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總結

時間:2022-12-01 10:42:06

導語: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環境優美鄉鎮創建總結

鎮位于市西部,東毗沂蒙余脈,西傍京杭運河,轄51個行政村,面積79.8平方公里,總人口8.3萬,是鑲嵌在微山湖畔的一顆璀璨的明珠。近年來,我們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的發展觀念,把“創優”工作作為實踐“三個代表”,構筑“民心工程”的大事來抓,加強領導,強化措施,標本兼治,狠抓落實,有力地促進了全鎮經濟社會協調健康快速發展,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全鎮走上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2003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64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經濟十強鄉鎮”,市政府授予“環保工作先進單位”榮譽稱號。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夯實創建工作基礎

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是實現黨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舉措。基于這一認識,鎮黨委、政府把創建工作列入鎮域發展整體規劃,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由鎮長任組長,各有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設立創建工作辦公室,各村也抽調專人主抓此項工作,做到了責任層層落實,目標層層分解,一級抓一級,形成了黨政領導、部門分工、環保監管、企業治理、社會監督、公眾參與的良好局面。為使創建工作扎實推進,有的放矢,按照“以人為本,鎮村兼顧”的原則,以《環境優美鄉鎮考核驗收規定》為標準,在深入分析研究、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聘請天人環境工程有限公司共同編制了《鎮近期、遠期和遠景環境規劃方案》,完成了近10萬字的環境規劃稿。鎮里定期召開調度會議,專題研究部署創建工作,做到了一月一檢查,一月一總結,并把調度檢查結果列入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從而充分調動了各級各廠企抓創建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圍繞增強全民生態環保意識,不斷改進宣傳方式和方法,通過設立宣傳站、制作宣傳車、舉辦環保法律知識講座、發放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層次開展宣傳教育活動,講解創建工作的目的意義。幾年來,全鎮共發放各類宣傳明白紙20多萬份,出動宣傳車50余車次,舉辦講座20余期,營造了濃厚的爭創工作氛圍,為創建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二、強化措施,整建并舉,不斷提高環境保護治理水平

我們按照“標本兼治、重在建設、改善環境、增加效益”的要求,從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高度出發,堅持“一手抓經濟,一手抓環保”,不斷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提高治理水平。

一是嚴格標準,集中抓好重點企業治理。針對公司和水泥廠兩大重點企業,我們以科技治污為總抓手,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在實現“一控雙達標”的基礎上,實施了“再提高”工程。截至去年底,公司累計完成環保治理投入9000多萬元,實現了穩定達標排放,水質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水泥廠在原有治污設備的基礎上,投資100萬元新上了脈沖袋式和高壓靜電除塵工藝,粉塵排放達到了國家標準。同時,對規模小、效益差、污染大、治理難的企業,鎮里堅決予以關、停、并、轉。

二是建立長效機制,實施鎮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以小城鎮開發建設和村村通硬化道路工程為契機,鎮里加大鎮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力度,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鎮品位。先后投資4000萬元,全面實施了“綠色家園”工程,建成了千佛閣--10公里綠色通道,采取拆房補綠、治臟變綠、破墻透綠、見縫插綠等多種措施,使城鎮綠化實現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綠,人均綠地面積達到15平方米;投資120多萬元,建成了占地150余畝的市鄉鎮級最大的文化廣場,營造了城鎮休閑娛樂的生態氣息。嚴格落實了“門前三包”、“門內達標”整治措施,成立了城管執法大隊,城鎮生活垃圾實現了日清日運,城鎮衛生進入了良性管理軌道。另外,全面實施了生態村建設工程,全鎮林木覆蓋率達到19%。

三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大力發展生態企業和生態農業。工作中,我們正確處理發展與環境的關系,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規劃建設了總面積2.06平方公里的民營經濟工業園區,實現了工業企業集約化發展。對新上項目,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認真履行“第一審批權”、嚴格堅持“三同時”,各類項目環保審批率和“三同時”執行率均達到100%。目前,已有圣諾研磨有限公司、明正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等40多家大中企業入駐園區,無一例污染。通過科學施肥、推行低毒高效農藥、提高氮肥利用率,大力發展生態無公害農業,全鎮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發展到2萬畝,有效遏制了水體富營養化現象。

三、以人為本,加強監督,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創建環境優美鄉鎮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以人為本,擴大監督,是確保環境保護工作成效的重要舉措。為此,我們從構筑監督網絡入手,健全隊伍,完善機制,努力在提高工作實效上下功夫。首先,加強專職隊伍監督。為避免環境污染事件和信訪事件的發生,鎮里充分發揮有關職能部門作用,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環保、紀委、工商、公安等部門負責同志深入企業了解生產工藝流程,監管治污設施運轉。同時,全鎮聘請了23名老黨員、老干部擔任環境監督員,對重點企業實施重點監督。其次。加強人大監督。不定期邀請三級人大代表開展環境保護專項視察活動,聽取企業治污工作匯報,察看設備運轉情況。再次,擴大群眾參與,加強群眾監督。在全鎮叫響了“愛護環境,人人有責”“親近自然,保護環境”等口號,不斷增強群眾的“大環境”意識。鎮里開通了環境保護舉報電話,設立了專職環保助理員,對發生的信訪案件及時處理。兩年來,全鎮共收到群眾舉報電話25個,妥善處理25起,處結率達到100%。

“環境優美鄉鎮”創建工作是一個不斷深化和完善的過程,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總結經驗,查找不足,不斷豐富創建活動內涵。我們今后一段時期的工作打算如下:一是以億達煤電化有限公司為依托,逐步實施城鎮集中供熱工程;二是積極籌劃建設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站,使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0%以上;三是進一步推進生態村和生態企業建設,走循環經濟的路子;四是逐步健全完善融強化監管、保障投入和公眾參與集一體的“環境優美鄉鎮”建設管理長效機制,確保創建工作能夠與時俱進,取得顯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