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局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2 09:23:15

導語:住建局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住建局工作總結

2013年,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部署要求,拼搏實干,奮發進取,圓滿完成全年工作任務。市建設局榮獲全國建筑節能先進集體、全省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工作先進集體、市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及城市建設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一、堅決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牢牢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制訂了《學習十八大精神實施方案》,組織局機關干部職工集體收看黨的十八大開幕盛況,召開了全市建設局長學習十八大讀書會,邀請市委宣講團成員作專題輔導報告,全系統訂閱各類學習資料2350本,每周進行集體學習討論,在局系統迅速掀起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的熱潮。全面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能力提升年”活動,奮力解決干部職工“學識不足、能力不強”等問題,共組織集體學習21次,完成專題調研25項,取得了良好效果,中央國家機關工委網站刊發了我局的做法。

二、全力加快重點項目建設,中心城市功能品質日益提升。2013年,我局承擔了九項投資過5億元的重點項目,其中續建三項、新建六項,均圓滿完成年度建設任務。

三、傾力推動小城鎮建設,城鎮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全市城鎮化率提高1.8個百分點,達到49.7%。全年完成小城鎮建設投資120億元,其中基礎設施投資40億元。我市為全省城鎮化工作會議提供了重要參觀現場,并在會上作了典型發言。一是完善政策措施。以市政府名義,召開了全市小城鎮建設暨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推進現場會議,出臺了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兩個意見,明確了“十二五”期間小城鎮建設的發展目標、工作任務和推進措施。二是抓好示范鎮發展。結合全省“百鎮建設示范行動”,確定了9個省級示范鎮和20個市級試點鎮,賦予83項縣級審批權限,給予資金、土地等方面扶持,帶動全市小城鎮加快發展。三是創新小城鎮發展方式。建立小城鎮融資項目庫,在全市選取100個符合規劃、對當地發展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項目作為融資備選。10月28日,在省內率先與建設銀行省分行簽署《支持新農村暨基礎設施建設戰略合作協議》,“十二五”期間將向我市提供不低于150億元的融資額度,目前已到位15億元,重點用于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四是加快農房建設改造。全市新建農房6.4萬戶,改造危房8600戶,完成村莊整治1530個,分別占年度任務的160%、108%和102%,在全省農村住房建設總結表彰暨小城鎮建設工作會議上,我市作了典型發言。

四、切實抓好保障房建設管理,低收入群體住房條件全面改善。提前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任務,全年新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房26763套,開工率達到125.8%,竣工16531套,竣工率達到183.7%,累計保障率超過40%。一是完善保障政策。出臺了經濟適用住房、廉租住房分配細則,對申請條件、審查程序、分配方式等做出明確規定。不斷降低保障門檻,將市區低收入標準線由14700元提高到19100元,同時將具有市區常駐戶口的28歲以上單身和在市區連續繳納養老保險2年以上的外來務工人員一并納入經適房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了保障覆蓋面。二是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堅持政府投資與社會投資相結合,全市各級政府投資1.5億元,采購或建設公租房、廉租房近800套;引導扶持企業利用自有土地,建設公租房8946套。堅持貨幣補貼與實物供應相結合,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宜購則購、宜租則租、宜補則補,2013年全市發放廉租補貼3127戶、經適房補貼100戶、棚戶區改造貨幣安置1095戶;新增各類實物保障房源25238套,提高了實物供應比例。堅持保障與方便生活相結合,在保障房布點上,充分考慮低收入群體的工作生活需要,實行相對集中建設和分散建設,做到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堅持市縣兩級相結合,在組織各縣市區、市屬各開發區上報的基礎上,年底前派專人對每個項目進行現場核查、認真梳理,摸清了2013年保障房項目底數。三是加強分配管理。推行保障房信息公示制度,對全市新增的606戶補貼家庭詳細信息在媒體進行公示,確保分配公平。完善準入退出制度,共審核退出廉租房補貼家庭313戶。四是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嚴格落實工程質量終身責任制,開展了3次質量安全專項檢查,狠抓質量通病和安全隱患整治,確保讓群眾住上放心房。

五、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低碳城市建設加快推進。低碳社區建設進展順利,全市共有67個、698萬平方米項目立項建設,22個、200萬平方米項目交付使用,10萬余人入住,受到了賈慶林主席等中央領導的充分肯定,省委研究室和省政府辦公廳分別刊發了我市的經驗做法。承辦了全省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現場會,我市18個項目通過國家綠色建筑星級評審,占全省總量的40%,位列全省第一。獲得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追加補助資金5000萬元,補助數額位居全國第三。全市完成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142萬平方米、公共建筑節能改造21萬平方米、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源審計63萬平方米,均超額完成省政府下達任務。

六、全面加強房地產業管理,行業市場秩序逐步規范。2013年,我市房地產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作用下,與去年同期較高基數相比,整體呈低位運行、逐步回暖態勢。全年共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439億元,新開工面積2027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5%和下降23%。一是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組織開展了房地產市場整頓年活動,共檢查項目852個,查處違規行為1143條,26個項目被責令限期整改。修訂了新建商品房買賣合同文本,制訂了存量房買賣合同指導文本,進一步規范開發商和中介企業行為。創新開展房證一起交接工作,136戶購房人在拿到房屋鑰匙的同時領到房產證,提高了服務效率,中央電視臺等多家媒體對此進行了報道。二是不斷提升住宅品質。天同雙羊新城·麗景園項目和虞河生活城項目分別通過國家康居示范工程答辯驗收和工程評審,青云國際城等6個項目通過國家A級住宅性能認定。三是提高物業管理水平。加強物業企業管理,年內晉升一級資質企業1家、二級資質企業9家,注銷違規企業資質46家。出臺了《住宅物業服務收費管理實施辦法》,全市共有12個項目通過省級以上物業管理示范項目驗收,位居全省前列。此外,配套費退返工作全部完成,共涉及104家企業、125個項目,退費近3億元,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制定了《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實施辦法》,進一步規范房屋征收行為。7月底,國務院房地產調控督查組來我市進行督查,對我市的調控措施和工作成效給予了積極評價。

七、從嚴加強建筑市場管理,行業規范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全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682億元,實繳稅金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3%和7.4%,收繳養老保障金4.6億元,位居全省第三。一是加強建筑市場監管。創新實施建筑市場包靠督導和考核通報制度,強化監管力量,落實工作責任,取得良好成效。組織開展了房屋建筑、勘察設計、招標、工程交易、標準定額、圖紙審查、建設監理等行業專項檢查,共降級或吊銷本地企業資質35家,清出外地進濰企業55家。全年整理歸檔竣工檔案5000余卷,依法治檔水平不斷提升。二是狠抓農民工工資清欠。嚴格落實勞務工資保證金等規章制度,加強清欠聯動監管,市清欠辦受理欠薪投訴案件同比下降15.8%,處結率達到98%。三是加強質量安全監管。建立建筑施工現場遠程視頻監控系統,實現了“人防”與“技防”的有機結合。扎實開展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強化年活動,共組織13次集中整治行動,累計檢查在建工程5284個,下達停工整改通知書437份。積極應對“麻剛沙”事件,組織對全市91家商品混凝土預拌企業和5353個在建工程施工現場用砂進行了抽樣檢測,從目前檢查的情況看,我市所有受監的在建工程主體沒有發現使用麻剛沙現象。四是加大工程創優力度。市婦幼保健院門診綜合樓等2項工程被評為國家優質工程,市兒童福利院等2項工程榮獲全國建筑工程裝飾獎,寒亭區金融中心等12項工程榮獲泰山杯,等9項工程榮獲省市政金杯示范工程。

八、大力加強干部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和行風政風建設不斷深入。一是狠抓黨風廉政建設。與駐系統紀檢監察機構一起,全面抓好建設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層層簽訂《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強化監督監察和量化考核。加強黨員干部監督,積極推進廉政風險防控管理,排查廉政風險點,規范權力運行流程。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堅持黨委會、局長辦公會、局務會、民主生活會等制度,凡涉及“三重一大”或人、財、物等方面的重要事項,都集體研究決定。加強廉政文化教育,開展“恪守從政道德、保持黨的純潔性”主題教育活動,舉辦“清風·建設者精神”廉政書畫攝影展,提高黨員干部廉政意識。搞好巡視巡查回訪,科學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巡視巡查工作取得實效。二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認真貫徹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各項規定,大力踐行一線工作法,深入工程建設一線干事創業、拼搏奉獻。不斷優化干部隊伍,本著“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組織了科級干部競爭上崗,選拔調整干部19名,真正讓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同志走上前臺。開展了乒、羽比賽等文體活動,組織局機關干部職工及家屬查體,提高了干部隊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三是優化行業發展環境。積極做好行政審批工作,繼續實施建設項目開工收費后置,不斷完善行政審批聯席辦公會議制度,全年共受理各類行政審批事項54827件,建設項目投資額、建筑面積增幅均保持在25%以上。全力支持濱海發展,從資金、技術、政策方面給予重點扶持,下放6000萬元物業維修金管理使用權限。“七爭”工作成效明顯,共爭取中央和省級住房保障、建筑節能等補助資金8.3億元,位居全省前列。此外,行政復議與應訴,市長公開電話辦理、政務接待、信息公開、財務審計、老干部與機關后勤服務、計劃生育、工會、共青團、婦女等工作扎實有效。

2013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離不開組織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的大力支持,更離不開廣大干部職工的無私奉獻。同時,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房地產業品牌不響、高端產品數量有限,與城市形象還不相稱;二是建筑市場和質量安全監管還不到位,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三是機關學習還不夠深入,學識水平離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要求還有差距。

2013年,市建設局將繼續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市委“一七四一”的思路目標和任務舉措,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真抓實干,不斷開創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新局面,為“四個”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