站的維護和保養,聯合設備廠家制訂全年專項維保及大小修計劃,做到設施設備穩定可靠、重大隱患及時排除,場內場外干凈整潔。各鎮(開發區、街道)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編制環衛發展規劃,通過規劃來指導環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要根據鎮區日產生活垃圾的實際情況來擴展生活垃圾中轉能力,對故障頻發、使用年限超過5年以上的壓縮設備,應及時更新;對陳舊老化、密閉不良的箱體,應全面維修;尚未做到100%壓縮轉運的鎮(開發區、街道),要加快建設和擴建生活垃圾中轉站。

3.規范垃圾運輸車輛管理。城區范圍內在3月份前,通過新一輪的生活垃圾運輸市場化招標的方式淘汰陳舊的、超期服役的運輸車輛,更新一批全新的生活垃圾壓縮箱,達到全面更新提升的管理要求;各鎮(開發區、街道)要從改善環衛設施,服務民生大局的角度出發,在3月份前,淘汰一批不符合環衛要求的運輸車輛和壓縮箱,原則上,使用滿2年及以上的普通箱體必須淘汰(不銹鋼箱體等高規格的除外)。對尚能使用的要加強維護和保養,杜絕帶故障作業、跑冒滴漏。

4.強化公共廁所管理。提升城區公廁管理標準,對城區范圍內基礎設施差、群眾反響強烈的公廁進行改造升級;通過開發商代建后驗收移交的方式,發展附建公廁,逐步增加城區公廁的數量,改變“南少北多”的現象;強化公廁的日常管理,做到定人定崗,增加日保潔頻次,改善公廁內外環境,提升城區公廁管理水平。各鎮(開發區、街道)要根據實際情況加大公廁環境改善的投入力度,做到設置合理科學、管理規范有序、環境通透整潔,著重要加強公廁環境衛生的整治工作,做到上下水暢通、設施功能完好、便池便槽干凈無積污、空氣流通無臭味。

(二)加強生活垃圾收運管理

1.加強源頭收集管理。要加快城區生活垃圾收運體系的修訂,優化現有收運的模式,擴大機械化收集生活垃圾的范圍,主干道實行100%機械化收集,住宅小區和企事業單位的收集車輛實行登記備案制度,淘汰人力三輪車、拖拉機等落后的收集車輛,嘗試在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實行上門直收的收集模式。通過大型轉運站的建設,推廣垃圾源頭收集入站的信息化建設,利用射頻卡技術規范源頭生活垃圾的調運。各鎮(開發區、街道)要根據各鎮實際情況,設計合理的生活垃圾源頭收集模式,引導和鼓勵村委、社區使用先進的源頭收集車輛,減少源頭收集過程中的跑冒滴漏現象發生,嚴禁將建筑垃圾、醫療垃圾、大件垃圾、工業垃圾等特種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中收集;嚴禁在村收集過程中為了減少生活垃圾運輸次數而故意焚燒生活垃圾;嚴禁在果殼箱、收集房、垃圾桶內焚燒生活垃圾;對垃圾收集房要定期刷新和消殺,確保不產生次生污染。

2.加強中轉運輸管理。要加強生活垃圾轉運站的日常管理,實行定人定崗,保證有專業人員操作機器,防止意外事故發生;轉運站保持清潔、規范、有序,定期除臭消殺;凡是收集的生活垃圾必須經壓縮后才能轉運,要按照壓縮箱壓裝容量進行壓裝,防止因多壓而導致壓縮箱跑冒滴漏;不得將工業垃圾、化工垃圾、建筑垃圾、大件垃圾等特種垃圾壓入壓縮箱內轉運;嚴禁在轉運站內焚燒生活垃圾,或者焚燒后壓入壓縮箱內轉運。城區范圍內要加強對中標運輸企業的日常監管考核,對中標企業在運輸過程中的違規行為予以嚴格管理和考核獎懲。各鎮(開發區、街道)要加強生活垃圾的運輸管理,定期清洗和檢修車輛和壓縮箱,確保外觀整潔、功能完好;垃圾運輸車輛出轉運站前,應將壓縮箱尾部沖洗干凈,嚴格按照指定路線運送;在運輸途中應加強巡視,確保無冒煙帶火的安全隱患。

3.加強生活垃圾調度管理。嚴格執行市、區兩級環衛部門對生活垃圾的調度管理,科學合理地使用生活垃圾處置終端(焚燒發電廠或者生活垃圾填埋場),各鎮(開發區、街道)的生活垃圾必須嚴格按照指令,送往指定的處置終端,不得私自改變處置終端,確保市、區、鎮三級的生活垃圾做到日產日清;要嚴格執行環衛部門對各鎮(開發區、街道)垃圾運輸車輛核定的運輸線路,垃圾運輸車輛在城區范圍內運輸時,必須避開早晚交通高峰時期,嚴禁私自改變運輸線路,造成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對全區生活垃圾運輸車輛加裝GPS和射頻卡,實行對生活垃圾運輸車輛“一卡通”管理;垃圾運輸車輛在終端區域運輸時,必須嚴格遵守廠(場)內的交通規則,按照限定時速運輸,駕駛員在運輸過程中和在終端卸料時不得吸煙、亂丟煙頭,以防明火遇沼氣發生爆燃;在處置終端等候卸料時,要按照秩序排隊等候進入,嚴禁爭道搶行,造成堵塞。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

各鎮(開發區、街道)要高度重視本地區環衛基礎設施建設,根據本實施意見,抓緊研究制定本地區具體工作計劃或方案,落實目標責任,加快推進相關項目建設。環衛管理部門對本地區的各類環衛基礎設施要進行全面排摸,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和隱患。各村(社區)要落實環境衛生責任制,切實提高“組保潔、村收集”日常工作水平。

(二)加強宣傳引導

各鎮(開發區、街道)要開展轄區內愛護環境、愛護設施的宣傳教育,并建立對環衛設施的日常巡查機制。加強對單位和個人履行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的宣傳和教育,提高群眾的環衛意識,共同創建整潔、優美、文明的環境。

(三)加強督查考核

區城管局要加強對各鎮(開發區、街道)業務指導和監督考核,協助各鎮(開發區、街道)建立環衛設施長效管理機制,并從2014年4月1日起,對各鎮(開發區、街道)垃圾運輸車輛(含壓縮箱體)的車容車貌、運輸路線、密閉情況進行考核。考核采取每月巡查整改考評和即時考評相結合的方式,每月考核結果列入各鎮(開發區、街道)的月度城鎮長效綜合管理考評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