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創業競賽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6 03:47:00

導語:鄉創業競賽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鄉創業競賽工作總結

一年來,*鄉黨委、政府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出工業、突破工業”和縣委、政府提出主動融入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綠色腹地,著力推進“四地”建設的要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打造熊城后花園、建設*新農村”為發展目標,大力實施“樹生態旗、打綠色牌、強特色業”的發展戰略,努力培植鄉村工業、特色農業、生態休閑旅游三大經濟增長點,以招商引資為主線,以項目開發為抓手,以結構調整為重點,*年全鄉創業競賽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一、主要成效

(一)各項指標任務全面完成

1、全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4590萬元,比上年同期13170萬元增長1420萬元,比增10.78%,其中工業總產值8160萬元,與上年同期7215萬元對比增長945萬元,比增13.*%,農業總產值6430萬元,與上年同期5955對比增長475萬元,比增7.9%,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230萬元,比上年同期3650萬元增加580萬元,比增15.8%。

2、完成財稅收入281.45萬元,比上年2*萬元增長72.45萬元,比增34.7%,占縣下達任務數195萬元的144.3%。其中國稅169.91萬元,比上年124.04萬元增長45.87萬元,比增37%,占縣下達任務數105萬元的161.2%;地稅111.54萬元,比上年84.96萬元增長26.58萬元,比增31.3%,占縣下達任務數90萬元的124%;完成縣級收入129.73萬元,比上年98.84萬元增長30.89萬元,比增31.2%,占縣下達任務數111萬元的117%。

3、全年向上爭取資金853.21萬元,比增6.3%。

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980萬元,比上年2522萬元增加458萬元,比增18.16%。

5、農民人均純收入3010元,比去年同期2783元增長227元,比增8.15%。

6、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421人,比去年同期增加77人,比增18.3%。

7、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合人數13963人,參合率達93.5%,除熊山街道由集體繳費外,新農合參合率我鄉名列全縣各鄉鎮之首。

8、茗香軒茶廠今年被縣里列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鄉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家。

(二)招商引資有新進展

*年引進新辦工業企業4家,固定資產總投資950萬元。1、福州森森工藝品有限公司“東峰豐竹工藝品廠”,征地20畝,固定資產總投資300萬元;2、浙江慶元亮節竹制品有限公司在林屯村落戶辦廠,固定資產總投資300萬元;3、茗香軒茶廠二期擴建工程,擴建廠房*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150萬元;4、順華茶業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擴建廠房3000平方米,固定資產投資200萬元。

現已在談和計劃落戶我鄉企業有7家,擬投資總額7900萬元。1、福州鎖具廠擬在東峰村落戶辦廠,計劃總投資300萬元;2、慶元金山竹膠合板廠擬在暗橋落戶辦廠,計劃征地15畝,總投資300萬元;3、浙江客商在林屯擬辦竹膠板廠,計劃征地30畝,總投資1000萬元;4、浙江雙槍竹筷廠擬在暗橋落戶辦廠,計劃征地20畝,總投資500萬元;5、浙江溫州包裝帶廠,廠址東峰村,計劃征地面積20畝,總投資300萬元;6、江西南昌工業鍋爐廠,廠址梅坡村,計劃征地面積10畝,總投資500萬元;政和同益化工有限公司,廠址暗橋村,計劃總投資5000萬元。

(三)項目開發有新突破

*年新增項目開發9個,固定資產總投資9480萬元,與去年2522萬元同比增加6958萬元,比增276%。1、縣重點工程龍潭溪水電工程4座水庫、3座電站、總裝機1.55萬千瓦、總投資1.3億,*年完成投資3000萬元,現已全面投產發電;2、昌岐洋水電工程在我鄉開挖7.5公里隧道,裝機1.24萬千瓦,今年完成投資3500萬元,廠房建設已經完工,在年底前可完成設備安裝。3、完成林屯、長際、九蓬、寶岱公路硬化17公里,總投資870萬元,占縣下達任務公里的212.5%;4、完成林屯、梅坡、富美等村水利防洪設施建設,總投資120萬元;5、完成東峰、念山、章口、梅坡、林屯村巷水泥硬化工程,總投資60萬元;6、完成富美、念山、東峰、梅坡、東山自來水工程建設,總投資100萬元;7、完成寶岱、地坪、章口、長際、九蓬等村竹山機耕道建設62公里,總投資310萬元;8、完成全鄉錐栗種植及改造5000畝,總投資50萬元;9、東峰縣級工業平臺征地工作,計劃征地800畝,目前已簽訂征地合同171戶,占該村應征地戶260戶的65.7%。

(四)農村農業發展又好又快

1、糧食生產穩中有升。*年全鄉完成糧食種植面積1.8萬畝,優質水稻種植面積占90%,比去年增加近900畝,糧食總產量達7920噸。2、煙葉生產任務超額完成。*年全鄉發展煙葉種植面積866畝,占縣下達任務數700畝的123%,超額完成縣下達任務數。縣里下達我鄉20*年煙葉種植任務1100畝,鄉里按1460畝進行任務分解,截止目前,已落實煙葉面積1304畝,新建烤房15個,比縣下達1100畝任務數多204畝。3、農業主導產業發展較快。“竹、栗、茶、煙、菜、瓜”六大主導特色產業通過近幾年來的努力,產業規模不斷壯大。全鄉現有毛竹面積6.4萬畝,居全縣鄉鎮之首;錐栗產業通過近10年來的持續發展,全鄉總面積已達3.2萬畝,成為全縣種植面積最大的鄉鎮,被省科委、科協、財政廳列為“示范基地”;茶葉發展堅持走“名、特、優”之路,全鄉現有茶葉面積1.3萬畝,先后建立無公害茶園6500畝,建立順華茶葉公司基地8000畝,“公司+基地”生產模式基本形成;大棚蔬菜全鄉種植面積850畝,西瓜800畝,成為我鄉農民增收的新亮點;畜牧水產養殖業穩步發展,林屯、梅坡水產養殖已被縣里列為菜藍子基地;家禽養殖正朝專業化、集約化方向發展,養殖專業戶逐年增加,養殖規模不斷壯大;以富美西瓜、東山黑李為標志的“名、特”水果正逐步取代傳統低效水果產業。甘蔗、草莓、花生、檳榔芋等其它大田優高經濟作物種植迅猛發展。全鄉已初步形成了“東峰蔬菜—林屯煙,地坪錐栗—念山茶,富美西瓜—寶岱竹,梅坡林子——東山果”的一村一品產業特色格局。4、沼氣池建設取得突破。*年縣下達我鄉沼氣池建設任務數101口,目前全鄉已落實118口,其中已建好92口,在建26口,推廣秸桿沼氣池20多口,為全縣首個推廣應用秸桿沼氣池的鄉鎮。

(五)農村勞動力轉移有新成效

*年,全鄉共有勞動力總數7475人,剩余勞動力人數1958人。通過兩年來的努力,到今年全鄉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人數達1828人,其中縣外轉移1526人,縣內轉移302人,*年繼續加大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力度,全年共舉辦勞動技能和農業技術培訓班3期,受訓人員達102人(次)。當年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421人,其中縣外217人,縣內204人,比增18.3%。

二、存在困難與20*年工作計劃

(一)存在困難

一是我鄉經濟基礎薄弱,經濟總量小,綜合經濟實力不強,財政收支矛盾還比較突出,基礎建設資金缺乏。二是我鄉雖地處城鄉結合部,多數村場均離城區較遠,交通及通訊等基礎設施還相對滯后,且龍潭溪流域、梅坡一帶是城區人飲水保護區和后備水源保護區,項目引進受到制約。三是招商引資工作力度還不夠,工業發展受土地、交通等客觀因素影響比較明顯。

(二)20*年工作計劃

主要目標是:20*年工農業總產值比上年增長10.3%,其中工業總產值增長1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5%,農業總產值增長7%,財政總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是要抓好以下工作。一是著力打造“熊城后花園”。圍繞“開發生態旅游,促進經濟發展”目標,突出城郊鄉交通便利以及自然資源豐富優勢,加快“念山村生態農業觀光園”和依托龍潭溪水庫優勢建設“章口旅游休閑中心”建設步伐,前期規劃工作已經完成,念山村已被省政府評為全省100個旅游名村,明年重點是抓好前期環境設施建設,生態農業基礎設施和通訊等設施建設。完成林屯新農村集鎮建設的前期規范工作,啟動并加快新集鎮的基礎設施等前期建設。二是大力發展生態優高農業。充分發揮6.4萬畝毛竹、3.2萬畝錐栗、1.3萬畝茶葉優勢,做大做強竹栗茶三大產業,從提質增效和發展生態農業產業入手,打造“竹栗”之鄉,充分發揮各種協會和流通合作組織的作用,暢通流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依托順華和茗香軒茶葉生產企業,全力發展無公害茶園基地,打造茶葉“綠色”品牌。三是下狠心突出突破工業。緊緊抓住城郊、資源優勢,全面完成東峰縣級工業平臺征地和前期基礎設施建設,繼續采取“責任創新、方式創新、落實創新、環境創新”的“四個創新”的工作辦法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從旅游資源開發、農產品深加工、產業承接加工等多方面入手,力爭引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項目3個。四是加快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抓住中央和省級財力進一步向農村傾斜的政策機遇,以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電視為起點,加大我鄉農村水、電、路和信息網絡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寶岱村公路水泥硬化扶持和攻堅力度,力爭20*年實現水泥硬化村村通工程。五是加大勞動力轉移培訓力度。把勞動力轉移與工業化、城鎮化和發展服務業結合起來,按照“實際、實用、實效”的要求組織實施好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努力培育一批技能型、職業型、創業型的農民,農民實用技術培訓總人數要達到800人(次),辦班培訓300人(次),新增轉移農村勞動力200人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