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體局健康建設工作總結
時間:2022-08-15 04:48:20
導語:教體局健康建設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2018年,教體局始終堅持“健康第一”理念,緊緊圍繞《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關于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開展工作,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契機,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現將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健全完善健康教育網絡。始終把健康教育工作作為學生整體素質來抓,進一步明確健康教育的目標,不斷促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逐步科學化和規范化。從教體局到各學校都層層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學校領導及有關人員積極參與衛生工作管理,基本構建了完善的學校健康教育網絡體系。同時,建立健全各項衛生管理制度,明確了校醫、衛生室工作職責,環境衛生制度,個人衛生制度,傳染病報告制度,食物中毒報告制度、食堂衛生檢查和管理制度等,通過制度管理落實學校健康教育工作,衛生工作逐漸走向制度化、規范化管理軌道。
二、強化宣傳,加強衛生健康知識教育。充分利用學校廣播、閉路電視、校園網絡、國旗下講話、家長會,通過主題班會、手抄報、紅領巾廣播等形式,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參與學校健康教育、衛生常識宣傳,加強季節性常見病、傳染病防治等衛生知識宣傳教育,組織教師、學生走上街頭、進入社區、村組進行義務勞動,鼓勵學生督促家長和親友講衛生、講文明、愛環境、保健康。切實做好衛生保健、預防疾病、衛生習慣、心理健康、環境保護、美化校園等工作。學校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做了到經常化、多樣化,極大地提高了師生的健康意識,學生健康意識和文明行為得到進一步加強,營造了良好的教育宣傳氛圍,為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加大投入,大力改善健康教育條件。為搞好學校健康教育工作,我們努力改善學校健康教育硬件設備,多渠道籌資,加大設施投入,各學校基本都達到了有體育鍛煉場地,有健康教育器材及設備,學校教室采光、照明、黑板和課桌椅基本符合標準要求,學生飲水、洗漱和廁所設施也已基本達標。建成了美麗茹河體育公園、悅龍山塑膠健身步道、雷河灘全民健身中心、鄉鎮足球場,實現了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加大了農村公共體育服務的供給,提升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完善了城鄉一體的全民健身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全縣公共體育場館全部免費低收費向社會開放。
四、豐富載體,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活動。一是加強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全國愛耳日、全國愛眼日、世界衛生日、世界紅十字日、中國學生營養日、世界無煙日、國際禁毒日及全國愛國衛生月等各種衛生紀念日向學生進行健康教育,開展了“小手牽大手”、“致家長的一封信”等主題征文與主題書畫評選等活動。二是加強校園環境整治。結合城鄉環境綜合整治進校園和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全域達標工作的深入推進,校園環境衛生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校園衛生做到了清潔化、秩序化、優美化、制度化。三是認真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堅持每天鍛煉1小時,利用每天大課間活動開展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充分的鍛煉,提高自身素質,促進身心健康。實施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培養青少年體育愛好,全縣在校學生體質健康達標率達到95%以上。四是重視學校控煙工作。組織師生進行了“無煙學校”、“無煙辦公”等各種形式的控煙宣傳活動,并明確規定,嚴禁教師在學生面前、學校公共場所和工作場所吸煙。五是實施全民健身計劃,普及科學健身知識和健身方法,推動全民健身生活化,豐富和完善全民健身體系,加強了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建設,目前全縣共有社會體育指導員512名。六是辦好各級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重視發揮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學校在全民健身中的引領作用,大力開展籃球、廣場舞、健身操、健身氣功等群眾喜聞樂見的運動項目,每年舉辦縣級以上體育賽事10次以上,做到了天天有健身,周周有活動,月月有賽事,節慶有主題,常年不斷線。積極開展國民體質監測工作,指導群眾科學健身。建立健全政府購買體育公共服務的體制機制,鼓勵發展多種形式的體育健身俱樂部、單項體育協會等體育社會組織,豐富業余體育賽事。
五、扎實工作,努力提高活動成效。一是健康教育教學不斷常規化。全縣各學校、幼兒園的健康教育都列入了整體教學計劃,并得到了全面開展,對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及常見病的防治起了顯著作用。各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堅持做到了“五有”,即有課本,有教案,有課時,有考核,有評價。學校健康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師生健康意識進一步增強。二是健康教育預防不斷科學化。各學校每年開學初都按教體局要求,認真做好學校春秋季傳染病、流行病的預防及季節性多發病預防工作。嚴格按照規定開展入學、入托兒童預防接種證查驗工作,積極配合縣衛生局、疾控中心做好學生預防近視眼、沙眼、齲齒、蛔蟲、營養不良、貧血、碘缺乏病等常見病和多發病的防治工作。各幼兒園結合每學年幼兒體質檢查結果及早向家長反饋意見,并引導開展健康教育、營養教育。此外,嚴格執行實行疾病報告制度,有效控制了傳染病的流行。三是健康教育管理不斷精細化。積極會同縣衛生監督所,加強了對各學校食堂、飲用水、學校周邊小賣部等存在安全隱患的各種場所的監督管理工作,加大整治力度,嚴禁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進入學校。認真協助衛生部門做好學生體質檢測工作。目前已經形成了部門合力、多管齊下的精細化管理機制,健康教育成效明顯。
六、強化管理,切實提高營養餐質量。一是制定科學、營養的食譜。各學校結合學生飲食習慣、原料市場供應情況,參照全國學生營養辦編制的《農村學生膳食營養指導手冊》及全縣營養改善計劃午餐食譜制定要求,按照“菜品多樣、可口,搭配合理、科學,營養豐富、均衡”的原則,以學校為單位,按照平均每生每天5.6元標準,合理制定帶量供餐食譜,真正讓學生吃上“安全、營養、衛生、熱乎、可口”的午餐。二是積極宣傳膳食營養知識。利用媒體、板報、宣傳單、國旗下講話、班(團、隊)會等形式積極宣傳營養改善計劃政策、營養知識,每年將“全國學生營養日”(5月20日)作為重點,進一步做好相關政策及營養知識的宣傳教育。三是積極開展“三減三健”行動。學校在制定食譜時,均衡營養,嚴格按照要求控制油、鹽和糖的使用量(午餐食鹽的使用量每生每天不得超過3克)。隨著營養改善計劃的實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確保學生體質健康指標值進一步提高。四是建立健全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系統。積極開展營養健康狀況監測工作。尤其是15所重點監測學校,積極配合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定期開展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監測評估工作,及時了解學生膳食營養攝入、營養狀況、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學生成績變化等,綜合評價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對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的影響。結合營養健康狀況監測工作,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開展學生營養健康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識倡導健康飲食方式。
盡管我縣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然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在學校食堂設備投入、健康教育活動開展、校園周邊垃圾食品清理等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和加強。在以后的工作中進一步加大投入,強化措施,銳意進取,切實為全縣師生營造一個美麗健康的校園環境,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不斷開創我縣健康教育工作新局面。
- 上一篇:教體系統非法集資防范總結
- 下一篇:文廣局扶貧作風問題整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