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監辦安全生產工作總結
時間:2022-01-15 08:40:00
導語:安監辦安全生產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各類傷亡事故情況
(一)生產安全事故。到目前為止,我區安全生產形勢基
本穩定,全區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5人,傷2人。
(二)消防安全事故。全區共發生消防事故75起,死亡人數為零,直接財產損失13.24萬元。
(三)道路交通事故。全區道路交通事故15起,死17人。
全區共發生事故92起,死亡人數22人,直接財產損失13.24萬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降58.6%、68.75%、43.91%,其中生產安全事故2起、死5人,占市政府下達考核指標8人的62.50%。
二、主要工作
(一)強化組織領導,狠抓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的落實。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先后制定了《關于做好2009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關于印發<××市××區“安全生產年”、“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活動實施方案>的通知》和《關于進一步推進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嚴格落實了政府與部門、單位抓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形成政府統一領導、一把手負總責、副職領導和相關部門、單位分兵把口、齊抓共管安全生產新格局,有效地促進了全區安全生產兩個主體責任的落實。
(二)強化隱患排查治理,狠抓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監管。
1、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按照全國、省、市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精神和“安全生產年”、“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各項工作措施和目標要求,制定了《××市××區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強化了安全生產指標控制、目標管理、督查督辦等手段。從1月份至今,全區廣泛開展了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工作,通過深入部署、持續發動、廣泛宣傳、嚴格督查,排查治理了一大批隱患。組織對道路交通、橋梁、鐵路沿線及道口、城市基礎設施、舊城改造、人防工程等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隱患進行了排查,有效地改善了全區安全生產基本條件。
2、狠抓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堅持疏堵結合,狠抓了道路交通、消防及公眾聚集場所、建筑(地鐵)施工、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民爆物品、重大危險源、職業衛生、學校、大型活動等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源頭管理。全區共排查出較大安全隱患7項,其中,道路交通安全隱患1項,消防及公共場所安全隱患3項,建筑物安全隱患2項,房屋安全隱患1項。區政府投入資金727.8余萬元,分別對列入市、區重大安全隱患進行了整治。區級各部門、街道投入資金480余萬元,對本單位、本轄區范圍內的安全隱患進行了整治。
全區重點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條件進一步得到改善,有效地杜絕了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僅今年1-11月,全區共排查出一般隱患2619項,已整改2599項,列入區政府掛牌整治7項,隱患整改率達99.24%,其中,掛牌隱患整治率達100%。打擊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專項行動工作,全區各部門、各街道出動執法人員1000人次,重點對覆蓋安全生產所有行業領域和非法違法生產經營企業1159家進行了專項打擊,其中,工商貿580家,建筑施工200家、人員密集場所229家、其他行業350家,有力的打擊了安全生產非法違法行為活動,取得明顯效果。
(三)強化規范化建設,狠抓了安全生產長效機制。
按照省、市政府有關文件要求,繼續建立和完善了安全生產監管機構八有要求,各街道辦事處和工業集中發展區按要求也相應地配備了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2名以上,專門負責本部門、本轄區內的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實行安全生產行政委托執法;各社區已成立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配備了3名以上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負責本社區的安全生產工作。
今年,我們在深入開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和“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街道、社區、企業”創建工作中,緊緊圍繞“四項要求”和“四個基本”條件,大力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各項工作和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創建工作,確保了責任落實年活動和創建工作的達標。全區14個街道、16個行政主管部門、74個社區建立健全了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制度以及各種臺帳。開展了“服務城鄉一體化,建設安全新社區”活動。今年全區創建市級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街道14個、社區14個。圍繞實現企業“安全質量標準化”,“安全文化企業”活動的開展,進一步落實了安全生產責任主體。在372家企業中開展了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建設活動和“安全文化企業”活動,其中創建市級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企業5家、安全文化企業5家。11月18日,經市政府檢查考核組對我區14個街道辦事處和16個行政部門、14個社區、10家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和創建安全生產管理規范化建設工作進行了考核驗收,合格率達到了100%,得到了市政府檢查考核組的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四)強化鄉村平安路創建,狠抓道路交通安全隱患整治。
以創建“鄉村平安路”和整治道路交通“黑點”為重點,建立“政府牽頭、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強化措施、明確責任,全面改善道路交通安全條件。今年,全區共創建“鄉村平安路”18處,共30公路;整治道路交通“黑點”16處,橋梁32處,投入整改資金320余萬元,并開展對外掛車、運渣車、水泥罐裝車、校車和打擊農用車、“火三輪”、摩托車非法營運的專項整治行動,建立了聯動機制和聯席會議制度。按照省、市安監部門要求,今年1-11月,我區在抓好創建“鄉村平安路”和整治道路“黑點”的同時,針對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存在的問題,開展了安全生產執法大檢查,全區參加執法人員570余人次,出動執法車輛140余臺次,查處各類違法現象1700余起,整治外掛車輛專項行動和打擊“火三輪”、農用車、摩托車非法營運專項行動3次,與農機手簽訂責任書30份,檢驗農機18臺,加強了重點線路、重要路口和重點路段的交通管控,道路交通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五)強化監督檢查,狠抓重要時期的安全生產。
按照全國、省、市、區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認真汲取全國各地重特大事故教訓,切實抓了“元旦”、“春節”、全國、省、市“兩會”、“五一”、“國慶”60周年大慶活動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參加人數2000人次,檢查各種生產經營單位和基層組織2659個次,發現各種大小隱患2659余處,整治2655處,(含鐵路平交道口、過道4處),限期整治4處,重點監控4處,發出整改通知書100份,糾正違章操作200余起;關閉無證生產經營企業7家(含搬遷危險線化學品生產企業1家在內),取締無證生產經營企業73家。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隱患,防止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六)強化建設項目預評價,狠抓安全設施“三同時”審驗工作。
我們在抓好各項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含道路工程建設等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工作時,配合市、區有關職能部門,對涉及生產經營單位項目的安全設施上,始終堅持了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并把安全設施投入納入建設項目預算,切實抓了建設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的審查、驗收工作,確保了建設項目的安全。
(七)強化安全管理,狠抓重點項目服務保障工作。
按照市、區政府對重點項目安全管理有關規定,切實加強了對我區重點建設項目錦天國際、綠海上林、二環路下穿、聽城、華府金沙、錦繡光華拆遷安置房、錦繡工場、132廠民品基地、成飛民用飛機公司、611所平臺等10個建設項目的安全管理和服務保障工作。上述重點建設項目均無各類安全事故發生,有效地確保了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順利開展。
(八)強化執法監督,嚴肅查處各類事故及安全生產違法行為。
按照《安全生產法》、《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條例》(國務院493號令)和《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四川省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和“四不放過”原則,制定了《××市××區安全生產執法行動實施方案》,加大了對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和執法檢查力度,依法檢查企業370家,查處各類安全傷亡責任事故3起,事故結案率100%,有效地強化了安全生產執法監督工作,確保了全區各項安全生產指標控制在市政府下達的考核指標以內。
(九)強化應急管理,狠抓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建設。
修訂完善了《××市××區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和各類突發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區、街兩級也相應成立了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指揮機構,設立了應急管理辦公室,建立健全了全區統一指揮、功能齊全、反應靈敏、運轉高效的應急機制,今年6月安全生產月,我們在14個街道、74個社區和部分重點生產經營企業中組織開展了應急救援演練活動100余次,得到社會各界好評,有效地發揮了預案在預防和應對安全生產突發事故中的重要作用。
(十)強化宣傳教育與培訓,狠抓全民安全生產意識。
根據國務院、省、市政府的統一部署,在今年的6月“全國安全生產咨詢日”和“安全生產月”以及“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行動”中,區級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能的40個部門、單位參加了咨詢日和“開展各類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行動”活動。各部門、單位緊緊圍繞“安全生產月”、“安全生產宣傳教育行動”活動有關要求,突出了活動主題和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及安全常識、科普知識等內容進行了宣傳,為廣大市民提供安全生產維權和安全生活常識咨詢。活動采取播放安全生產警示教育片和科普講座片、發放安全宣傳資料、展示安全知識展板、有獎競猜安全謎語、現場消防演練等多種形式活動。向市民發放法律法規及其他宣傳資料8萬余份;設置安全知識展板160余塊;競猜安全謎語230條;懸掛大小標語橫幅1500余(幅)、宣傳掛圖650余套,按照安全文化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要求,全區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廣泛開展了送安全文化下基層活動,為提高全民安全素質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我區向基層和企(事)業單位各單位發放“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宣傳資料匯編》和《安全常識讀本》14000余冊;開瓶器100000個;小剪刀、指甲刀、鑰匙扣各100000把,發放到廣大市民和民工手中。全區出動宣傳車800余臺次,組織安全培訓和以會代訓七期,參加人數3600人(多數是農民工)均獲得了上崗證。接受咨詢50000人次,受教育面達100%。全區各街道轄區生產經營單位職工“三級安全教育”率達100%;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率達100%,有效地強化了宣傳教育,不斷提高了全民安全生產意識。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重視不夠,執行力不強。有個別部門、單位領導對抓安全工作措施重視不夠,檢查組織不得力、不認真,樂于慣性思維,工作流于形式,安全隱患沒有及時發現和消除,導致制度、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實,特別是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安全事故時有發生。
二是企業安全意識淡薄,重效益輕安全。部分生產經營企業對安全生產重視不夠,安全意識薄弱,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宣傳教育不到位,企業投入少,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存在設施設備配備不足,消防通道不暢,重效益輕安全的現象。
三是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抓的不夠突出。部分企業缺乏建章立制,安全教育、培訓力度和深度還不夠,從業人員缺乏安全意識和必要的自我防護技能,在傷亡事故中,絕大多數是因為違反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而導致事故的發生。
四是公眾聚集場所非法經營現象時有發生。針對以上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宣傳教育、執法檢查和安全監管工作力度,確保全區安全生產。
四、2010年安全生產工作思路
2010年,安全生產工作思路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七大四中全會和區委第五屆八次全委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安全發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按照國家、省、市“基層基礎年”和“新三最”各項工作目標任務,結合全區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實際,著眼城鄉安全生產公共服務同步推進,著力解決安全生產監管體制、機制與深化統籌城鄉發展、市場經濟環境不相適應的問題,大力減少各類安全生產事故,努力實現從業人員享有安全服務保障同等待遇、職業安全健康得到有效保障的目標。重點抓好以下八個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兩個主體”責任,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健全基層安全生產監管網絡體系,以完善和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為核心的長效機制,積極應對我區各部門、各街道機構和體制改革后安全生產監管工作將面臨出新情況、新問題,不斷探索安全生產監管工作的新路子。要進一步完善政府各部門、各街道安全生產責任制,充分發揮區安監辦的綜合協調作用,督促各部門、各街道認真履行安全生產監管職責,全面落實政府的監管責任;寓監管于服務之中,通過加強監管和行政執法,指導和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全面貫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把安全生產工作落實到車間、班組和崗位,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
(二)創新監管方式,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監管水平。要建立以“點、線、面”三位一體的安全監管體系,全面推進安全生產監管工作。以事故單位、重大隱患單位以及重點領域為重點,通過深化專項整治,強化依法行政等手段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以消防、建筑、道路交通、危險化學品等行業為主線,充分發揮行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作用,抓好行業監管;強化區安監辦的綜合協調職能,加強制度建設,完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各職能部門的作用,進一步強化安全監管協力,推動我區安全生產工作整體水平進步,實現安全生產工作面上的提升。
(三)加大隱患排查治理力度,進一步切實消除各類重大事故隱患。開展重大事故隱患和重大危險源普查工作,健全重大事故隱患整改和危險源的監控體系。對查處的事故隱患登記造冊,能立即整治的立即整治,不能立即整治的,敦促有關單位采取有效監控和防范措施;無法保證安全的,立即停產停業或者停止使用。加強重大事故隱患整治的跟蹤督查,對整改隱患不主動、不積極、不采取措施的,依法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對隱患整改不落實而導致發生重特大事故的,追究相關人員責任。
(四)狠抓隱患整治,進一步深化重點領域安全監管。以道路交通運輸、危險化學品、建筑工地、人員密集場所等為重點,按照條塊結合、屬地為主的原則,針對區域實際,依托部門、街道和社區,針對薄弱環節,采取有效措施,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切實消除安全隱患,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
(五)強化執法檢查,進一步增強監管有效性。進一步明確區、街道、社區、企業四個層面的監管任務和要求,逐步建立起適合我區安全生產實際的執法檢查制度,根據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和所屬行業實行分類、分層監管。加強安全生產行政執法隊伍建設,強化權威性和執行力。繼續加強執法檢查的針對性,分析各行業生產安全事故發生規律,對重點行業開展預防性執法檢查,發現違法行為的要果斷予以處理和處罰。
(六)抓好宣傳培訓,進一步提升全民安全意識。加強安全生產培訓和宣傳教育體系建設。組織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大力宣傳和普及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安全生產知識,形成“關注安全,關愛生命”的良好社會氛圍;繼續推進全員安全培訓工程,創新培訓方式,規范培訓行為,使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治理水平明顯進步,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和事故防范能力明顯增強。
(七)完善應急管理,進一步提升突發事件處置能力。進一步完善區、街道、社區、企業四級安全生產應急救援體系;抓好各專項應急預案的演練,進步預案的可操縱性;整合現有突發公共事件應急救援資源,建立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應急救援保障體系。
(八)加快推進安全生產信息化建設,進一步提升安全生產治理水平。充分利用現有的電子政務網絡平臺,加快區、街、社區三級安全生產信息網絡建設。充實和完善危險化學品重大危險源信息治理系統,加強對重大危險源和重大事故隱患的動態信息化治理,確保“基層基礎年”和“新三最”各項工作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 上一篇:電子商務對企業影響論文
- 下一篇:供應鏈管理分析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