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23 01:43:00

導語: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工作總結

2008年,在市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各單位的大力支持下,車購辦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市局工作會議確定的“突出三個重點,推進四個轉移”的基本工作思路,結合車購稅工作的特點,加強制度建設,深化“兩個減負”,優化納稅服務,理順體制關系,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

一、2008年度工作情況

(一)稅收收入大幅增長,增速有所回落

今年1至11月份,我局共征收車輛購置稅7.9623億元,凈增稅額1.1396億元,同比增長16.7%,納稅機動車88227輛,凈增11494輛;同比增長了14.9%。其中汽車車購稅和納稅車輛分別增長16.6%和16%。辦理免稅車輛304輛,免征稅款2105萬元;退稅車輛204輛,退稅額180萬元。征收稅款和完稅車輛繼續保持全省第一,較好地完成了車購稅稅收任務。預計全年將征收8.45億元。

從增速上看,上半年是高速增長期。除二、四月份增幅在17.6%和8.9%以外,其他月份都在25%以上。尤其是六月,因下半年將提高登記注冊車輛的排放標準,出現汽車突擊納稅的情況,增幅達到了53.3%。而下半年的四個月,有三個月的增幅都在7—8%左右,9月份沒有出現汽車銷售“金九月”的效果,卻成為前10個月中唯一出現負增長的月份(-0.4%)。

(二)加強業務制度建設,建立長效征管機制

為使車購稅征管業務有章可循,責任明確,便于操作,根據上級的有關業務規定,以及新版征管軟件的要求,結合征收實際,我辦開展了規范車購稅主體業務的研討,分別草擬了《車輛購置稅征收業務規程》、《車輛購置稅征管檔案管理辦法》、《車輛購置稅價格信息采集工作實施細則》、《車輛購置稅完稅證明管理辦法》等四個業務規定,經市局研究,于4月1日下發執行。四個辦法全面規范了車購稅征收管理業務,有效規避了車購稅征收、完稅證明管理、車價信息采集等工作中的風險。

為了保證四個征管業務規定的可行性及其效果,經市局領導同意,于2008年1月15日至3月15日在槐蔭區國稅局開展了試點。要求試點局按照車購稅征收政策和實際征收工作需要,對四個征管規定逐條進行操作、測試,查找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提出調整、修改建議,以保證四個征管規定更加完善,更加貼近實際。在市局領導高度重視下,我辦工作人員多次到試點單位了解、研討試點情況,現場解決有關問題。通過槐蔭區國稅局努力,試點工作取得了成功,為全市推廣四個車購稅征管規定,積累了經驗,奠定了基礎。從目前情況看,四個業務規定運行良好,對規范基層局車購稅業務初見成效。

(三)加強崗位風險控制,強化風險意識

加強崗位風險控制,是提高執法水平和做好車購稅征管工作的重要一環。在市局工作會議后,我辦確定專人著手研討車購稅的崗位風險控制。通過研討,明確風險等級標準、找準風險節點,摸清風險效應及轉換,預測風險發生概率及行為因素等,為崗位風險控制理清了思路。在崗位風險控制實施中,我們按照人人找風險,人人受教育的要求,組織全體人員認真學習和討論,并結合本崗位職責,填寫了崗位風險自查工作表。在審核、修訂車購稅《崗位風險自查工作匯總表》中,確定了15個業務崗位、45條崗位職責,排查崗位風險點36個,提出風險等級建議17條,明確工作目標37條,制定了便于操作和可行的防范措施,形成了車購稅崗位風險控制的初步意見。

2008年8月22日至9月12日,市局法規處統一組織了對各基層局的執法檢查,我辦兩名工作人員隨市局檢查組,對12個基層局進行了全面檢查。主要檢查內容:一是車購稅稅收政策執行情況,主要是2007年1月1日至目前車購稅的征免退稅等有關稅收政策執行情況;二是市局今年下發的四個業務規定的貫徹執行情況。通過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了征管中存在的問題,強化了依法征稅的嚴肅性。

(四)理順征管職能,深化納稅服務

鞏固車購稅納入大征管成果的工作,今年重點是統一各基層局的征管職能。在全面下放汽車征管業務、統一基層局職能的調研中,一是廣泛聽取意見。書面征詢了12個基層局的意見,與部分基層局領導交換了看法,實地走訪了公安車管部門等。二是深入研討方案。從“落籍地征收”,開征條件,申報模式、納稅服務,行風建設,以及存在的問題等,都進行了詳細的論證,尤其是與基層局相左的意見更為慎重,仔細權衡了內部、外部矛盾及其利弊關系,在此基礎上,擬定了《一市三縣基層局開展汽車車購稅征收工作的方案》,經市局第十四次局長辦公會議研究決定,自7月1日,章丘、平陰、濟陽、商河等基層局開展汽車征收業務,并實行了“同城通辦”的納稅申報模式,實現了全市所有基層局的職能統一。此舉標志著車購稅業務完全納入了我局大征管的體制。

該方案體現了“構建和諧征納關系,向執法服務型機關轉移”的理念,突出了深化“兩個減負”,積極構建“3A”信息化服務的思路。7月1日當天,一市三縣征收汽車48輛,占全市當天征收總量的10.6%;截止7月15日,跨區申報的納稅人占到總數的59%;至十月底,一市三縣共征收汽車3397輛,占全市當期總量13.5%,尤其是章丘局,占到8.7%。說明該征收模式,即有效緩解了部分城區基層局的工作壓力,且順民心、合民意,較好地解決了一市三縣納稅服務邊緣化的問題,方便了納稅人,在行風建設中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五)深化應用,提高信息化程度

為減輕一線征收人員的工作負擔,研發、完善了車購稅免征圖冊查詢系統,并對總局印發的13本免稅圖冊、5180條免稅車型信息掃描錄入。該系統提高了一線征收人員查詢免稅依據的效率,也為免稅車輛生產企業和免稅車購買者提供了查詢服務。該系統突破了8小時工作的時間限制,突破了辦稅服務廳的地點限制,納稅人可在任意時間(Anytime)、任意地點(Anywhere)登錄網站查詢免稅車型,獲取服務。

完善了電子檔案軟件系統。在充分研討論證的基礎上,明確了紙質檔案今后的作用,紙質檔案和數字信息與圖片檔案的關系,納稅服務與提高信息化程度、與征管效率的關系,解決了征管系統和電子檔案系統運行銜接問題等等,并指導軟件公司調整了系統程序,待省局完成與征管系統的接口后,可于下年一季度進行試點運行。

(六)結合實際工作,開展課題研究

實施科(調)研精品戰略,是為領導決策服務的重要方式。我辦以實際應用為導向,以解決重點、難點、熱點問題為切入點,年初既確定了四個與車購稅業務有關的調研課題。現已完成了《淺議崗位風險控制》、《車購稅征收管理的科學規范》和《一市三縣基層局開展汽車車購稅征收工作的方案》、《車購稅推行電子檔案》四個課題,并較好地應用到工作實踐中,取得一定成效。

(七)保質保量,完成上級交給的工作

認真準備,迎接總局調研。四月中旬,總局流轉稅司來我市進行車購稅征管現狀的調研,內容包括車購稅機構、財產、人員現狀以及稅款征收中存在問題等。在匯總各基層局統計信息及現狀情況后,形成了《濟南市國家稅務局車購稅征管現狀》的匯報材料,為總局調研組提供了詳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

按照市局安排,向總局征管司提報了《深化“兩個減負”優化納稅服務》的書面材料,全面介紹了我局近年來車購稅征收、服務的基本做法和情況。

嚴密組織,順利實現了《車購稅征收管理系統》升級。根據省局的要求,在升級前,我辦安排各基層局進行了軟件升級版的測試,針對測試結果,提出了一些建設性建議,引起了省局關注,為正式運行升級系統打下了良好基礎。

今年五月,省局下發了關于2007年度全省國稅系統文明建設和重點工作的表彰決定(魯國稅發[2008]71號文),對全省新版車購稅征管系統推行工作進行表彰,我局獲先進單位榮譽。

(八)加強政治業務學習,提高人員素質

我們緊緊抓住學習教育這個關鍵,認真學習黨的十七大精神、各級領導重要講話,深入理解市局年度工作思路、目標和工作重點,積極參加“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解放思想大討論”、“做合格公務員”和“迎和諧全運、建美麗泉城、機關當先鋒”的活動,為全年工作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礎。

四月一日,車價信息采集工作下放到各基層局。為保證車價信息采集的準確性,專題組織了車價信息業務培訓,學局、省局車價信息采集的政策規定,講解車輛相關知識,模擬操作車價信息管理軟件等,使參訓人員較快地掌握了該項業務,順利實現了采集方式的轉變。

六月下旬,組織一市三縣征管人員學習了汽車征稅、免稅、退稅、轉籍、驗車、暫定計稅價格等有關規定和業務流程,并到槐蔭國稅局進行了實際操作,保證了一市三縣“七一”順利開展業務。

(九)恪盡職守,認真做好本職工作

一是辦好車購稅二次業務。我辦北園廳的4名同志,平均年齡51歲,其中三名同志在53歲以上。他們克服年齡大、眼花視力差等困難,本著“三負責”的工作精神,嚴格執法,搞好服務,較好地完成了各類業務工作。二是做好車價信息采集和免稅車型審核上報。對我市25家汽車生產(改裝)廠進行了5次車價信息采集,共獲取信息24166條次,其中新增575條,變更164條,刪除92條。審核上報了11輛免稅新車型。三是嚴格完稅證明的管理。認真執行市局完稅證明管理規定,累計管理發放完稅證明10.8萬份,沒有發生任何差錯。四是按時完成了省局車購稅征收月報和票證季報的統計上報工作,統計信息真實、準確。五是擬定了對基層局的考核意見和標準,首次將車購稅考核指標列入市局的考核體系,并于三季度起對基層局進行了考核。

(十)存在問題

我們雖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風險教育、執行力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相關規定的學習教育需要進一步深入;二是信息化建設還未形成系統工程,信息化的支撐力還比較薄弱,有待系統考慮和系統設計,三是內部協調缺少手段和機制,納稅熱點話題相對集中,暴露出一定的征納矛盾,有待協調、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