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時期全市財政工作總體目標要求及全市財政工作要點
時間:2022-11-05 05:33:00
導語:“十一五”時期全市財政工作總體目標要求及全市財政工作要點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十一五”時期全市財政工作總體目標要求“十一五”時期全市財政工作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公務員之家,全國公務員公同的天地以推動全民創業為抓手,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努力實現全市財政總收入年均增長17%,到2010年達到61億元,比2005年翻一番以上(其中財政總收入超5億元的縣2個,超4億元的縣2個,超3億元的縣5個);努力推進各項財政改革,提高
依法治稅、依法理財能力;努力構建結構合理、分配有序、保障有力、運轉高效、職能健全的較為完善的公共財政體系,為建設“三個吉安”作出積極貢獻。
二、2006年全市財政工作要點
2006年全市財政工作目標:實現財政總收入增長18%,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5%,并按照公共財政政策要求,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促進全市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為實現2006年財政工作目標,今年財政工作要在五個方面找準“著力點”:
(一)著力培植壯大財源,不斷做大財政“蛋糕”。一是加大培植財源力度。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采用財政貼息、補貼、獎勵、風險補償等財政杠桿方式,重點支持高新(工業)園區、支柱產業、重大項目和納稅大戶,充分激發中小企業的自主創新活力,提高對財政的貢獻率。同時,積極促進民營經濟做大做強。通過改善基礎設施,優化投資環境來吸引外商投資,鼓勵全民創業,實現“經濟總量增加、社會效益增進、投資客商增利、各級財政增收”的多贏局面。二是加強收入征管。加大對契稅、耕地占用稅的征管和稽查力度,做到應收盡收。進一步加大非稅收入征管力度,在改進征管模式和深化征管措施上下功夫,按照分類管理的原則,建立健全非稅收入征管制度,逐步實現全口徑預算管理。研究規范土地出讓金收入管理辦法。三是通過多種財政政策手段促進經濟結構的優化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尤其是通過調整和規范收入分配促進消費增長,發揮消費在促進經濟增長中的拉動作用。
(二)著力優化支出結構,推動社會和諧發展。一是完善工資資金專戶管理和財政統發制度,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干部職工國家標準工資按月足額發放。二是加大對社會事業發展主要薄弱環節的投入力度。努力增加對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和環境保護等投入,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大力支持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確保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及時足額到位,盡快完成國企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業保險并軌,促進城市低保實現應保盡保;繼續扶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完善合作醫療籌資機制,逐步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三是緊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以推進農村“五通一氣”工程建設為抓手,加大財政支農力度,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全力推進現代農業建設。認真落實糧食最低收購價、糧食直補和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三項政策,積極籌措資金,增加投入,促進農村綜合生產能力的提高。
(三)著力完善機制體制,深入推進財政改革。一是進一步深化財政四項改革。推進部門預算改革,采取“一統編、兩審核”的編審方式以及“二上二下”編制程序,實行預算編審分離,加大政府調控力度;加快國庫集中支付改革步伐,市本級要進一步擴大試點覆蓋面和直接支付范圍,并積極指導縣(市、區)做好國庫集中支付改革試點工作;通過推進政府采購“市縣聯動”工作,擴大政府采購的范圍和規模,進一步規范和完善政府采購程序,加大對《政府采購法》的宣傳和培訓力度;完善“收支兩條線”改革,重點是建立非稅收入財政預算管理體制,完善收入繳庫和銀行結算辦法。二是積極推行“鄉財縣管鄉用”管理方式改革。總結試點經驗,借鑒先進做法,全面推行“鄉財縣管鄉用”管理方式改革。三是進一步推進農村稅費綜合改革,促進鄉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健康發展。
(四)著力抓好財政監督,提高“為公理財”能力。一是加強財政收入檢查。繼續深入探索建立財政收入監督保障機制,特別是非稅收入監督保障機制,今年要組織對市土地出讓收入征管情況進行檢查,全面促進非稅收入的應收盡收。二是加強財政支出檢查。加大對支農、教育、科技、政法補助、促進就業及城建等專項資金的跟蹤監督及專項檢查,在高度重視財政資金規范性、安全性監督的同時,搞好資金的有效性監督,實現專項資金運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監控。三是有效開展會計信息質量檢查。選擇與人民利益密切相關的行業、單位進行檢查,并有重點地對檢查的會計信息質量情況進行評價和分析,按照打造誠信會計的要求,提出改進建議措施。
(五)著力加強隊伍建設,提升“為民服務”水平。一是繼續開展“讀、寫、聽、講”學習活動,創新學習方式,全力營造人人學習、終身學習、全面發展的學習型機關,不斷提高財政干部綜合素質。二是加強財政文化建設,深入推行“兩為兩愛”和“八項服務承諾”活動,不斷優化政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努力營造全市財政熱情主動服務氛圍。三是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認真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三者并重的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機制,大力推進政務公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同時,進一步鞏固“先教”活動成果,認真學習貫徹黨章,引導全系統黨員干部把堅定的理想信念化作建設“三個吉安”的實際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