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局工作總結

時間:2022-02-27 08:51:00

導語:知識產權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知識產權局工作總結

深化開展學習實踐實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貫實市委屆次全會精神和市委、市縣政府“保增進、擴內需、調構造”工作部署,扎實推進西部科技中心建立,加速建立高新技能產業基地,科技促進災后重建獲得發展,高科技建立成效分明。419項市級科技方案項目順利施行;全市高新技能企業(新規范)累計到達822家;全年專利請求量、受權量辨別到達26135件、16349件,同比增進36.35%、58.08%,請求量、受權量均居西部城市第一;獲批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使用工程試點城市、國家常識產權質押融資試點城市,進入第一批國家“5.26”常識產權法律試點工程。

一、扎實推進嚴重事項和重點項目,“中心”“基地”建立發展順利

1.對接國家、省重點項目獲得成效。爭奪國家“十二五”科技嚴重專項立項120項,國家農業效果轉化資金項目10項,共取得經費支持30.2億元;“基于收集協同的級進模數字化集成設計制造技能”等158個項目取得國家創新基金項目立項,經費支持8183萬元,占全省立項數的59.2%;374個項目取得省級科技方案7827萬元經費支持,組織引薦2010年第一批省科技方案申報項目254項。

2.高新技能產業基地加速建立。“使用軟件、集成電路設計及產業化使用”等7個嚴重科技專項加速推進,精細數控機床等8個產業技能創新聯盟建立進一步深化,半導體照明、醫療器械技能等技能創新聯盟加速籌建。公共技能平臺建立獲得增強,獲批國家大容量打針制劑、中藥飲片炮制、OLED工藝等6個重點工程實行室(工程技能研討中心),“中心機要安全SoC芯片”等11個項目被確定為國家嚴重科技專項,組建了城市軌道交通智能信息系統、數字播送電視設備5個工程技能研討中心。深化科技企業孵化器建立,海峽教育科技產業開發有限公司等9家單位被評定為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3.新技能新產業加速推進。組建了新動力產業專家參謀組,成立了新動力產業技能研討院。制訂并施行《會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規劃》。積極申報國家高功能纖維資料基地、新動力產業化基地。組織施行國家“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使用工程試點,各試點單位合同收購LED燈7144盞,示范工程累計裝燈721盞。全年組織施行128項新技能新產物開發項目,支持經費3700萬元。建成新技能新產業發展綜合信息短服氣務平臺,組織發送新技能新產業綜合信息15期,編印《科技決定計劃參考》專刊3期。

4.科技金融服務獲得發展。堅持科技金融服務平臺,為科技型中小企業供應系統性融資支持,全年共為15家科技企業供應融資擔保1200多萬元,指導風險投資1000多萬元。完成15個項目、總額1000萬元的常識產權質押擔保借款。協助22家科技企業、4家風投契構取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投資津貼552萬元。科技保險創新試點城市建立積極推進,全年完成高新技能企業保險金額21億元。

5.區域技能市場建立不時深化。科技效果評價變革獲得成效,我局成為全國科技效果評價試點單位。制訂出臺了《會技能市場推進專項治理暫行方法》,設立專項經費補助技能市場服務機構。積極推進會技能轉移促進聯盟建立,西南交大技能轉移中心評為國家技能轉移示范機構。全年我市共注銷技能合同5782項,合同成交金額達46.17億元,辨別同比增進21.98%和10.69%,個中技能買賣額44.63億元。

6.科技使用創新服務平臺服務不時拓展。平臺功用進一步完善,已建成開通大型儀器設備等7個功用平臺。平臺資源愈加豐厚,共享資源單位到達114家,大型科學儀器設備達1185臺(套),價值10億元,科技文獻到達4120多萬篇,資源數據庫130個。服務平臺建立進一步深化,新建平臺服務工作站33個,完成全市19個工業集中發展區全掩蓋。

二、施行統籌城鄉科技推進行動,科技示范帶舉措用明顯加強

1.新型鄉村科技服務系統不時完善。依托農業科技效果推行服務平臺,集聚資源單位21家,專家250余人,新增數據1600余。推介糧油等新種類24個、配套新技能101項。新建了白酒、唐橋豆腐乳2個工程技能研討中心。深化星火科技培訓,培訓獼猴桃、食用菌等特征產業栽種大戶、龍頭企業技能人員1000余名,在生豬、伏季生果等產業領域組建了掩蓋全市131個村的鄉村科技信息員步隊。

2.科技示范帶舉措用進一步加強。持續深化“特征動植物新種類引選育及配套技能”等2大科技專項,引選育和推行新種類216個,開展新技能研發和推行使用41項(套);持續抓好“糧食規劃化”、“山脈伏季生果”等科技示范。深化市黃村“農田修復及山體植被恢復”、高原村“新獼猴桃規范化生產”等技能集成示范和邛崍市白楊等5個扶貧村科技扶貧示范。啟動“山脈冷水魚產業恢復重建、邛崍市臨濟鎮“千畝茶葉規范化”科技示范。

3.民生科技項目加速施行。啟動了城鄉醫保信息化平臺、鄉村節能房屋技能等嚴重項目,組建了建筑節能工程技能研討中心;開展地動災后飲用水源有機磷類農藥十分規目標活動打針主動分析辦法及使用等項目研討,增強鄉村飲水安全技能開發與使用;組織施行震后鄉村民宅低本錢抗震房子建筑新技能研討,在小魚洞董坪村推行技能使用到達7000平方米;完成了市安頓點污水處置項目,啟動了“促進災區醫療衛生重建、增強急性突發性疾病的預防和節制項目”等。

三、增強情況建立,積極營建科技創新創業氣氛

1.完善和落實科技政策律例。啟動了《會科學技能提高條例》修訂立法調研。制訂了《會自立創新產物認定施行細則》,已評審近184個申報產物。對全市26個技能規范研制項目進行了贊助,經費達85萬元。共同制訂出臺了《會首臺(套)及關鍵部件產物認定試行方法》,參加認定我市“CDK城市客車”等61個產物及產物系列。

2.組織施行會常識產權戰略。深化開展“4.26”宣傳活動,了《年常識產權發展與維護情況》白皮書。加速建立中國()常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開通了“12330”常識產權維權援助公益服務熱線。深化開展“雷雨”、“天網”常識產權專項法律行動,成功進入國家常識產權專利法律“5.26”工程試點。加速區域常識產權試點示范,雙流縣、崇州市獲批國家常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經濟技能開發區等4個園區獲批省級常識產權試點園區。探究開展常識產權特派員工作,在工業集中發展區堅持了常識產權特派員工作站,第一批聘用了25名特派員。

3.舉行“第三屆科技節”等嚴重科技活動。舉行了第三屆科技節,開展科技活動58項,展現3G技能等30余項最新科技成就。舉行了第五屆“西部科學論壇”等科學課堂系列活動20余場。組織了236家企業參與第十屆西博會什物展和效果展,組織52家企業的73項高新技能效果參展和好談。組織了第三屆中國專利周省暨會分會場活動,組織500余項專利技能進行現場和收集展現。舉行“本錢盛宴-股權投資行”等科技對接活動10場次,促進了科技交流與技能轉移。

4.大力營建創新創業氣氛。召開年科技獎勵大會,表揚出色奉獻獎1人,科技提高獎99項,專利獎30項,對4項取得年度國家科學技能獎等獎勵項目標進行了1:1配套獎勵。施行《打造科技傳媒精品施行方案》,增強科技政策宣傳活動,開展西部科技中心和高新技能產業化基地建立系列宣傳活動,創新文明獲得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