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創先爭優工作總結
時間:2022-07-15 09:17:00
導語:老干創先爭優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局的關心指導下,全市老干部工作快速健康發展。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以來,老干部政治待遇全面落實,生活保障機制不斷完善,工作機制健全,方法有所創新,關心支持老干部工作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
按照省局的要求,我就全市老干部工作“三個保障機制”運行情況、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老年大學及老干部活動中心的簡要情況匯報如下:
一、“三個保障機制”不斷完善,生活上關心老干部落到了實處
全市各級黨委、政府把老有所養作為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先后出臺了《銅川市離休干部醫療保障實施細則》、《銅川市離休干部離休費保障試行辦法》、《銅川市離休干部離休費、醫藥費財政支持機制試行辦法》。三個保障機制的出臺,較好的把生活待遇略為從優的政策落實到位。全市離休干部的離休費實現了社會化發放,行政事業單位離休干部醫療全部納入統籌,企業離休干部有57人參加了醫療統籌。隨著企業改制的深入和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許多企業經營困難,企業離休干部的管理服務工作出現了一些問題,市委老干部局調查研究、積極協調、主動匯報、爭取領導的重視支持,市委辦下發了《關于做好國有改制和破產企業離休干部管理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銅辦發(2006)35號>文件,為做好企業老干部干部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據。市本級42戶困難企業的160名離休干部的醫藥費由市財政每年集中解決一次,企業離休干部和65名建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工人生活補貼及統籌外項目由市財政每半年集中發放一次,3名困難企業離休干部的遺屬生活補助費也爭取財政予以解決。基本做到了企業離休干部和行政事業單位離休干部待遇的平衡。針對離休干部醫療費統籌標準較低的情況,我局和有關單位緊密配合,做了大量調研、爭取工作,2006年市政府第九次常務會議決定從2006年1月起,將離休干部醫療費籌集標準由每人每年6500元提高到10000元,保證了離休干部正常的醫療需要。為解決生活不能自理離休干部的困難,我局和有關單位就條件認定、審批程序、發放辦法進行了多次研究,出臺了《關于調整因癱瘓等原因生活長期不能自理離休干部護理費標準的通知》,為30多名離休干部增加了護理費。同時積極督促縣區落實老干部生活待遇,耀州區、宜君縣將企業離休干部醫療費統籌、生活補貼、遺屬生活費全部列入財政預算。印臺區企業離休干部醫療費統籌、生活補貼由財政解決,遺屬生活補助新增部分由財政解決,王益區企業離休干部各項生活待遇企事業承擔不足部分由財政在年終統一解決。
在離休干部生活待遇落實的同時,我們把開展適宜的文體活動,進行健康教育,提供健身方法,拓展服務內容等作為落實生活待遇的重要內容,活躍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二、穩步推進,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
我市共有離退休干部黨員14854人(含中央、省屬駐銅單位),其中離休干部黨員455人。分布在黨政機關192人,國有企事業單位64人,國有企業離休干部黨員185人,非公有制單位離休干部黨員14人。
近年來,我局把加強和改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加強檢查指導。特別是中組發(2006)12號、陜組通字(2006)92號文件下發后,市委組織部、市委老干部局認真學習、及時研究、提出貫徹意見,要求各區縣、市直有關單位把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作為老干部工作的重點來抓。一是認真調研,摸清離退休干部黨員的分布、參加組織生活情況,存在的問題,做到底子清。二是抓培訓,提高的素質。選派6名同志參加省委老干部局舉辦的培訓班,提高支部書記的素質。發放學習資料,靈活組織生活方式,提高支部活動質量。三是積極穩步推進支部建設。市局協助機關工委在離退休干部黨員集中的青松苑干休所組建了黨支部。宜君縣老干部局黨總支下轄5個離退休干部支部,活動開展經常,凝聚力強,目前縣城居住的部分離退休黨員的組織關系已轉入該總支。耀州區、印臺區經過調研協商,已經在離退休干部黨員較多的人大、政協、民政等單位建立離退休干部黨支部。目前正在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王益區把老干部支部建設列入黨建目標責任制進行考核。四是保障活動經費。按照銅組發(2006)97號文件的規定,各區縣委組織部、市直機關工委落實了關于黨費留成的規定,保證了支部購買學習資料,開展活動的需要。五是組織生活開展正常。市紡織廠、銅川一運司、東風機械廠等困難企事業對老干部黨支部經費予以保證,并組織老同志在省內參觀。市衛生局建立了黨員領導干部聯系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制度,指導支部開展形式多樣適合老同志的活動,使老同志對黨組織有了歸屬認同感。
三、創造條件,做好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的工作
由于銅川地域偏小,經濟總量小,財政還比較困難。市委、市政府在財力困難的情況下給予了老干部工作大力支持,但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建設仍然處于全省較后位置。
今年,市委、市政府決定把建立老年大學作為為全市人民要辦的20件實事之一。為便于爭取項目資金,決定由老齡辦牽頭,采取租賃教室、外聘老師的辦法先進行運作,現已開始招生。待運行正常后,再確定編制、經費及主管部門。
全市建有老干部活動中心(室、站)35個,建筑面積1754平方米,總投資220萬元。秦嶺水泥公司、東風機械廠、市財政局的老干部活動室基礎設施完善,活動豐富多彩。市老干部活動中心編制3人,全額預算。設備齊全,活動開展經常。日前存在場地較小,加之市中心南遷,作用發揮有限。
四、存在問題和今后努力方向
盡管我們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與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要求及老干部的愿望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市直個別單位領導對老干部工作重要性認識不足;一些困難企業拖欠老干部遺屬生活費,困難企業老干部藥費每年清理一次周期過長,老干部墊資較多;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進展不平衡;因財政困難,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基礎設施較差等。為此,我局將在以下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一是加強領導,進一步提高做好老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認識,逐步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老干部工作的濃厚社會氛圍。二是學習外地先進經驗,積極穩妥地推進離退休干部黨支部建設。認真宣傳貫徹落實中組發(2006)12號、陜組通字(2006)92號文件精神,適時組織區縣、市直有關單位去省內外學習借鑒先進經驗,先行試點,穩步推進。三是主動爭取領導對老干部工作的支持,加強和財政、社保等單位的協調,不斷提高困難企業離休干部的保障水平,使他們共享發展成果。四是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使老年大學、老干部活動中心能在近幾年內有大的發展。同時請求省局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繼續給予大力支持。
- 上一篇:美術教師工作自評匯報
- 下一篇:個體診所自查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