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季造林動員會議上的總結講話
時間:2022-11-01 08:59:00
導語:在春季造林動員會議上的總結講話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同志們:
××年全縣春季造林動員會議就要結束了。會上×縣長作了動員講話,對××年全縣造林工作進行了全面總結,肯定了成績和經驗,指出了差距和不足,對今春造林工作進行了動員和部署,明確提出了我縣今春造林的任務、措施和要求。縣林業局、哈沙吐鄉、新惠鎮、金廠溝梁鎮、敖潤蘇莫蘇木等五個單位作了大會發言。個鄉鎮蘇木與縣政府簽定了××年退耕還林工程項目責任狀。這個責任狀就是軍令狀,各有關鄉鎮和部門要認真對待。關于今年的造林工作,馮縣長已經講得非常具體,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結合本鄉鎮蘇木、本部門實際,認真貫徹落實。下面,就這次會議內容,我再強調幾點意見。
一、牢固樹立生態立縣的思想,增強造林綠化的主動性、積極性
生態建設是立縣之本。這是經過××幾代人、幾十年嘔心瀝血的探索和艱苦卓絕的奮斗得出的結論。歷史上,××曾是“沙柳浩瀚,檸條遍野,鹿鳴呦呦,黑林生風”的好地方,隨著大規模地開荒種地和人為掠奪性地采伐,加之幾經戰火的洗劫,近百年間,良好的植被破壞殆盡。我們的人民是在生存受到威脅,發展受到阻滯的情況下,演繹了許多可歌可泣,又近乎悲壯的為生存環境而奮斗的歷史,歷經幾十年的艱辛,才有了今天蔭護著我們生存的生態建設成果。我們不應忘記歷史,必須時刻銘記前人留給我們的慘痛教訓和艱苦的創業歷程。必須把生態建設長期堅持下去,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生態建設是發展之源。幾十年的生態建設,使我們的山變綠了,水變清了,牛羊肥了,土地壯了,萬人民有了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初步走上了可持續發展之路。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我們才相繼提出了產業化強縣、工業富縣、科教興縣的基本方略。如果沒有立縣之本,一切強縣、富縣、興縣的目標都難以保障。在連續四年嚴重旱災的情況下,我們還能有較高的糧食產量,沒有出現年大量靠返銷糧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養殖業還有所發展,二三產業還有所進步,主要得益于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初步形成了“林多草多--畜多肥多--糧多錢多”良性循環的態勢,否則,災害的后果不堪設想。
生態建設是西部開發的重點。國家實施西部開發戰略生態先行,每年都注入大量的專項資金。抓住了生態建設,也就是把握住了我縣參與國家西部大開發的切入點。我們參與西部開發,最有優勢的也正是生態建設。過去,我們依托科技興林示范縣、生態建設示范縣,已經爭取了大量投資。尤其是近年來,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項目的加快實施,投資數額不斷增大。從“八五”期間到××年,國家投入到我縣的生態建設資金已達億元,成為拉動我縣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因此,我們要充分運用政府行為和政策機制,搶占西部開發的先機,爭取更多的生態建設項目和資金投入。
生態建設是××的一張王牌。“全球佳”、“再造秀美山川先進縣”等殊榮,提高了××的知名度,提高了××的含金量。××成為全國生態建設的一面縣幟,這面紅縣不但要飄揚下去,還要把××生態這個品牌做得更大、更響、更亮。讓××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資源的寶庫,成為吸引眾多投資者的熱土。
生態建設是各級領導的關注點。從去年月日到今年月日,總理對××三次作出批示,朱镕基總理兩次作出批示。國家林業局把我縣作為聯系點,國家計委派員到我縣就生態建設進行調研并提出調研意見。××的生態建設規劃最終是由國家林業局確定的。××需要用更多的行動,為西部地區生態建設作出典范、提供借鑒,需要依托生態資源發展生態經濟,實現跨躍式前進。
生態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生態的恢復與建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不懈努力,我們確定的八年時間達到國家山川秀美目標,也是階段性目標。所以,我們仍然需要一任連著一任抓,一代接著一代干,推動生態建設不斷走向更高水平。
林業是生態建設的主體。發展林業是改善生態環境的最根本、最持久的措施。在貫徹整個可持續發展戰略中,我們要賦予林業以重要地位;在整個生態環境建設中,要賦予林業以首要地位。今年我縣春季造林形勢比較嚴峻,降雪分布不均,距造林結束時間還有長達一個月的時間,干旱缺水仍將是主要制約因素,加之造林任務較重,各鄉鎮蘇木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必須堅定這樣的信念,不但要造好林,還要造出新水平,使春季植樹造林工作成為全年工作的第一亮點。
二、加大“六個力度”,提高造林綠化水平
(一)要加大群眾投工投勞力度。
有人片面認為,大搞生態建設,讓群眾投工投勞,影響群眾生產,實行稅費改革,應該取消大會戰,改由國家投資搞生態建設,這些想法都是不正確的。農牧民每年拿出幾十天搞生態建設,使我們的生態資源優勢越來越明顯,發展環境越來越好,最終受益的還是當地百姓,誰也搬不走、拿不去,這是利在當代、蔭及子孫的好事。組織大規模的生態建設,就是在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行動。國家拿出大量資金扶持生態建設,我們也沒有理由不投工投勞。今春我縣總造林面積萬畝,全部為國家投資項目,是歷史年度造林任務最繁重的一年,也切實需要我們加大投工投勞的力度,保證建設質量,保證按期完成。除了國家投資項目外,我們還有上百萬畝的中幼經濟林需要撫育,不能只建設不撫育,現在已經到了建設與撫育要同步進行的階段。當然,這有一個工作方法問題。必須認真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國家計委的調研報告中指出:“組織農民進行生態建設,參與退耕造林種草,是在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同時還開辟了新的生產門路,增加了收入,這不能等同于農民出義務工。”即使是按兩工使用計算,超出規定標準的部分,也要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調動好群眾的積極性,保護好農牧民的利益。各鄉鎮蘇木、各單位要面對新情況,提出新措施,解決新問題,確保生態建設年規劃(年)的順利實施,促進生態建設在未來年時間有更大的發展。
(二)要加大產權制度改革力度。
近幾年來,我縣在林業產權制度改革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總體上仍然相對滯后。改革林業產權制度,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林業上的延伸和發展,大力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已成為當前我縣林業發展一項十分重要、緊迫的任務。各鄉鎮蘇木和各有關部門要解放思想,大膽探索,積極穩妥地推進這項工作。在國家現行林業、土地等相關政策允許范圍內,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實現方式可以多樣化。要繼續堅持誰投資、誰開發、誰經營、誰受益的林業政策,明確所有權,穩定承包權,搞活使用權。產權制度改革的重點是全縣多萬畝集體林地,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合理開發利用林草資源,實現生態建設長期效益與近期效益的有機結合,調動廣大群眾加快營林步伐、增加生態建設投入的積極性。
(三)要加大突出經濟效益的力度。
在實現基本綠化的條件下,生態建設的重點要及時轉移到突出經濟效益上來。要大力調整生態結構,合理布局,依托項目建設,要大力營造灌木飼料林、經濟林和用材林,搞好林業分類經營;要合理劃定分類經營面積,讓農牧民在積極爭取公益林專項補助中受益;要加快溝道治理,形成不同類型的生態經濟溝建設模式;要堅持林草同步,在增加植被覆蓋度的同時,服務于全縣由農業大縣向畜牧大縣轉變的大目標;要適應市場的需求,加強優質種苗基地、優質草籽基地建設,培育出適銷對路的種子種苗,在滿足縣內需要的同時,要盯住西部,還要盯住城市綠化、美化,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品種,把種子種苗產業做強做大,使之成為新生產業。要大力發展林下復合經營,提高產出率。要堅持建設與管理同步,提高保護和撫育水平,提高生態資源單位產出能力。要加快重點農防林改造,保持生態用水平衡,提高防護等級。要科學規劃,加快生態資源的合理有序利用。
(四)要加大依靠科技支撐的力度。
要按著以工程為骨架、以質量為中心的建設要求,在操作中堅持按科學規劃、按規劃設計、按設計施工、按工程監理、按質量投資。在生態建設規劃上,要按著分類經營的指導思想,根據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和地質地貌類型,劃分不同類型區,開展生態工程建設;在工程設計原則上,堅持因地制宜,因害設防和適地適樹;在工程措施上,帶、網、片結合,陡坡地全面整地造林,緩坡和平臺地寬林帶大網格治理,擴大覆蓋面,提高生態功能;在生物措施上,堅持因地制宜,宜喬則喬,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并遵循草、灌、喬生物群落的演遞規律;在治理方式上,造、封、飛復合進行,加大撫育力度,提高生物量;在樹種選擇上,調整樹種結構,豐富綠化品種,多樹種混交,解決樹種單一問題。在提高工程“兩率”上,要使出我們的看家本領抗旱造林系列技術,更要盡可能多地吸收和引進相關的先進技術,進一步研究使用適合沙地、干旱山地等惡劣條件的容器苗造林技術、覆膜造林技術和苗木保濕技術以及應用生根粉、保水劑等,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在工程監管方面,要實行“小監理制”,每個林業技術人員承包一項工程,全面負責各項技術的落實。
(五)要加大退耕還林還草力度。
退耕還林的過程,實質上就是對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結構進行戰略性調整的過程,也是當前增加農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我縣農牧民人均畝多耕地,其中很多是不宜耕種的坡耕地和沙化地,每年春季都要為干旱難以下種而發愁,既使在少有的能按期播種的年份單產也非常低,收益甚微。退耕還林還草,國家無償給農民種苗費、生活費和糧食,實際上等同于開倉濟貧,可謂是天上掉餡餅。因此,全縣上下必須抓住機遇,大力建設基本農田,在逐步實現人均畝水澆地或旱作基本田的目標前提下,廣泛宣傳,科學規劃,加快退耕還林還草進程。國家計委來××調研后,給予了我們特殊照顧,三年安排退耕萬畝,所帶來的資金投入就是萬元,這是對我們的大力支持。今年全縣退耕還林還草安排了萬畝,明年、后年兩年要完成萬畝。退耕還林投入大、補助高,立地條件優于荒山,要保證退一畝成一畝。根據林間種草按生態林補助年限補助的精神,我們鼓勵探索不同的林草結合模式,配合肉羊產業、肉牛產業、草產業開發,走出越種越窮、越窮越種的怪圈,走精種、精養、高產、高效的生態農牧業發展之路。
(六)要加大生態建設成果保護力度。
保護是維護生態最經濟、最有效的辦法,必須堅持建設與保護并重、保護第一的方針。各鄉鎮蘇木和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生態建設成果的保護,既要加大建設力度,盡快改善項目區生態面貌,又要對生態建設成果和脆弱區及退化區實施強有力的保護措施。要不斷完善措施,層層落實責任,加大執法力度,以森林公安、草原監理為核心,各級護林護草隊為依托,保護各項生態建設工程,堅決禁止亂砍濫伐、亂撒亂牧和毀林毀草開荒,堅決禁止在修枝、采果等方面的掠奪性、破壞性行為,嚴禁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發生。要讓農牧戶了解舍飼圈養對提高養殖質量和效益的作用,繼續實施綿羊階段性舍飼,山羊全年禁牧。要加強森林防火工作,在“防”字上下功夫,千方百計提高撲火能力。對突發性火災,各部門做到有人出人,有物出物,保證一線需要。要切實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蟲害甚于火災,結合造林要搞好以松毛蟲、青楊天牛、山杏扁平疥為重點的蟲情調查,發現問題,及時組織撲滅。
三、加強組織領導,確保造林綠化各項任務全面完成
造林綠化涉及面廣,時間緊,任務重,各鄉鎮蘇木黨委、政府必須加強領導,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全力抓,克服自滿傾向、厭戰傾向和畏難傾向,立足于抗旱,立足于早安排、早部署、早準備、早動手、早落實,保證造林工作的正常開展。各縣處級領導要率先垂范,造林動員會后,帶領小康工作隊,到聯系點開展工作,實行面對面的領導,注意解決造林綠化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難點問題,所興辦的綠化點,要辦成精品工程、典型工程、樣板工程,具有說服力和指導意義。各有關部門在植樹造林工作上,要步調一致,密切配合,從自身行業優勢和職責出發,給予植樹造林工作足夠的支持,全社會都來支持、關心造林綠化工作。林業部門要做好造林技術培訓和指導工作,搞好苗木的調劑供應。計委、畜牧、水利、糧食等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突出抓好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造林綠化工程中所承擔的任務;交通部門要抓好公路沿線寬帶綠化;城建部門要抓好城區綠化和綠地建設。宣傳、新聞等有關部門要集中一段時間,突出綠化宣傳,調動各方積極性,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全民參與搞綠化的良好氛圍。全縣上下要狠抓任務落實、政策落實和資金落實,按照規定要求不折不扣地全部落實到位。縣委政府督查室要組織聯合督促檢查。要進一步改進和完善植樹造林獎勵評比辦法,評規模,評質量,評管理,評效益,不斷創新激勵機制。
同志們,又是一年春來早,植樹造林正當時。讓我們以飽滿的熱情和務實的態度,動員全縣廣大干部群眾不移創業之志,再固立縣之本,做好××年林業各項工作,取得春季農牧業生產第一仗的全面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