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局工作總結3篇
時間:2022-04-08 09:17:55
導語:民企局工作總結3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第一篇
今年以來,我區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推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措施,圍繞經濟發展目標,進一步加大招商引資和推進全民創業的力度,狠抓平臺建設、項目建設和環境建設,加快了趕超步伐,推動了全區非公經濟持速健康發展。
一、經濟運行特點
1、民營經濟平穩增長。2013年,全區非公經濟完成增加值115.54億元、營業收入422.57億元、上交稅金18.3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2.2%、34.9%、34.2%;個體戶、私營企業戶數為38114戶,同比增長16.07%;1-11月份實現出口產品交貨值1.10億元,同比增長93.33%。
2、主導產業發展強勁。全區上下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目標任務要求,強化協調,強力扶持,醫藥、機械、建材、化工等四大主導產業呈現出強勁發展勢頭,成為經濟發展的最強陣容。1-11月份,四大主導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65.91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2.8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2.02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2.99%、21.34%、13.29%,分別占區屬規模企業的83.98%、85.15%、92.53%。
3、項目建設穩步推進。全年引進項目62個,合同資金153.1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億元以上項目15個,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30個,1000萬美元外資項目3個。集團汽車產業園項目、真好自動化門窗、合力鋼結構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正在加速推進,銀鋰新能源、科創電子、食品、礦業等一批建成投產項目產銷良好,為全區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4、社會貢獻日益增大。2013年全區非公經濟上交稅金18.33億元,占全區財政總收入的88.59%;非公經濟單位數3.81萬戶,從業人員23.09萬人,支付勞動者報酬41.56億元,同比增長33.4%,非公經濟在吸納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增加財政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穩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途徑,成為經濟發展的增長點和支撐點。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落實政策措施。認真貫徹落實省、市有關發展非公經濟的政策措施并下發了《區關于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實施意見》、《區工業產業升級三年強攻戰實施方案》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年初將經濟發展各項目標下達到各鄉鎮、街道,并做到責任到崗、任務到人;實行重點企業、重點項目“一對一”幫扶制度,促進了非公經濟發展和重點項目實施;建立了企業表彰獎勵制度,對納稅百強和創業標兵頒發了榮譽獎牌與證書,對濟民可信、江特電機、百神藥業等16家先進非公企業或企業家給予了物質的表彰和獎勵,讓企業家在經濟上有效益,政治上有榮譽。
2、推進平臺建設。按照“整體規劃、分布實施、循序漸進、滾動發展”的總體要求,扎扎實實的抓好非公經濟發展平臺建設。工業園區完成基礎設施投資2.73億元,平整土地2900畝,硬化路面2.4公里;彬江機電產業基地110kv變電站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完成;彬江機械小微企業創業園投資500多萬元完成了“三通一平”、圍墻、水泥道路硬化及1.6萬多平方米廠房基礎工程。同時深入開展“項目攻堅年活動”,推進各項服務工作機制,促進項目快速推進、早日見效,園區和機電產業基地新增科倫醫貿、萊茵博格、食品等開工工業項目26個,百神藥業二期、銀鋰新能源等投(試)產項目21個。
3、加強人才培訓。結合培訓工作計劃,有針對性開展企業培訓活動。年初舉辦了110多人的統計與企業管理培訓班;組織遠大化工、科倫醫療器械等企業老總參加“傳統產業創新與市場機遇”專題講座;組織何氏電子、正大化工、恒華金屬包裝、瓷鈺實業、建菱高科等企業參加省局舉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中小企業發展”培訓班,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整體素質。同時與就業局、工業園等部門積極開展家政服務、計算機操作等實用技能培訓。
4、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力度,2013年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32億元,其中發放小企業貼息貸款400萬元。區擔保公司為名爵服飾、一超印刷、東榮醫藥等企業擔保貸款6550萬元;幫助海爾思藥業、百神藥業獲得由北京銀行發放,省中小企業局貼息的工業園區產業集群發展類貸款5300萬元;積極組織黃龍春陽水泥、榮興藥業等18家企業參加省、市“銀企對接”活動;組織遠大化工、飛鴻科技、航宇時代、港絲利服飾等企業參加市銀監局組織的小微企業融資成本調查,就企業融資、信用擔保等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的溝通和交流,以便更好地提出緩解我區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對策;積極推薦超強實業申報國家專項資金項目。
5、實施“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一是選擇濟民可信、遠大化工、明月山天然食品、金特建材等企業納入省級成長型中小企業庫。二是積極推薦井竹實業、華韻實業、日德麻紡等企業為省級“專精特新”的認定企業。三是培育規上工業企業。與統計局、工信委等相關部門抓好規上企業申報工作,千方百計對轄區內的投產、在建項目進行摸底并做好全程服務,完善申報手續。2013年新增規模企業16家,區屬規模企業達到51家。對確定的優秀中小企業、成長型中小企業在政策資金上給予傾斜,實行項目優先申報。將其納入生產要素重點保障名單,在信息交流、融資擔保、教育培訓、科技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給予重點服務。
三、存在問題和困難
盡管前三季度我區民營經濟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但發展制約因素仍然不少,主要體現在:一是項目用地難。現在落戶企業越來越多,而項目用地卻越來越少,導致項目報批用地困難。二是企業用工難。主要是結構性用工短缺,兩頭人才欠缺,即高端技術研發人員和普通操作員工缺少。今年職工平均工資上漲了20%,但還是難以招到員工,尤其是勞動密集型、勞動強度大、擴張型企業普遍員工不足。三是企業融資難。通過對部分投產企業的調查,目前有60%以上的企業資產已經抵押,同時新投產企業由于信用等級低、自身擔保能力有限等原因,貸款融資難,流動資金匱乏,難以做大做強。四是企業生存壓力大。隨著企業運行成本不斷增加,產品銷售價格偏低,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企業生存面臨很大壓力。據調查,我區23家煤炭企業受鋼鐵、水泥行業不景氣及外省煤炭大量涌入的影響,市場銷售低靡且銷售價格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大部分企業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企業虧損嚴重甚至面臨關閉困境。
第二篇
一、運行情況
1-6月份,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52.71億元、營業收入190.92億元、上交稅金8.83億元,分別同比增長23.3%、32.1%、20.3%。截至目前,全區民營企業達1.69萬戶,從業人員16.56萬人,注冊資金123.2億元。
二、工作措施
1、落實政策措施。下發了多個配套文件;建立民營經濟科學監測制度;實行重點企業、項目“一對一”幫扶制度;建立了企業表彰獎勵制度。
2、加強人才培訓。年初舉辦了110多人的統計與企業管理培訓班;組織遠大化工、科倫醫療器械等企業老總參加“傳統產業創新與市場機遇”專題講座;參加省局舉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與中小企業發展”培訓班。
3、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中小企業貸款擔保力度,1-6月份,全區已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695萬元;擔保公司為名爵服飾、一超印刷、東榮藥業等企業擔保貸款5250萬元;積極組織春陽水泥、榮興藥業等18家企業參加省、市“銀企對接”活動;積極推薦超強實業申報國家專項資金項目。
4、加強調查研究。通過調查摸底,確定在建立占地300畝機械小微企業創業園,目前省、市局對該項目進行了考察,前期工作得到了肯定。與統計局等相關部門抓好規上企業申報工作,本次初步確定申報14家新增企業。同時配合市、區有關部門做好小微企業、十大產業基地建設和發展情況的調研。
第三篇
一、經濟運行情況和特點
1、民營經濟持速增長。1-6月份,全區民營經濟戶數1.59萬戶,同比增長2.4%;民營經濟單位注冊資本金24.7億元;從業人員14.21萬人,同比增長4.8%;民營經濟完成增加值31.62億元,同比增長31.4%,占全年目標50.0%;實現營業收入104.04億元,同比增長28.0%,占全年目標50.3%;上交稅金5.21億元,同比增長49.6%,占全年目標53.1%。
2、項目建設快速推進。今年以來,我區實際引進市外項目36個,合同資金79.6億元(含科倫醫療器械制造有限公司),其中引進5000萬元以上市外項目29個,合同資金40億元,實際引進內資8.05億元,完成市下達任務的42.3%,同比增長50%。36個項目中億元項目18個,10億元以上的3個,其中11個園區項目開工建設。實業有限公司、實業有限公司和服飾有限公司等項目已投入生產。
3、規模工業平穩運行。1-6月份,全區8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14.37億元,同比增長20.4%;主營業務收入54.4億元,同比增長50.3%;實現利稅6.6億元,同比增長56.9%,其中區屬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74億元,增長9.7%;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4.8億元,增長24.1%;實現利稅4.2億元,增長30.2%。
4、支柱產業發展迅速。1-6月份,醫藥產業完成工業產值13.9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4.49億元、利稅總額3.3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9.3%、20%、29.5%。機械產業實現工業產值3.5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05億元、利稅總額0.48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77.5%、78.9%、204.5%。建材產業實現工業產值1.3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36億元、利稅總額0.11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0.5%、23.7%、0.5%。19戶年納稅100萬元以上重點企業中有8戶實現上交稅收翻番,其中上交稅收超1000萬元的企業達到4戶,同比新增3戶。
二、主要工作措施
1、落實責任,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今年以來,我們圍繞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民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一是進一步理清工作職能,按照我區機構改革新的三定方案,理清業務職能分工,掌握工作內涵和外延,加強學習,將各項工作職責具體落實到干部;二是做好調研工作,年初領導班子對全區各個鄉鎮(街道)的企業進行了實地調研,摸清我區民營企業現狀,提高業務執行和指導能力;三是認真開展服務提升年活動,實行領導包片,干部包基層單位,不斷完善重點項目及經濟指標的監督考評制度,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確保重點項目和經濟指標順利完成。
2、科學調控,搞好經濟運行監測分析。為了實現民營經濟發展的跨越,年初我們將民營經濟各項發展指標進行分解,向各鎮、街道下達了民營經濟發展任務指標。為把工作目標落到實處,多次到各鄉鎮對鄉鎮工業和民營經濟工作進行指導督促,確保了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認真做好全區民營經濟調度統計工作,不斷完善經濟運行監測分析,做到月度簡要分析,季度重點分析,半年全面分析,及時掌握并上報全區鄉鎮工業和民營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為區委、區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提供準確的民營經濟運行動態,也為企業發展提供宏觀的政策導向。
3、履職履責,全力做好協調服務工作。一是貫徹落實優惠扶持政策。用好中央和省市相關扶持政策,宣傳、落實好國家和省市已經出臺的各項優惠政策,做好企業申報享受政策中的協調和服務工作,確保更多的重點企業能夠及時享受到國家和省市相關優惠政策。上半年,我們積極推薦金特建材、百神藥業、明月鈦業、濟民可信等企業申報國家固定資產建設類儲備項目;幫助金特建材申報省、市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項目。二是加強人才培訓。配合人勞局,工業園等部門組織開展了勞動力技能培訓,培訓人數達9800余人;配合市局積極組織鄉鎮領導干部和企業家赴無錫、井岡山參加培訓,組織百神藥業參加全省中小企業文化論壇活動等,不斷提高企業管理人員管理水平和企業職工素質。三是為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幫助。針對鄉鎮統計人員變動的實際,我們將個別輔導和以會代訓形式進行業務培訓,提高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針對企業融資困難,我們積極配合省、市開展融資性擔保機構調查摸底工作,并積極組織金特建材、明月鈦業等企業參加省“百園千企”投融資對接活動,爭取省市資金的扶持。針對下屬企業信訪不斷,我們耐心細致做好解釋工作,積極協調解決企業改制后及改制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總體看來,我區上半年的民營經濟運行雖然發展態勢良好,但存在著不少困難和問題。
1、企業融資困難。由于銀行信貸管理制度要求嚴,加上有些擔保公司運作不規范、擔保實力有限,企業難以得到金融機構的支持。據調查,全區80%以上中小企業缺乏資金,而能在銀行貸到款的只有少數。企業資金短缺,融資渠道不暢仍是民營經濟發展比較突出的問題。
2、勞動用工偏緊。隨著招商引資企業進入,用工需求量增大,特別是技術熟練工人。但由于相關的用工扶持政策不完善,企業沒有長期穩定的工資增長激勵機制,生產工人不穩定,很難在一個企業長久生存,招工困難已成為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部分企業已出現“用工荒”現象。
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報門檻提高。如今由于統計部門對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申報提高門檻,導致我區很多企業因達不到標準而未能納入規模以上企業統計范疇,到目前為止,我區區屬規模工業企業僅有27個,同比增長-47.1%。
4、部分骨干企業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如等企業下滑的勢頭仍沒有止住,下降的幅度較大。1—5月份,主營業務收入分別下降12.1%、56.8%、18.3%、55.7%、31.8%、64.3%。同時,現有企業增長點偏少,抗風險能力不強。區屬工業的較快增長仍是建立在濟民可信藥業等少數企業的支撐上,單戶企業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過高,抗風險能力不強。
- 上一篇:實踐性法學教學困境分析
- 下一篇:網絡法學實踐性教學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