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雙擁工作匯報總結--構建和諧雙擁 服務兩個率先

時間:2022-03-19 09:38:00

導語:區雙擁工作匯報總結--構建和諧雙擁 服務兩個率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區雙擁工作匯報總結--構建和諧雙擁 服務兩個率先

雙擁工作匯報總結

據統計,到目前為止全區人口49.14萬,其中退伍軍人2.6萬人,“三老”人員620人,革命殘疾軍人217人,現役軍人835人。近年來,我區始終把提高部隊戰斗力和地方生產力作為雙擁工作的出發點,堅持把服務國防建設、服務經濟工作、服務社會穩定作為雙擁工作的切入點,找準雙擁工作與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的結合點,大力構建和諧雙擁,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雙擁工作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取得了較好成績。

一、在全民教育中提高國防意識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近年來,在國防教育方面,我們著重堅持了“六個結合”:一是把國防教育與黨員干部教育相結合。區司法局堅持把國教工作納入“四五”普法范疇,把《國防教育法》和《兵役法》、《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等雙擁法規納入普法教育計劃,列入區級機關“一月一法”的學習內容,并且認真組織實施,做到有學習計劃、有培訓教材、有學法筆記、有考核結果,并與機關干部年度考核掛鉤。區、鎮(街道)國防教育學校(黨校)把國防教育列入黨員干部培訓計劃,列入農村黨員冬訓班學習內容,并明確規定每次不少于18課時,真正做到了內容、時間、人員、效果“四落實”,全區每年有近萬名黨員干部參加培訓,接受國防教育。二是把國防教育與學生素質教育相結合。全區28所中小學創辦了青少年軍(警)校,建立了正規的“三班一隊”,全區每年有8000多名學生定期參加活動,做到活動有組織、有計劃、有陣地、有教材、有登記。全區各類學校開設了國防教育課,認真落實“三進”要求,做到國防教育進課表、進課本、進課堂,組織學生學習軍事知識,了解我國軍情和國際軍事動態等,做到學校有教材、教師有教案、學生有作業。各中學認真組織新生軍訓,請駐邗部隊官兵為學生進行軍事科目訓練,三年累計受訓學生近12000人。三是把國防教育與市民道德教育相結合。充分發揮雙擁和國防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清明節都要組織干部、群眾、學生,前往朱秀清和曾玉良烈士陵園祭掃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同時,注意以典型引路,廣泛宣傳了獻身國防科技的年輕高級工程師、革命烈士朱曉峰,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勇斗歹徒、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曹波,“五好四自”先進典型、模范軍嫂謝愛萍,“企戶掛鉤”典型邗建集團的先進事跡,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群眾對雙擁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增強了維護軍政軍民團結的自覺性。四是把國防教育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區經貿局把國防教育納入企業干部職工培訓內容,引導職工樹立沒有國防就沒有經濟安全、沒有軍隊就沒有企業發展的理念,積極支持國防建設,投身國防建設。邗建集團的工地開到哪里,雙擁工作就做到哪里,公司每年都要組織全國各地的辦事處,在“八一”前后開展專題活動,捐款資助結對幫扶的老復員軍人。三笑集團、虎豹集團、瓊花集團等民營企業積極安置退役士兵,幫助政府分憂解難,近年來共接收安置200多名退役士兵,且有近50名擔任企業的中層干部。五是把國防教育與開展活動相結合。每逢“八一”和春節,區委、區政府都要集中組織走訪軍營,送去慰問品和慰問金,幫助部隊解決實際困難。僅今年“八一”期間,區級機關和3個駐軍所在鎮(街道)就送去慰問金8萬元,40多個民營企業送去慰問金40余萬元。駐邗部隊則為敬老院打掃衛生、為五保老人理發,舉辦軍民聯歡晚會,進一步增加溝通,增加了解,增加聯系。每年“雙擁活動月”期間,軍民一起走上街頭,共同為市民服務,營造了濃厚的雙擁工作氛圍,為雙擁工作的開展奠定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六是把國防教育與軍民共建相結合。在原來共建的基礎上,區人武部、消防大隊先后分別與××中學、職業中專、實驗學校、××火車站、××汽車站、××圖書館結成共建對子?!痢谅殬I中專免費為人武部官兵進行電腦培訓,使12名官兵拿到計算機上崗證書。區實驗學校、××中學減免部隊官兵子女學雜費。區人武部、消防大隊則幫助學校進行國防教育和軍訓。武警醫院與汊河街道結成共建對子后,充分利用人才、技術優勢為汊河人民防病治病,大力支持汊河創建優撫醫療服務站,贈送藥品和醫療器械,汊河街道則積極為武警醫院后勤保障社會化做貢獻。

雙擁國教活動的深入開展,提高了全民的國防意識,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一是激發了參軍的熱情。由于我區雙擁政策落實較好,全民國防意識增強,宣傳發動工作有力,今年出現了適齡青年競相報名應征的好勢頭,全區報名應征青年1200多人,參加區體檢的有877人,830人通過體檢進入政審,為上級下達任務的3.3倍。此外,我區向部隊輸送新兵質量逐年提高,2004年新兵高中以上文化比例達到56%、黨團員比例達到68%。同時,由于嚴把政治素質關和身體質量關,征兵工作中從沒有出現過一例責任退兵,多次受到省委、省政府、省軍區的表彰。二是激發了擁軍的熱情。全區上下主動幫助軍屬解決在生產、生活、住房和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困難,較好地解決了現役軍人的后顧之憂,僅在軍人子女減免學費方面平均一年就有5萬元。區流通、經貿企業在改制過程中,嚴格按照雙擁工作的有關規定,六級以上革命殘疾軍人沒有一個下崗;軍嫂一般不下崗,確因特殊情況下崗時,主管部門、勞動部門妥善安置,優先再就業。金陽光等房地產開發公司則推出針對軍人的優惠措施,軍嫂購房房價優惠2%。三是激發了助軍的熱情。針對部隊經費緊缺、裝備陳舊問題,區政府逐年提高駐邗部隊的裝備維護經費,先后撥款120多萬元用于改善部隊武器裝備。同時,為區消防大隊購置消防車,建設區人武部局域網,支持市民兵訓練場地改造提高了部隊應急指揮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減輕了部隊官兵的工作強度。雖然區武警中隊劃歸市武警支隊,管理體制發生了變化,但區財政補助一分不減,正常劃撥。為改善部隊官兵生活條件,區政府先后為駐邗部隊官兵宿舍安裝了空調、電扇,配備了冰箱、冰柜、太陽能熱水器,增添了娛樂設施,提高了官兵的生活質量。四是激發了學軍的熱情。區人武部認真組織了民兵預備役人員訓練工作,使參訓人員熱情高漲,刻苦訓練,提高實戰本領,先后出色地完成了安徽山界、鹽城射陽實彈射擊演練任務,受到了省軍區的表彰。民兵預備役人員向部隊子弟兵學習,充分發揚能吃苦、善打硬仗的光榮傳統,積極參加潤揚森林公園、××火車站、體育公園等重點工程會戰,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任務。

二、在扶持創業中促進經濟發展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一是加強資金扶持。發給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補償金,作為創業資金。城鎮退役士兵自謀職業補償金按照市統一標準,全部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100萬元。農村退役士兵則由鎮(街道)負責籌集,汊河街道采取多發1年優待金的辦法實行自謀職業補償。同時,爭取金融部門支持,發放小額貸款,支持退役士兵創業。二是開展技能培訓。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主動送訓上門,到鎮(街道)免費舉辦技能培訓。蔣王街道為提高退伍軍人的創業技能,把退役士兵和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相結合,制定了三年培訓計劃,并于今年3月舉辦了餐飲業、家政服務培訓班,參訓人數達287人。三是落實稅收優惠。退役士兵新辦企業,3年內免收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費和個人所得稅。從事種植、養殖業的,個人所得稅按照國家有關種植、養殖業個人所得稅的規定予以減免。從事農業、服務業的,免征營業稅。四是實行便捷服務。區行政服務中心和各鎮(街道)把退役士兵創業和招商引資一樣重視,提供“一站式”辦證服務,做到優先辦理,簡化手續,減免規費,受到了退役士兵的歡迎。五是注重產業引導。引導退役士兵結合各地產業特點,選準進入領域,為地方經濟發展、企業集群、產業集聚做出積極貢獻。各地退役士兵充分利用當地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優勢,著力發展具有地方特點的產業。北洲片退役士兵主要從事醫療器械、電器產業和服裝業,北山片退役士兵主要從事鈑金、玩具和設備制造業,城區片退役士兵主要從事三產服務業。另外,杭集鎮退役士兵主要從事日化和旅游用品生產。目前,由退役士兵創辦的企業,已成為各地特色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以上政策指導和服務措施的落實,促進了退役士兵帶頭富、帶動富和帶領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推動了自主創業。全區有66名退役士兵成為法人代表,50人擔任企業高管,32人成為個體工商戶;20人從事農副產品生產及加工,36人從事工業制造,53人從事商業、流通、服務業;24人受到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表彰,成為我區全民創業的標兵。二是培植了經濟亮點。據統計,全區退役士兵創辦的企業2004年實現銷售5億多元,利稅4095萬元,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三是幫助了群眾就業。由退役士兵創辦的82個企業共安置勞動力3539名,安排207名優撫對象就業,促進了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了退伍軍人的收入,2004年退伍軍人人均年收入達1.64萬元。四是奉獻了社會事業。退役士兵創業不忘奉獻,積極回報社會,熱情資助社會公益事業。據統計,2000年以來,全區自主創業的退伍軍人資助社會公共事業資金達600多萬元。

三、在政策落實中維護社會穩定

一是落實優撫對象撫恤定補自然增長政策。2002年以來,全區累計增加撫恤定補180萬元,三個時期的老復員軍人定補標準從原來的每月143元、129元、115元增加到288元、268元、249元,三屬從原來的每月176元、152元、128元增加到443元、388元、333元,農村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從每年1650元增加到3220元,城鎮義務兵家屬優待金從每年1958元增加到2463元,西藏兵家屬優待金達到了每年6000元。在城鄉低保工作中,我區把生活困難的三老、殘疾軍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線,讓他們享受雙重生活保障。二是落實涉軍法律援助政策。2000年6月,我區成立了全市首家維護軍人及其家屬合法權益合議庭,并實行三優、三落實、一照顧。2001年11月,我區成立了維護軍人及其家屬合法權益法律援助工作小組,建立健全了組織網絡。2004年3月,全區各鎮(街道)建立了涉軍維權一辦五站,較好地保護了軍人及其家屬的合法權益,受到了廣大軍人和軍屬的好評。三是落實重點優撫對象醫療政策。全區各鎮(街道)依托敬老院和社區醫療服務站建立優撫醫療服務站,為優撫對象提供優惠診療,開展初級保健。區衛生局把落實優撫服務納入行業管理,在各級醫院(包括民辦醫院)設立了25個優撫門診室、45個優撫病房,優撫對象享受“一優二免八減半”的優惠服務。各鎮(街道)為重點優撫對象繳納大病統籌資金,全部免費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區民政局投入資金15.6萬元,為780名重點優撫對象辦理住院醫療保險,2003~2004年度理賠14.12萬元,2004年~2005年度理賠16.65萬元;超出住院醫療保險理賠限額的部分,由民政部門按照比例給予醫療補助,每年約10萬元。全區六級以上的革命殘疾軍人全部按照原經費渠道,實行醫藥費據實報銷。此外,各鎮(街道)每年為三老人員免費體檢一次,建立健康檔案,開具健康處方,指導他們開展疾病預防工作,加強身體鍛煉,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四是落實轉業軍人和城鎮退役士兵安置政策。近年來,我區始終把安置工作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抓,切實加強領導,強化行政推動,想方設法接收消化安置任務,確保了軍轉干部和退役士兵及時妥善安置到位。2002年以來,全區共接收軍轉干部57名,全部進入了區鎮(街道)兩級機關工作。退役士兵的安置,采取了貨幣安置與崗位安置相結合的辦法,崗位安置重點安排退役士官、在艱苦地區服役和二等功以上的人員。2002年以來,我區共安置城鎮退役士兵352人,其中崗位安置56人,自謀職業296人,發放自謀職業補償金和等待安置期間的生活費近740萬元,自謀職業率達到了84%,走在全市前列。農村退役士兵大部分進入民營企業和村級組織工作,有近30名優秀退役士兵擔任了村干部。

各項雙擁政策的落實,促進了實際問題的解決,維護了全區社會的穩定,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無一起大的集訪。全區各級把雙擁政策落實在基層,把工作重心下沉在基層,把矛盾問題解決在基層,及時掌握重點人員信息、發現苗頭性問題,采取切實有效措施,避免了重大集訪案件的發生。到目前為止,我區沒有一個企業軍轉干部參與策劃集訪活動,沒有一個志愿兵和革命殘疾軍人參與赴京集訪。二是無一起涉軍案件。由于雙擁政策落實到位,涉軍維權網絡健全,各類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得到了較好保障。2002年以來,全區沒有發生過一起侵犯軍人、軍屬和重點優撫對象的違法案件。三是無一起矛盾上交。對于重點優撫對象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區相關部門想方設法幫助解決,從不給上級主管部門增加工作難度。方巷鎮1名退役士兵家庭條件較差,每年都要到市、區兩級民政部門上訪,區民政局的負責同志了解到他想從事個體家禽生意,便主動幫他聯系辦理工商登記,辦理三輪摩托車行駛證、駕駛證,辦理養路費免交手續,以及資助一定數量的資金,幫助他解決了經營生產的困難。四是無一起糾紛激化。由于國防教育宣傳到位,群眾雙擁意識明顯增強,在全社會營造了濃厚的擁軍優屬氛圍,全區涉軍利益糾紛逐年下降。對于發生的涉軍利益糾紛,鎮(街道)涉軍維權“一辦五站”積極幫助協調處理,維護重點優撫對象的合法權益,沒有出現過一起糾紛激化現象,確保一方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