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工作總結

時間:2022-12-24 04:32:58

導語: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工作總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工作總結

2018年,在中共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深入貫徹落實黨的精神、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來川(汶)視察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縣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工作要求,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牢牢把握經濟社會發展新情況,針對實際,深入細致研究改革工作新路徑,各項改革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將2018年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推進情況

(一)培育民營科技企業。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決策部署和《中共州委州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實施意見》,搭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平臺,推動科技與經濟融合,保障民營企業公平參加科技項目申報,科技成果推廣和應用。一是全縣已培育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創新型企業5家,省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省知識產權試點企業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年度評價入庫9家。1-11月,高新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64900萬元,全縣共完成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3020萬元。二是著力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增強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結合實際,擬定了《縣培育企業創新主體專項改革方案》,并報縣深改領導小組審核通過。三是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突出企業主體、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組織企業參加高企訓2次,培訓80人次;組織外出考察學習4次,學習50人次。

(二)強化知識產權工作。認真組織實施《縣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實施辦法》《縣專利質押融資管理辦法》等政策,目前已兌現第一批專利授權補助資金6萬余元,2018年1-10月,我縣共申請專利183件(其中發明專利27件),授權91件。

(三)加強科技項目申報。以科技項目為載體,為經濟發展出力,2018年申報州級科技項目16個,申報資金495萬元;申報省級項目5個,申報資金260萬元。

(四)深化東西部扶貧協作。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抓好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重大戰略決策,加強與東部省份的交流合作,一是與市科技局簽訂了《扶貧協作框架協議》,為我縣提供科技支持,每年組織人員到掛職學習。二是蘭溪市科技局科創中心主任(高級工程師)在我局掛職期間,指導完善了《縣關于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的暫行辦法》《縣培育企業創新主體專項改革方案》《縣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縣科技計劃項目驗收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和管理辦法,使我縣的科技管理水平明顯提高。三是組織人員到南充、等地考察學習企業創新培育等工作,增強科技創新引領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和培育企業創新能力。四是為了解決磁業在科技創新和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瓶頸,把更多的高新技術和創新型企業引入,推進縣工業科技創新,組織相關人員到市與集團東磁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商業洽談,共謀合作契合點。

(五)建立完善科技扶貧在線運管中心服務體系。建立完善科技扶貧在線平臺縣運管中心服務體系。在全縣范圍內開通科技扶貧在線平臺,整合全縣科技、人才、產業、供銷等資源,共建共享。2018年,召開專題培訓4期,培訓337人次,收到咨詢1648條,已解決問題1123條,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有效地解決了群眾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帶動了產業發展,促農增收。

(六)加強科普宣傳培訓,增強全民科學素養。

1、開展科普宣傳活動。深入實施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積極開展“送科技四下鄉”、“科技之春”、“4.26知識產權日”等科普宣傳活動,全面提高廣大干部群眾科學文化素質,全面營造良好的科學氛圍。

2、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工作。邀請相關專家實地授課培訓甜櫻桃、青紅脆李、中藥材種植技術培訓24次,培訓5200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

1、農業科技產業創新能力低。農業科技產業發展規模小、效益低,經營管理不規范,農業科技企業作為科技創新主體的帶動能力比較薄弱。在農業系統內,農業產學研方面尚存在不足,教學、科研、推廣之間不協調,農業技術創新過程存在困難。

2、科技成果應用不足。科技項目中還普遍存在著常規技術研究得多,對高新技術和實用技術研究少,技術引進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少的問題。

3、科技人才缺乏。技術人員結構單一,人員少,且全縣技術人員年齡偏大,平均在45歲左右,人才引不進,留不住。

4、專利申請量在面上分布還不平衡,個人申請量和發明專利申請量的比例不高。知識產權執法工作尚未得到有效開展。