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產業發展工作總結
時間:2022-11-27 08:48:49
導語:林業產業發展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2014年產業工作開展情況
(一)2014年在鎮、鄉等10個鄉鎮發展核桃4715畝(其中:早實核桃推廣4060畝、示范基地610畝、采穗圃45畝),投資527.09萬元,發放核桃苗木157640株;
(二)在實施核桃高接換優6000余株,嫁接12000余頭;
(三)在鄉維多村續建早實核桃示范園1200畝,作為帶動全縣早實核桃發展的示范基地;
(四)加強生產技術指導,開展早實核桃栽培、豐產技術、病蟲害防治等生產實用技術培訓2500人次,并向核桃種植戶發放了“促花王”以促進和提高核桃掛果率,同時發放了樹干涂白劑。
(五)加強核桃種質資源圃建設,大力發展選育認定的“客龍早”、“薄殼早”“珍珠核桃”等本地優良品種。
(六)已完成“縣核桃”品牌,“三品一標”申報注冊前期各項工作。
二、存在問題
(一)林業產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得到應有的認識。一是林業產業建設規劃較為滯后林業產業建設缺乏科學系統的規劃,導致林業產業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隨意性、無序性,而林業因為生產周期長,更加需要有科學長遠的產業規劃來指導。二是老百姓對林業產業投入明顯不夠。受傳統經營觀念束縛,大多數林業產業經營者過分依賴于國家政府部門投資,沒有從根本上建立起以經營者為投資主體的多元投資體系。
(二)林業產業發展單一。由于受地理條件的限制,近幾年來,我縣在林業產業發展上主要是發展核桃,在其它產業方面沒有新的突破,大資源、小產業的現狀仍然存在,林業產業發展單一。
(三)林業產業化總體水平較低,競爭力不強。由于我縣林業產業發展起步較晚,規模較小,優勢產業還未全面形成。一是林業產業粗放經營現象普遍存在,“低、小、散”狀況明顯,集約化水平較低,總體效益不高。全縣1.75萬畝核桃林近2/3以上屬低產低效林,管理粗放,品質低下,平均產值高;林業產業結構不合理,缺乏統一規劃,產業發展隨著市場供求變化波動較大,優勢產業少,產業鏈不長,產業競爭力不強。二是林業缺乏龍頭企業、林產品市場化程度不高。全縣沒有森林生態旅游中介機構,沒有森林食品、林特產品加工企業;林產品商品化率較低,產地市場不完善,市場輻射能力弱,品牌建設管理落后。
(四)科技創新和技術推廣力度不夠。林業產業技術力量薄弱,創新意識不強,林技培訓和推廣普及力度不夠,推廣網絡不健全,力量嚴重不足。
(五)花椒發展滯后。由于花椒壽命較短、病蟲害發生頻繁、采收困難,比較效益低等原因嚴重影響我縣種植花椒的積極性,造成我縣花椒產量逐年下滑,由2010年的145噸下滑到2014年的95噸。
(六)沙棘未得到開發利用。2000年隨著退耕還林工程啟動,我縣在高半山累計種植了近2萬畝的沙棘,現已進入豐產期。由于沒有收購和加工企業,沙棘資源未能得到開發利用。
(七)林下藥材、森林蔬菜基地建設和森林旅游產業尚未得到發展。采集和出售天然林林下藥材、森林蔬菜是我縣高半山農民主要收入來源之一。但是,在該資源開發和利用過程中,隨意開采現象嚴重,對有些物種破壞較大,未達到資源可持續利用。
三、下步工作計劃
(一)要加快我縣萬畝核桃產業基地建設,在優良品種推廣、核桃加工,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等方面下功夫,不斷增加農民收入。
1.以打造全省核桃產業縣為目標,繼續實施早實核桃產業基地建設和低質低效改造。一是鞏固提升現有1.75萬畝的種植規模,通過補植、加強管理和低質低效改造等措施,提高掛果率;二是在鞏固現有種植規模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種植規模,到2015年全縣早實核桃零星和成片種植面積達到2萬畝以上,加大低質低效林改造(高接換優)力度,力爭到2020年全縣核桃產值達到8000萬元.
2.加強種苗工程建設,建立健全外來苗木準入制度,大力推廣本土優良品種。
3.抓好技術培訓,加強田間管理。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現場開展技術指導、搞好技術培訓,堅持做到“四個一”即一個標準窩、一背農家肥、一株合格苗、一桶定根水,引導農戶加強田間栽培管理。
4.積極爭取項目資金。要通過各種渠道積極爭取核桃發展項目資金,加大對核桃產業基地建設后期投入,從水利建設、肥料、農藥等方面對農戶給予扶持。
5.在條件成熟地區,積極引導農戶成立核桃專業合作社,共同管理、集中銷售、形成品牌,推進核桃產業化經營,不斷提高經濟效益。
(二)積極做好林下資源的開發,特別是森林蔬菜、林下菌類和中藥材的開發利用及森林旅游。
(三)認真貫徹全省森林生態旅游暨森林公園推進會議精神,加強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的保護,加快推進雅克夏國家森林公園標識標牌、公園大門,步游道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全縣森林生態旅游發展。
- 上一篇:縣域經濟發展專題調研報告
- 下一篇:林業局植物檢疫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