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委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總結
時間:2022-02-14 08:50:00
導語:區委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堅持科學發展,區域經濟較快增長
按照“保住現量、整合存量、蓄積流量、引進新量、放大增量”的經濟工作思路,更加注重功能區的集聚效應,更加注重大項目好項目的龍頭帶動作用,更加注重招商引資的實際效果,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以經濟功能區為載體,以樓宇經濟為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年預計實現區域生產總值400億元,同比增長15.5%,區屬生產總值112.5億元,同比增長21.6%;實現三級財政收入48億元,同口徑增長22%,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3億元,同口徑增長21%,位居區縣前列。以金融為代表的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銀行等7家金融保險機構、天津濱海國際股權交易所落戶我區,使銀行分行、保險公司、證券營業部及其他金融企業達69家,其中集聚了全市88.9%的內資銀行分行。與中國銀行天津分行等3家銀行簽訂了全面合作戰略協議。整合樓宇資源,培育金融產業等7座特色樓宇,全區80座商務樓宇的綜合出售出租率達85%以上。新增民營企業1338戶,嘉茂購物中心等35個重點項目得到落實。成功舉辦第六屆商務商貿節。積極應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制定了加大投入擴大內需的8條措施。實行街域經濟統計考核,經濟工作責任從委、辦、局延伸到街道,激發了街道系統為區域經濟發展做貢獻的積極性。實現招商引資內資到位額74.8億元,同比增長31.2%;外資到位額1.06億美元,同比增長92%。陳塘科技文化園土地平衡試點項目實現新突破,已經收購土地785畝,占一期土地收購總量的78.7%,完成了陳塘科技文化園規劃設計。積極推動商貿旅游業發展,打造桂發祥工業旅游品牌。試行部門預算,預算約束力逐步增強。財政資金等專項審計監督全程跟進。國有企業、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關系逐步理順。房建公司等6家企業退市的主要手續已完成。第二次經濟普查取得階段性成果。這些工作的推進,進一步優化了區域經濟發展的結構,蓄積了持續發展的后勁,增強了綜合實力和綜合競爭力。
二、堅持建管并重,創衛目標圓滿實現
圍繞“高起點規劃,高水平設計,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的城市建設管理工作思路,大力實施民心工程,全力沖刺國家衛生區目標,奮戰*天,開展迎奧運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和“135”市容環境整治工程,長效管理機制效果顯現,城區面貌彰顯清新靚麗、大氣洋氣的特色。堅持規劃引領,完成*區整體城市設計和綠地系統等專項規劃,較為完善的城區規劃體系基本形成。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提升改造了友誼路、學苑路等24條主次干道路。完成了柳江里等21片、*萬平方米成片舊樓區綜合整修和天資里等93片小區路燈補建。全區*片、*萬平方米舊樓區整修任務全部完成。*棟樓房平改坡工程竣工。融資貸款*萬元,并網小鍋爐24臺,并網面積達79.25萬平方米。集中開展了街景立面整修、重點地區、重點道路和居民區環境治理、“五小”單位治理等10余項專項行動,垃圾袋裝率達92%,道路機掃率達70%,居民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大力推進創建國家園林城區工程,新建綠地53.51萬平方米,改造綠地74萬平方米,凈增綠地35萬平方米,建成友誼公園,城區綠化覆蓋率達39%、綠地率達31.82%、人均公共綠地達7.51平方米。積極推進生態城區建設,全區空氣環境二級及以上良好天數達標率達84.5%。新一輪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面啟動。經過全區上下的不懈努力、攻堅克難,一舉榮獲國家衛生區稱號,城區環境明顯改善,城市建設管理水平和區位優勢進一步提升。
三、堅持民生為本,社會事業全面進步
大力推進以保障民生為重點的社會事業,區財政投入*億元,用于發展社會事業,群眾最關心的教育、醫療等民生問題得到較大改善。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地位,加快*青少年宮、四十一中、泗水道國際學校等重點項目建設,落實“兩免一補”政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職業教育進一步提升,教育現代化建設步伐加快。“512”市民教育工程品牌、居民終身學習服務平臺等經驗在全國推廣,我區成為首批全國社區教育示范區。提高科技創新成效,通過天津市區縣科技進步考核。繁榮活躍文化事業,第五屆文化博覽節、第二屆銀河書市、奧運文化廣場等系列活動精彩紛呈,我區被評為全國文化產業先進單位。*有線電視臺實現采編制作、硬盤播出的數字化。推進社區衛生綜合配套改革,打造15分鐘服務圈,全區已建立13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8個社區衛生服務站,向全區居民提供22項免費公共衛生服務,實行醫療機構藥品統一采購,9家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藥品零差率銷售,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滿意率達94.5%。加強體育工作,實現市中小學田徑運動會“十八連冠”。完善社會保障體系,“五險”參保受益人群不斷擴大,低保救助水平逐步提高,全年創崗安置2.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13%。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養老服務格局逐步形成。扎實推進和諧社區建設,“鄰居節”等活動成為社區建設特色品牌。改造秀峰里等21個社區居委會辦公及公益性服務設施。完成了21片、27.5萬平方米老住宅供熱補建,供熱總面積達2202萬平方米,覆蓋率達98.5%。新建賓西路等4個社區商業中心、友華等4個菜市場。采取政府補貼等有力措施穩控物價。推進便民早點工程,13個街配置了321輛便民早點流動車,知名正餐企業增設早餐、便利連鎖店開設早點經營、便民早點流動車進社區的早點經營格局基本形成,有效解決了居民群眾吃早點難問題。發展紅十字和慈善事業,積極向災區捐款捐物,募集2754萬元善款和價值*萬元的物資。進一步加強民族、宗教、僑務工作,新建*清真寺。婦女兒童、殘聯、人防、檔案、保密、對臺等工作都取得了顯著成績。
四、堅持依法行政,社會治安平安穩定
大力加強民主法制建設,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更加和諧穩定。自覺接受區人大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區政協的民主監督,按時向區人大報告、區政協通報區政府工作,認真貫徹落實區人大及其常委會決議、決定,堅持與區人大、區政協的溝通聯系等工作制度,主動邀請代表、委員視察重點工作,認真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意見、建議。狠抓建議、提案辦理工作,開通聯系代表、委員的區政府服務“直通車”,受理辦結代表建議125件,解決率達87.2%;政協提案158件,解決率達86.71%,解決率、滿意率進一步提高。“五五”普法取得新成效,雙擁共建深入開展,國防動員、民兵訓練和征兵工作不斷加強,國防后備力量建設有了新進步。圍繞“平安*”、“平安*”,制訂各類應急預案,完善“棋格化”大巡控機制,加強警防、民防、技防網建設,開展打造維穩工作“環京護城河”、人員聚集場所整治等10多個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大接訪”活動,堅持領導、部門每周二維穩工作例會、奧運期間每日例會等制度。食品衛生監管和生產、消防、交通安全管理進一步加強,沒有發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圓滿完成涉奧場館、運動員駐地、奧運文化廣場及火炬傳遞路線的安全保障任務。公安*分局榮獲全國奧運安保工作先進集體稱號,我區被評為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地區,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斷增強。
五、堅持管理創新,行政效能不斷提升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轉變政府職能,政府公共服務水平和行政效率進一步提高。加強政府督查工作,開展政風行風評議,對創建國家衛生區等7項重點工作開展行政效能監察,促進了工作的落實。完善以行政許可服務中心為窗口的為企業服務平臺,實行區領導領銜服務、區長接待企業服務日等制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困難;完善為民服務網絡專線電話、區長信箱、民生信箱和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制度,籌建*區市民中心,進一步暢通了為民辦實事渠道。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設立公開查閱點,公開政府信息1054條。推進“數字*”工程,與移動、網通(天津)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建設應急聯動指揮系統等10大項目,啟動數字城管建設,建成應急聯動指揮平臺、呼叫中心、會商中心,90個監控點位和監控設備投入使用。加大引才引智力度,引進包括4名清華大學博士后在內的各類人才1384名。加強公務員隊伍培訓和管理,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提高。
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正確領導下,全區上下同心同德、奮力拼搏的結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監督、支持和幫助的結果,是駐區單位、駐區部隊及社會各界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全區人民群策群力、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區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實踐,我們深深體會到:必須堅定信心,用科學發展觀統攬全局,圍繞建設經濟強區、文化大區、生態宜居城區的奮斗目標,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形成持續發展的后勁;必須超前謀劃,規劃引領,把未來發展思路與近期工作目標相結合,既要完成預期任務,又要為長期發展創造條件,不斷實現工作的新突破;必須執政為民,改善民生,把更多的財力用在公共服務上,大力推進義務教育、社區衛生服務、便民早點、數字*、社區服務設施建設等民心工程,最大限度地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全區人民充分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必須真抓實干,爭創一流,始終保持求真務實、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以旺盛的斗志、昂揚的士氣、必勝的信念,扎實工作,攻堅克難,創造優勢,保持優勢,發展優勢;必須加強團結,齊心協力,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充分調動和發揮各方面的積極性,凝聚力量,形成合力,為我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必須永不止步,自加壓力,在經濟實現較快發展、城區面貌明顯改觀、社會事業全面進步、服務水平不斷提升、文明程度顯著提高的基礎上,樹立更高標準、瞄準更高目標,在高起點上實現新發展,在高平臺上實現新跨越。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們工作中還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現在:經濟總量相對較小、規模還不夠大,區屬國有資產分散弱小,民營經濟結構還需優化,商貿旅游業的發展還比較滯后,文化創意產業和科技研發的集聚優勢沒有形成,拉動經濟發展的后勁不足。教育、衛生、社會保障、群眾收入等重點民生問題仍需進一步體現普惠性,社區居委會硬件建設還需進一步改善,影響社會穩定的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關注民生、維護穩定的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政府部門少數工作人員的服務理念和執行效率還需進一步提高。對于這些問題,我們要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 上一篇:公司黨支部工作打算
- 下一篇:寒假酒店實習工作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