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星農網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26 12:42:00
導語:衛星農網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衛星農網自**年組建以來,一直堅持為“三農”服務的方向,努力為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為**調整農業經濟結構,促進**農業發展,作出了貢獻。
一、**衛星農網現狀
目前,**農網網站主站實現了光纜接入,速率達到2M,有效地保證了網站運行,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年省局又自籌資金、為每個市局購買了網站服務器,構建了市級農網信息交互平臺;省局組織人員開發了統一的市、縣農網信息網頁。到目前為止我省共開通了省級網站1個、市級網站11個(占全省市、地比例的100%)、縣級網站100個(占全省縣級比例95%以上)。
2005年上半年,**衛星農網與阿里巴巴網站進行了進一步的合作,在原來農業信息合作共享的基礎上,在“企業之窗”欄目里也與阿里巴巴網站進行了信息共享,增加了許多能吸引用戶的工農商業信息,大大豐富了**衛星農網的信息量。
我省三級農網通過兩年來的運行向各級政府、農村和社會用戶提供了熱點新聞、農業信息、氣象信息、農業技術、農資農藥、供求信息、價格信息、名優特產、綠色農業、林業水利、網上農展、政策法規、視頻點播、手機短信等十三個方面、六十個項目的服務內容。其中農業信息包括糧油、蔬菜、藥材、養殖、林果、園藝等信息;氣象信息包括長關鍵期預報、長中短期天氣預報、降水量、土壤墑情、氣候實況、雷達圖、衛星云圖、縣站報文及公文上傳下載等;供求信息免費服務,農戶在家只要打開供求信息欄,輸入標題、人、內容、時間,就可以免費向國內國際市場供求信息;綠色農業包括無公害農業和綠色農業;網上農展,用戶可將照片寄往信息中心,由信息中心將照片放入網頁,由于增加了圖片圖文并茂,開展網上銷售更具效果;價格信息,匯集我省及全國主要城市農副產品的最新價格,農民朋友足不出戶,可以掌握相關產品的市場行情,運作市場;政策法規提供國家和省一級的涉農相關法律、法規等,為農民朋友作法律指導和服務;部分市、地還提供了電子郵局免費服務,農業綜合信息中心的電子郵局是供求雙方直接進行商業對話的窗口,用戶可以以E—mail的形式與對方進行交流,直至達成協議,這個過程是免費的;視頻點播主要指一些氣象系統內部的宣傳節目、教育節目、學習節目等。
二、開拓創新,有效解決信息服務“最后一公里”的做法和經驗
為了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衛星農網省站向農民朋友們推廣了能夠上網的電話終端服務技術,該上網電話是借助普通電話線路直接上網、使上網變得簡易、方便、經濟。并及時開通了以為域名的WAP網站,使得用該上網電話或具有WAP功能的手機即可訪問**衛星農網的實時信息與數據資料。自我省運城市氣象局農網是一個具有獨立服務器、獨立域名、獨立網站的農網系統。**年初,運城市委市政府從建設“農業大市”和發展高科技農業和信息農業的農業發展戰略思路出發,做出了關于建立五大特色政府網站的決定。作為其中之一的農業網站是運城市氣象局從拓展氣象業務服務領域,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思路出發,依靠部門的現代化通信優勢和信息技術優勢,承擔了農業信息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市政府的信任和支持,很快完成了農業網站的建設任務并投入業務運行。為了更大地發揮農網的作用,解決農業綜合信息向鄉、村和農民的發送問題,運城局把以氣象科技服務警報網為媒體的氣象尋呼主動警報服務和以“121”電話為媒介的響應答詢服務與農業網站三個部分經過有機整合后形成彼此優勢互補農業綜合信息網,這樣既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用戶對各種農業綜合信息的不同需求,又實現了三種媒介的信息資源共享,同時使運城農網更貼近于農民。
洪洞縣氣象局在縣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洪洞縣政府經濟信息網絡服務中心”掛靠在氣象局,創辦了《洪洞縣政府經濟信息網站》(農網);主辦了《經濟信快報息》(周刊);在電視臺開辟了《經濟信息指南》欄目,全方位,多次地開展了農業經濟信息服務,既推動了我縣農業信息化進程又促進了我縣產業結構調整。農網以政府名譽下發文件,在16個鄉鎮及有關企事業單位選拔信息聯絡員,從而使各級領導及廣大人民群眾對“農網”有了深入的了解,進而贏得了縣、鄉、村三級服務機構、涉農單位、涉農企業、宣傳媒體等部門的積極參與和支持。農網還以《政府經濟信息快報》的形式編輯成冊每周一發送到千家萬戶及各級領導手中。為方便更多的人及時了解有關信息,在“農網”網站門前制作了信息公告欄,不定期地公布農產品價格、農業經濟動態及供求信息,利用天氣預報制作系統在電視臺開辟了“經濟信息指南欄目”每天將最新的致富信息像天氣預報一樣制成錄相帶送到電視臺播放,受到人民群眾的青睞和歡迎。
**省壽陽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多年來農業發展一直受著農產品生產信息不靈,銷路不暢,農技推廣落后等問題的制約。壽陽縣人民政府于**年7月下發《關于建設我縣農業信息網的實施意見》,確定由縣政府牽頭,壽陽縣氣象局具體承辦壽陽農網建設工作。在省市有關專家的指導下,我局技術人員經過短短一個月的努力,完成了農網平臺的建設。壽陽農網成立后,緊緊圍繞“面向市場,促進農業調產,服務農村,增加農民收入?!钡淖谥?,積極做好網絡建設、信息服務、信息員培訓等工作。在網絡建設、信息服務、信息員培訓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為推進壽陽縣農業產業化上檔升級,農民增產增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各鄉鎮建立鄉鎮信息服務站,各行政村設立信息服務點。農網領導組由分管農業副縣長任組長,氣象局、農業局長任副組長,涉農20個單位為成員,對工作中有關事項進行決策、協調、解決。縣信息中心和鄉服務站都制定了明確的工作制度和考核辦法,縣政府把各鄉鎮的信息工作列入考核鄉鎮的年度目標責任書內,加強了對各鄉鎮信息站服務的管理和規范。壽陽農網自開通運行,至今已經完成縣級農網信息中心平臺1個,20個涉農單位,30個重點企業,14個鄉鎮、200個村的骨干網絡,1000戶農戶的終端建設??h農網負責指導各鄉鎮村戶的信息體系建設和服務工作,鄉鎮信息服務站建設要按“五個一”標準,即有一支專(或兼)職隊伍,有一套組織網絡,有一套管理辦法和服務制度,有一套上網設備,有一條上網線路,各鄉鎮信息員要確定專人專室,信息員要接受中心統一培訓,真正使產業化和信息化互動相得益彰,使產業提升,農民增收,搭上信息化快車。在解決“最后一公里”問題上,壽陽縣農網采取的方法是:
1、實施千戶農民網上行工程。由縣政府投資860萬元與網通公司聯營,將寬帶送到300余個行政村,利用農村電視機普及的優勢,為農戶安裝電視機頂盒,免初裝費、設備費,政府給每戶農民補助100元,農民只交260元就可通過電視上網,目前全縣共有1000多農戶安裝了機頂盒。農民足不出戶,就可瀏覽農網信息。
2、在電視天氣預報制作欄目中加入農情信息及全國各主要菜市場蔬菜價格,通過電視向農民提供最新的市場行情及價格信息。
3、通過農網中心向外界提供農民種植的產品價格、上市時間、數量,拉近市場和農民的距離,減少流通環節。
4、向廣大農民和客商散發信息中心服務卡,公布熱線電話,通過采取這些方法,直接為三農服務。
5、通過信息簡報向有關領導、涉農單位、各鄉鎮和種養殖龍頭大戶發送,為各級領導和企業決策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