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救助幫扶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08 09:16:00
導語:民政局救助幫扶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困難群眾的安危冷暖,歷來是市委、市政府極為關注的大事、要事。今年,為動員廣大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進一步開展救助幫扶困難群眾的活動,我市啟動了“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并將其列為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還將今后每年四月和九月的第二個星期六作為全市的“扶貧助殘行動日”,這一切都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對建立救助幫扶困難群體的長效機制,讓困難群眾分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決心。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帶著對困難群眾的深情厚意,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極大的工作熱情,做了大量的實實在在的救助幫扶工作,使困難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一、“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取得的成效
全市共有91個部門(單位)、24個鎮(開發區)的5306名黨政領導、機關干部、先富黨員與10236戶城鄉低保戶結成了救助幫扶對子。通過半年多時間的努力,困難群眾共接受捐助的資金累計190.32萬元,過冬棉被5358條,衣服6196件及價值24.72萬元的生產物資,為困難群眾辦實事467件。市慈善會用募集的善款為200名孤兒發放助學款20萬元,資助特困學生5萬元。廣大群眾盛贊這是黨和政府的“愛民之策、利民之舉”。對此,南通日報、新華日報、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多家新聞媒體都分別進行了報道。具體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實效:
一是幫助困難群眾改善了生活條件。市委、市政府對全市的孤兒、城鎮低保戶、農村困難戶的安危冷暖非常關心,長期以來,一直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具體體現。“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這一舉措,有效改善了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條件。姜灶鎮周照港村12組的楊漢濤,長期生病,不能正常勞動,妻子患有精神病,女兒初中畢業后一直在家閑著,全家生活十分困難。市服務業發展局黨委書記施季平與他家結成救助幫扶對子后,為其女兒在當地一家針織廠找了一份工作,解決了他們家的燃眉之急。興東鎮土山村低保戶葛立靠借債蓋了兩間瓦房,兩個孩子又殘疾,家庭負擔沉重。市供銷總社領導與其結對后,先后三次送去生活用品和農用物資價值近3千元,使他們全家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二是堅定了困難群眾過好生活的勇氣。深懷愛民之心、恪守為民之道、善謀安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從群眾最“盼”的事做起,從群眾最難的事情干起。幫扶過程中,市糧食局曾收到一貧困女學生的來信。信中寫道:“前年我父親在北京出了車禍,花光所有的積蓄搶救,可最后還是無濟于事。我原以為生活從此沒了希望,就在我們陷入困境時,是你們伸出了援助之手,讓我看見了希望……。”十總鎮張家壩村15組沈王保夫婦均為殘疾人,兒子因學費問題而中止職校學業,在結對幫扶過程中,他獲得資助并重返校園,面對幫扶干部鼓勵,他表示將努力學習早日成才以回報社會。由此,這也讓我們相信開展幫扶工程的意義已不僅僅在物質層面上,更是要延伸到被幫扶人的精神世界。
三是彰顯了黨和政府與人民群眾的血肉關系。救助幫扶困難群眾,關系到和諧社會的發展大局。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共同富裕是我們的目標。因而,開展“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既能使困難群眾得到救助,也能使一部分困難群眾通過結對幫扶找到脫貧的途徑,同樣還能使這部分群體堅定起克服困難的信心,從而彰顯黨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患難”的宗旨。市衛生局結合部門特點,在幫扶活動中注重發揮行業優勢。5月8日,在局長管軍的帶領下,機關幫扶人員分兩個醫療小組到結對的鎮村開展“健康援助進農家”送醫上門活動。醫務人員為50多名幫扶對象進行了常規體檢,并為他們逐一建立了健康檔案,免費提供了價值4000元的常用藥物,現場發放健康教育資料120份。市法院邱淑玉同志自己體質薄弱,丈夫長年生病服藥,獨生子在上大學,家庭收入本身入不敷出,但在看到二甲鎮袁西村兩戶貧困戶后說:“我自己雖然苦點,但還能維持生活,他們兩家的困難,確實需要社會救濟,需要我們伸把手助他們渡過難關。”
四是教育了機關干部,改進了機關作風。這幾年來機關部門幾經改革,充實了大批的年輕干部,他們絕大部分剛走出校園,缺少廣泛的社會實踐。開展“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既是一次機關干部的奉獻愛心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是一次接受教育的好機會。這對營造一支務實型、奉獻型的干部隊伍是十分必要,對構建和諧社會和推進新農村建設也是至關重要。廣大機關干部在結對幫扶中,做到了聯戶、聯責、聯心。他們直接深入到農戶家中,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憂。他們在給困難群眾送去錢物的同時,通過與困難群眾的交流,進一步加深了對農業、農民、農村的認識,增進了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增強了黨性修養。在第一個“扶貧助殘行動日”活動當天,市審計局就組成“愛心幫扶車隊”,在馮雪江局長的帶領下,20多名機關干部分10個組騎摩托車到村走訪慰問,通過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幫扶措施,同時還為每戶送上200元的慰問金,“愛心車隊”每到一村一戶都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好評。
二、“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的實施過程
1、精心部署,結對到位。為把“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實事辦實,市政府辦公室及時下發了通政辦發[2006]12號《*市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實施意見》。4月8日,市政府又專門召開了全市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動員大會,成立了黃衛鋒副市長為組長,組織部、機關工委、民政局主要負責人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在民政局,負責救助幫扶日常事務工作。市各新聞媒體通過廣播、電視、網絡進行了廣泛宣傳。民政局召開了全市聯絡員(民政助理)會議,各鎮也都及時召開了動員大會,并都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立了專門領導小組,制定了實施細則,有的鎮還專門下發文件,部署“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具體實施任務。在結對過程中,結對掛鉤幫扶的鎮與部門之間互相溝通,配合默契,確保了結對工作迅速到位。僅一個星期,全市2182名市直機關干部、1229名鎮機關干部、824名村干部、1071名先富黨員分別與農村低保9292戶、城鎮低保880戶、三峽移民60戶和部分生活困難的建國前老黨員結對完畢,編制的臺帳分別發放到全市參與結對幫扶的115個單位,并通知到每一位參與結對幫扶的黨員干部。
2、領導帶頭,全面啟動。4月9日是“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第一個“扶貧助殘行動日”,市委書記陳照煌和市長葛亮一早就來到所結對的貧困戶家中進行看望慰問。在雙目失明的殘疾人顧學金家中,陳書記詳細詢問了他家的情況和困難,并送上慰問金,這讓顧學金非常的感動。在接受電視臺采訪時,陳書記說:“一個社會的和諧,需要有能力幫有困難的,形成一種互相幫助、團結友愛的風氣。”活動當天,市四套班子全體領導,市、鎮兩級機關干部村干部、先富黨員4000多人參加了“扶貧助殘行動日”活動。在結對幫扶中,市四套班子領導的具體救助幫扶工作也是非常到位的。平潮鎮顏橋村8組低保戶張海昌在市委副書記王亞雄的幫扶下,養了1500只蛋雞,王書記不僅送去了飼料、消毒藥品和資助金近2000元,還帶上農業技術人員上門現場指導,目前,該戶已收入1萬多元,預計年底收入可達2萬元。正在劉橋中學上高三的孤兒徐建萍,今年5月失去親人后,是市人大朱茂鑫主任幫助她解決了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困難,朱主任還個人捐助2100元,并承諾負責提供她今后上大學的一切費用。
9月9日是“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第二個“扶貧助殘行動日”,因這天有重要會議安排,市四套班子領導都提前行動,為全市黨員干部作了表率。全市87個部門(單位)、24個鎮(開發區)又組織了大批幫扶人員上門走訪慰問結對幫扶戶,并再次送上慰問金,及過冬棉衣被。活動當天,黃衛鋒副市長還冒雨慰問了幾家特困戶,為組織實施好“百千萬救助幫扶”這一惠民工程,他逢會必講、下鎮必查,曾多次到被幫扶戶家中,不僅送去了資助金和衣被等物品,還組織有愛心的企業老板慰問特困戶,鼓勵企業家參與幫扶,其中萬達公司總經理王寶琳一人就資助一位孤兒2萬元。值得一提的是,全市還有近百位退下來的老同志雖不在結對幫扶計劃之中,但他們心系貧困群眾,主動要求參與結對幫扶行動。五接鎮老干部組發動離退休干部26人,參加全鎮結對幫扶工作,他們堅持每月一次例會交流,每周都要到各自的幫扶對象家里,解決困難,同時也送去了慰問金累計達3000元。市國稅局、市質監局、市供電公司、移動公司等單位在條管工作矛盾較突出的情況下,能嚴格按照要求,積極參加幫扶活動,效果也十分明顯。
3、檢查督促,扎實推進。開展“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事關我市實現兩個率先和構建和諧*的進程。因此,必須始終以解決困難群眾的實際困難為抓手,以困難群眾盡快脫貧為重點,把扶貧濟學、下崗再就業、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勞務輸出、發展家庭副業作為落實幫扶措施的第一要務,把發動社會各界踴躍捐款捐物作為不可缺少環節來抓。圍繞這一目標,在工作中,我們著重抓住三點:一是催辦督辦。“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目標任務下達后,少數條管部門行動遲緩,市領導在動員大會上不留情面予以批評,“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辦公室電話催辦、交辦、督辦,最后促使這些部門轉變了觀念。二是定期通報。從活動一開始,我們就要求各部門(單位)對開展活動進展情況實行月報制度,定期在黨政信息網上通報活動進度情況,使部門與部門之間形成你追我趕的競賽局面,涌現出一批熱心為困難群眾排憂解難的先進集體和個人。三是督促點評。“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開展以來,我們組織專門人員每月要到鎮、到村、到戶進行實地檢查,專門聽取被幫扶人意見,并通過簡報形式,對活動中的典型事例進行宣傳,對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進行點評,推動了幫扶活動健康有序的開展。市物價局、地稅局從扶智和辦實事入手,出力為結對幫扶戶解決困難,出謀為他們擺脫貧困,受到了鎮村干部和群眾的好評。市檢察院建立干部幫扶登記表,干部、被幫扶戶各掌握一份,每次上門服務,雙方都要填寫、記錄服務時間、服務內容,并把幫扶情況列入年終評比內容,極大的提高了救助幫扶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市委組織部把這次機關干部參與幫扶活動作為選拔,任用優秀干部的考察項目之一;市級機關工委注重發揮組織、協調功能,把黨員干部,尤其把培養新黨員隊伍與結對幫扶工作有機結合,同時市委組織部、市級機關工委和市民政局作為此次全市“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實事項目的責任部門,傾情傾力,盡心盡責地做好每一項工作。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堅持例會制度,集中解決在幫扶工作中出現的熱點和難點問題,為實施好這一項政府實事項目提供了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三、開展“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的啟示
救助幫扶活動的深入開展,有力地促進了和諧發展,在全市形成了扶貧濟困、互幫互助、共同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總結救助幫扶工作經驗,我們得到如下啟示。
1、領導重視,各單位通力協作,是做好救助幫扶工作的重要保證。實踐證明,救助幫扶工作是關系和諧*建設的重要工作。只要領導重視,統一思想認識,積極動員并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激發廣大黨員干部參與活動的熱情,開展卓有成效的救助幫扶活動,就能有效地推動這項工作的深入開展。
2、加大宣傳,強化輿論氛圍,是做好救助幫扶工作的有力支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開展多形式的輿論宣傳,使“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深入民心。*電視臺、*大眾等媒體對“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進行了跟蹤報道,《黨政信息網》較好地發揮了通報作用,每月一期的《“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工作簡報》宣傳實施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好人好事和工作經驗,使廣大黨員干部做到情真意切為困難群眾,實實在在幫困難群眾,從而有力地推進了“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穩步有序的實施。
3、采取多種形式,拓寬救助幫扶路子,是做好救助幫扶工作的有效途徑。廣大黨員干部立足實際,發揮優勢,創新救助幫扶內容,拓寬救助幫扶路子,多形式、多渠道地開展救助幫扶活動。如:送醫上門、幫助找工作、解決農資、維修住房、聯系致富項目等等。
作為2006年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之一的“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歷經半年多的實施,已首戰告捷,這場遍及*大地的“愛心大釋放”,使得城鄉困難群眾得到了真正的實惠。這一成效的取得,表明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重要部署,思想認識到位,組織領導到位,鎮村服務到位,救助幫扶措施落實到位。當然,在不同層面上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工作開展不平衡。在開展救助幫扶過程中,有些黨員干部開始下來認認“門”,過后下來做做樣,最后總結造數字,把救助幫扶作為上級布置的任務來對待,解決困難家庭平時的實際困難不夠,缺乏主動性和責任心,少數單位把“百千萬救助幫扶”工程與“扶貧助殘行動日”相混淆,沒有制定幫扶計劃和幫扶措施。二是“接濟式”救助幫扶。目前的救助幫扶措施,多數單位限于“慰問式”、“接濟式”的,給一些慰問金,送一些糧、油物品等,雖然投入了不少財力,但只能解決困難家庭幾天或節日的生活問題。在給幫扶戶提供信息、技術、資金等方面還有差距,有的沒有通過調查研究,從個體實際情況來分析原因,沒有以發展的觀點來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幫助困難家庭提高自身脫貧能力。三是人力資源不能合理配置,結對關聯性不強。我們在督查中發現,在選擇結對戶的工作中,沒有能夠將幫扶人的特長、優勢與被幫扶人的自救能力實現有效對接,致使有的幫扶人有勁無處使,有的困難戶需要的幫扶措施又無法落實。
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對于困難群體,無論是政府還是社會各界都要從思想認識上、感情上給予足夠的重視。我們認為,救助幫扶不是一朝一夕一事,而是一個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必須與構建和諧*和新農村建設同步進行。與此同時,要重視發動社會各界參與,形成一個由“政府牽頭、社會參與、人人扶助、保障直通”的全社會都來關心扶助困難群眾的社會氛圍,最終達到從制度上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來源,基本生活條件,基本醫療保險和日常關懷,并使有條件的困難戶盡早脫貧致富,為構建和諧*奠定堅實基礎。
- 上一篇:保險條款費率監管研究論文
- 下一篇:地震保險產品設計研究論文
精品范文
10民政工作交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