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工局年度工作總結
時間:2022-04-09 09:49:00
導語:森工局年度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市森工(油茶)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市林業局的堅強領導下,圍繞建設“森林”、“幸福”戰略目標,深入開展“產業升級年”和“創先爭優”活動,積極推進林業產業建設,各項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現總結匯報如下:
一、全年工作總體回顧
在市林業局和上級業務主管部門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通過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市森工(油茶)局在推進油茶、毛竹兩大產業、招商引資、行業管理及機關建設等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
全市完成新造高產油茶林11.01萬畝,是歷史上最多的一年。在圃苗木5226萬株(含今年新嫁接數和去年留床二年苗),占全省的38%。我市油茶產業發展在全省處于領先位置。在深圳舉辦的2011油茶產業招商推介會上,簽約油茶產業項目17個,簽約資金15億元。
毛竹產業初步實現“三個根本性轉變”,呈現出后發優勢,產業富民效應增強,產業招商成果豐碩。在第六屆中國竹文化節期間舉辦的招商推介會上,簽訂竹產業項目11個,引資額度17.9億元。
招商引資工作在去年引進油茶產業項目落戶區的基礎上,今年又成功引進了“富曬皇菊種植加工”農業產業化項目落戶明月山。
行業管理工作,服務與監督并舉,林業公路項目建設全面完成。機關建設以服務產業發展為中心、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以學習型機關建設為重點、以“十要十戒”活動為抓手,工作作風有了新變化。
二、主要工作情況
(一)、油茶產業
1、苗木生產:全市在圃(去年留床)二年生苗2785萬株,其中,中心城區1365萬株。今年新嫁接育苗346畝,嫁接數量2441萬株,其中,中心城區208畝,嫁接數1526萬株,共有23個育苗單位(戶)開展了油茶育苗,主要分布在渥江、蘆村、彬江、西村等鄉鎮,育苗質量均達國家標準并普遍好于往年,通過努力,今年爭取到省定點育苗指標350萬株。
2、苗木調配:協助市政府調撥一年苗44萬株,二年苗55萬株,容器苗50萬株免費供給各項目縣造林。
3、油茶種植:截止4月底,全市完成油茶造林11.01萬畝;其中中心城區3.36萬畝。至12月20日,今冬全市油茶造林整地7.3萬畝。
4、基礎服務:草擬了《油茶產業升級年工作方案》、《油茶產業三年升級戰工作方案》、參與“產業富民工程”調研,并起草調研報告。制訂《2011年油茶產業考核辦法》等,組織相關人員對中心城區育苗質量進行了為期2個月的督查。
5、績效評估:與省油茶辦一起對項目縣進行了績效考評。現代農業油茶產業示范縣(全省21個、我市5個),分列全省前十名的有4個暨、、、分列全省第2、3、7、8名。
6、科技推廣:我局實施的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油茶育苗項目通過國家驗收。協作的省林科院油茶低改項目也通過科技部驗收。市本級油茶施肥試驗項目正在實施。協助福建林科院到我市進行科研取樣,協助國家林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對我市油茶進行定點監測。
7、學習考察:陪同或接待國務院辦公廳督查室、國家林業局宣傳辦、等到我市考察油茶產業,同時,派出2人帶隊,組織項目縣技術人員到福建參加國家林業局人才交流開發中心舉辦的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建設學習班。
8、技術培訓:協助由中國林學會、國家油茶科學中心在舉辦的“油茶實用技術培訓班”籌辦工作。協助省油茶辦在我市8個項目縣進行的“油茶修技整形”實地培訓,全省開訓儀式在我市高安舉行。
9、示范帶動:我市出席了在廣東梅州召開的“全國油茶產業發展現場會”,會上,國家林業局授予我市星火農林科技油茶基地為“全國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全國19家),授予青龍高科、御潤坊“全國油茶產業重點企業”(全國43家)。
(二)、毛竹產業
為加速竹產業發展,竹產業辦加強了領導,充實了新的力量,做了大量的基礎性工作。
1、編制完成《2011年農業重大產業重點工作安排(竹產業)》、《2011年市<政府工作報告>工作任務分解表(毛竹產業部分)》、《2011年農業重點項目落實責任表(竹產業)》、《竹產業三年升級戰推進工作方案》、《2011年度竹產業升級年工作方案》、《竹產業升級年工作考核檢查辦法》、《2011年市毛竹產業目標任務及實施方案》、《市2011年毛竹產業目標任務分解表》、《市林業局2011年竹產業工作考核考評辦法》、《國家林業局竹產業2011年-2020年規劃》(市數據)、《2011年度林業發展專項資金毛竹特色產業項目實施方案表》(市部分)、《市“十一五”林業龍頭企業的科研項目情況表》和《市毛竹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新調整數據樣表制作和基礎數據的收集準備工作。編制完成《市竹木產品年度報表》報市林業志辦公室。
2、10月15日至19日,以“弘揚竹文化、低碳我先行”為主題的第六屆中國竹文化節在成功舉辦,在大會執委會活動組織部直接領導下,我局承擔了開幕式、竹業博覽展銷會、新聞會、竹文化節頒獎會及竹產業發展培訓等任務,取得了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實施工作。所做工作得到了領導和來賓的一致好評。在市委、政府召開的總結表彰會上,我局有4名同志受到市委、政府表彰。
3、參加市委統一組織的“產業富民工程”之一的毛竹產業調研,并完成調研報告。
4、對市二屆政協六次會議第63號提案進行答復,并與提案人見面溝通,提案人非常滿意。
5、按月調度匯總竹產業升級年主要數據,并及時上報市農業重大產業升級辦。
6、參與國家林業局林產品質量監測檢驗中心對我市冬筍質量的抽樣監測。
(三)、產業招商
1、積極參與油茶產業招商引資活動,協助我市于4月29日成功的在深圳舉辦了(深圳)油茶產業招商推介會。油茶產業項目簽約17個,簽約資金達15億元。
2、引進的“富曬皇菊種植加工”項目,在明月山和工業園區分別建立了種植基地和加工基地,順利通過了市外向型經濟工作考核驗收。
3、抽派一名精干力量到市林業局招商辦專職從事招商引資服務工作。
(四)、行業工作
1、抓好林化生產管理和技術服務工作,加強了對松脂采集的監督管理。
2、參加了全省松脂采割工作會議,制定了“市松脂采割管理辦法”,待上報審定。
3、派員對宜豐、的松脂采割工進行了技術培訓。
4、完成了全市“林業產業年鑒”的編纂工作。
5、在市林業局領導下,對全市木材加工利用情況進行了調研,向市政府遞交了“市木材流通有關情況的匯報”。
6、林業公路通達工程,批準立項26公里,項目全部通過省局的驗收。林業公路示范路建設項目得到省森工局批準立項,建設單位獲得10萬元建設資金補助。
7、組織了對林業公路硬化工程項目及全市林區防火與營林道路基礎數據的采集、統計申報工作。
8、出席了在浙江義烏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林業產業博覽會暨第四屆中國義烏國際森林產品博覽會。參與館的籌備及招展任務。青龍高科等企業的產品在國家主題館展出。
9、在林產工業發展論壇上,全省13篇優秀論文中,我局占有5篇。
(五)、企業拆遷
1、由副局長漆永華同志在一線長期駐點林建拆遷現場,與企業留守人員一道深入職工家庭,聆聽群眾的傾訴,及時發現苗頭,化解了大量的糾紛矛盾。二線人員把握好政策關和手續關。堅持“一事一議”政策,以拆促遷。妥善處理遺留問題,既堅持原則,又靈活掌握。
2、為120戶職工辦理了拆遷及購房手續,占應搬遷162戶的74%。爭取了3戶廉租房指標,安排給林建公司經濟困難的拆遷戶。
3、在處理遺留問題中,為5名職工辦理了置換身份手續并領取了經濟補償。
4、做好全市森工企業及市直森工企業改制的匯報材料及各項報表等。
5、嚴格規范操作森工改制資金專戶經費使用及審核工作,做好拆遷收付款和證照手續辦理工作。
(六)、機關建設
以開展“創先爭優”、“產業升級年”、“發展提升年”等活動為契機,全面提升機關建設。
1、加快機關干部職工能力和作風升級。嚴格落實《2011年度市森工(油茶)局學習計劃》。舉辦了“讓身邊的老百姓說共產黨好—追思賈克玖同志先進事跡手記”、“向楊善洲同志學習活動”、“我為產業升級獻一策”等專題學習,做到人人都發言。召開了領導班子“如何加強領導班子作風建設”民主生活會、組織收看了“感動中國”、警示教育片“落馬的縣官”等節目,組織機關干部職工前往正邦集團油茶林基地、飛宇、松濤竹產業企業參觀學習和甘坊林場毛竹林實地學習。
2、完成了市直機關工委對我局“創先爭優活動暨黨建工作管理”的考評工作和黨員承諾、領導點評和群眾評議等工作。組織干部職工參加了建黨90周年歌詠大賽。并派員參加了市委組織的“三同四民”活動。
3、積極配合油茶、毛竹產業辦,做好上傳下達,協調內外,重要情況準確報送。
4、協助央視7套、日報、電視臺等媒體做好我市油茶、毛竹兩大產業發展相關情況的宣傳報道。向國家油茶產業辦及時報送我市油茶產業發展相關信息,在中國綠色時報、中國經濟導報、省林業產業網、日報、贛西晚報、林業信息等有關媒體及相關網站發表有關報道26篇。
5、5月6日,我局辦公搬遷新址,各辦公室桌椅等全部更新,并增加了電腦等設施,辦公條件大為提升。
6、在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干部職工的人員待遇問題得到市領導和編辦領導的理解和關心,全體在冊人員已全部按財政全額補助人員管理,解決了這個干部職工多年期盼解決的遺留問題。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企業拆遷任務繁重,情況復雜,工作量大,拆遷進展相對較慢。
2、機關人員素質、能力水平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2012年工作打算
1、繼續抓好高產油茶基地建設,抓好苗木質量管理。督促相關縣(市、區)完成市里下達的任務。
2、繼續通過實施毛竹資源培育、產品加工貿易、竹文化以及基礎支撐四大體系建設,加快毛竹產業發展。
3、繼續加大產業招商力度,做好企業、大戶和重點項目的跟蹤和服務工作。
4、繼續加大林建公司拆遷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種辦法,加快拆遷進度。
5、繼續加強行業管理工作,擬出臺“市松脂采集管理辦法”,進一步加強松脂采集監督和管理。
6、繼續加強機關作風建設,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提高干部職工素質和能力。
- 上一篇:基層醫院檢驗專業學生臨床帶教實踐
- 下一篇:違規用地集中綜治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