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政策研究室機關作風建設活動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8 06:48:00

導語:市委政策研究室機關作風建設活動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市委政策研究室機關作風建設活動工作總結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市委政研室認真學習和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力于服務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市社會經濟發展大局,圍繞“忠誠堅定,謀策興政,圍繞中心,服務人民”的工作理念,不斷提高我室的機關作風建設水平,促使我室各項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得到了市領導的肯定。2007年我室被評為珠海市文明單位。

一、2007年度工作職責和工作任務完成情況

(一)主動開展珠海城市發展戰略研究

2007年,我室緊緊圍繞“加快建設珠三角區域中心城市和實踐科學發展觀先行示范市”的目標,深入開展一些全局性、戰略性、基礎性調研,抓好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課題的研究。在完成市六次黨代會報告的基礎上,積極參與了2007年政府工作報告的起草工作,參與國家宏觀發展研究院“珠海市發展戰略研究”課題前期研究,形成了《關于特區可持續發展(綜合試點)的研究意見》。黨的十七大召開后,我室根據十七大報告的要求,圍繞珠海城市發展目標及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部署和開展了五大類十五項帶全局性、宏觀性、戰略性研究,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有效服務。

(二)努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一批重大課題研究和重要文稿的起草工作

根據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我們先后承擔了重要課題研究、重要政策文件、領導重要講話稿及匯報材料39篇。其中,起草政策文件10份,重要課題成果19項,領導講話匯報材料8篇,政協委員提案1件,人大代表建議1件。今年我們在開展政策文件和重要課題研究過程中,尤其注重推動珠海經濟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各項政策的研究,為構建和諧珠海提供政策服務。如,為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實現旅游經濟跨越式發展,我室會同市旅游局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為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我室在綜合匯總各方案的基礎上,形成了《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民醫療保障制度推進健康城市工程的實施意見》;為加快構建與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教育體系,起草了《中共珠海市委、珠海市人民政府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意見》、《關于推進教育現代化若干問題的實施意見》。上述四份文件已經市委常委會或市府常務會討論通過并已形成正式文件。

(三)及時為市委、市政府決策提供信息參考

我室密切關注國內社會發展動態和政策動態,廣泛收集與我市社會發展相關的信息資料,借鑒其他省市的先進經驗,及時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新情況、新問題和新對策。全年撰寫決策參考22期,內容涉及園區建設、城市建設管理、貿易、醫療衛生、會展、旅游等方面,為市領導決策提供信息和意見。

(四)積極支持和配合其他部門做好政策文件的制定

今年以來,我室共完成省、市有關部門的文件材料征求意見稿意見反饋20多件,為省市有關部門制訂政策文件提供大力支持與協助。

二、機關作風建設開展情況

(一)組織到位,保障機關作風建設各項活動的開展

今年以來,我們根據領導班子成員及人員變動及時調整原有機關作風建設領導小組成員,明確“一把手”負責制,堅強有力地組織領導我室機關作風建設各項工作的實施。根據《珠海市2007年機關作風建設活動工作意見》的要求,結合我室工作實際,制定了《市委政策研究室2007年機關作風建設活動工作方案》,對機關作風建設活動進行了細致的安排,并與爭創文明單位的各項活動結合起來,明確今年我室開展機關作風建設的目標和任務。

(二)增強服務意識,干部精神風貌良好

1、樹立“謀策興政,服務人民”思想,增強服務意識。在全室大力倡導和培育“謀策興政,服務人民”的思想,進一步增強服務基層、服務群眾、服務大局的意識,積極主動地為市委、市政府的決策提供意見和建議。同時,采取多種形式組織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及時掌握并認真學習領會國家、省的方針政策,引導干部群眾解放思想,改革創新,適應新形勢、新要求,在開拓進取、觀念創新等方面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2、結合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的精神風貌。今年,我室把創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工作擺到重要議事日程,并把文明單位創建活動與機關作風建設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成效顯著。一是開展全員共同研究制定我室的機關文化理念和工作守則。二是積極開展健康向上的群體性活動,豐富干部職工文化生活。三是積極開展獻愛心捐款活動。先后組織干部職工為衛生強鎮、困難學生捐款捐物活動,合計捐款14700元。

(三)創新服務方式,提高服務水平

1、建立政策研究聯系網絡。組織召開了全市調研工作會議,建立了由全市89個部門和單位、177名網絡聯系人組成的全市政策研究工作聯系網絡,進一步整合全市調研資源,為全市政策研究和調研部門提供一個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提高全市調研工作水平,從而更好地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