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局的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08 11:14:00

導語:氣象局的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07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廣東省氣象局的關心支持下,我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繼續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服務群眾的意識,創新服務方式,積極發揮氣象工作在防災減災、城市公共安全和珠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保障作用和支撐作用,為人民群眾福祉安康、為構建“和諧珠海”作出應有貢獻。

一、忠實履行職責,為構建和諧珠海作出積極貢獻

2007年我市氣候具有降雨偏少且時間分布不均、氣溫偏高且高溫天氣持續時間長、雷暴相對集中等特點。一年來,我局堅持科學減災,大力發展氣象現代化,不斷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依靠信息化平臺,開展全方位氣象服務,為我市加強氣象災害應急能力建設,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一)以提高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能力為重點,氣象現代化建設取得新成效

一是綜合觀測體系建設取得新突破。珠海市大氣綜合探測基地的土建工程全部竣工;珠海市國家氣候觀象臺正式運行,實行24小時全天候觀測;新建了包括斗門、三灶、淇澳、高欄、外伶仃等地的8個自動氣象站及香洲港、東澳島、高欄港3個海洋氣象站,基本實現珠海地面上的高時空分辨率、無縫隙、準實時、連續性的自動監測。

二是實施氣象“十一五”規劃取得新進展。“防御重特大自然災害氣象預報決策服務系統”和“海洋氣象監測網”兩個項目已全面啟動;“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共享和系統”項目得到了市發改局立項。

三是氣象自主創新建設步上新臺階。我局的“多要素Vaisala氣象探測設備應用開發”項目獲得市科技局立項。該項目通過引進國內外先進的氣象自動探測設備,自主開發一套氣象自動站資料中心處理系統和配套模塊,實現在一個系統上對國內外多種型號的自動氣象探測設備進行組網。目前該項技術尚屬國內首創,項目的成功研發將實現Vaisala氣象探測設備的本地業務化,完全解決了引進國外自動站探測設備的軟件系統難題,為政府節省投資可達幾百萬元。

四是資源共享機制建設取得新成果。我局加強與市公安局、市應急辦和珠海警備區等部門協作,如接入市公安局的視頻監控系統資料;協助市應急辦搭建應急指揮平臺,配合珠海警備區加強自然災害軍地共享機制的建設等,有效推進了我市部門間的優勢互補和資源整合。

(二)以提高氣象服務水平為目標,充分發揮氣象信息在防災減災和城市公共安全中的作用

我局每天日常短期預報4次,短時預報2次,全年旬氣候趨勢預測36份、月氣候趨勢預測12份、月氣候影響評估報告12份、全年氣候影響評估報告1份,暴雨預報、臺風預報等主要指標均達到或超過省氣象局規定的標準。據統計,我市24小時晴雨預報準確率為91.9%,暴雨24小時預報準確率為65%,暴雨過程預報準確率為84.2%,熱帶氣旋過程預報準確率為100%,熱帶氣旋登陸點預報準確率為90%,尤其能準確預報出災害性、轉折性天氣,為做好氣象服務打下堅實基礎。

1.當好參謀,為防災減災和重大社會活動提供氣象保障

汛期氣象服務是我局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別是遇有災害性天氣時,我局力求做到早監測、早預報、早服務,沒有漏報過一次災害性天氣過程。截止11月份,我局共了預警信號51次(不含解除信號),向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重大氣象信息快報》24份、決策短信28次。

此外,我局積極做好各類重要節慶、重大社會活動及重點工程的氣象服務,圓滿完成了春運、春季車展、中考、高考、斗門龍舟節、十一黃金周沙灘音樂派對、廣珠鐵路復工典禮以及淇澳大橋維修工程項目等氣象保障服務。

例如今年10月26日,“廣珠鐵路建設動員大會和奠基典禮”在珠海廣珠鐵路高欄港站區舉行,籌備期間適逢熱帶風暴“范斯高”影響,天氣極不穩定,預報難度大。我局從21日起每天為市政府、市重大辦、市接待處等提供2次天氣預報,期間“廣珠鐵路復工典禮”系列天氣預報9份,準確預報出23日轉雨和26日轉晴的兩次天氣轉折,尤其對典禮當天天氣轉好提前三天作出準確預報,對保證典禮如期、順利地進行起到了積極作用。市重大辦特意來信感謝我局的氣象預報服務:貴局的預報十分準確,對典禮的安排有很大幫助,感謝你們的支持!

2.關注民生,繼續擴大公眾氣象信息的覆蓋面

我局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完善氣象信息體系,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電話等渠道及時人性化氣象預報預警信息,受到廣大市民的歡迎。目前手機氣象服務用戶已從年初的22萬發展到44萬,1-11月份災害性天氣預報預警信息的手機短信發送量達到了1530萬人次,氣象網站的點擊率突破了350萬,比去年增加了100多萬,電視天氣節目也從原來的每天5套增加到6套。同時,我局加大了與新聞媒體的合作力度,每天都向《珠海特區報》、《珠江晚報》、《南方都市報》以及電視臺《新聞搜尋》欄目等傳真天氣預報,1-11月份,接待電臺、電視臺采訪約65次。據不完全統計,每天至少有90萬人關注氣象預報信息,覆蓋了市區、鎮(街道)以及廣大邊遠農村。

3.扎實推進氣象應急能力建設,為政府應對突發災害事件提供氣象應急保障服務

一是建立應急處置模擬系統,加強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我局去年研發的應急處置模擬系統——“珠海市中小尺度大氣擴散數值預報模式系統”經過半年來的試運行,今年7月順利通過了專家評審,得到了市政府的充分肯定,趙建國副市長在全市基層應急管理工作會議上指出,該系統在重大火災、有害有毒氣體泄漏等災害發生時,可以準確地預測風場、濕溫場的變化,為指揮災害救援和處置突發事件提供科學依據。

二是積極參加大規模綜合應急演練,提高協同應對重大突發事件的服務能力。12月,我局參加了高欄港經濟區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圓滿完成了氣象保障服務。我局被市安全生產委員會評為“2007年珠海市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演練先進單位”。

4.積極開展氣象防災知識宣傳,提高市民防范意識和自救能力

我局堅持深入學校、社區、企業、農村舉辦“氣象防災知識進社區”大型公益宣傳晚會、氣象防災知識講座、氣象科技探索夏令營、派發氣象防災知識宣傳資料及開放氣象臺等,1-11月份,我局開展了氣象防災知識宣傳活動10次,氣象臺接受了近4000人次的學生和家長參觀,派發氣象宣傳資料近20000份。

5.堅持把服務放在首位,認真履行防雷減災的社會職能

我局在做好雷電監測、預報預警的同時,積極配合市有關部門落實全市的防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得到了市政府、區政府和廣大企業的充分肯定,今年8月,市政府授予我局防雷減災督辦工作“先進單位”。

我局依法履行職責,認真做好防雷行政審批。截至2007年11月份,我局受理防雷審批業務792項,共辦理防雷報建核準243項,防雷竣工驗收153項,防雷施工圖技術評價243項,防雷竣工檢測153項,全市新建建(構)筑物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率達99%以上。1-11月份,防雷所共驗收了1265棟新建建(構)筑物防雷設施,對1364家單位、4725棟建(構)筑物進行了年度復檢,有效從源頭上把好防雷安全的關口。

(三)積極貫徹落實市政府常務會議精神

今年6月11日,市長鐘世堅主持召開七屆15次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了珠海氣象工作。會議認為,氣象作為科技型、基礎性的社會公益事業,對我市經濟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近幾年來,氣象系統廣大干部職工扎實工作、默默奉獻,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天氣、災害的監測預報預警能力和水平,在幾次大的自然災害來臨之際,為我市各級政府指揮、部署防災減災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決策依據,最大限度地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會議對我市氣象工作所取得的成績表示滿意,對廣大氣象干部職工的工作予以表揚。會議還審議通過了《關于加快我市氣象事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珠府[2007]66號),并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背景下,氣象災害的出現頻率日漸增多,面臨的氣象情況越來越復雜,防御氣象災害的任務也日益繁重。會議要求,一是加強氣象預報工作;二是加強氣象理論研究;三是加大氣象投入,不斷提高氣象科技水平;四是加強信息溝通,實現資源共享;五是加強氣象隊伍建設,并特別指出,防雷減災工作是一項涉及群眾生命安全的重大問題,各區(經濟功能區)及市有關部門,要組織對重要場所防雷安全進行檢查,特別是對學校、油氣庫等重大場所的避雷防雷設施,要進行一次全面的安全檢測,確保安全。

我局高度重視,認真將市政府常務會議的各項部署落到實處。為加強信息溝通,實現資源共享,經過3個月的調研,“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共享和系統”項目得到了市發改局立項。同時,我局積極聯合安監局開展易燃易爆場所的防雷安全大檢查,聯合教育局對全市195所中小學校的防雷設施進行全面的免費檢查,檢測建筑物900多棟,減免費用約38萬元。

二、繼續推進機關作風建設,努力提高機關工作水平

(一)加強教育,牢固樹立執政為民的理念

緊緊圍繞“建設法制政府、服務政府、責任政府和效能政府”為目標,結合黨員教育,對黨員干部,特別是窗口人員、預報服務一線人員進行多種形式的教育活動,進一步樹立服務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服務群眾、服務基層的理念,要求廣大干部職工努力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二)依法行政,推進法制政府、責任政府的建設

一是積極實施《珠海市防御氣象災害規定》。自去年頒布《珠海市防御氣象災害規定》(市人民政府第55號令)以來,我市推出了以預警信號為先導的部門聯動和社會響應機制,重新制定了《珠海市氣象局突發氣象災害預警應急工作預案》,重點細化了突發氣象災害的應急預報工作,使預報預警、預警信號工作有章可循。

二是嚴格執行防雷行政許可規定。從2005年6月起我市正式實施防雷裝置設計圖紙審核和防雷裝置竣工驗收兩項行政許可項目,嚴格執行新建建(構)筑物防雷裝置設計圖紙審核和防雷裝置竣工驗收行政許可,從源頭上把好新建建(構)筑物防雷裝置的質量管理關。2007年1-11月份,我局受理防雷審批業務792項,共辦理防雷報建核準243項,防雷竣工驗收153項,防雷施工圖技術評價243項,防雷竣工檢測153項,全市新建建(構)筑物防雷裝置設計審核率達99%以上。

(三)優化辦事流程,提高服務效能

自去年防雷行政許可服務窗口進駐市行政服務大廳以來,我局努力實現“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務”。為進一步優化報建流程,提高報建效率,我局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精簡審批事項,規范審批行為,減少審批程序。在審批工作中,進一步簡化了辦事環節,做到能同時受理則同時受理,能即時辦理則即時辦理,盡量把麻煩留給自己,把方便帶給群眾,辦事效率有了明顯提高,行政許可項目的辦結時間從5天縮短到3天(法定為20天)。

此外,我局認真抓好黨建工作、安全生產和計劃生育等各項工作,有效促進了全局工作的順利開展。

總之,一年來,我局始終堅持重實踐、見行動、辦實事、見實效,不斷提升氣象服務水平,全面推進機關作風建設,為構建和諧珠海提供有效的服務和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